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道小题,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 2 分, 50 分) 1. 下面四幅图中,阴影部分不能用 1 3 表示的是( A. B. )。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A.把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它的 表示 1 3 ; B.把圆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它的 1 3 1 3 ,其中 1 份涂阴影, ,其中 1 份涂阴影,表示 1 3 ; C.把 8 个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 8 份,每份是它的 ,其中 4 份涂阴影,表 ,(也可看作把 8 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2 份(1 份 4 个),每份是它的 1 2 ,其中 1 份涂阴影, 1 2 ); D.把 9 个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 9 份,每份是它的 ,其中 3 份涂阴影,表 ,(也可看作把 9 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3 份(1 份 3 个),每份是它的 1 3 )。 1 3 ,其中 1 份涂阴影, 1 8 1 9 示 4 8 表示 示 3 9 表示 【详解】A. 阴影部分表示 1 3 ;
B. 阴影部分表示 1 3 ; C. 阴影部分表示 1 2 ; D. 阴影部分表示 1 3 。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 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 最有可能 1 分钟完成的事是( )。 A. 步行 1 千米 C. 做 5 道口算题 【答案】C 【解析】 B. 上一节数学课 D. 打一场篮球比赛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对每个选项中的事件所需要用的时间进行估算 即可选择。 【详解】A.步行 1 千米大约需要 15 分钟; B.上一节数学课大约需要 40 分钟; C.做 5 道口算题大约需要 1 分钟; D.打一场篮球比赛大约需要 40 分钟。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估计,应熟练掌握。 3. 长度最接近 1 千米的是( )。 A. 数学书的长度 C. 笑笑家离学校的距离 【答案】C 【解析】 B. 洗衣机的高度 D. 1 元硬币的厚度 【分析】1 千米=1000 米,根据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 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详解】A.计量数学书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B.计量洗衣机的高度,用分米作单位; C.计量笑笑家离学校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 D.计量 1 元硬币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所以,长度最接近 1 千米的是笑笑家离学校的距离。 故答案为:C 【点睛】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 4. 5000 千克和 6 吨相比,( )。 A. 一样重 B. 6 吨重 C. 5000 千克重 D. 无法比 较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 1 吨=1000 千克,先化成统一的单位,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得解。 【详解】6 吨=6000 千克 因为 5000 千克<6000 千克, 所以 5000 千克和 6 吨相比,6 吨重。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熟记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5. 按每条线段上的点折起来,能围成长方形的是( )。 A. C. 【答案】C 【解析】 B. D.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特征,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按每条线段上的点折起来,能围成长方形的是: 。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在 10m,100cm,1km,1000mm 中,( )最长。 B. 100cm C. 1km D. 1000mm A. 10m 【答案】C 【解析】 【分析】100cm=1m,1km=1000m,1000mm=1m,因此直接比较 10m、1m、1000m 的大小即可, 依此比较并选择。 【详解】1000m>10m>1m,因此 1km>10m>100cm,100cm=1000mm。 所以最长的是 1km。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与比较,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4 个同学比赛打字,每人都打一篇 100 字的文章。( )的打字速度最快 A. 强强用时 2 分 12 秒 C. 丁丁用时 3 分 10 秒 【答案】D 【解析】 B. 冬冬用时 200 秒 D. 阳阳用时 2 分 10 秒 【分析】四人打字总字数相同,比较四人打字时间,用时最短的那人的打字速度最快。 【详解】2 分 12 秒=132 秒,3 分 10 秒=190 秒,2 分 10 秒=130 秒 130 秒<132 秒<190 秒<200 秒 则阳阳的打字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快慢的比较以及时间单位的换算,4 个同学打字时间的单位不同,要 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8. 在如图的竖式中,方框中计算的意思是( )。 A. 5 减去 0 B. 10 减去 5 C. 5 个十减去 0 个十 D. 10 个十减去 5 个十 【答案】D
【解析】 【分析】计算 700-450,方框中计算的是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 0 减 5 不够减,去百位借 1 当 10,也就是 10 个十减去 5 个十;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 方框中计算的意思是 10 个十减去 5 个十。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 数单位相减。 9. 在“14×3”的竖式中,进位的“1”相当于如图中( )圈出的部分。 A. C. 【答案】D 【解析】 B. D. 【分析】竖式中的进位“1”是由 3 乘 4 所得,个位写 2,满 10 向十位进 1,则“1”表示个 位相乘满十进位的“1”,因此图中应圈出 10 根单独的小棒;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 此图中圈出了 12 根小棒,不符合题意; B. 此图中圈出了 1 根小棒,表示 1 个一,不符合题意;
C. 此图中圈出了 10 根一捆的小棒,表示 1 个十,不符合题意; D. 此图中圈出了 10 根小棒,表示 10 个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明确乘法算式各步的意义是 关键。 10. 下面能表示“3 的 4 倍”的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3 的 4 倍”表示求 4 个 3 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A. 图中表示的是求 4 个 4 的和; B. 图中表示的是求 4 个 3 的和; C. 图中表示的是求 3 个 4 的和; D. 图中表示的是求 3 个 3 的和。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需准确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意义,准确识图。 31  中的“1”可以看作( 7 )个 1 7 。 B. 3 C. 7 D. 10 11. A.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31  ,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看作 7 7 7 ,也就是 7 个 1 7 ,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 31  中的“1”可以看作 7 个 7 1 7 。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分数减法计算的能力。 12. 一列火车正点到站时间是 9:15,实际 9:30 才到站,火车晚点了( )。 A. 10 分钟 【答案】B 【解析】 B. 15 分钟 C. 20 分钟 【分析】用后一个时刻减去前一个时刻就 是晚点了多长时间。 【详解】9 时 30 分-9 时 15 分=15(分钟) 火车晚点了 15 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的时刻都是在同一天之内,用实际到达的时刻减去计划到达的时刻,就是晚点 多长时间。 13. 一块蛋糕,乐乐吃了 A. 1 5 【答案】B 【解析】 2 5 B. ,明明吃了 2 5 1 5 ,剩下的部分占这块蛋糕的( )。 C. 3 5 D. 4 5 【分析】把这块蛋糕看作 1,用 1 减去乐乐吃的几分之几,再减去明明吃的几分之几,即可 计算出剩下的部分占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 5 = 3 5 【详解】1- 3 5 - 1 5 = 2 5 剩下的部分占这块蛋糕的 故答案为:B 2 5 。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把这块蛋糕看作 1,再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14. 计算 290+420 的结果,下面表达错误的是( )。 A. 结果比 700 大 B. 结果比 700 小 C. 结果中的 7 表示 7 个百 D. 可以用 8 颗珠子在计数器上表示出算式的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略 15. 乐乐读一本故事书,4 天读了 36 页,照这种速度,9 天可以读( )页。 B. 49 C. 72 D. 81 A. 36 【答案】D 【解析】 【分析】照这种速度,说明每天读的页数一定,用 36 除以 4 可求出每天读的页数,再乘读 的天数 9 就是可以读的页数,据此解答。 【详解】36÷4×9 =9×9 =81(页) 9 天可以读 81 页。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单一量,再用单一量乘天数就是总量。 16. 一本书,聪聪看了 8 页,明明看的页数比聪聪的 4 倍多一些,但比聪聪的 5 倍少一些。 明明可能看了( )页。 A. 20 【答案】C B. 32 C. 36 D. 6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