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工程流体力学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工程流体力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均匀流过流断面上压强分布服从于 。 2.正方形断面管道(边长为 a),其水力半径 R 等于 ,当量直径 。 3.有旋流动是指流体微团的 4. 几 何 相 似 是 指 即 5.容积泵与风机又可分为 和 。 。 。 几 何 相 似 。 6.现实生活中可视为牛顿流体的有 和 等。 7.流体受压,体积缩小,密度增大的性质,称为流体的 ;流体受热,密度 的 性质,称为流体的 。 8.1 个工程大气压等于 千帕,等于 水柱高,等于 毫米 汞柱高。 9.液体静压强分布规律只适用于 。 10. 测 压 管 是 一 根 玻 璃 直 管 或 U 形 管 , 一 端 上 , 另 一 端 开 口 。 11.通过描述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来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称为 法。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流速分布越不均匀,动能修正系数的值( )。 A.越小 C.一定 B.越大 D.不确定 2.水泵的安装高度取决于水泵的( )。 A. 允许真空值、供水流量和水头损失 B.绝对真空值、供水流量和水头损失 C. 当地大气压、供水流量和水头损失 D.供水流量和水头损失 3.若流体的密度仅随( )变化而变化,则该流体称为正压性流体。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压强 4.亚声速流动,是指马赫数( )时的流动。 A.等于 1 C.大于 1 B.等于临界马赫数 D.小于 1 5.气体温度增加,气体粘度( )。 A.增加 C.不变 B.减小 D.增加或减小 6.在缓变流的同一有效截面中,流体的压强分布满足( )。 A. p g   CZ  C. p g   v 2 2 g  C B.p=C D. p g   Z  v 2 2 g  C 7.当圆管中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动能修正系数α等于( )。 A.1 C.3 B.2 D.2000 8.水自水箱经管路流出如图 1 所示,若把管路阀门再关小一些,则在阀门前后的测压管 1 与 2 的液面高度变化将是( )。 A.h1 升高,h2 降低 B.h1 降低,h2 升高 C.h1 与 h2 都降低 D.h1 与 h2 都升高 图 1 9.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沿程损失 hf 值与断面平均流速 v 的( )次方成 正比。 A.1 B.1.75 C.1.75~2 D.2 10.连续介质模型意味着( )。 (A)流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流体中的物理参数是连续函数 (C)流体分子之间有间隙 (D)流体不可压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可压缩流体:
2.流线: 3.流量: 4.力学相似: 5.定常流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1.对于静止液体,当作用在液体上的质量力仅有重力时,则液体中的哪些面是等压面? 2.什么是拉格朗日法? 3.能量方程中各项的几何意义和能量意义是什么? 4.流体力学中三个主要力学模型是什么? 5.孔板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的原理是什么? 五、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体积为 5m3 的水,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从 9.8×104Pa 增加到 4.9×105Pa,体积减 小 1×10-3m3,求水的体积模量 KP? 2.一截面为圆形风道,风量为 20000m3/h,最大允许平均流速为 25m/s,求:(1)此时风道内 径为多少?(2)若设计内径应取 50mm 的整倍数,这时设计内径为多少?(3)核算在设计内径时 平均风速为多少? 3.有一管径 d=25mm 的室内水管,如管中流速 V=1.0m/s,水温 t=10℃。试判别管中水的流 态(10℃时水的运动粘性系数为 31.1   10 6 2 sm / )。 4.动力粘性系数μ=0.071kg/(m.s) 的油在管径 d=0.2m 的圆管中作层流运动,流量 Q= 3.5 ×10-3 m3/s 试计算管壁的切应力τ。 5.如图 2 所示,虹吸管总长l =15m,坝顶中心前管长 l =6m.,管内径 d=0.3m,坝顶中心与 上游水面的高度差 h1=4m,二水落差 h2=6m。设沿程阻力系数 03.0 ,虹吸管进口局部阻力 系数 8.0 ,出口局部阻力系数 1 ,三个 450 折管的局部阻力系数均为 0.3,试求虹吸管 图 2
的吸水流量 Q。若当地的大气压强 Pa=105Pa,水温 t=20℃,所对应的水的密度  水的饱和压强 ps=2.42×103 Pa,试求最大吸水高度。 998 mkg / 3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