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客观题
1.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
A. 《阿房宫赋》——杜牧
B. 《小石潭记》——欧阳修
C.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D.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2.下面诗句不是杜甫所作的是()。
A.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D.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书指的是()。
A. 《吕氏春秋》
C. 《汉书》
B. 《史记》
D. 《资治通鉴》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在先秦典籍中只称为“诗”,汉代学者奉为经典,
才称之为《诗经》
B.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所记,所阐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
C. 高适和岑参是唐代最为杰出的边塞诗人,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分别是《燕歌行》和《走
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 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杂剧作品,代表作有《窦娥冤》
《赵氏孤儿》《西厢记》《桃花扇》等
5.下列诗歌的体裁不全是律诗的一组是()。
A. 张九龄《望月怀远》、崔颢《黄鹤楼》、李白《峨眉山月歌》、杜甫《登高》
B.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张九龄《望月怀远》、孟浩然《过故人庄》、崔颢《黄鹤
楼》
行》
C. 孟浩然《过故人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春夜喜雨》、白居易《钱塘湖春
D. 崔颢《黄鹤楼》、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高》、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关于苏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先生,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被后人列入“唐
宋散文八大家”
B.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所作,表现了他政治上受挫后的苦闷心情,幻想回归
虚无,充满了消极、失意的情绪
C. 苏轼的词具有很大的艺术创造性,选材广泛,意境高远,感情豪迈奔放。他开创了
豪放派的词风,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
D. 苏轼的诗能结合生活中所接触的情景,表现他对事物的新颖见解,却又不失诗的趣
味,体现了宋诗重理趣的特征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乐府民歌的叙事性特点是由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内容所决定的,主要语
言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代表性的作品有《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B.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散文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风格,讲究
文从字顺,叙事简洁有法,语句圆融轻快,语气的轻重和声调十分和谐,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C. 辛派词人词风受辛弃疾影响,词作以长调为主,语言具有恣肆粗犷的特点
D. “桐城派”是明代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因其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
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
8.下面的故事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无关的是()。
A. “三顾茅庐”
C. “挥泪斩马谡”
B. “舌战群儒”
D. “乐不思蜀”
9.下列文学作品全都创作于清代的是()。
A. 《红楼梦》《水浒传》《长生殿》《聊斋志异》
B. 《三言二拍》《儒林外史》《红楼梦》《长生殿》
C. 《聊斋志异》《西游记》《红楼梦》《牡丹亭》
D. 《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长生殿》
10. 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徐志摩
B. 《雷雨》《日出》《原野》——曹禺
C. 《骆驼祥子》《故事新编》《四世同堂》——老舍
D. 《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
1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两部重要的短篇小说集,是我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
作,主要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
B. 郁达夫是“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其小说和散文是“创造社”现实主义倾向
的代表,小说集《沉沦》是他的成名作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同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和
文学批评家。他的长篇小说《子夜》成为中国新文学中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D. 表现祖国、民族、人民的苦难,愤怒诅咒现实的黑暗,热情地赞美光明,是艾青新
中国成立前所创作的抒情短诗最突出的情感特征
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四”文学革命是从理论主张到创作实践,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中国文学
由此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陈独秀、闻一多、胡适等人都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代表
B. 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平和冲淡,他善于用淡笔写淡情,任意而谈,信笔而写,
语言含蓄、自然,真实地表露自己的胸臆
C. 巴金的代表作《家》中觉新这个人物,是一个刚从封建大家庭中开始觉醒的青年知
识分子的形象,勇于接受新思想,最终与封建大家庭决裂,成为青年一代走向新生的榜样
D. 钱钟书的《围城》以方鸿渐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将讽刺的笔锋伸展到中上层知识分
子社会的各个角落,展示了新“儒林外史”的生动图卷,揭露和抨击了畸形的社会世相
13. 下列人物形象与作者、作品、体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莲姑——田汉——《获虎之夜》——戏剧
B. 林道静——杨沫——《青春之歌》——长篇小说
C. 小二黑——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长篇小说
D. 翠翠——沈从文——《边城》——中篇小说
14. 关于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伤痕文学”得名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这篇小说主要是反思“文化大革命”运
动给人们的心理所带来的创伤
B.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同属
于“改革文学”的代表作品
C. 马原、莫言、苏童、余华等人都属于“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
D. “寻根文学”作家的主流是知青作家,他们大多排斥西方现代派文学,认为文学的
根必须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因而他们的作品都极力向传统回归
15. 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春之声》——王蒙
B. 《人生》《平凡的世界》——路遥
C. 《爸爸爸》《马桥词典》——韩少功
D. 《哦,香雪》《长恨歌》——铁凝
1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荷马史诗又被称作“英雄史诗”,它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系列英雄形象,表现
了人类从不消极屈服于命运的奋斗精神
B. 《俄狄浦斯王》是被誉为“悲剧之父”的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通过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冲突
C. 但丁在放逐期间写下了忧愤之作《神曲》,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
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诗篇
D. 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作家,他的《十日谈》集中反映出 14 世纪意大利的社
会现实,描绘出各个阶级、各具性格的人物形象
17. 下列不属于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作品的是()。
A. 《战争与和平》
C. 《安娜·卡列尼娜》
B. 《复活》
D. 《罪与罚》
18. 下列文学家全都属于英国的一组是()。
A. 司汤达莫里哀莎士比亚拜伦
B. 莎士比亚哈代歌德狄更斯
C. 福楼拜莎士比亚雪莱夏洛蒂·勃朗特
D. 莎士比亚狄更斯拜伦哈代
19. 下列人物形象与作品、作者、国籍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桑丘——《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西班牙
B. 娜拉——《玩偶之家》——易卜生——挪威
C. 格里高利——《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苏联
D. 布恩地亚家庭——《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美国
20.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9 世纪初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得到了辉煌发展,雨果和普希金分别是这个时期法国
和俄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军人物
B. 细节的真实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塑造是 19 世纪中期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
重要贡献,在力求精准地表现细节的艺术真实方面,巴尔扎克、果戈理等人的成就尤其突出
C. 现代主义文学从思想内容来说大都表现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生
活在其中的人的陌生、孤独、痛苦的情绪,代表作家有: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等
D. “以其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艺,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从而获得 1968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是大江健三郎
21.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中作声母的辅音一共有()。
A. 21 个
B. 22 个
C. 23 个
D. 24 个
2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编撰/酒馔孱弱/潺潺骇人听闻/言简意赅
B. 隔阂/弹劾泥淖/阔绰竭泽而渔/桀骜不驯
C. 啜泣/辍学麻痹/裨益卷帙浩繁/鳞次栉比
D. 木讷/呐喊荟萃/纯粹浑身解数/不屑置辩
23. 下列不属于现代汉语词汇特点的一项是()。
A. 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C. 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词
B. 词的多功能性
D. 双音节词占优势
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的功能是构词
B. 构成复合词的语素叫做词根,词根体现了词义的主干
C. “公众、法律、老师、葡萄、非常、互联网”是一组合成词
D. 在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副词只能用作状语
2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坚韧竟然流言诽语虎视眈眈
B. 因循涣散舍身取义自作自受
C. 即便启封弱不经风沧海一粟
D. 观瞻提要迫不及待直截了当
2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网站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集思广益,征集百姓对各地方各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B. 决赛中,面对对手咄咄逼人的攻势,林丹防守颇有章法,反击也相当有力,最终击
败对手,获得冠军
C. 唐诗为什么历久弥新?唐诗为什么激动人心?唐代诗人如何抒发个人情感?这本书为
大众打开了理解唐诗之门
D. 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传得满城风雨,
感动了无数市民
27. 下列句子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A. 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
能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
B. 她凝望得那么专心,以致我站在门口半晌她也没有察觉
C. 200 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大量温室气体的排出,全球气候发生异常变
化
D. “文如其人”,就是说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
2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据称,各大银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宝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套现可能产生的呆
坏账风险
B. 我国政府以及卫生专业人员需要积极采取行动来促进传统医药的发展,并将其看作
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C. 教育部的调查显示,在过去的 20 年,虽然中国青少年的身高有了普遍的增长,但耐
力、力量、速度和灵敏度等指标却全面倒退
D. 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
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2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表达的用途和作用,句群可分为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种类
B. 用动词“是”作谓语表示肯定判断的句子为是字句,其语义重点不是“是”而是宾
语
C. 常见的语法错误包括搭配不当、残缺与多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关联不当等
D. 副词、形容词、介词、连词、助词都属于虚词
30. 下列全都属于汉字形体构造方式的一项是()。
B. 指事象形会意转注
D. 指事象形形声假借
A. 指事象形会意假借
C.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
3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该书将 9353 字分别
归入 540 部
B. 清代“说文四大家”及其作品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
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
C.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也是儒
家的经典之一,汉代时就被列入“十三经”之中
D. 我国古代传统的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和反切法
32.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 人鱼口象
C. 山月贝下
B. 手丁步末
D. 禾刃女林
33. 《经传释词》和《词诠》是两部专门解释古汉语虚词用法的词典,其作者分别是()。
A. 王引之杨树达
C. 阮元杨树达
B. 张玉书阮元
D. 王引之刘琪
3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动用法现象的一句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B.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3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向”字的本义是“朝北的窗户”,后引申出“朝着”“朝向”的含义
B. “道”字的本义是“道德”“天理”,后引申出“道路”“方法”的含义
C. “朝”字的本义是“早晨”,后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和“朝代”的含
义
D. “解”字的本义是“用刀把牛角解开”,后引申出“解剖”“分解”的含义
36.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中“示”的意思是“给人看”,这是“示”的引申义
B.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中,“持”的意思是“扶助”,这是“持”的引申义
C.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拱手”的含义是“轻易”,这用的是比喻义
D.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中,“恭”和“敬”是同义词,“恭”指内心的尊重,
“敬”指外表的尊重
3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这是一个否定句
B.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这是一个判断句
C. “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这是一个陈述句
D.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这是一个被动句
3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古汉语里,“夫”字用在句首,常常表示作者要发议论
B. 语气词“其”用在句首,常常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
C. 古汉语中的“少”常用作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稍”
D. “惟”字用在句首,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在记叙文中,句首的“惟”字常常引出
年月日
3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辞》的年代比《诗经》晚二三百年,地域上也相距较远,因而两部作品的用韵
完全不一致
B.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
注字的音
C. 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因为语音系统的不
同,古汉语的双声、叠韵和现代汉语的双声、叠音并不完全一致
D. 两个字的字形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
字,这种现象称为古音通假
4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由长辈代为取字
B. 古人把每月的最先一天叫晦,每月的最后一日叫朔
C. 古人常把亲朋好友久别不能重逢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D. 中国古书中的“河”一般指黄河,“江”一般指长江
41.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句出自《文心雕龙》的()。
A. 《名诗》
B. 《神思》
C. 《知音》
D. 《情采》
42. 美国当代著名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一切文学活动都由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
是()。
A. 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C. 作品社会生活读者
B. 作家时代读者社会
D. 创作阅读批评审美
43. 对下列文学理论学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净化说”,认为悲剧可以唤起人们悲悯和畏惧之情,并
使这类情感得以净化,获得无害的快感,从而达到某种道德教育的目的
B. 清代袁枚提出“性灵说”,其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
实感,他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C. 德国学者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
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
D. “妙悟”原指禅宗参禅的方法和机理,后被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陆游引用来论述诗歌
的创作和欣赏,立刻成为领悟诗歌精神趣味的一种新门径
4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一方面是无功利的,因为它是以审美为目的的一种情感活动;文学另一方面又
是有功利的,因为它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同时,也实现了其社会功能
B. 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这是因为文学的直接呈现方式是艺术的审美形象,
而在审美形象的深层结构中又包含着人类的理性和思考
C. 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这说明文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了解世界,之
后才被赋予表达情感的功能
D. 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这种双重功能总是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
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并通过具体的话语蕴藉呈现出来
45. 下列对文学作品体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
情的文学体裁。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B.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
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C.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
结构灵活自由、书写真实感受。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等都不在散文之列
D.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可以分为
悲剧、喜剧和正剧。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
推进戏剧动作
46. 把文学作品的本文由表及里分成声音层面,意义层面,人物、事物、背景层面,观点层
面和形而上学五个层面的是()。
A. 波兰现象学派理论家英加登
B. 法国现代作家加缪
C. 美国学者劳·坡林
D. 德国解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
47.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本质两方面来看,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一般表现为()。
A. 影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B. 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C. 吸引力、影响力和创造力
D. 震撼力、想象力和感染力
48. 文学意境的特征是()。
A. 景中见情情景并茂景中藏情
C. 情景交融气韵生动韵味无穷
B.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D. 虚实相生气韵生动情景交融
49. 下列对“审美意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B. 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C. 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真实性
D. 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的“叙事”指的是作家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B. 文学叙事的概念包含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三个方面
C. 抒情性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它们分别是: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D. 代言抒情方式造成了抒情内涵的双重性:抒情性作品中主人公的抒情是内抒情层;
作者的情感表现是外抒情层
51. 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语文课程性质表述的一项是()。
A.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C.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B.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 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统一
52. 下列有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B. 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C.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D. 多适用于自读课型教学
53. 初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A. 2500 个
B. 3000 个
C. 3500 个
D. 4000 个
54. 下列有关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B.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
C. 学生的家庭生活及日常生活话题不在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
D. 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55. 下列有关中学语文教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材选文要有经典性,入编的必须是中外文学史上名家的代表作品
B. 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C. 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给学校、教师留有开发的空间,也给学生留出拓展的
空间
D. 教材的内容安排要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56. 下列有关语文教学实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
组织者和引导者
B. 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C.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外在的
附加任务
D. 选择教学方法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57. 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目标设计应依据的维度的一项是()。
A.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 知识和能力
D. 过程和方法
B. 阅读与写作
58. 下列有关语文课程评价目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B. 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C. 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
D. 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59. 下列有关课堂提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课堂提问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和解答问题的过程
B. 课堂提问不仅要能启发学生思考,还要能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C. 课堂提问的角度、范围和问题的难易应符合教师的思维流程
D. 课堂提问要从具体问题入手,不宜笼统
60. 下列有关教学设计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必须做到目的明确,要把知识学习和方法传授结合起来
B. 提高教学的预见性,能根据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C. 单篇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学年教学设计应整体考虑
D. 必须按固定的程式制订教学方案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一、简述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 分)
二、阅读《科学的星光》,设计一篇一课时的教案。(14 分)
科学的星光
邓琮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