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安徽芜湖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1 安徽芜湖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厦包话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 题意) 1.2021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 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 列打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 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1.A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加大树木的消耗,不利于吸收二 氧化碳,A 正确;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 错;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减少火力发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 排放,C 错;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可以加大二氧化碳的消耗,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 D 错。 2.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B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合成材料。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属于有几高分子材 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大理石华表是天然的,不是人工合成的, A 错;塑料水管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 正确;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 错;黄金属于金 属材料,D 错。【关键点解读】 3. 5 月 20 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龋齿,补充越多越好 B. 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 D. 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 3.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健康。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利,但也不是越多越好,A 错; 奶茶里的奶精等物质长期食用会导致一些疾病,所以奶茶不能长期饮用,B 错;油脂可以提 供能量,但一样不能大量食用,C 错;糖类是六大营养素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D 正确。 4.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 C3H8O)。下列有关 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一个分子含 12 个原子 A.属于无机物 C.相对分子质量为 60g 4.B 【解析】本题考查有个化学式的计算。正丙醇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A 错;一个正 丙醇分子中含有 3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共 12 个原子,B 正确;正丙醇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12×3+8+16=60,而不是 60g,C 错;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9 : 2,D 错。【关键点解读】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D.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8 5.关于原子序数为 8 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累符号为 N B.属干金属元素 C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0 6 某月学用儿季花门 1 制度碱德示制,并用于检貌白屋的教腻性,部分是作如下,其中错误 的是 6.D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研磨花瓣用研钵,A 正确;浸取色素用烧杯,B 正 确;取用白醋,瓶塞倒放,试剂瓶和试管口紧靠,标签向手心,C 正确;检验白醋时,胶头 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D 错。 7.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 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 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 7.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及分子的性质。富氢水指含有氢分子的水,即有氢分子又 有水分子,水混合物,A 错;氢分子和水中共有氢、氧两种元素,B 正确;分子都在不停做 无规则运动,氢分子也在运动,C 错;富氢水属于混合物,水和氢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D D. 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 B.含氢、氧两种元素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错。 8.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8.A 【解析】本题考查中和反应的理解。生石灰加热食品是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 化钙,不涉及中和反应,A 正确;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是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属于中和 反应,B 错;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和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C 错;硼酸处理皮 肤上的碱是酸碱中和反应,D 错。 9.某同学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 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9.C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称量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的葡萄糖质量少于 需要称量的质量,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A 错;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 留,会使倒入烧杯中的葡萄糖减少,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B 错;用量筒量取水时, 俯视液面,使量取的水小于需要量取的量,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C 正确;配 好的溶液洒出,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D 错。【关键点解读】 ) 10. 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 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10.A 【解析】本题考查微观模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 是氧气、氢气和一氧化碳三种物质,A 错,所以选择 A;该过程中需要光的作用,实现的能 量的转化,B 正确,不变选;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C 正确,不能 选;该设计消耗了二氧化碳,可以缓解温室效应,D 正确,不能选。 11.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1.C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化肥加熟石灰后研磨,有氨味,说明该化肥是 铵态氮肥,不一定是氯化铵,A 错;要比较两种金属的活泼性,需要把两种金属分别放在同 一种酸溶液中,由于盐酸和硫酸不同,不能比较出两种金属的活泼性,B 错;能使紫色石蕊 变红的溶液显酸性, C 正确;加肥皂水振荡后有大量泡沫的是软水,D 错。 12.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 CuO 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 B. 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 D. 装置中发生反应: ↑ 12.D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的设计。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的条件,酒精灯的温度一般很难 达到,需要加网罩提高火焰温度,A 正确,不能选;由于一氧化碳不能完全反应,需要尾气 处理,可以用气球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B 正确,不能选;氧化铜被还原为金属铜,所 以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固体,C 正确,不能选;装置中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 氧化碳再和氧化铜发生反应,并不是碳和氧化铜反应,D 错,选择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 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 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 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 价的元素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 358g 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______g 水溶解。
(1). 离子 (2). Na、H (3). 蒸发 (4). 1000 (5). 作调味品(其他合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______(写出 1 点即可)。 【答案】 理答案均可) 13.【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化合价、溶解度曲线等。(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 子构成的;氯化钠溶液中有溶质氯化钠和溶剂水,+1 价的有钠元素和氢元素;(2)由于氯 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需要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固体;(3)在 10℃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5.8g,要完全溶解 358g 氯化钠,至少需要用 1000g 水;(4)氯化钠的 用途很多,如可做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等。 14.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 CO2,并模拟自然界中 CO2 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 试管 (1)装置 B 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 CO2 的水溶液,CO2 应从装置 C 的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将 CO2 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 D 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 (5).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解析】本题考查气体的实验室制法。(1)①是试管;(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 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由于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制取 气体,发生装置选择 A;(3)要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在水中应该把二氧化碳气体从 m 端进入 C 装置;(4)由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收集到的是氧气,要检验氧气一般是用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到收集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15.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 艺流程如图。 (2). 2HCl+CaCO3=CaCl2+H2O+CO2↑ (3). A (4). m B.H2SO4 (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HCl (2)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______(写出 1 种即可)。 (3)“煅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 (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______。 C.Na2SO4 【答案】(1). B (2). A12O3(或 H2O) (3). 2Al(OH) 高温=====分解反应(5). 废物再利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本题考查酸的性质、物质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化学反应的分类等。(1)由 于“酸浸”后生成了硫酸铝,所以使用的酸是硫酸;(2)从流程中的物质可以看出,属于氧 (4).
化物的有氧化铝或水;(3)煅烧的反应条件是高温,氢氧化铝生成了氧化铝和水,水在高温 条件下是气体,要标气体符号,化学方程式为:2Al(OH)3 Al2O3+3H2O↑,一种物质高温 =====生成了两种,属于分解反应;(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废物再利用或有利于保护金属资 源等合理均可。 16.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 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 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B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放热 A 发光 (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 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1g。 D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步骤 2:将锥形瓶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 K1,和 K2,从 K1 处缓慢通入约 50mL 氧气,再关闭 K1 和 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2g。步骤 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3g。 ② 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②m1、m2、m3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 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____。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 20~30nm 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 2 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 5.6g 铁与氧气反应可得 ag 产物,且铁无剩余,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1). B (2). 2 点燃 2CO2+3H2O (3). 步骤 2 中白磷未燃烧,步骤 4 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4). m1>m2=m3 (5). 取土填埋,隔绝空气 (6). 铁的表面积 (7). 氧气的浓度(温度) (8). 7.2≤a≤8.0
【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1)燃烧 一般都会发光、放热,由于这 3 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燃烧后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酒 精和天然气中没有硫元素,不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酒精燃烧是酒精与空气中的 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 ①步骤 2 中锥形瓶中是二氧化碳,白磷没有燃烧,而步骤 4 中通入了氧气,白磷燃烧,产生 白烟,说明燃烧需要氧气,②由于开始装置中充入的是二氧化碳时装置总质量为 m1,通入 50mL 氧气后,由于氧气的密度比二氧化碳的密度小,所以 m1>m2,白磷燃烧是在密闭容器中 进行,装置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m2=m3;(4)煤层自燃我们可以用隔绝空气的方法取土 填埋,也可以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用水灭火等方法合理均可;(5)①影响铁燃烧 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铁的表面积、氧气的浓度、温度等都会影响铁燃烧的生成物,②铁燃烧 可能生成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铁等,采用极端假设法,5.6g 铁燃烧完全生成以上 三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 7.2g、7.73g、8g,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7.2g≤a≤8g。 【关键点解读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所需的一个或多个条件: 17.某简易制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其原理是通过撞击火帽触发启动装置产生热量,使产氧 药块分解而持续释放氧气。 (1)装置中过滤层的作用是______。 (2)若产氧药块由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等组成,为得到一个人呼吸 2 小时所需氧气 的量(折算后质量为 48g),计算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净化氧气 (2)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 x 答: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为 12.5g。 17.【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过滤层的作用是净化生成的氧气;
(2)由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48g,根据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直接可以计算出 需要氯酸钾的质量。 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 x 答:产氧要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为 122.5g。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