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10 月月考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6 分) 1. 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剪去一半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 B. 质量 C. 体积 D. 密度 A. 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均匀的铁丝,截去一段后,体积、质量、重力都变小了,但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 性,密度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密度没有改变。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 意。 故选 D。 2.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坦克装有履带 B. 刀刃磨得锋利 C. 在铁轨下铺设枕木 D. 滑雪时站在雪橇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A、坦克装有履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 不符合题意; B、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符合题意. 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 不符合题意. D、滑雪时站在雪橇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入雪 中,故不符合题意. 3. 在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茶壶 B. 吸盘式挂钩
注射器 灭火器喷口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故 A 符合题意; B.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 上可以挂衣服,所以吸盘式挂钩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在吸药液时,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来工作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C 不符合题 意; D.灭火器喷口利用的是内部密闭部分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 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B. 船闸 C. 水库大坝 D. 吸尘器 A. 液位计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液位计、船闸的工作原理是连通器,故 AB 不符合题意; C.水库大坝是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修建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吸尘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 尘、纸屑等垃圾吸入,利用大气压,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5. 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  冰 水 )( ) A. 质量变大 B. 质量不变 C. 体积不变 D. 体积变 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B.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质量不变,故 A 不符 合题意,B 符合题意; CD.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根据  可知,体积变小,故 CD 不符合 m V 题意。 故选 B。 6. 下列实验中主要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光线概念的引入 (3)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 (4)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A. (1)与(3) C. (1)与(4) 【答案】C 【解析】 B. (2)与(4) D. (3)与(4) 【详解】(1)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液体深度,研究液体密度对 压强的影响,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光线概念的引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采用了的是理想模型法; (3) 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可以得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该方法 为等效替代法; (4)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密度一定,改变物体体积,比较质量与体积的 变化规律,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7. 有一个装满水的柱形容器,已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 10 牛,现在容器中放入一个重为 4 牛的物体,溢出水的重力为 1 牛。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B. 13 牛 C. 10 牛 D. 3 牛 A. 9 牛 【答案】C 【解析】
【详解】容器中水的重力为 10 牛,所以刚开始水的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大小为 10N, 物体放入前后液体的深度不变,根据 =p gh 可知深度不变压强不变,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 压力不变,仍为 10N。故选 C。 8. 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甲 、F乙 , 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 ,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 、 p乙 ,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 别为 p甲 、 p乙 。若 p  p  甲 乙 ,则( ) A. F F甲 乙 , p  甲 p 乙 B. F F甲 乙 , p  甲 p 乙 C. F F甲 乙 , p  甲 p 乙 D. F F甲 乙 , p  甲 p 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两长方体竖直放置时与地面接触面积为 a,平躺放置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b, 放置方式变化时,变化的压强为 p   p 竖  p 平  F F a b   b a  ab  F 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根据 Fp  可知 S p p  甲  乙 F甲 F 乙> S 甲 S  乙<
 甲 p p 乙 故 A 符合题意; 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二、填空题(共 23 分) 9. 牛奶的密度为 1.03 10 kg/m  3 3 ,读作 3 1.03 10 ______,它表示每立方米牛奶的______ 为 1.03 10 kg  3 。相同体积的牛奶和水,牛奶的质量______水的质量(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答案】 (1). 千克每立米 (2). 质量 (3). 大于 【解析】 【详解】[1] 1.03 10 kg/m  3 3 读作 1.03 10 千克每立米。 3 [2]密度为 1.03 10 kg/m  3 3 的牛奶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牛奶的质量为 1.03 10 kg  3 。 [3]牛奶的密度比水大,根据  可知,相同体积的牛奶和水,牛奶的质量比水大。 m V 10. 压强是表示_____的物理量.某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1.5×104 帕, 表示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____牛;当他平躺在床面上时,他对床面的压强将 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 压力的作用效果 (2). 1.5×104 (3). 变小 【解析】 【详解】[1]物理学上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某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1.5×104 帕,由压强的定义可知,表示每平 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1.5×104 牛; [3]人对床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人的重力不变,所以对床面的压力不变;当他平躺在床 面上时,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压强计算公式 p= F S 可知,对床面的压强变小. 11. 著名的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在 1644 年,意大利的科学家______用 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是______。 【答案】 (1). 马德堡半球 (2). 托里拆利 (3). 气压计 【解析】
【详解】[1]有力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3]气压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12. 2018 年 12 月 11 日,在西南印度洋进行大洋考察的“深海勇士”号潜水器从水面下潜 到 1000 米深处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海水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在 1000m 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______帕,在此深度时海水对潜水器每 0.5m2 的 外表面产生的压力约为______牛。 【答案】 (1). 变大 (2). 9.8 10 6 (3). 4.9 10 6 【解析】 【详解】[1]根据 p=ρgh 可知,“深海勇士”号潜水器从水面下潜到 1000m 深处的过程中, 深度增加,受到的海水压强将变大。 [2]在 1000 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p gh  1.0 10 kg/m 9.8N/kg 1000m 9.8 10 Pa      3 6 [3]由 Fp  可得在此深度时海水对潜水器每 0.5m2 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约为 S F pS  9.8 10 Pa 0.5m 4.9 10 N     6 2 6 13. 如图所示,一个均匀长方体被截成 A、B 两块,若 LA 与 LB 的比值为 2︰1,则 A、B 的密 度之比为________,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1). 1:1 (2). 2:1 (3). 1:1 【解析】 【分析】
(1)一个均匀长方体被截成 A、B 两块,受力面积改不变,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 随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2)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3)均匀长方体,可利用 p=ρgh 比较二者的压强。 【详解】[1]一个均匀长方体被截成 A、B 两块,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 无关,所以 A、B 的密度相等,故 A、B 的密度之比为 1∶1 。 [2]因为是均匀长方体,所以若 LA 与 LB 的比值为 2︰1,则其重力之比为 2∶1,对水平桌面 的压力之比为 2∶1 。 [3]由压强公式 p  F G S S   Vg  S   hg ,因为物体为均匀长方体,二者高度相同,所以 A、B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强之比为 1∶1 。 14. 将 A、B 两个相同的容器,如图所示的方法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若两个容器中都装满 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pA______pB,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关系是 FA______FB,两个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 AF  ______ BF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Ap  ______ Bp  。(均选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 等于 (2). 大于 (3). 等于 (4). 小于 【解析】 【详解】[1] A、B 两个相同的容器都装满水,根据 p=ρgh 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 即 pA=pB [2]由图可知水对 A 容器的受力面积比 B 容器大,由[1]已知水对它们底部的压强相同,根据 Fp  可知水对 A 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对 B 容器底的压力,即 S FA>FB [3]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它们对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空容器和水的重力之 和,由于 A、B 两个相同的容器都装满水,所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即 AF F   B
[4]由图可知 A 容器对桌面的受力面积比 B 容器大,由[3]已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 根据 Fp  可知 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即 S  p A  p  B 15. 小明在学习完“大气压强”后,从网络上查阅到我国主要城市中心区平均海拔高度及通 常情况下的大气压值和水的沸点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城市 海拔高度(米) 大气压(千帕) 水的沸点(℃) 上海 4.5 100.53 成都 505.9 贵阳 1071.2 兰州 1517.2 拉萨 3658.0 94.77 88.79 84.31 65.23 100 98.4 96.6 95.2 88.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海拔高度为 3000 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____。 A.75℃ B. 83℃ C.90℃ D.100℃ ③用橡皮薄膜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如图所示。若将此瓶从上海带到拉萨,将 会观察到瓶口上的橡皮膜______(选填“向上凸起”或“向下凹陷”)。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 (2). C (3). 向上凸起 (4). 海 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所以瓶外气压小于瓶内的气体压强,橡皮膜向上凸起。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