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卷分思想品德和历史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笔,特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 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結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16-30 题为历史题,共 50 分) 五、单项选择题(本大題 12 道小題。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 一个,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域内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6.纵观我国历史,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始 于 B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元朝 17.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 述,正确的是 C A 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是我国歷史上第一部编年 体通史 18.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 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A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元朝建立了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一统局面。为了对地 方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它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C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20.史学家陈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 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 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B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D 江南制造总局 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 局的“新民”号轮船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22.“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 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 A
A.国民革命军 D.解放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和新四年 2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B 史实 结论 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正确的道路 A.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B.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24.2018 年,遵义某美术馆等备“改革开故 40 周年成果展”活动,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 A ①“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③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香港、澳门回归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强国之鉴》指出:“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 年)宫廷政变 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國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里的“政治体制”是 D A.议会共和制 B.总统共和制 C.封建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 26.2018 年,遵义某校举办“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暨马克思主义诞生 170 周年”紀念活动, 小明要完成对“科学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的材料搜集,他应着重查阅 D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共产党宣言》 27.某同学在梳理“启蒙运动”这一学习主题时,制作了右面这张资料卡片。根据资料卡片信 息,可以推断他记录的是 C A.卢梭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洛克 资料卡片 (1)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2)批判封建专制,件、抨击天主教会 (3)《俄狄浦斯》
六、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道小題。28 小题 8 分,29 小题 12 分,30 小题 6 分,共 26 分。请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28.(8 分)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同题。 村料一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前 列。……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代文明深深地响了世界。 ——日本史学家官崎市定 材料二 18 世纪中期,术材匱乏引发能源危机,使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 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生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型,由此引发了第 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 19 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 气时代…… 一一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 (1)材料一“宋代文明”中的某项成果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这项成果具体是指什么?(2 分)答案:指南针 (2)为了解决 18 世纪中期产生的”能源危机”,英国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使用的主要新能 源是什么?(2 分)在围绕“电能的广泛应用”进行发明与创造的过程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谁?(2 分) 答案:蒸汽动力 爱迪生 (3)当前我国提出加快科技发展,建立创新型国家,对此你有何建议?(2 分) 答案:(开放性题目)参考:(1)加快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 略创新力量。加强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注重科技发展 的同时,必须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 29.(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绸和养蚕技术、铁器、造纸术等都陆续西传,中亚的特产 如胡桃、石榴、芝麻、胡豆等 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以及西方的
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等国贡献而来。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2 分) 答:促进东西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近代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主要影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允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 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大加深 《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表格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2 分) 答:中国完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三 最近中国与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 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 年 6 月 28 日) (3)材料中的“某些原则”是指什么原则?(2 分) 答:“某些原则”是指 1953 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四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 法代表…… (4)该决议是由哪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 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何 重大意义?(2 分) ——联合国第 2758 号决议
答:1971 年召开的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意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外交政策、外交关系的因素有哪些?(2 分) 答:因素: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外交政策的正确性等 30.(6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不论军事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 和约。 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 述宣言。 1942 年 1 月 1 月签字于华盛顿。 ——摘自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当前,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 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 极化的进程中,世界发展也面临着国际金融秩序震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能源日益枯竭,生 态环境恶化,毒品泛滥,世界性难民问题日益突出等诸多风险与挑战。 ——摘编自时事政治资 料 (1)材料一中的“本宣言”是指什么?(2 分)该宣言的签署及发表对于“战胜希特勒主 义”、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2 分) 答:“本宣言”是指 1942 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意义:《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壮大 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 程,为创建联合国组织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2)要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材料一中各国应对危机的何种 策略或方式最值得借鉴?(2 分) 答案:加强各国之间的团结与合作,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