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 验 测 定 热 轧 带 肋 钢 筋 和 光 圆 钢 筋 的 屈 服 强 度 各 为 :
2. 对轴向受力(受压或受拉)进行全过程分析,截面形式及尺寸
自定,引入混凝土、钢筋本构关系,建立三类基本方程,利用
编程软件(推荐MATLAB)进行全过程分析。主要分析:混凝
土强度、钢筋强度、配筋率等对承载能力和变形的影响
=420MPa和250MPa,在混凝土内的平均粘结强度分别为:
=0.36和0.08。若构件(=30MPa)内的受拉钢筋直
均匀配筋,钢筋面积为As(4φ20)。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
3.5MP,钢筋的屈服强度为=310MP,钢筋与混凝土的弹
径为20mm,试计算两种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3. 某一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截面尺寸为400×400mm,采用
性模量比n=5.6取为常数。计算其开裂和极限轴向拉力,并判断
是否满足最小配筋率。
4. 某 一 钢 筋 混 凝 土 构 件 , 截 面 尺 寸 如 图 , 受 拉 钢 筋 面 积 为
As(4φ20),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应变为ℎ=200,且沿截面均
匀。试确定钢筋和混凝土应力。(钢筋:=2×105MP,钢
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n=5.6取为常数 )
5. 某一公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尺寸如图,受拉钢筋
面积为As(4φ20)。施工方法采用先预制主梁部分(即腹板),
后浇筑桥面板(顶板)。假设混凝土的自由收缩沿截面高度均
匀。在浇筑顶板时腹板部分收缩应变ℎ1=200;在其后的
某一时刻,腹板部分又增加收缩应变ℎ2=50,顶板产生收
缩应变ℎ2=200。试计算钢筋、混凝土顶底面和结合面处
的应力。(提示:钢筋弹性模量=2×105MP,混凝土弹性
模量=3.6×104MP,图中尺寸为mm。)
6. 某一混凝土矩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b×h=200×400mm,计算
跨度L=8m,在下缘配置主筋As(3φ20) ,钢筋重心距下缘距离
为30mm。整体升温:20℃,且沿截面高度及宽度均匀分布。
试计算此梁混凝土顶、底面和钢筋应力,以及最大挠度值。
不考虑外部约束)。
(取混凝土线膨胀系数α=0.000010,弹性模量=3.65×
104MP,钢筋线膨胀系数α=0.000012,弹性模量=2×
105MP)。
△t。(取混凝土开裂时的抗拉强度=3.5MP,混凝土线膨
胀系数α=0.000010 ,混凝土弹性模量=3.65×104MP,
7. 某一混凝土板,截面尺寸为b×h=1000×400mm,在降温时,板
上下侧温度相同,中心处温度最低,内外温差为△t=10℃,且
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假设沿宽度方向不变化)。试确定此板
混凝土的最大和最小应力,并确定临近开裂时的内外最大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