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松下等离子电视TH-42PV80C维修手册.pdf

第1页 / 共117页
第2页 / 共117页
第3页 / 共117页
第4页 / 共117页
第5页 / 共117页
第6页 / 共117页
第7页 / 共117页
第8页 / 共117页
资料共1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ORDER NO. PPDS080567CC 等离子电视机 TH-42PV80C GPH11DA 机芯 技术规格 电源: 功耗: 平均使用 待机状态 等离子显示屏: 交流 220 V, 50/60 Hz 375 W 0.7 W 屏幕宽高比 可视屏幕尺寸 106 厘米 (对角线) 16:9 声音: 像素数 扬声器 音频输出 耳机 PC 信号: 922 毫米 (W)x 518 毫米 (H) 1,049,088 (1,366 (W)x 768 (H))[4,098 x 768 点 ] 160 毫米 x 42 毫米 x 2 只 ,8Ω 16 W (8W + 8W),7% THD M3 (3.5 毫米)插孔 x 1 VGA, SVGA, XGA SXGA .......( 压缩格式 ) 31-69 KHz 59-86 Hz 水平扫描频率 : 垂直扫描频率 : © 20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版权所有。 未经本公司许可而复制或分发者均属违法。
TH-42PV80C 接收制式 / 频带名称: 接收频道 : 普通电视 VHF 频段 UHF 频段 CATV 2-12 (PAL/SECAM B, K1) 0-12 (PAL B 澳大利亚 ) 1-9 (PAL B 新西兰 ) 1-12 (PAL/SECAM D) 1-12 (NTSC M 日本 ) 2-13 (NTSC M 美国 ) 21-69 (PAL G, H, I/SECAM G, K, K1) 28-69 (PAL B 澳大利亚 ) 13-57 (PAL D, K) 13-62 (NTSC M 日本 ) 14-69 (NTSC M 美国 ) S1-S20 (OSCAR) 1-125 ( 美国有线电视 ) C13-C49 ( 日本 ) S21-S41 (HYPER) Z1-Z37 ( 中国 ) 5A, 9A ( 澳大利亚 ) 天线 - 后侧: 运行条件: 连接端子: AV1 输入 AV2 输入 AV3 输入 AV4 输入 视频输出 其他 VHF / UHF 温度 : 0 ° C - 40 ° C 湿度 : 20 % - 80 % 相对湿度 ( 无结露 ) 音频 L-R 视频 色差 音频 L-R 视频 色差 音频 L-R 视频 S 视频 音频 L-R 视频 S 视频 音频 L-R RCA 针式× 2 RCA 针式× 1 Y PB / CB, PR/ CR RCA 针式× 2 RCA 针式× 1 Y PB / CB, PR/ CR RCA 针式× 2 RCA 针式× 1 小型 DIN 4 针 RCA 针式× 2 RCA 针式× 1 小型 DIN 4 针 RCA 针式× 2 视频 HDMI1/2/3 输入 A 型接头 RCA 针式× 1 PC 输入 高密度 D-SUB15 针 尺寸 ( 宽×高×厚 ): 重量 : SD 卡槽× 1 SD 卡槽 1,020 毫米 x 727 毫米 x 327 毫米 (含底座) 1,020 毫米 x 679 毫米 x 95 毫米 (仅电视) 净重 29.0 kg (含底座) 净重 27.0 kg (仅电视) 注: • 设计和技术规格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以上所示质量和尺寸均为近似值。 • 本设备符合下述所列标准。GB13837-2003, GB17625.1-2003, GB8898-2001 2 0.5 Vrms 1.0 V p-p (75 Ω ) 1.0 V p-p ( 含同步信号 ) ± 0.35 Vp-p 0.5 Vrms 1.0 V p-p (75 Ω ) 1.0 V p-p ( 含同步信号 ) ± 0.35 V p-p 0.5 Vrms 1.0 V p-p (75 Ω ) Y:1.0 V p-p (75 Ω ) C:0.286 V p-p (75 Ω ) 0.5 Vrms 1.0 V p-p (75 Ω ) Y:1.0 V p-p (75 Ω ) C:0.286 V p-p (75 Ω ) 0.5 Vrms (高阻抗) 1.0 V p-p (75 Ω ) 此电视机支持 [HDAVI Control 3] 功能。 R, G, B/0.7 Vp-p (75 Ω ) HD, VD/TTL 水平 2.0-5.0 Vp-p ( 高阻抗 )
TH-42PV80C 目录 页数 1 安全警告 ---------------------------------------- 4 1.1. 一般准则 ----------------------------------- 4 2 警告--------------------------------------------- 5 2.1. 对静电灵敏设备 (ES)的静电放电保护 (ESD)-- 5 2.2. 无铅焊接 (PbF)---------------------------- 6 3 维修指南----------------------------------------- 7 3.1. 维修提示 ----------------------------------- 7 3.2. 适用信号 ----------------------------------- 8 4 维修模式----------------------------------------- 9 4.1. 怎样进入维修模式 --------------------------- 9 4.2. 维修工具模式 ------------------------------ 11 4.3. 旅馆模式 ---------------------------------- 12 5 故障检修---------------------------------------- 13 5.1. 检测 IIC 总线 ------------------------------ 13 5.2. 无电源 ------------------------------------ 15 5.3. 无图像 ------------------------------------ 16 5.4. 显示屏局部故障 ---------------------------- 17 6 拆卸指南---------------------------------------- 18 6.1. 取下后盖 ---------------------------------- 18 6.2. 取下 P 板 ---------------------------------- 18 6.3. 取下后端子盖 ------------------------------ 18 6.4. 取下调谐器组件 ---------------------------- 18 6.5. 取下 A 板 ---------------------------------- 18 6.6. 取下 SU 板 --------------------------------- 19 6.7. 取下 SD 板 --------------------------------- 19 6.8. 取下 SC 板 --------------------------------- 19 6.9. 取下 SS 板 --------------------------------- 19 6.10. 取下支架 ---------------------------------- 20 6.11. 取下 C1 板 --------------------------------- 20 6.12. 取下 C2 板 --------------------------------- 20 6.13. 取下前防护罩组件 -------------------------- 20 6.14. 取下 G 板 , GH 板 和 GS 板 ------------------ 20 6.15. 取下左右扬声器 ---------------------------- 20 6.16. 取下 S 板 ---------------------------------- 21 6.17. 取下 K 板 ---------------------------------- 21 6.18. 取下风扇 ---------------------------------- 21 6.19. 从面框组件中取出等离子显示屏 -------------- 21 6.20. 更换完成等离子显示屏 ---------------------- 22 7 测量、调整-------------------------------------- 23 7.1. 驱动器设置 -------------------------------- 23 8 方框图 ----------------------------------------- 25 8.1. 方框图 (1/5)----------------------------- 25 8.2. 方框图 (2/5)----------------------------- 26 8.3. 方框图 (3/5)----------------------------- 27 8.4. 方框图 (4/5)----------------------------- 28 8.5. 方框图 (5/5)----------------------------- 29 9 配线连接图 ------------------------------------- 31 9.1. 注意事项 ---------------------------------- 31 9.2. 配线 -------------------------------------- 31 10 线路图------------------------------------------ 33 10.1. 线路图注意事项 --------------------------- 33 10.2. P 电路板 (1/6)线路图 --------------------- 34 10.3. P 电路板 (2/6)线路图 --------------------- 35 10.4. P 电路板 (3/6)线路图 --------------------- 36 3 页数 10.5. P 电路板 (4/6)线路图---------------------- 37 10.6. P 电路板 (5/6)线路图---------------------- 38 10.7. P 电路板 (6/6)线路图---------------------- 39 10.8. G, GS, GH 和 K 电路板线路图 ----------------- 40 10.9. A 电路板 (1/19)线路图--------------------- 41 10.10. A 电路板 (2/19)线路图--------------------- 42 10.11. A 电路板 (3/19)线路图--------------------- 43 10.12. A 电路板 (4/19)线路图--------------------- 44 10.13. A 电路板 (5/19)线路图--------------------- 45 10.14. A 电路板 (6/19)线路图--------------------- 46 10.15. A 电路板 (7/19)线路图--------------------- 47 10.16. A 电路板 (8/19)线路图--------------------- 48 10.17. A 电路板 (9/19)线路图--------------------- 49 10.18. A 电路板 (10/19)线路图-------------------- 50 10.19. A 电路板 (11/19)线路图-------------------- 51 10.20. A 电路板 (12/19)线路图-------------------- 52 10.21. A 电路板 (13/19)线路图-------------------- 53 10.22. A 电路板 (14/19)线路图-------------------- 54 10.23. A 电路板 (15/19)线路图-------------------- 55 10.24. A 电路板 (16/19)线路图-------------------- 56 10.25. A 电路板 (17/19)线路图-------------------- 57 10.26. A 电路板 (18/19)线路图-------------------- 58 10.27. A 电路板 (19/19)线路图-------------------- 59 10.28. C1 电路板 (1/2)线路图 -------------------- 60 10.29. C1 电路板 (2/2)线路图 -------------------- 61 10.30. C2 电路板 (1/3)线路图 -------------------- 62 10.31. C2 电路板 (2/3)线路图 -------------------- 63 10.32. C2 电路板 (3/3)线路图 -------------------- 64 10.33. SC 电路板 (1/3)线路图 -------------------- 65 10.34. SC 电路板 (2/3)线路图 -------------------- 66 10.35. SC 电路板 (3/3)线路图 -------------------- 67 10.36. SU 电路板 (1/2)线路图 -------------------- 68 10.37. SU 电路板 (2/2)线路图 -------------------- 69 10.38. SD 电路板 (1/2)线路图 -------------------- 70 10.39. SD 电路板 (2/2)线路图 -------------------- 71 10.40. SS (1/2)和 S 电路板线路图 ----------------- 72 10.41. SS (2/2)电路板线路图 --------------------- 73 11 导线图 ----------------------------------------- 74 11.1. P 电路板----------------------------------- 74 11.2. G, GS, K 和 S 电路板 ------------------------ 77 11.3. A 电路板----------------------------------- 78 11.4. C1 电路板 ---------------------------------- 81 11.5. C2 电路板 ---------------------------------- 82 11.6. SC 电路板 ---------------------------------- 83 11.7. SU 电路板 ---------------------------------- 86 11.8. SD 电路板 ---------------------------------- 87 11.9. SS 电路板 ---------------------------------- 88 11.10. GH 电路板 ---------------------------------- 90 12 分解图和更换部件清单 ---------------------------- 91 12.1. 分解图和机械更换部件清单------------------- 91 12.2. 更换部件清单 ------------------------------ 94
TH-42PV80C 1 安全警告 1.1. 一般准则 1. 维修时,检查引线的外观。如发现短路,更换所有因短路而过热或被损坏的部件。 2. 维修后,检查并确认所有的保护装置,如:绝缘隔障、绝缘纸、屏蔽等安装正确。 3. 维修后,进行以下漏电检查,以免用户遭受触电危险。 1.1.1. 漏电检查 1. 将 AC 电源线直接插入 AC 电源插座。进行检查时,请勿使用分离变压器。 2. 在设备上各外露金属部分和良好接地 (如水管)之间连接一个电流测量装置,如图 1 所示。 3. 用漏电测试仪 (Simpson 228 或类似型号)测量通过该装置的电势。 4. 检查各外露金属部件 , 并测量各点的电压。 5. 变换 AC 插座中的 AC 插头,并重复上述各项测量。 6. 各点 (漏电)的电势表示为电压 U1 和 U2,并且不能超过以下各值: 交流:U1 = 35 V (峰值) U2 = 0.35 V (峰值); 直流:U1=1.0V 注: 与交流的 U2 限定峰值 0.35V 和直流的 U1 限定峰值 1.0V 相对应的电流峰值分别为 0.7mA 和 2.0mA。 与交流的 U1 限定峰值 35V 相对应的 100kHz 以上的电流峰值为 70mA。 7. 当测量值超出规定的限制时,可能会引起触电。所以必须在设备返回用户手中之前对其进行修理和再检测。 图 1 4
TH-42PV80C 2 警告 2.1. 对静电灵敏设备 (ES)的静电放电保护 (ESD) 一些半导体 (固态)装置很容易遭静电损坏。这些组件通常被称为静电灵敏装置 (ES). 典型的 ES 装置有集成电路和一些场效应晶体 管以及半导体芯片摂组件。以下方法通常被用来减少由于静电放电 (ESD)所产生的组件损坏。 1. 处理任何半导体组件或是配备有半导体组件的设备之前,应立即接地 (已知) ,去静电。或者戴上市场上出售的抗静电放电腕 带,但是在待检设备通电之前应将其拿掉,以免遭受电击。 2. 移动配有静电灵敏装置的电器组件之后,要将该组件放置于导体表面上 (如铝箔),以防组件静电电荷的产生或辐射。 3. 只采用一块接地端烙铁来联结或断开静电灵敏装置。 4. 只采用抗静电联结移动装置。一些不属于抗静电 (静电放电保护)摂范围的联结移动装置会产生足以损坏静电灵敏装置的电荷。 5. 切勿使用类似氟利昂推进剂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产生足以损坏静电灵敏装置的电荷。 6. 准备即刻安装之前才能拆开静电灵敏替代装置的保护性包装。(大多数静电灵敏替代装置都是采用铅制包装,通过与传导泡沫、 铝箔或是类似的导体材料一起造成短路)。 7. 拆掉静电灵敏替代装置上的铅制保护性材料之前,立刻将保护性材料与即将安装该装置的机芯或是电路组件相接触。 注意 确定机芯或电路无电源,并遵守其它所有的安全措施。 8. 当处理未包装的静电灵敏替代装置时,尽量减小身体的动作幅度。(否则,一些无关紧要的动作如:衣服织物一起掠过或是从铺 有地毯的地板上抬起脚,都会产生足以损坏静电灵敏装置的静电 (静电放电))。 5
TH-42PV80C 2.2. 无铅焊接 (PbF) 注:在元素周期表中,铅用 Pb 表示。 在下文中,Pb 表示有铅焊接,PbF 表示无铅焊接。 制造过程中使用及下文中讨论的无铅焊接皆指 (Sn+Ag+Cu)。 即:锡 (Sn),银 (Ag)和铜 (Cu),但其它种类也可使用。 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本设备制造中使用了无铅焊接工艺。我们建议在维修和修理工作中最好使用无铅焊接,尽管有铅焊接也可使用。 使用无铅焊接工艺制造的印刷电路板背面的树叶形符号 内有 PbF 字样。 注意 • 无铅焊接的熔点比标准焊接的高。通常熔点超过 50 ~ 70°F (30 ~ 40°C)。 请使用高温电烙铁,并将其温度设为 700 ± 20°F (370 ± 10°C)。 • 加热过度 (约 1100°F 或 600°C)时,无铅焊料可能会发生喷溅。 如果必须使用有铅焊接,请在焊接前先全部去除焊脚或焊接区上的无铅焊料。如果做到这点有实际困难,则确保无铅焊料加热到熔 化之后再进行有铅焊接。 • 在对双面电路板进行无铅焊接后,请检查部件侧部是否有过量焊料,否则会流到另一侧去。(见下图) 推荐的无铅焊料 有几种无铅焊料可供选购。本产品使用的是 Sn+Ag+Cu (锡+银+铜)焊料。 但也可使用 Sn+Cu (锡+铜)和 Sn+Zn+Bi (锡+锌+铋)焊料。 6
3 维修指南 3.1. 维修提示 TH-42PV80C 电路板名称 功能 电路板名称 功能 P A K S 主电源 直流-直流转换器 扬声器输出,声音处理器 AV 端子, AV 切换 数据信号处理器,微电脑,HDMI 界面 峰值 Lite 2p 格式转换,等离子 AI 处理器,子场处理器 遥控接收器,电源指示灯 电源开关 C1 C2 SC SU SD SS G GS GH 数据驱动 (右下) 数据驱动 (左下) 扫描驱动 扫描输出 (上) 扫描输出 (下) 维持驱动 按键开关,前置端子 SD 卡槽 HDMI3 7
TH-42PV80C 3.2. 适用信号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