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5月21日河南平顶山汝州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 5 月 21 日河南平顶山汝州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编者注:本套试卷共 145 题,依次为单项选择题(110 题)、多项选择题(10 题)、判断 题(25 题)。以下为精选的部分试题。 )。 )。 )。 )。 B.《尚书》 D.《孟子》 B.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斯宾塞的《教育论》 一、单项选择题 1—50 缺 51.“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出自( A.《学记》 c.《论语》 52.最早阐述班级授课制的著作是( A.洛克的《教育漫话》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3.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教育性体现在(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4.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55.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 A.直观动作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 56.课程的特点是鼓励学生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是( A.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57.小学阶段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A.讲演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58.学生已经学习“整数的加减法”再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属于( A.符号学习 C.下位学习 59.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 B.探究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B.上位学习 D.并列学习 B.分科课程 D.活动课程 )。 )。 )。 问,这种分类的依据是( )。 B.苏联常用的分类标准 A.新课改的要求 C.我国的传统分类方法 60.低年级小学生常把“q”写成“p”是因为小学生的( A.感知 C.记忆 D.布卢姆的目标分类 B.认知 D.思维 )不强。
B.教育教学权 D.科学研究权 61.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基本权利是( A.民主管理权 C.管理学生权 62.当学生在课堂上分心时,教师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是( A.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63.班主任找小明谈话说:“根据这学期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但你非常 B.无意注意 D.随意注意 )。 )。 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你的成绩会不断提高”,这种评价属于( )。 B.形成性评价 D.鉴定性评价 A.配置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64.百折不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C.果断性 65.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他 B.坚韧性 D.自制性 )。 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个老师运用的是( )。 B.体态表达技能 D.批评技能 A.直观技能 C.提问技能 66.在小学四年级《骨骼和关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准备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种: ①拼图游戏,把骨骼贴在人体的相应部位上; ②组织学生观察人体骨骼的多媒体图片,认识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③出示连线图,图中的物品与人体骨骼中的哪一部分相似; ④介绍部分骨骼的作用;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请选择你安排的教学组织顺序为( A.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67.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的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以调整 B.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 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 )。 A.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68.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 B.巩固知识 D.检查知识 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学发展的关系 69.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后,再学习英语字母“A、B”时发生了混淆,这种前 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属于( )。 B.负迁移 A.正迁移 C.顺向迁移 70.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 D.逆向迁移 “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加 上“L”就组成了“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的 是(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71.教师从小一到小六抽取几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一直进行追踪、研究,他 D.量力性 的研究方法属于( )。 A.横断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72.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 B.纵向研究法 D.群体序列研究法 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这说的是课外活动的( )特点。 B.开放性 D.自主性 A.灵活性 c.兴趣性 73~ 85 缺 86.教师不准吵闹的学生在下课时间到教室外面玩,并要求其抄写一段课文,如抄写得 好才可以解除禁令。这是运用了( )。 )。 )。 )。 B.适应 B.负强化 D.连续强化 D.继时对比 A.正强化 C.问题强化 87.黑人的牙齿比较白、“月朗星稀”,这是感觉的( A.补偿 C.同时对比 88.考试时心情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发挥正常水平。这是( A.焦虑 C.恐怖 89.教师资格证的通用范围是( A.本国内 C.本校内 90.学生由于英语老师讲课生动而喜欢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C.高尚的学习动机 91.( B.低级的学习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B.强迫 D.人格障碍 B.本地区内 D.本校外 )。 )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 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 特定的规定。 A.教学模式 C.教学设计 92.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 B.教学结构 D.教学方法 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 )。 B.智慧技能 D.动作技能 A.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93.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适当提高了学生现在水平,理论依据是( A.最近发展区 C.身心发展规律 94.教师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D.效果律 B.定势 )。 教师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 )。 B.附属内驱力 A.内部动机 C.理解力 95 缺 96.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D.自我提高内驱力
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他的道德发展处于( )阶段。 A.他律 C.自律 97.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 B.前习俗 D.寻求认可 供( )。 A.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98.《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 B.原型模拟 D.原型内化 展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 A.关键期 c.混沌期 99.课堂导入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 B.依恋期 D.最近发展区 八方式。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 )原则。 B.趣味性 D.规范性 B.组织能力 D.教学效能感 A.针对性 c.新颖性 100 缺 101.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A.管理能力 C.教育能力 102.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属于( A.形象思维 C.集中思维 103.英语教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记忆单词,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的干扰是( A.前摄抑制 C.双重抑制 104.某生对事物的观点易受老师、同学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属于( A.沉思型 C.冲动型 105.教师短时间提供大量信息,即使认知能力强的学生也会吃不消。这种现象在心理学 B.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B.倒摄抑制 D.多重抑制 B.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 )。 )。 )。 中属于( )现象。 B.感知超载 D.理解超载 A.认知超载 C.记忆超载 106.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知者莫如乐之者”,该描述体现的是( A.关注每位学生 B.关注学生情绪生活,感情体验 C.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人格养成 D.关注学生日常生活 107.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产生打人毁物、一意孤行的行为。这种心理反应往往会在 )。 什么后产生?( ) A.应激 c.失望 108.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 11+3×7=?时,还是把 11 B.焦虑 D.挫折 与 3 加起来再乘以 7。这是受( )影响的表现。 A.定势 B.逆向迁移
D.负迁移 B.独立性 D.主动性 ) )。 )。 B.有意想象 D.创造想象 )。 )。 B.语言表达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C.正迁移 109.下列能说明罗森塔尔效应的是( A.教师让学生背书,学生认真背书 B.教师对学生说:“你真聪明,认真学习,下次肯定会得高分” C.学生犯错误,教师批评 D.教师穿得漂亮,学生们积极配合上课 110.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最高表现是( A.自觉性 C.创造性 二、多项选择题 111.如何运用认知规律?( A.对强度律,强调低强度但重要的对象 B.对差异律,注意对象与背景的差异 C.对活动律,注意活动变化呈现的对象 D.对组合律,注意对教材编排分章、分节 112.教师教育素质中,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包括( A.教法创新能力 C.教学实践能力 113.看《红楼梦》,脑中出现王熙凤的形象属于( A.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114.根据归因理论,下列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是,让学生明白( A.努力是成功的条件 C.成功是能力的作用 115.关于赫尔巴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B.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作者 C.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D.四段教学法的提出者 116.《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7.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研究学生的( A.思想 C.现有知识水平 11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 A.终身学习 C.与人为善 119.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包括( A.教学目标 C.教师个性与特点 120.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B.成功是运气的作用 D.努力是有效作用 D.学生年级 )。 B.为人师表 D.爱岗敬业 )。 B.教学内部特点 B.品德 D.身体素质 )。 )。 )。 )。 )。
D.烫到手,手缩回 B.食物放入口中,分泌唾液 A.望梅止渴 C.白鼠按压杠杆获取食物 三、判断题 121.“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 122.“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123.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 124.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125.讲授法是注入式教学。 126.教案的核心是教学过程。 127.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28.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 ( ) ) ( ( ) ( ) ( ) ( ) ) 严加看管。 ( ) 129.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体罚作为一种惩罚措施也可适当运用。 130.有些学生上课时,看起来注意听讲,但提问时答非所问,说明靠外部观察是不能够 ( ) 了解学生内心注意的。 ( ) 13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 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素养。 ( ) 132.新课程坚持的“以人为本”,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 专业发展。 ( ) 133.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唯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 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 134.作为教师,应该继续发扬“红烛”“春蚕”的无私奉献精神,而作为校长,则应该 同时关心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 ( ) 13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民主评议、家长会、家长委员会、校 外指导。 ( ) 136.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137.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 ( ) 要手段。 ( ) 138~ 144 缺 14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联结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50 缺 51【答案】A。解析:《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匕第一部教育专著,“教学相长” ( ) “循序渐进”出自《学记》。 52【答案】c。解析:1632 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 独立学科的标志。《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 最早阐述了班级授课制。 53【答案】D。解析: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 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 中,教学教育性体现在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4【答案】A。解析: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 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55【答案】B。解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不自觉性。 56【答案】D。解析:活动课程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设计课程,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 础,鼓励学生动手做、手脑并用,脱离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以获得直接经验。 57【答案】C,解析:小学生年龄偏小,知识储备和经验较少,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老师应该侧重运用直观的方法。 58【答案】B。解析:当新知识的抽象、概括和包摄性高于旧知识,新旧知识建立上位 联系时,这种学习称为上位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概括和包容程度高于整数的加减法,故为上 位学习。 59【答案】D。解析: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 标。其中认知目标的层次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 合提问和评价提问。 60【答案】A。解析:小学儿童的感知发展包括视觉、听觉、运动觉、空间知觉和时间 知觉等的发展。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在 课堂教学中,低年级小学生空间知觉发展的不强,使他们很容易把相似的数字(如 6 和 9)、 字母(如 b 和 d、p 和 q)、文字(如已和己)混淆。 61【答案】C。解析:管理学生权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 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这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基本 权利。 62【答案】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 注意。当学生在课堂上分心时,教师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属于有意注意。 63【答案】C。解析: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 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64【答案】B。解析:意志的坚韧性(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 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65【答案】B。解析: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表情、手势、姿态等变化来传递信 息的无声教学语言。体态表达技能是教师变化不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交流情感、促 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题干中老师用目光凝视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运用了体态表达技 能。 66【答案】B。解析:③在最后一个环节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 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 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故排除 A、D 项。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先认识 骨骼,再玩拼图游戏,故②在前,①在后。教学组织顺序为②①④③。 67【答案】D。解析:教学过程包括引起求知欲(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检查知识五大阶段。在检查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 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一般是通过观察、作业、提问、考试等方式进行。 68【答案】B。解析: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以及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69【答案】B。解析: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或抑制作用。汉语 拼音对英语字母的混淆属于负迁移。 70【答案】C。解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 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学习新知识时复习 了旧知识,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71【答案】B。解析:纵向研究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 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
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根据题干所述,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 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纵向研究。 72【答案】B。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灵活性(课外教学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科书和课程表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开放性(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 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综合 性(课堂教学是按照学科进行的,而课外活动则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兴趣性和自愿性。 73~ 85 缺 86【答案】B。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厌恶刺激以增加个体行为发生的频率。题干所述 教师管理学生的方法属于负强化。 87【答案】C。解析: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 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题干所述皆为同时对比的现象。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 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适应是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继时对比是指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88【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为考试焦虑的症状。考试焦虑是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 表现为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 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89【答案】A。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 用。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90【答案】A。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 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如学生的求知欲望、成功的愿望、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以及老师 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都属于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91【答案】A。解析:教学模式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 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 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教学模式包括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 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及合作学习模式等。 92【答案】A。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 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93【答案】A。解析: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想取得效果,必须考虑儿童已有的水平, 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 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 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作最近发展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适当提高了学生现在水平, 其理论依据是最近发展区。 94【答案】A。解析:布鲁纳认为,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 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分别是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 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教师通过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 力和认知内驱力是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分类。 95 缺 96【答案】C。解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在 10 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 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 愿望。在 10 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 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 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