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带球带着月球跑。”童谣中的天
体类型包括
A.恒星、行星、卫星
C.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2.福建省昼夜等长的节气是
A.冬至
C.夏至
读图 1 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 3-4 题。
D.恒星、行星、小行星
B.星云、恒星、行星
D.不存在
B.春秋分
C.③
B.②
3.表示东南季风的是
A.①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读图 2 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5-6 题。
D.④
B.地形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干预了水循环的环节是
A.①
6.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D.④
B.②
C.③
C.陆地内循环
D.岩石圈循环
读图 3,回答 7-8 题。
7.从①到②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8.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海陆分布
2010 年第 10 号台风莫兰蒂 9 月 10 日在福建石狮沿海登陆,强降水造成沿海地区发生严重
水灾,回答 9-10 题。
9.图 4 中表示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10.救灾部门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的情况,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B.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RS)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约为 13.4 亿人(不含港、澳、台)。年均增长 0.57%,
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长率下降 0.5%,回答 11-12 题。
1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传统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现代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老年人口快速增长
B.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C.社会保障系滞后
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读图 5 甲、乙、丙三地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回答 13-14 题。
13.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
14.阶段Ⅱ乙、丙两地的牛奶主要由甲地供应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气候优越
D.距城区近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提高
读图 6 某两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图,回答 15-16 题。
15.图中甲类工业生产比例最大的是
A.原料运费
B.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
C.产品运费
16.下列工业部门与乙类工业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航天工业
C.制糖工业
17.上海从美国硅谷进口一批电子芯片,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18.下列生活习惯或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B.将垃圾分类投放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使用电子贺卡
C.使用一次性筷子
19.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区域发展的要求是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C.保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读图 7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回答 20-21 题。
B.内河运输
D.铁路运输
B.制鞋工业
D.电子工业
B.保持一致的城市建设要求
20.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过渡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B.土质疏松,降水丰富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工矿建设不注意环保
21.我国为防治西北荒漠化,重点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A.城市绿化工程
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C.东南沿海海防林
D.“三北”防护林
读图 8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22-23 题。
22.甲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23.甲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
C.水源
读图 9 二十世纪下半叶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 24-25 题。
B.土壤
D.光照
B.高分子工业
24.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最可能是
A.电子装配工业
C.石化工业
25.导致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动力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其中 26-32 题为必答题,33-34 两题中选做一题)
26.读图 10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6 分)
D.劳动力价格
D.冶金工业
B.技术
C.交通
日前后。
,日期是
,此
(1)在丁位置弧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正值北半球冬至的
是
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位于远日点附近的是
时地球公转
速度较
球的白昼越来
越
27.读图 11 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6 分)
(长或短)。
(快或慢)。地球运行从甲-乙-丙时段,北半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
现
天气。甲与乙控制下的地区比较,昼夜温差小的是
(2)北京与东京比较,
是
(高或低)气压,常出
的风力较大,主要原因
。
.
(3)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差是(
A.30<P<40
C.40<P<50
28.读图 12 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问题。(7 分)
B.20<P<30
D.50<P<60
)
,该
(1)①、②、③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向斜的是
处地形是
是
,形成原因
(2)②处地质构造属于
是
。
。
(3)①、③处地质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
是
。
,判断依据
29.读图 13 我国某市城市化发展变化图,回答问题。(6 分)
趋势。
(1)乙图与甲图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呈
(2)城市化进程中,该城市在中心城区外围建立了
和
(3)城市的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
①对生物的影
响:
区。
,城市人口数量
城
②对气温的影
响:
,
。
30.读图 14 阿根廷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7 分)
(1)A 是阿根廷的
(2)该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是
有
、
草原。
,具
的生产特点。
(3)该地发展此类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小农经营,商品率低
D.临近海港,交通便利
31.阅读材料,读图 15 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图,回答问题。(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