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密钥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国家级密钥管理
第三章 省级密钥管理
第四章 PSAM卡的发放和管理
第五章 OBE-SAM安全模块的初始化和管理
第六章 OBE-SAM一次发行母卡的发放和管理
第七章 支持与服务
第八章 附则
第二部分关键信息编码
1OBU的MAC地址编码规则
2OBU序号编码规则
3RSU的BeaconID编码规则
4发行方标识编码规则
5OBU的合同序列号编码规则
6CPU用户卡的卡号编码规则
6.1“卡片网络编号”的编码规则
6.2“CPU卡内部编号”的编码规则
7PSAM序列号及终端机编号编码规则
8分散代码规则
第三部分PSAM卡数据格式和技术要求
1PSAM卡基本要求
1.1基本功能要求
1.2基本参数要求
1.3其它要求
2PSAM卡数据格式
2.1PSAM卡详细文件结构说明
2.2MF下的卡片公共信息文件结构
2.3MF下的终端信息文件
2.4DF01下的应用公共信息文件
3PSAM卡密钥说明
3.1密钥定义
3.2DF01下的密钥文件结构
4安全管理
4.1安全计算方法
4.1.1密钥分散计算方法
4.1.2数据加密的计算方法
4.1.3安全报文的计算方法
4.1.3.1命令安全报文中的MAC
4.1.3.2交易中的MAC
4.1.3.3双向认证中的鉴别码
4.2数据的安全计算步骤
5应用系统的兼容性
5.1密钥分散
5.2扩展目录使用
6PSAM卡应用命令集
6.1基本命令
6.1.1EXTERNAL AUTHENTICATE命令
6.1.2SELECT FILE命令
6.1.3READ RECORD命令
6.1.4UPDATE RECORD命令
6.1.5READ BINARY命令
6.1.6UPDATE BINARY命令
6.1.7GET CHALLENGE命令
6.1.8GET RESPONSE命令
6.2扩展命令
6.2.1APPLICATION UNBLOCK命令
6.2.2CIPHER DATA命令
6.2.3CREDIT SAM FOR PURCHASE命令(校验MAC2)
6.2.4DELIVERY KEY命令
6.2.5INIT SAM FOR PURCHASE命令(计算MAC1)
6.2.6WRITE KEY命令
第四部分CPU用户卡数据格式和技术要求
1用户卡基本要求
1.1基本功能要求
1.2基本参数要求
1.3物理特性
1.3.1环境条件
1.4电气特性
1.5其它要求
2用户卡数据格式
2.1CPU用户卡文件结构
2.1.1CPU用户卡文件结构图
2.1.2CPU用户卡详细文件结构
2.2CPU用户卡数据文件说明
2.2.1MF下密钥文件
2.2.2DF01联网收费应用目录下密钥文件
2.2.3持卡人基本数据文件
2.2.4卡片发行基本数据文件
2.2.5复合消费专用文件
2.2.6电子钱包文件
2.2.7终端交易记录文件
2.2.8联网收费信息文件
2.2.9保留文件1
2.2.10保留文件2
2.2.11保留文件3
2.2.12保留文件4
2.2.13保留文件5
3数据编码定义
4用户卡应用指令
第五部分OBE-SAM安全模块数据格式和技术要求
1OBE-SAM的主要功能及参数要求
2OBE-SAM文件结构
2.1文件结构图
2.2文件详细说明
2.2.1系统信息文件
2.2.2MF下保留文件
2.2.3ETC应用车辆信息文件
2.2.4ETC应用交易记录文件
2.2.5应用保留文件1
2.2.6应用保留文件2
2.2.7应用保留文件3
2.2.8OBU应用预留文件1
2.2.9OBU应用预留文件2
3OBE-SAM内密钥说明
4OBE-SAM密钥管理
5OBE-SAM复位信息的约定
6OBE-SAM应用命令集
6.1DECREASE COUNTER命令
6.1.1定义和范围
6.1.2命令报文
6.1.3命令报文数据域
6.1.4响应报文数据域
6.1.5响应报文状态码
6.2EXTERNAL AUTHENTICATION 命令
6.2.1定义和范围
6.2.2命令报文
6.2.3命令报文数据域
6.2.4响应报文数据域
6.2.5响应报文状态码
6.3GET CHALLENGE命令
6.3.1定义和范围
6.3.2命令报文
6.3.3命令报文数据域
6.3.4响应报文数据域
6.3.5响应报文状态码
6.4GET RESPONSE命令
6.4.1定义和范围
6.4.2命令报文
6.4.3命令报文数据域
6.4.4响应报文数据域
6.4.5响应报文状态码
6.5Get SN命令
6.5.1定义和范围
6.5.2命令报文
6.5.3命令报文数据域
6.5.4响应报文数据域
6.5.5响应报文状态码
6.6READ DATA命令
6.6.1定义和范围
6.6.2命令报文
6.6.3命令报文数据域
6.6.4响应报文数据域
6.6.5响应报文状态码
6.7READ BINARY命令
6.7.1定义和范围
6.7.2命令报文
6.7.3命令报文数据域
6.7.4响应报文数据域
6.7.5响应报文状态码
6.8READ RECORD命令
6.8.1定义和范围
6.8.2命令报文
6.8.3命令报文数据域
6.8.4响应报文数据域
6.8.5响应报文状态码
6.9SELECT FILE命令
6.9.1定义和范围
6.9.2命令报文
6.9.3命令报文数据域
6.9.4响应报文数据域
6.9.5响应报文状态码
6.10UPDATE BINARY命令
6.10.1定义和范围
6.10.2命令报文
6.10.3命令报文数据域
6.10.4响应报文数据域
6.10.5响应报文状态码
6.11UPDATE RECORD命令
6.11.1定义和范围
6.11.2命令报文
6.11.3命令报文数据域
6.11.4响应报文数据域
6.11.5响应报文状态码
6.12UPDATE KEY命令
6.12.1定义和范围
6.12.2命令报文
6.12.3命令报文数据域
6.12.4响应报文数据域
6.12.5响应报文状态码
7数据编码定义
第六部分车载单元初始化设备
1应用总则
1.1系统构成
1.2工作方式
2设备技术要求
2.1通信接口
2.1.1OBU初始化设备与OBU的微波通信接口(α接口)
2.1.2OBU初始化设备与PC间的通信接口(β接口)
2.1.3OBU初始化设备提供给PC机的应用编程接口(β接口)
2.2IC卡读写
2.2.1接触式读写
2.2.2非接触式读写(可选)
2.3图像处理(可选)
2.4数据存储(可选)
2.5环境适应性
2.6安全
2.7可靠性
2.8电池工作时间
2.9输入界面(可选)
3应用交易流程
3.1总体说明
3.2OBU初始化总体流程
3.2.1通信阶段划分
3.2.2通信链路建立和应用信息获取
3.2.3OBE-SAM发行操作阶段
3.2.4用户提示阶段
3.2.5链路释放阶段
3.3一次发行
3.4二次发行
第七部分IC卡读写器
1IC卡读写器技术要求
1.1一般要求
1.2硬件接口
1.2.1与主机接口
1.2.2非接触式接口
1.2.3与SAM接口
1.3软件接口
1.3.1读写器基本控制命令
1.3.1.1打开读写器命令
1.3.1.2关闭读写器命令
1.3.1.3获取读写器以及接口版本信息命令
1.3.1.4打开卡片命令
1.3.1.5关闭卡片命令
1.3.1.6设置读写器发光二极管命令
1.3.1.7设置读写器发音命令
1.3.2CPU卡通用命令
1.3.3SAM卡命令
1.3.3.1SAM卡复位命令
1.3.3.2SAM卡通用命令
1.3.4非接触逻辑加密卡命令
1.3.4.1数值块减值命令
1.3.4.2数值文件减值命令
1.3.4.3数值块增值命令
1.3.4.4数值文件增值命令
1.3.4.5数值块检查命令
1.3.4.6数值文件检查命令
1.3.4.7数值块恢复命令
1.3.4.8数值文件恢复命令
1.3.4.9下载扇区密钥命令
1.3.4.10读块信息命令
1.3.4.11读文件信息命令
1.3.4.12写块信息命令
1.3.4.13写文件信息命令
1.3.4.14更新扇区密钥命令
2试验方法
2.1一般说明
2.2试验条件
2.3通讯协议测试
2.4软件接口测试
2.4.1测试目的
2.4.2测试方法
第八部分路侧单元与车道控制器接口
1应用总则
1.1ETC系统构成
1.2接口描述
2通信接口的应用模式
3通信接口的物理形式
4通信数据帧格式
4.1数据帧的结构
4.2特殊字节转义处理
4.3通讯方式说明
4.4DATA数据域的使用
5API指令函数定义
5.1指令集
5.1.1RSU设备指令
5.1.2INITIALISATION原语指令
5.1.3ACTION原语指令
5.1.4EVENT_REPORT原语指令
5.2API函数定义
5.2.1RSU设备指令
5.2.1.1打开设备端口
5.2.1.2关闭设备端口
5.2.1.3RSU初始化
5.2.1.4RSU初始化返回
5.2.1.5PSAM通道复位
5.2.1.6PSAM通道复位返回
5.2.1.7PSAM通道指令
5.2.1.8PSAM通道指令返回
5.2.1.9RSU信息查询
5.2.1.10RSU信息查询返回
5.2.2INITIALIZATION原语指令
5.2.2.1BST
5.2.2.2VST
5.2.3ACTION原语指令
5.2.3.1GetSecure_Request
5.2.3.2GetSecure_Response
5.2.3.3TransferChannel_Request
5.2.3.4TransferChannel_Response
5.2.3.5SetMMI_Request
5.2.3.6SetMMI_Response
5.2.3.7GetSecure_ Request ∪ TransferChannel_ Request
5.2.3.8GetSecure_Response ∪ TransferChannel_ Response
5.2.3.9TransferChannel_Request ∪ SetMMI_ Request
5.2.3.10TransferChannel_Response ∪ SetMMI_ Response
5.2.4EVENT_REPORT原语指令
6DATA数据域定义
6.1DATA数据域格式
6.2DATA数据类型的定义
6.2.1车道控制器发往RSU的数据类型
6.2.2RSU发往车道控制器的数据类型
6.3DATA域的定义
6.3.1车道控制器指令数据帧结构
6.3.1.1RSU初始化
6.3.1.2INITIALIZATION原语指令
6.3.1.3ACTION原语指令
6.3.1.4EVENT_REPORT原语指令
6.3.1.5PSAM通道复位
6.3.1.6PSAM通道指令
6.3.2RSU信息帧数据结构
6.3.2.1RSU初始化返回
6.3.2.2INITIALIZATION原语返回
6.3.2.3ACTION原语返回
6.3.2.4PSAM通道复位返回
6.3.2.5PSAM通道指令返回
第九部分基于DSRC的ETC交易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交易流程总体框架
3.1通信阶段划分
3.2通信链路建立及应用信息获取阶段
3.3获取OBU数据阶段
3.4ICC-PSAM消费交易阶段
3.5用户提示阶段
3.6链路释放阶段
4DSRC数据帧格式
4.1BST
4.1.1简要说明
4.1.2数据定义
4.2VST
4.2.1简要说明
4.2.2数据定义
4.3GetSecure.rq
4.3.1简要说明
4.3.2数据定义
4.4GetSecure.rs
4.4.1简要说明
4.4.2数据定义
4.5Transfer_Channel.Rq
4.5.1简要说明
4.5.2数据定义
4.6Transfer_Channel.Rs
4.6.1简要说明
4.6.2数据定义
4.7SetMMI.Rq
4.7.1简要说明
4.7.2数据定义
4.8SetMMI.Rs
4.8.1简要说明
4.8.2数据定义
4.9Event_Report(Release)
4.9.1简要说明
4.9.2数据定义
5ETC交易中ICC-PSAM交易模式
6BST中CPU用户卡消费交易模式的标识
7OBU对IC卡处理模式的标识
8VST中应携带的CPU用户卡相关信息
9DSRC交易之外的OBU应用处理流程
9.1CPU用户卡插入车载设备后的预处理
9.1.1记账卡
9.1.2储值卡
9.2交易后OBU的卡片信息更新处理流程
9.2.1记账卡
9.2.2储值卡
第十部分非现金支付卡交易流程
1ICC-PSAM交易流程概述
2复合消费交易流程
2.1封闭式入口消费交易流程
2.2封闭式出口消费交易流程
第十一部分车道技术要求
1电子收费车道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
1.1电子收费车道系统的基本组成
1.2电子收费车道的基本功能
1.3电子收费车道系统的性能
2电子收费车道布局模式
2.1ETC车道布局模式类型
2.2自动栏杆岛内布局模式
2.3自动栏杆短岛头布局模式
2.4自动栏杆长岛头布局模式
第十二部分ETC标志标线设置指南
1总则
2一般规定
2.1设置内容
2.1.1ETC标志标线的内容主要包括:
2.2设置要求
2.2.1应设置统一的ETC标志标线。
2.2.2ETC标志标线应醒目,易于确认和识别。
2.2.3ETC车道预告类标志——一般设置在收费站500m前适当位置,主要用于告知驾驶员前方收费站设有ETC车
2.2.4ETC车道信息指示类标志——包括“ETC车道指示标志”、“ETC广场前标志”一般设置在收费广场前,和
2.2.5ETC收费岛头标志——一般设在ETC收费岛的岛头,主要用于对车辆在驶入ETC车道后提示建议限速值和保
2.2.6ETC车道地面文字与ETC车道地面标线配合使用,将ETC车道与其它车道区别开来,防止普通用户误入ET
2.2.7用于ETC信息中文解释说明的辅助标志——一般与用于进行ETC预告的标志组合设置。
2.2.8标志、标线中的中、英文和阿拉伯数字应采用GB5768-2009中规定的交通标志专用字体。附录E.2中
2.3用于进行ETC车道预告类标志
2.3.1版面
2.3.2设置要求
2.4ETC车道信息指示类标志
2.4.1版面
2.4.2设置要求
2.5ETC收费岛头标志
2.5.1版面
2.5.2设置要求
2.6ETC车道地面标线和文字
2.6.1ETC车道地面标线包括:车行道边缘线、纵向减速标线等多种组合型式,并配合地面文字、警示桩等辅助设施,
2.6.2ETC车道地面文字一般包括:ETC专用、限速等内容。
2.6.3具体设置要求
2.7用于ETC信息中文说明的辅助标志
2.7.1版面
第十三部分非现金收费关键设备检测要求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电子收费路侧单元(含手持路侧单元)
1.1型式检验
1.2抽样检验
1.3送检要求
2OBU
2.1型式检验
2.2抽样检验
2.3送检要求
3电子收费车载单元初始化设备
3.1型式检验
3.2抽样检验
3.3送检要求
4电子收费OBE-SAM安全模块
4.1型式检验
4.2抽样检验
4.3送检要求
5电子收费CPU用户卡
5.1型式检验
5.2抽样检验
5.3送检要求
6电子收费PSAM卡
6.1型式检验
6.2抽样检验
6.3送检要求
7电子收费IC卡读写器
7.1型式检验
7.2抽样检验
7.3送检要求
8非现金收费系统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8.1一般规定
8.2基本要求
8.2.1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及人工非现金收费车道系统基本要求
8.2.2清分结算管理中心系统基本要求
8.2.3OBU基本要求
8.3实测项目
8.3.1车道系统实测项目
8.3.2清分结算中心系统实测项目
8.3.3OBU实测项目
第十四部分协议一致性和互操作测试方法
1被测设备技术要求
1.1测试信号
1.1.1同信道、邻信道干扰抑制比干扰测试信号
1.1.2阻塞干扰抑制比干扰测试信号
1.1.3OBU唤醒响应信号
2被测设备测试状态要求
2.1RSU
2.2OBU
2.3发行设备
3RSU测试
3.1接收灵敏度
3.1.1测试设备
3.1.2测试步骤
3.1.2.1传导测试
3.1.2.2辐射测试
3.2接收带宽
3.2.1测试设备
3.2.2测试步骤
3.2.2.1传导测试
3.2.2.2辐射测试
3.3最高输入信号功率
3.3.1测试设备
3.3.2测试步骤
3.3.2.1传导测试
3.3.2.2辐射测试
3.4同信道干扰抑制比
3.4.1测试设备
3.4.2测试步骤
3.4.2.1传导测试
3.4.2.2辐射测试
3.5邻信道干扰抑制比
3.5.1测试设
3.5.2测试步骤
3.5.2.1传导测试
3.5.2.2辐射测试
3.6阻塞干扰抑制比
3.6.1测试设备
3.6.2测试步骤
3.6.2.1传导测试
3.6.2.2辐射测试
3.7通讯区域
3.7.1测试地点
3.7.2安装要求
3.7.3被测RSU设置
3.7.4测试方法
3.8工作温度
3.8.1试验前对被测RSU进行检验
3.8.2高温试验
3.8.2.1要求
3.8.2.2试验设备
3.8.2.3试验方法
3.8.3低温试验
3.8.3.1要求
3.8.3.2试验设备
3.8.3.3试验方法
3.9冲击试验
3.9.1要求
3.9.2试验设备
3.9.3试验方法
3.10振动试验
3.10.1要求
3.10.2试验设备
3.10.3试验方法
3.11DSRC协议
3.11.1测试设备要求
3.11.2BST和VST
3.11.2.1测试目的
3.11.2.2测试步骤
3.11.3Get_Secure
3.11.3.1测试目的
3.11.3.2测试步骤
3.11.4Transfer_Channel
3.11.4.1测试目的
3.11.4.2测试步骤
3.11.5SetMMI
3.11.5.1测试目的
3.11.5.2测试步骤
3.11.6封闭式入口、不带拼接、复合消费交易流程
3.11.6.1测试目的
3.11.6.2测试步骤
3.11.7封闭式入口、带有拼接、复合消费交易流程
3.11.7.1测试目的
3.11.7.2测试步骤
3.12与PC的接口
3.12.1测试说明
3.12.2测试项
3.13可靠性测试
3.13.1测试环境
3.13.2测试目的
3.13.3测试步骤
4OBU测试
4.1唤醒灵敏度
4.1.1测试设备
4.1.2测试步骤
4.1.2.1传导测试
4.1.2.2辐射测试
4.2唤醒时间
4.2.1测试设备
4.2.2测试步骤
4.2.2.1传导测试
4.2.2.2辐射测试
4.3接收灵敏度
4.3.1测试设备
4.3.2测试步骤
4.3.2.1传导测试
4.3.2.2辐射测试
4.4最高输入信号功率
4.4.1测试设备
4.4.2测试步骤
4.4.2.1传导测试
4.4.2.2辐射测试
4.5同信道干扰抑制比
4.5.1测试设备
4.5.2测试步骤
4.5.2.1传导测试
4.5.2.2辐射测试
4.6邻信道干扰抑制比
4.6.1测试设备
4.6.2测试步骤
4.6.2.1传导测试
4.6.2.2辐射测试
4.7阻塞干扰抑制比
4.7.1测试设备
4.7.2测试步骤
4.7.2.1传导测试
4.7.2.2辐射测试
4.8对CPU用户卡的兼容测试
4.8.1测试说明
4.8.2测试设备
4.8.3测试步骤
4.9DSRC协议
4.9.1测试设备要求
4.9.2BST和VST
4.9.2.1测试目的
4.9.2.2测试步骤
4.9.3Get_Secure
4.9.3.1测试目的
4.9.3.2测试步骤
4.9.4Transfer_Channel
4.9.4.1测试目的
4.9.4.2测试步骤
4.9.5SetMMI
4.9.5.1测试目的
4.9.5.2测试步骤
4.9.6封闭式入口、不带拼接、复合消费交易流程
4.9.6.1测试目的
4.9.6.2测试步骤
4.9.7封闭式入口、带有拼接、复合消费交易流程
4.9.7.1测试目的
4.9.7.2测试步骤
4.9.8255秒计时测试
4.9.8.1测试目的
4.9.8.2测试步骤
4.10防拆卸
4.10.1测试目的
4.10.2测试步骤
4.11工作温度
4.11.1试验前对被测OBU进行检验
4.11.2高温试验
4.11.2.1要求
4.11.2.2试验设备
4.11.2.3试验方法
4.11.3低温试验
4.11.3.1要求
4.11.3.2试验设备
4.11.3.3试验方法
4.12冲击试验
4.12.1要求
4.12.2试验设备
4.12.3试验方法
4.13振动试验
4.13.1要求
4.13.2试验设备
4.13.3试验方法
4.14可靠性测试
4.14.1测试环境
4.14.2测试目的
4.14.3测试步骤
第十五部分PSAM卡应用测试
1应用测试送检要求
2PSAM卡片文件结构
2.1文件结构
2.2文件结构测试
2.2.1DIR文件
2.2.1.1测试目的
2.2.1.2测试步骤
3基本指令功能
3.1概述
3.2文件读写相关命令
3.2.1READ BINARY
3.2.1.1测试目的
3.2.1.2测试步骤
3.2.2UPDATE BINARY
3.2.2.1测试目的
3.2.2.2测试步骤
3.3应用安全相关命令
3.3.1APPLICATION BLOCK
3.3.1.1测试目的
3.3.1.2测试步骤
3.3.2APPLICATION UNBLOCK
3.3.2.1测试目的
3.3.2.2测试步骤
3.3.3CARD BLOCK
3.3.3.1测试目的
3.3.3.2测试步骤
3.4文件选择相关指令
3.4.1SELECT FILE
3.4.1.1测试目的
3.4.1.2测试步骤
3.4.2GET REPONSE
3.4.2.1测试目的
3.4.2.2测试步骤
3.5密钥管理
3.5.1WRITE KEY
3.5.1.1测试目的
3.5.1.2测试步骤
3.6PSAM卡专有命令
3.6.1DELIVERY KEY
3.6.1.1测试目的
3.6.1.2测试步骤
3.6.2CIPHER DATA
3.6.2.1测试目的
3.6.2.2测试步骤
3.6.3INIT SAM FOR PURCHASE(计算MAC1)
3.6.3.1测试目的
3.6.3.2测试步骤
3.6.4CREDIT SAM FOR PURCHASE(校验MAC2)
3.6.4.1测试目的
3.6.4.2测试步骤
3.7随机数测试
3.7.1GET CHALLENGE
3.7.1.1测试目的
3.7.1.2测试步骤
4防拔功能测试
4.1概述
4.2写二进制防拔流程
第十六部分CPU用户卡应用测试
1应用测试送检要求
2个人化测试
2.1概述
2.2文件测试
2.2.1测试目的
2.2.2测试步骤
2.3密钥测试
2.3.1 测试目的
2.3.2 测试步骤
3功能测试
3.1基本命令
3.1.1读二进制文件
3.1.1.1测试目的
3.1.1.2测试步骤
3.1.2写二进制文件
3.1.2.1测试目的
3.1.2.2测试步骤
3.1.3校验PIN
3.1.3.1测试目的
3.1.3.2测试步骤
3.1.4修改PIN
3.1.4.1测试目的
3.1.4.2测试步骤
3.1.5重装PIN
3.1.5.1测试目的
3.1.5.2测试步骤
3.1.6PIN解锁
3.1.6.1测试目的
3.1.6.2测试步骤
3.1.7取随机数
3.1.7.1测试目的
3.1.7.2测试步骤
3.1.8应用锁定
3.1.8.1测试目的
3.1.8.2测试步骤
3.1.9应用解锁
3.1.9.1测试目的
3.1.9.2测试步骤
3.1.10卡片锁定
3.1.10.1测试目的
3.1.10.2测试步骤
3.1.11取响应命令
3.1.11.1测试目的
3.1.11.2测试步骤
3.1.12选择
3.1.12.1测试目的
3.1.12.2测试步骤
3.2交易命令
3.2.1圈存
3.2.1.1测试目的
3.2.1.2测试步骤
3.2.2消费
3.2.2.1测试目的
3.2.2.2测试步骤
3.2.3复合交易入口:
3.2.3.1测试目的
3.2.3.2测试步骤
3.2.4复合交易出口:
3.2.4.1测试目的
3.2.4.2测试步骤
4性能测试
4.1基本性能测试
4.1.1测试目的
4.1.2测试步骤
4.2随机数性能测试
4.2.1测试目的
4.2.2测试步骤
5防拔测试
5.1概述
5.2防拔流程
5.2.1写二进制防拔
5.2.2校验PIN防拔流程
5.2.3修改PIN/重装PIN防拔流程
5.2.4解锁PIN防拔流程
5.2.5应用临时锁定防拔流程
5.2.6应用解锁防拔流程
5.2.7卡片锁定/应用永久锁定防拔流程
第十七部分OBE-SAM安全模块应用测试
1应用测试送检要求
2文件结构测试
2.1文件结构图
2.2系统信息文件
2.2.1测试目的
2.2.2测试步骤
2.3车辆信息文件
2.3.1测试目的
2.3.2测试步骤
2.4应用交易记录文件
2.4.1测试目的
2.4.2测试步骤
3基本指令测试
3.1概述
3.2ESAM专有命令
3.2.1DECREASE COUNTER
3.2.1.1测试目的
3.2.1.2测试步骤
3.2.2READ DATA
3.2.2.1测试目的
3.2.2.2测试步骤
3.2.3UPDATE KEY
3.2.3.1测试目的
3.2.3.2测试步骤
3.2.4GET SN
3.2.4.1测试目的
3.2.4.2 测试步骤
3.3文件读写命令
3.3.1READ BINARY
3.3.1.1测试目的
3.3.1.2测试步骤
3.3.2UPDATE BINARY
3.3.2.1测试目的
3.3.2.2测试步骤
3.3.3READ RECORD
3.3.3.1测试目的
3.3.3.2测试步骤
3.4文件选择相关命令
3.4.1SELECT FILE
3.4.1.1测试目的
3.4.1.2测试步骤
3.4.2GET RESPONSE
3.4.2.1测试目的
3.4.2.2测试步骤
3.5随机数测试
3.5.1GET CHALLENGE
3.5.1.1测试目的
3.5.1.2测试步骤
3.6随机数测试
3.6.1OBE-SAM性能测试
3.6.1.1测试目的
3.6.1.2测试步骤
4应用流程测试
4.1概述
4.2双向认证流程
4.2.1测试目的
4.2.2测试步骤
4.3数据更新流程
4.3.1测试目的
4.3.2测试步骤
4.4密钥更新流程
4.4.1测试目的
4.4.2测试步骤
第十八部分清分结算系统运行规则
1跨区域清分结算中心模式的清分结算系统运行规则
1.1跨省(区、市)电子收费清分结算框架模型
1.2跨省(区、市)清分结算系统运行流程
1.3跨省(区、市)清分结算管理规则
1.3.1数据管理规则
1.3.2清分管理规则
1.3.3结算管理规则
1.3.4争议交易管理规则
1.4关键参数管理
1.4.1关键参数列表
1.4.2参与方信息
1.4.3用户状态名单
1.4.4用户优惠名单
2两两结算模式的清分结算系统运行规则
2.1省市间联网运营清分结算模式
2.1.1清分结算
2.1.2结算周期
2.1.3每日数据交互处理流程
2.1.4异常情况处理
2.2黑名单处理规则
2.3黑名单生效时间
2.4公有文件和省内私有文件读写要求
第十九部分跨省(区、市)清分结算数据接口
1有区域中心模式的跨省(区、市)数据接口
1.1体系结构
1.1.1基本结构
1.1.2角色转换
1.2传输规则
1.2.1传输方式
1.2.2基本结构
1.2.2.1消息文件结构
1.2.2.2消息内容的数据存储形式
1.2.2.3数据结构定义
1.2.2.4数据类型
1.2.3消息头
1.2.4消息体
1.2.5消息文件的命名规则
1.2.6消息文件认证校验方法
1.2.6.1生成消息文件
1.2.6.2校验消息文件
1.2.7传输控制
1.2.7.1通用确认消息结构
1.2.7.2通用重发请求消息结构
1.2.7.3名单数据的版本控制
1.2.8名单数据的有效期
1.2.9参与方ID
1.2.10卡ID及卡类型
1.3交易处理
1.3.1应用范围
1.3.2处理规则
1.3.2.1生成交易数据包
1.3.2.2交易处理
1.3.2.3清分
1.3.2.4结算
1.3.2.5消息确认
1.3.3确认消息结构
1.3.3.1应用范围
1.3.3.2消息头
1.3.4原始交易消息结构
1.3.4.1应用范围
1.3.4.2消息头
1.3.4.3消息内容
1.3.5记帐处理消息结构
1.3.5.1应用范围
1.3.5.2消息头
1.3.5.3消息内容
1.3.5.4处理流程
1.3.6争议交易处理
1.3.6.1应用范围
1.3.6.2消息头
1.3.6.3消息内容
1.3.6.4处理流程
1.3.7异常交易退费
1.3.7.1应用范围
1.3.7.2消息头
1.3.7.3消息内容
1.3.7.4处理流程
1.3.8清分消息结构
1.3.8.1应用范围
1.3.8.2消息头
1.3.8.3消息内容
1.3.8.4处理流程
1.3.9结算消息结构
1.3.9.1应用范围
1.3.9.2消息头
1.3.9.3消息内容
1.3.9.4处理流程
1.3.10交易数据逻辑检查
1.3.10.1原始交易和记帐处理
1.3.10.2清分结果
1.3.10.3结算结果
1.4用户状态处理
1.4.1发送状态名单
1.4.1.1发送消息结构
1.4.1.2确认消息结构
1.4.1.3消息处理流程
1.4.2请求重发状态名单
1.4.2.1发送消息结构
1.4.2.2确认消息结构
1.5基础信息维护
1.5.1服务类型
1.5.1.1发送消息结构
1.5.1.2确认消息结构
1.5.2请求重发服务类型
1.5.2.1发送消息结构
1.5.2.2确认消息结构
1.5.3参与方信息
1.5.3.1发送消息结构
1.5.3.2确认消息结构
1.5.3.3处理规则
1.5.4请求重发参与方信息
1.5.4.1发送消息结构
1.5.4.2确认消息结构
1.5.5消息处理流程
2两两结算模式的跨省(区、市)数据接口
2.1传输规则
2.1.1传输方式
2.1.2基本结构
2.1.2.1通讯报文格式
2.1.2.2MD5计算方法
2.1.2.3数字签名
2.1.2.4数字签名格式要求
2.1.2.5CA证书管理
2.1.2.6压缩算法
2.1.2.7报文接收处理
2.1.2.8通讯应答接收完成报文格式
2.1.2.9XML消息包数据存储形式
2.1.2.10XML 符号定义
2.1.2.11数据结构定义
2.1.2.12数据类型
2.1.3消息体
2.1.4传输控制
2.1.4.1通用确认消息结构
2.1.4.2通用重发请求消息结构
2.1.4.3名单数据的版本控制
2.1.5名单数据的有效期
2.1.6参与方ID
2.1.7卡ID及卡类型
2.2交易处理
2.2.1应用范围
2.2.2日间和日终交互消息说明
2.2.3处理规则
2.2.3.1交易处理
2.2.3.2清分目标日
2.2.3.3清分范围
2.2.4原始交易消息结构
2.2.4.1应用范围
2.2.4.2请求包格式:
2.2.4.3应答包格式:
2.2.5记帐处理消息结构
2.2.5.1应用范围
2.2.5.2请求包格式
2.2.5.3应答包格式
2.2.5.4处理流程
2.2.6争议交易处理(可疑帐调整数据)
2.2.6.1应用范围
2.2.6.2请求包格式
2.2.6.3应答包格式
2.2.6.4处理流程
2.2.7清分统计消息结构
2.2.7.1应用范围
2.2.7.2请求包格式
2.2.7.3应答包格式
2.2.7.4处理流程
2.3用户状态处理
2.3.1发送状态名单
2.3.1.1发送消息结构
2.3.1.2应答消息结构
2.3.1.3消息处理流程
2.3.2请求重发状态名单
2.3.2.1发送消息结构
2.3.2.2应答消息结构
第二十部分ETC专用形象标识设置规范
1一般规定
1.1设置内容
1.2标识总体设置要求
2ETC形象标识制图规范
2.1版面
2.2设置要求
3ETC标识与中英文字体规范
3.1版面
3.2设置要求
4ETC标识标准色规范
4.1说明
4.2设置要求
5ETC标识辅助色规范
5.1说明
5.2设置要求
6客户服务网点标识设置规范
6.1说明
6.2设置要求
7卡面标识应用规范
7.1说明
7.2设置要求
附录 A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
A.1术语和定义
A.1.1CPU卡
A.1.2ETC车道待车状态
A.1.3ETC车道交易
A.1.4ETC车道警告通行状态
A.1.5ETC车道正常过车状态
A.1.6ETC车道阻截车辆状态
A.1.7ETC过车记录
A.1.8IC卡读写器
A.1.9PSAM卡
A.1.10报警设备
A.1.11车道控制器
A.1.12车道摄像机
A.1.13车道信号灯
A.1.14车辆检测器(地感线圈)
A.1.15车牌抓拍识别设备
A.1.16储值卡
A.1.17非法ETC车辆
A.1.18合法ETC车辆
A.1.19记账卡
A.1.20信息显示屏
A.1.21雨棚信号灯
A.1.22终端
A.1.23自动栏杆
A.1.24交易处理
A.1.25参与方
A.1.26清分方
A.1.27本地清分方
A.1.28区域清分方
A.1.29发行方
A.1.30公路收费方
A.1.31清分
A.1.32清分目标日
A.1.33清分日
A.1.34结算
A.1.35结算日
A.1.36清算
A.1.37收款方
A.1.38付款方
A.1.39消息
A.2符号
A.3缩略语
A.4XML符号及说明定义
附录 B密钥管理相关要求
B.1省级密钥管理系统建设要求
一、系统要求
二、 运行环境
三、 验收要求
B.2公路电子收费PSAM卡申请表
B.3公路电子收费OBE-SAM安全模块申请表
B.4公路电子收费OBE-SAM一次发行母卡申请表
附录 COBU一次、二次发行交易流程
C.1(资料性附录)OBU一次发行交易流程
C.2(资料性附录)二次发行交易流程
附录 D基于DSRC的ETC交易补充说明
D.1(规范性附录)关于TransferChannel和SetMMI拼接使用的说明
D.2(规范性附录)数据结构
D.3(资料性附录)储值卡/记账卡复合消费交易应用的RSE~OBE间DSRC数据帧定义
D.3.1封闭式入口
D.3.1.1BST
D.3.1.2VST
D.3.1.3GetSecure.rq
D.3.1.4GetSecure.rs
D.3.1.5TransferChannel.rq I
D.3.1.6TransferChannel.rs I
D.3.1.7TransferChannel.rq II ∪ SetMMI.rq
D.3.1.8TransferChannel.rs II ∪ SetMMI.rs
D.3.1.9EVENT-REPORT(Release)
D.3.2封闭式出口
D.3.2.1BST
D.3.2.2VST
D.3.2.3GetSecure.rq
D.3.2.4GetSecure.rs
D.3.2.5TransferChannel.rq I
D.3.2.6TransferChannel.rs I
D.3.2.7TransferChannel.rq II ∪ SetMMI.rq
D.3.2.8TransferChannel.rs II ∪ SetMMI.rs
D.3.2.9EVENT-REPORT(Release)
D.4(资料性附录)多个T-APDU拼接在同一个LSDU中的示例
D.4.1说明
D.4.2GetSecure.rq ∪ TransferChannel.rq(见表D-5)
D.4.3GetSecure.rs ∪ TransferChannel.rs(见表D-6)
附录 EETC标志标线设置指南条文说明及示例
E.1ETC标志标线设置指南条文说明
E.1.1总则
E.1.2一般规定
E.1.2.1~E.1.2.2设置内容及设置要求
E.1.2.3ETC车道预告类标志
E.1.2.4ETC车道信息指示类标志
E.1.2.5ETC收费岛头标志
E.1.2.6ETC车道地面标线和文字
E.1.2.7用于ETC信息中文说明的辅助标志
E.2交通标志专用字体示例
E.2.1汉字字体示例
E.2.2英文和阿拉伯数字字体形式和规格
E.3标志版面设计示例
E.3.1ETC车道预告类标志
E.3.2ETC车道信息指示类标志
E.3.3ETC收费岛头标志
E.3.4ETC车道地面文字和标线
E.3.5ETC信息中文说明的辅助标志
附录 F非现金收费关键设备测试申请表格
F.1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路侧单元测试申请表
F.2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车载单元测试申请表
F.3电子收费车载单元初始化设备检测申请表
F.4电子收费OBE-SAM安全模块、PSAM卡及CPU用户卡测试申请表
F.5个人化脚本编辑说明
F.5.1变量类型
F.5.2符号
F.5.3脚本实例
F.6电子收费IC卡读写器测试申请表
附录 G跨省(区、市)清分结算消息总结
G.1(规范性附录)有区域中心模式消息总结
G.1.1消息列表
G.1.2消息确认对应关系(见表G-2)
G.2(规范性附录)两两结算模式消息总结
G.2.1消息列表
G.2.2消息确认对应关系(见G-4)
附录 HCA数字证书相关应用流程
H.1CA安全认证体系
H.1.1体系框架
H.1.2证书类型
H.2数字证书管理关键业务流程
H.2.1证书发放
H.2.2证书更新
H.2.3证书注销
H.3安全应用流程
H.3.1应用说明
H.3.2数字签名、验签流程
H.3.3验签证书获取说明
附录 IETC专用形象标识规范图示
I.1ETC专用形象标识制图示例
I.1.1标识英文制图示例
I.1.2标识中文制图示例
I.2ETC专用形象标识与中英文字体组合示例
I.2.1标识与中英文字体横式组合示例
I.2.2标识与中英文字体竖式组合示例
I.3客户服务网点形象标识应用示例
I.3.1客户服务网点门头效果示例
I.3.2客户服务网点整体效果示例
I.4卡片形象标识应用示例
I.4.1ETC专用卡卡面标识应用示例
I.4.2银行(合作)卡卡面标识使用效果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