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福建华侨大学汉语基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现代汉语部分
1. 辅音
2. 部首
3. 句子
4. 语素
5. 语义场
二、简答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汉语有哪些主要方言区?
2. 普通话的舌面元音有哪些?
3. 基本词汇有哪些特点?
4. 举例说明什么是存现句。
5. 用层次分析法解释“讨厌抽烟的人”产生歧义的原因。
三、语法分析(共 12 分)。
(一)写出下列短语中“便宜”的词类(每空 1 分,共 3 分)。
1. 占便宜(
2. 便宜货(
)
)
3. 便宜你了(
)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 考上理想的学校
2. 他写错了一个字
3. 请小王去北京开会
四、辞格分析(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2. 对艺术家来说,故乡是灵感的泉眼。
3.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4.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五、病句修改(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 看完电影后,除了银幕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的印象外,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有出场
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2. 贺兰县接到文件后,立即在会议上进行了传达,一致认为,文件说出了广大农民和干部
的心声。
3. 香瓜子、南瓜子、松子、小核桃等炒货,是家家户户很受欢迎的小食品。
4. 德国队中场队员积极抢断,破坏了巴西队的一传到位率。
六、汉语拼音标注(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 兰花(
2. 祖国(
3. 前进(
4. 月亮(
5. 人民(
)
)
)
)
)
七、汉语综合分析(共 12 分)。
(1)你怎么来北京了?
(2)你怎么来北京的?
(3)怎么你来北京了?
(4)*怎么你来北京的?(“*”表示句子不合语法)
(5)你怎么去北京?
(6)牛排你怎么不吃?
(7)牛排你怎么吃?
1. 归纳上述句子中“怎么”的两种语义。 (4 分)
2. 指出哪个句子中的“怎么”有歧义,并简要说明。 (3 分)
3. 两种语义的“怎么”出现的位置有什么区别?
(2 分)
4. 上述句子反映出哪些因素会影响“怎么”的语义? (3 分)
古代汉语部分
一、古汉语知识填空(每空 1 分,共 16 分)。
1. “六书”指的是
、
、
、
、转注和假借。
2. 《说文解字》的成书时代是
。
3. 律诗的第三联称为
。
4. 唐太宗名“世民”,唐代许多著作中本来应该是“民”字的地方都写成了“人”字,这种
现象称为
。
5. 在《说文解字》中没有“悦”字,“悦”这个概念用“说”来表示,“悦”字是后起的。
因此“说”字和“悦”字的关系是
。
6. “子见夫子乎”一句中的“乎”表示
语气。
7. “其后稍蚕食魏”其中“蚕”的词性是名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是
。
8.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小”是形容词,在句中的意思是“以……为小”,这种现象
称为形容词的
。
9. 古籍按内容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其中《诗经》属于
部,《三国志》属于
部,《楚辞》属于
部,《鬼谷子》属于
部。
10. 宋朝时陈彭年等人在《切韵》、《唐韵》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韵书是
。
二、文言词语解释(每小题 1.5 分,共 21 分)。
1.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北:
2.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共:
3. 靡不有初
靡:
4. 晋灵公不君
君:
5. 肉食者谋之
谋:
6.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
快:
7. 危楼高百尺
危:
8. 夕餐秋菊之落英
英:
9. 吾攻赵,旦暮且下
且:
10. 良庖岁更刀
更:
11.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俱:
12. 克勤克俭
克:
13.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
14. 奋六世之余烈
烈: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2.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3.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5.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6.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四、给下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加标点 5 分,翻译 15 分,共 20 分)。
项 籍 者 下 相 人 也 字 羽 初 起 时 年 二 十 四 其 季 父 项 梁 梁 父 即 楚 将
项 燕 为 秦 将 王 翦 所 戮 者 也 项 氏 世 世 为 楚 将 封 于 项 故 姓 项 氏 项
籍 少 时 学 书 不 成 去 学 剑 又 不 成 项 梁 怒 之 籍 曰 书 足 以 记 名 姓 而
已 剑 一 人 敌 不 足 学 学 万 人 敌 于 是 项 梁 乃 教 籍 兵 法 籍 大 喜 略 知
其 意 又 不 肯 竟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