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卷 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长官地方军事
3、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
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4、图 1 所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斗争密切相关?
A.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B.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反帝斗争
D.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反帝斗争
三星令旗
5、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图 1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
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7、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 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
游区”的是
1954
图 2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8、图 2 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9、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
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
A.1945 年波茨坦会议
B.1954 年日内瓦会议
C.1955 年万隆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会议
10、图 3 中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推动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B.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图 3
1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邓小
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2、古代罗马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
献。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 3 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A.自然法
B.习惯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13、图 4 反映了某次革命的场景,革命领导人向支持苏维埃政权
的工农兵代表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的同志们,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次胜利意
义的有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③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图 4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
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霉素冷战具体表现的是 ①杜鲁门
主义的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的设施 ③北约的建立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
15、欧洲走向联合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表现之一。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下列事件,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欧盟成立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③欧洲共同体的建
立 ④欧元正式启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16、图 5 是出土于今陕西省的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从中可以得出的正
确信息有
A.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
B.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
C.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
D.东汉时期有耦犁进行耕作的技术
17、古代制瓷业中出现了釉下彩绘技术,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使图案与器形相映成
趣。这种技术最早出现于
图 5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8、“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
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19、据统计,1912—1919 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
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
展
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右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956 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商品零售额
92.9%
100%
95.8%
7.1%
—
4.2%
21、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拍的标志。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2、图 6 所示是 1896 年创办于上海的一份著名报刊。下列有关此报刊的说
法,正确的是
A.开创了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
B.近代第一份通俗性报刊
C.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
D.拉开了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23、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②③④
24、世界博览会已经历 150 多个春秋,各届博览会都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图 7 所示的体现当
图 6
时工业成就的展品最有可能出现于
A.1851 年伦敦世博会
B.1910 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C.1933 年芝加哥世博会
D.1967 年蒙特利尔世博会
图 7 某次世博会上的蒸汽火车头
25、图 8 是 1976 年民主德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一项对人类文明
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成果诞生 100 周年,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
A.马可尼
B.西门子
C.卡尔·本茨
D.贝尔
26、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规,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
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
获得美国政府颁布的徽章(见图 9)。这一法规是
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联邦紧急救济法》
D.《社会保险法》
27、列宁于 1921 年指出:“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室不可
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
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
和方式。”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当时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100
JAHRE
TELEFON
1876—1976
图 8
图 9
C.重商主义政策
D.自由主义政策
28、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
图 6
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30、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如果你想临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应该选
择下列哪一字帖?
图 10
图 11
图 12
图 13
A.图 10
B.图 11
C.图 12
D.图 13
31、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施“科教兴国”
图 6
战略奠定理论基础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启蒙运动是欧洲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
献有①提出尊崇理性 ②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③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歌颂自然的
人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33、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
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指牛顿
A.创立了植物分类学 B.建立了量子力学 C.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34、世界上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
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真实地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的社会真实状况。这部作品是
A.《十日谈》 B.《红与黑》
C.《神曲》
D.《巴黎圣母院》
35、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人
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首映于
A.伦敦
B.柏林
C.纽约
D.巴黎
卷 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3 小题,第 36 题 8 分,第 37 题 4 分,第 38 题 18 分,共 30 分。
36、近代以来,欧洲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 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
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
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英国的哪一部文献给光荣革命后的王权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咒”?(1 分)根据材料一简
要指出后来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2 分)
答:这部文献是《权利法案》。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是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材料二
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
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
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图 14 费城会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图 14 所示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什么?(1 分)这一成果的最大
特点是什么?(2 分)该成果是如何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2 分)
答:会议的成果是制定了《1787 年宪法》;特点是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
则;体现: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
37、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 分)
材料一
图 15
材料二 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
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
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
速的全球化步伐,在信息技术、电信或金融服务等将成为构筑新时代经济的关键性砖瓦的领域
尤其不能如此。
——某国际组织总干事雷那托·鲁杰罗
(1)图 15 所示国际组织成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 分)
答:目标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加入该国际组织对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3 分)
答: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有利
于发挥比较优势,更多地扩大出口和更好地利用外资。
38、思想史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1)材料一中的 A、B、C 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3 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时期思想活
跃的局面?(1 分)
答:A 是黄宗羲、B 是顾炎武、C 是王夫之。
反映了中国古代明末清初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
材料二
(2)图 16 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思想理论?(1 分)这一思想理论对
(3)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3 分)
答:这一思想理论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表现: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
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
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1 分)请概要指
出这场运动的意义。(3 分)
答:材料三指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
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
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四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
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4)材料四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1 分)列举毛泽东集中阐
述这一理论的三篇重要文章。(3 分)
答:理论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五
图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