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湖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湖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7 页。时量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第 1 至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调.剂(t iáo) 广袤.(mào) 祷.告(dǎo) B.荆.棘(jīng) 呻吟.(yín) 兑.现(duì) C.亢.奋(kàng) 切磋.(cuō) 尴.尬(gān) D.踌.躇(chóu) 焦灼.(zhuó) 窥.探(g uī) 杳.无音信(yǎo) 骇.人听闻(hài) 叱.咤风云(chì) 数.见不鲜(sh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辐射 棉絮 锻炼 归根结蒂 C.囊括 蹂躏 横亘 逆来顺受 B 膨胀 暇想 倩影 自命得意 D.洗漱 嬉闹 商榷 惴惴不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红楼梦》对贾府这个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 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B.《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围绕蜀、魏、吴三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 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C.塞万提斯一生左冲右突,期盼有所建树,但都事与愿违,晚年蜗居在一个下等公寓, 潜心文学创作,苦口婆心....,完成了《堂吉诃德》的写作。 D.巴尔扎克通过他那深邃的眼光看到当时封建贵族社会已经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 新兴的资产者统治的社会,金钱取代一切成了人们的上帝。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创新是人的天性,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从茹 毛饮血,刀耕火种,到电子化、机械化,都是不断创新。 B.“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性的文章应当写得波澜起伏。所谓“波澜"就是作者根据 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读者的阅读心理来构思的一种技巧。 C.对于什么是美,从古至今人们有过许多不同的解释,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 这并不影响我们承认美的存在,也不影响我们对美的追求。 D.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新词新语产生的源泉,新词新语又是反映新时 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也是流行文化的“晴雨表"和“温度计"。 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古代抒情散文抒发的感情不一,语言也各具特色:有的典雅华 。所有这些,至今读 ;有的沉郁顿挫, ;有的娓娓道来 丽, 来仍能 。 ②质朴自然 ①气韵流动 A.①③②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6~8 题。 B.②③①④ ③令人回肠荡气 C.①④③② ④感人肺腑 D.②④①③ 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 丁刚 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 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 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经典之中,跃动的是 文明的灵魂。 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 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 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 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 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 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 时间大幅减少开始。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 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 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 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他在同 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 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哈佛大学历 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 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 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 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美国专栏作家弗兰克·布鲁尼在《大学真正的价值》一文中写道,他不知道《李尔王》 该如何满足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学习莎士比亚戏剧是一个石阶,帮助我们进入一种更有知 觉、更缜密的存在,“大学就应当是这样一座金矿”。 文明是有根的。世界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们,如今有很多都在忙于寻找不同 文明的来源,文明的兴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时髦话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一种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一种文明崛起的道路,已经不是某 一个国家的故事,更不是美国或西方的故事,而是一个世界的故事。现在,这个沿着历史 长河走来的故事正不断地叩问着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心灵:当经典越来越远,文明之根还会 有多深? (选自 201 5 年 4 月 23 日《人民日报》23 版) 6.下列关于“人文经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B.人文经典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构成了民族和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C.人文经典阅读的缺失会让人的目光变得短浅,精神多了浮躁,胸怀变得狭小。 D.学习人文经典,必须认真学习莎士比亚戏剧,这样才能找到通往文明的石阶。 7.对“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阅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 典阅读经历。 B.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 幅减少开始。 C.有人认为,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放弃经典阅读,就是在丢
弃人类文明的成果。 D.文明的传承只能通过后天的继承和培养,阅读经典就是人文教育中用来延续文明精 神的主要方式之一。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这已成为现 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B.课本中仅存的少量人文经典已沦落为考试工具,因此学生们把大量的闲暇时间用来 应对社交媒体互动。 C.年轻人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 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D.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文明崛起的道路,是全世界人民需要共同 面对的课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 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吾每念,常 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日:“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 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将王翦破.赵 C.秦之遇.将军 破:攻破 遇:遭遇 B.臣愿得谒.之 D.顾.计不知所出耳 谒:拜会 顾:只是 1 O.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乃.遂私见樊於期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太子闻之.,驰往 伏尸而.哭,极哀 A.乃.请荆卿日 B.可以.解燕国之患 C.今闻购将军之.首 D.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 1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端,一连用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营造了紧 张的气氛。 B.荆轲提出用樊将军首级与督亢地图作为信物取得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非凡
的智谋。 C.樊於期明白荆轲的行动计划后,甘愿自刎献头,体现了他的豪爽慷慨、义勇刚烈、 热肚直肠。 D.太子丹不忍心杀樊於期,樊於期自杀后他又伏尸痛哭,这些均反映了他的懦弱和妇人之 仁。 二、非选择题(第 1 3 至 22 小题,共 7 6 分) 1 3.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 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 1 分,共 6 分) (1)江间波浪兼天涌, 。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 一)》) (2)把吴钩看了, (3) (4)臣少多疾病, 1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每空 2 分,共 4 分)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 (李密《陈情表》) ,至于成立。 ,无人会, ,是夕阳中的新娘; ,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出身寒微,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无人赏识,屡试不中,报国无门。在这首诗 中;作者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刺’’字不但准确勾画出小松向上冲刺的外形特点,而且 把小松 的精神也表现出来了;“不识"“始道"两个词语则讽喻那些 之人。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6~19 题。(15 分) 绿色的太阳 崔合美 ①公共汽车沿着乌鲁木齐至阿勒泰的公路,绕过白雪皑皑的天山,驶进了准噶尔盆地 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我俯在车窗边,睁大好奇的眼睛,饱览着大漠风光、边塞景色。和 万里之外的江南家乡那明丽秀巧的小桥流水柳如烟的景色相比,天山北麓的漠漠沙海,以 它那壮阔的风貌,对我是很有吸引力的。瞧,那无垠无涯的大沙漠,那从沙堆里蹦出来的 旭日,那远处的几峰驼影,那一行横空南飞的秋雁……像是一帧帧画幅,嵌到车窗口,陪 我在沙漠里穿过了一天,两天,三天。 ②一天,两天,三天,每天映入眼帘的,除了沙漠,还是沙漠,一片单调的枯死的灰 黄的颜色,涂抹着高天阔地,染得我的眼光一片枯黄,心儿也变得枯黄。就连我一向喜爱 的桔红的朝阳,竟也似被黄沙淹成枯黄的模样。这时候,我的记忆中爆出了“纷红骇绿"、 “摇黄绽紫”这些五彩缤纷的词汇,浮出了柳碧花鲜的洞庭家乡。我真盼望大漠送给我一 双彩色的眼睛,让我双眼里嵌满鲜花、芳草,映进多姿多彩的画面。即使办不到这点,哪 怕是送来一朵绿色的云,一片碧青的绿洲,一缕澄碧的泉水,用湿润润的绿,来揩拭我眼
里和心头蒙上的一层枯黄,带来一点生趣也好啊。 ③第四天我睁开双眼,四顾一望,依旧是一片无际无边的枯黄的沙漠包围着。初次见 识大漠风光的那种新鲜感消失了,我干脆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瞌睡,任凭摇摇晃晃的汽 车载我在沙漠里横渡,在枯黄的颜色中钻穿,而不愿再让它渗进我的眼睛,渗透我的心境。 淹漫我的感情。 ④蓦地,不知是谁激动地喊了起来:“快看,绿色的太阳!” ⑤终于,像荒芜的土地盼望种子一样,从人们嘴里播出了第一个“绿”字,立刻把全 车人的睡意全都掠走,大家都振作起来,挤向西边的车窗,让眼光驰向远处的天边。 ⑥天边,不知是一片草原,还是千顷麦苗,像一座绿色的大海,绿油油地从地平线涌 来,即便是南飞秋雁衔来的秋意,也没有能够在那儿降落。就在这绿碧丛中,在绿色的地 平线上,现出小半个快要沉没的夕阳。通常见到的落日,或是橙红,或是桔黄;前几天见 到的沙海落日,则是毫无生气的蜡黄色。可是,眼前看见的夕阳却很奇怪:它留在绿色地 平线上的那一部分,既没有五彩云霞簇拥,也没有暮霭烟雾笼掩,因此,我们清清楚楚地 看见它由枯黄渐渐变成绿色,射出像草地那样绿茵茵的光辉,染得天空也绿油油的,使远 天远地都变得嫩鲜鲜的,显得十分美丽。 ⑦绿色的太阳,像是一泓绿色的泉水,润湿了我们干涩的眼睛和干枯的心,润湿了我 们干涩的喉舌和干涩的感情。车上的旅客活跃起来,车厢里响起了兴奋的话语。 ⑧“真怪!"一个跟我一样初次来边疆出差的广东同志,像是问别人,又像是问自己,“红 太阳到了阿勒泰这地方,怎么就变成了绿太阳呢?" ⑨“告诉你吧,同志。"和他并肩坐在一起的,穿一身旧军装的汉族老同志,拍着那广 东来客的肩膀,风趣地说,“一九五 0 年我们进军新疆解放阿勒泰以后,就留在原地办军垦 农场。那一片绿油油的,是我们农垦战士在戈壁沙滩上开垦出来的麦田瓜地。那太阳是让 麦苗瓜叶映绿的!” ⑩“大叔,您说错了!"一个带上海腔的年轻人,一定是支边青年,笑着说,“那一片碧 青青的,是我们开垦种植的苹果园、葡萄园,太阳是经过苹果林、葡萄架下的时候,叫我 们的果树染绿的!" 。 ○11 坐在年轻小伙前面的一个穿绣花连衣裙、带银饰羽翎帽的哈萨克姑娘回过头来,不 服气地笑着说:“那一片绿得无边的,是我们把乌伦古河的水引进沙漠,撒下种子,让沙漠 变成的大草原。那太阳,是让我们的渠水浸绿的,是让我们的草原渗绿的。,’ ○12 “你看,那太阳露出的小半边,圆圆的,绿绿的,多像我们瓜田里的一只露出绿叶 来的大西瓜哟!"老农垦战士没加反驳,却用一个新颖的比喻,在坚持自己的意见。 ○13 “我看,像我们果园里一棵枝叶茂盛的果树的浓荫。”支边青年马上用另一个新鲜 的比喻,来支持自己的说法。 ○14 哈萨克姑娘很聪明,也说出了自己的想象:“你们看,那太阳像不像一座架在草窝 里的牧民的绿毡篷呀?” ○15 “你们说的都对。"一个干部模样的维吾尔族中年男子,沉思地微笑着说,“是我们 几个民族团结一起,建设边疆,给沙漠披上了绿衣。那一片绿色,是我们的青春染绿的。 那太阳是感染了我们的思想才变绿的。” (选自《当代散文鉴赏》,有删改)
1 6.第②③段“枯黄"一词共出现了六次,反映作者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分) 1 7.简要赏析第⑦段划线的句子。(4 分) 1 8.文章开头着力渲染沙漠的“枯黄",直到第④段才点出“绿色的太阳"。请问:这 是一种什么写法?它有什么作用? (4 分) 1 9.结合全文,说说“绿色的太阳"有何深刻含义。(4 分) 20.根据对联的要求,参照示例,从下面提供的五个汉字中选一个最合适的字拆字对 出下联。(3 分) 示例:闲①看门②中月,思耕心上田。 【注】①闲:繁体字为“閒’’。②门:繁体字为“ 門’’。 蚕 岩 苗 闷 李 鸿是江边鸟, 2 1.某校期末清点财产时,对学生课桌的损坏情况作了统计,请你根据下面表格中的 信息,写出一条结论,并向学校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4 分) 课桌状况 损坏严重 损坏较重 损坏较轻 完好无损 占课桌百分比 10% 35% 25% 30% (1)结论: (2)建议: 作文(40 分) 22.以“起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15 年湖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答案
题号 1 答案 D 2 B 3 C 4 A 5 A 6 D 7 D 8 B 9 C 10 11 12 A C D 1 3.(1)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而"“亲’’各 1 分, 而’’按教师用书解释为“假如"亦可) (2)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凌侮的耻辱也消除了。(被动句式 1 分,句意 1 分) 1 4.(1)塞上风云接地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 (2)栏杆拍遍 登临意 (3)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4)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 (每空 1 分,有错别字 该空不得分,共 6 分) 1 5.积极进取(或“奋发向上’’“勇敢向上’’“顽强坚韧") 目光短浅(或“不识人才") (每点 2 分,共 4 分) 1 6.初次见识大漠风光的新鲜感消失了,单调的色彩让作者感到烦躁难受,并迫切盼 望出现多姿多彩的风景。(答出一点得 1 分,意思对即可,共 3 分) 1 7.运用比喻,写出了我们见到“绿色太阳"时兴奋、愉悦的心情,那令人振奋的绿 色太阳将我们的感官、情绪全部调动了起来,满足了我们的视觉和心理需求。(答出修辞 1 分,分析 3 分,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 1 8.①欲扬先抑(或抑扬法)。开头写在漠漠沙海中度过了枯燥的三天,不厌其烦地渲 染令人昏昏欲睡的“枯黄",这是抑;在令人倍感疲倦和压抑的时候,忽然推出令人振奋的 “绿色的太阳",这是扬。(2 分)②一抑一扬,相互映衬,使文章曲折生姿,增添意趣。(2 分,意思对即可) 1 9.①“绿色的太阳"既是实写的自然景观,又富有象征意味。②生活中固然有许多 不如意,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不懈追求,用双手、用青春去创造,就一定能迎来美好幸 福的生活。(答出“自然景观"1 分,阐释象征意义 3 分,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20.答案示例:“蚕为天下虫’’或“岩为山下石’’(选“蚕"或“岩’’作答,.符合对 联要求的给 3 分;答“苗为田上草’’或“李为木下子’’的给 2 分;答“闷为门内心”的 给 1 分) 2 1.(1)该校 70%的课桌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情况。(2 分)(答“完好无损占 30%"的 得 1 分) (2)学校要及时修理损坏的课桌,并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2 分)(答“赔偿”的得 1 分) 作文(40 分)评分标准 类 型 内 容 结 构 语 言 卷 面 一类卷 (40——36 分)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层次分明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用语准确 卷面整洁 书写工整
符合题意 中心比较明确, 层次较清楚 语言较通顺 卷面较整洁 二类卷 内容比较具体 结构较完整 用语较准确 书写较规范 (35——30 分) 感情基本真实 比较符合题意 三类卷 (29——24 分) 四类卷 (23——0 分) 中心基本明确 层次清楚 语言通顺 卷面较整洁 有一定的内容 结构较完整 有个别语病 书写较规范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不明确 层次不清楚 语句不通顺 卷面较凌乱 内容不具体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 字迹不清 不符合题意 字数严重不足 注: (1)每 3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不计,扣到 2 分为止。 (2)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 (3)特色加分:达到下列四项之一者可加 2-3 分,特别突出的可加 5 分,但是总分不得 超过满分。 ①立意有深度,见解独特,有创意。 ②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③构思或选材丰富,新颖。 ④语言生动,有文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