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浙江杭州师范大学卫生综合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 浙江杭州师范大学卫生综合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160 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 E、研究疾病的患病情况 2.当对疾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总是从: A、实验性研究着手 B、描述性研究着手 C、分析性研究着手 D、比较性研究着手 E、理论性研究着手 3.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在全区 60 所中小学 中进行抽样调查。较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B、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C、先整群抽样,再分层抽样 D、分层抽样,再整群抽样 E、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4.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00 例乳腺癌患者中有 25 人未产,100 例对 照中有 10 例未产,那未产使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大: A、2.0 倍 B、3.0 倍 C、2.5 倍 D、1.0 倍 E、3.5 倍 5.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 A、临床试验 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社区干预试验 6.传染病传播途径是: 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 B、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地区 C、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
全部过程 D、体内由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由一系列相关联系并相继发生的疫点构成的 7.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环节是指: A、病原体、传播途径、机体 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C、微生物、媒介、宿主 D、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 E、微生物、传播途径、宿主 8.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高,饮水中碘含量低;而平原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低,饮水 中碘含量高,由此推断,饮水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有关。这种病因推断方法属于: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推法 E、排除法 9.对某大城市 20—25 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况调查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 癌年发病率为 5/10 万,而未服用者为 2/10 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 宫颈癌的病因。此结论是: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 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 E、不正确,因为没有做显著性检验 10.下列不属于意外伤害的是: A、车祸 D、自杀 B、跌落 E、砸伤 C、烧伤 11. 计算某病的潜伏期长短,可用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众数 E、离均差平方和 12.在假设检验中,P 值与α的关系为 A、P 值越大,α值就越大 B、P 值越大,α值就越大 C、P 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P 值和α值均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E、P 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 13.根据相对数的定义,可认为变异系数(CV)属于 A、构成比 B、频率指标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 E、绝对数 14.假设检验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A、所比较的总体参数 B、单侧或双侧检验 C、检验水准 D、P 值 E、检验假设的设定 15.死因构成比反映的是 A、各种疾病发生的严重程度 B、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C、疾病在人群的分布情况 D、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E、各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大小 16.关于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我们可以认为 A、二者是完全相同的 B、假设检查可代替可信区间 C、假设检验可代替区间估计 D、二者都属统计推断问题 E、二者都属于统计描述问题 17.成组设计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理论上应有 A、F=0 B、F=1 C、F<1 D、F>1 E、F<1.96 18.经调查得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 40/10 万,按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地冠心病标化 死亡率为 45/10 万,乙地为 38/10 万,因此可以认为 A、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B、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 C、甲地冠心病的诊断较乙地准确 D、甲地年轻人患冠心病较乙地多 E、乙地冠心病的诊断较甲地准确
19.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SS 区组1 20.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 A、减少死亡率估计的偏倚 B、减少死亡率估计的抽样误差 C、便于进行不同地区死亡率的比较 D、消除各地区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 E、便于进行不同时间死亡率的比较 21. 通过对过去毕业生群组的纵向跟踪来计算人力资源损耗率来预测卫生人力资源的供给 量,这种方法是 A、寿命表法 C、队列研究法 B、损失率预测法 D、变动率预测法 22.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规定,麻醉药品每张处方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A、5 日 C、7 日 B、6 日 D、8 日 23.卫生服务整合的关键环节是 A、全科医师 C、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D、分级医疗、双向转诊 B、双向转诊 24.“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是 A、健康优先 B、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C、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D、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25.单位或个人在筹建医疗机构之前,必须取得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B、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C、卫生许可证 D、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26. 可以满足人群中 50%个体对该营养素需要的指标是 A、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B、平均需要量 C、推荐摄入量 D、适宜摄入量 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27. 维生素 B12 结构复杂,结构中含有()和氰基,是唯一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A、铁 B、铬 E、硒 C、钴 D、铜
28. 下列关于氨基酸模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A、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氨基酸模式越接近,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 B、氨基酸模式实际上就是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C、一般来说,动物性蛋白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氨基酸模式比较接近 D、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实际上是一系列比值 E、根据氨基酸模式可以判断出限制性氨基酸 29. 用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的指标是 A、理想体重 B、体质指数 C、年龄别体重 D、皮褶厚度 E、上臂围 30. 下列癌症的罹患率与欧美国家膳食模式相关性最高的是 A、结肠癌 C、胰腺癌 B、胃癌 D、食管癌 E、肺癌 LD50 的概念是 31.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引起一群个体 50%死亡所需剂量 D、在一个实验组中使 50 只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E、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实验组剂量 32. 下列化学物质毒性大小比较正确的顺序是 A、戊烷>己烷>庚烷 C、苯酚<苯 E、乙炔>乙烯>乙烷 B、CH4>CH3Cl>CH2Cl2>CHCl3 >CCl4 D、伯胺<仲胺<叔胺 33. 急性毒性试验目的是 A、阐明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的中毒机制 B、确定 LOAEL 和 NOAEL C、评价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毒性剂量一反应关系,并根据进行毒性分级 D、为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 E、以上都是 34.化学致癌过程至少分为哪三个阶段 A、引发(启动),促长,进展 B、促长,进展,浸润 C、引发(启动),促长,转移 D、进展,浸润,炎症 E、引发(启动),进展,转移 35.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 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 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 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 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儿畸形
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 36.环境污染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37. 选择环境流行病学健康效应测量的对象时,主要应考虑 A、儿童 B、妇女 C、老年人 D、高危人群 E、一般人群 38. 一条受污染河流中鱼类突然大量死亡,最常见原因 A、pH 值异常 B、DO 值过低 C、有毒物存在 D、有病原物存在 E、缺少营养物质 39. 有机磷农药所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 A、在出现胆碱能危象前出现四肢运动障碍 B、一般在 96 小时内出现感觉障碍 C、在出现 OPIDP 前出现运动障碍 D、在胆碱能危象后和 OPIDP 出现前出现运动障碍 E、在胆碱能危象后和 OPIDP 前出现感觉障碍 40. 氰化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是 A、氰钴氨 B、腈类 C、CO2+H2O D、甲酸 E、氰酸盐 二、名词/简答(每题 5 分,共 50 分) 1. 抽样调查 2. 有刊物报道,出生婴儿有畸形者 132 例,其中 115 例母亲年龄为 25-35 岁,占 87.1%, 35 岁以上有 17 人,占 12.9%。结论为 25-35 岁是婴儿畸形的高发年龄。问此项资料是否支 持所得结论?为什么? 3. 卫生发展战略 4. 简述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的意义。
5. 公共营养 6. 食物频数法 7. 危险度评定 8.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 9. 简述人群健康效应谱。 10.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OEL) 三、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90 分) 1.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是什么? 2.简述 Meta 分析过程中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Jadad 量表考察的内容。 3.某医院将 600 名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 200 人。三组分别使用常规方法、新方法、联合 疗法进行治疗,然后用一种权威方法进行效果评分。分析人员使用 t 检验方法比较各组之间 的差别。结果显示,三组效果评分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①研究结果可能犯 I 类错误还是 II 类错误? ②研究人员将检验水准α降低,是否合理,为什么? ③是否需要计算检验效能,为什么? ④如果三组之间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是否可以得出结论,三组效果相同,为什么? 4.一同学看到两篇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类似的文献。A 文献写到“实验组胆固醇含量与成人 正常值(175mg/dl)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2)。”B 文献写到“实验组胆固醇含量与 成人正常值(175mg/dl)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该学生认为,A 文献实验组胆固 醇含量比 B 文献实验组胆固醇含量高。他的理解正确吗?请给出你的答案。 5.如何描述环境与人体的相互关系? 6.河南省新密市工人张海超,2004 年 6 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 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2007 年下半年,他感到身体不适,主要表现为胸闷、 咳嗽。张海超先后去过郑州市二院、省胸科医院、省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 学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数家医院检查,医生们都给出了一致的结论:职业病 ——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而 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却将其诊断为肺结核,张海超对此强烈质疑。在 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医生劝阻,于 2009 年 6 月,张海超主动爬上手术 台“开胸验肺”,以悲壮的方式证明自己确实患上了尘肺。 2009 年 7 月 24 日,卫生部督导组介入调查,2009 年 7 月 27 日,确诊张海超为三期尘肺病。 河南省新密市劳动局认定为张海超为工伤,张海超已开始申请伤残鉴定。河南省卫生厅随后 追究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新密市卫生防疫站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郑州市委对相关责任
人作出处理决定。 问题: 1)张海超诊断为三期尘肺病,尘肺病诊断应该考虑哪几个方面? 2)控制尘肺病的发生除了粉尘综合性预防的“八字”方针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从 哪几个方面入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