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贵州毕节地区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题时,卷Ⅰ必须使用 2B 铅笔,卷Ⅱ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
答题规定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本试题共 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
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涂在相应的答题卡上。)
1、 16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4
B、±4
C、2
D、±2
2、下列交通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将下图所示的 Rt△ABC绕直角边 AB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 的主视图为(
)
A
B
C
D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C、
3
2
aa
23
)3(
a
a
6
6
2
a
B、
D、
5
5
10
a
a
a
23)
(
a
a
a
7
5、毕节地 区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 221.21 万千瓦,己开发 156 万千瓦,把己开发水
能资源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学并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记为(
)千瓦
A、
16
510
B、
6.1
610
C、
160
610
D、
16.0
710
6、为备战中考,同学们积极投入复习,李红书包里装有语文试卷 3 张、数学试卷 2 张、英
)
语试卷 1 张、其它学科试卷 3 张,从中任意抽出一张试卷,恰好是数学试卷的概率是(
A、
1
4
B、
1
2
C、
1
9
D、
2
9
7、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是 16:9 ,其中较小多边形周长为 36cm,则较大多边形周长为
)
(
A、48cm
B、54cm
C、56cm
D、64cm
8、函数
y
2
x
1
x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y
9、一次函数
kx
源:学_科_网]
)
大致是(
y
B、 x ≥-2 且 x ≠1
(
kk
)0
和反比例函数
C、 x ≠1
k
)0
x
(
k
y
D、 x ≥-2 或 x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来
y
y
y
O
x
O
x
O
x
O
x
A、
B、
C、
D、
10、广州亚运会期间,某纪念品原价 168 元,连续两次降价 %a 后售价为 128 元,下列所列
方程正确的是(
)
A、
160
1(
a
%)
2
128
B、
160
1(
a
%)
2
128
C、
160
21(
a
%)
128
D、
160
1(
a
%)
128
11、如图,已知 AB∥CD,∠E= 28 ,∠C= 52 ,则∠EAB 的
(第 11 题图)
度数是(
A、 28
)
C、 70
12、如图,将半径为 2cm 的圆形纸片折叠后,
圆弧恰好经过圆心 O,则折痕 AB 的长为(
B、 52
D、 80
)
A、2cm
B、 3 cm
C、 32
cm
D、 52
cm
(第 12 题图)
A、
C、
50
50
48
24
B、
D、
48
25
25
24
2
卷Ⅱ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
B.育人
二、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8 分)
1、选择题(12 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
⑵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⑶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A.班干部
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A.知识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B、社交与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B.智力与能力
D.体力与能力
)。
C.学生自身
C.教书育人
)的总和。
B.教师
)
)。
D.带好班级
D.学生领袖
主 要 教 育 思 想
)。
D.压抑
)手。
)。
)分钟。
B.反向作用
C.补偿
)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他(她) 的 教 育 名 言
)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 1.7 吨,这堆沙重(
⑹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
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A.合理化
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 分)
名 字
三、数学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0 分)
㈠学科知识(22 分)(其中⑴⑵小题各 3 分,⑶至⑹小题 4 分。)
⑴小红前面有 6 人,后面有 18 人,这一排共有(
)人。
⑵6 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⑶把一个长 5 分米,宽 4 分米,高 3 分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
的表面积是(
⑷把一张长 25 厘米,宽 18 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 5 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剪
(
⑸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 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 0.5
米,队伍每分钟走 65 米,现在要过一座长 629 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
共需要(
⑹ 一 个 圆 锥 形 状 的 沙 堆 , 占 地 面 积 的 周 长 是 25.12 米 , 高 3 米 , 这 堆 沙 的 体 积 是
(
㈡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13 分)
案例:
一次数学新授课中,我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圆满地完成了授课的任务,累得我口干舌燥。下
课后,一位学生拿着她的课堂本找到我,说:“老师,您刚才在课后的练习中出的这道应用
题我是这样做的,您看这种做法对吗?”我看了一眼答案,发现答案不对,于是不加思索地
说:“做错了,再回去认真思考,找找错的原因。”她很疑惑地捧着本子走回了座位。临上
课时,她又一次找到我,说:“老师,我一直在想这道题,我总感觉这道题我这样做也是对
的。”看着她那坚定的目光,我又一次拿起她的练习本,仔细地看起来。结果发现,她的解
题方法同样正确,只是得到的答案不一样。
回到办公室,我认真地将那道题进行了研究,原来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使题目的数据间产
生了矛盾,造成了一道题出现了两种答案的情况发生。
第二天,在我的数学课上,我首先对这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大加表扬,
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再对这道题进行探究。此时,学生呈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宽松的学习
氛围中或静心思考、或热烈讨论,结果又产生了好几种解题的思路和不同的答案。针对这种
情况,我启发学生进一步对老师当初的编题进行质疑,寻找解决办法。很快,题目中数据存
在矛盾的问题被学生找到了,并通过再一次的商讨,编写出了正确的应用题。
这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欢迎今天这种教学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那样兴趣
盎然!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
进者、合作者。这位老师的教学案例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应该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需要呢?(从教师观、学生观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
反思)
)吨。
㈢教学设计(25 分)
自由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
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
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