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河南郑州中原区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真题B卷.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河南郑州中原区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B 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本大题后的答题卡中。) (一)基础知识 右图为某群岛示意图,此季节群岛北侧附近的洋流流向是 自西向东,M 线为晨昏线,此时北京为某月 10 日,读图回答 1 —3 题。 1.此时格林尼治的地方时为 A.9 日 23 时 C.9 日 13 时 B.10 日 1 时 D.10 日 13 时 2.当图中α夹角为 2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 B.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30°06′ C.北半球各地昼长正逐渐加大 D.该地区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南 3.危及到该群岛国家经济发展和生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震 C.泥石流、滑坡 下图是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高、低产田分布图,读图回答 4—7 题。 B.全球性气候变暖 D.海洋环境污染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B.该地有河流凌汛现象 C.该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该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5.①地区为高产田,②地区为低产田,形成该差异的 主导因素是( ) A.光照、降水条件不同 B.热量、蒸发条件不同 C.地形、土壤条件不同 D.农业技术水平不同 6.引起黄淮海地区水盐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 C.土地结构的季节变化 B.河流水位的涨落 D.不合理的灌排 7.在治理该地区土壤盐碱化的方法中,最不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是( ) A.完善排灌系统 B.引淡水淋盐 图中是昆明附近河川径流系数(年径流量/年降水量)等值线图。据此回答 8—10 题。 C.植树造林 D.培育耐盐作物 8、A、B、C、D 四点中,河川径流系数<30%的是 A、A C、C D、D 9、与贵阳相比,昆明附近河川径流系数偏低的主要原 因是 B、B A、降水量偏多 B、蒸发旺盛
C、喀斯特地形 D、地表平坦 10、根据河川径流系数分析,昆明附近地区发展种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C、地表缺水 B、耕地面积少 D、气温偏低 读里海地区略图,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回答 11-12 题 11.图中 A 山脉是亚欧两洲的重要分界线,其形成主要是 A.板块张裂,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B.板块挤压,地壳隆起而形成的褶皱山。 C.地壳运动,岩层断裂而形成的块状山。 D.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的相互碰撞而形成高大山脉。 12.据报道: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工地的一些油井因水面上升而被淹没,造成严重的环境灾 难。里海水域的珍贵鱼类鳟鱼、黑子鱼等大量死亡,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 A.吸入有毒物质而死亡 C.因缺乏食物来源而死亡 B.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D.因海水盐度升高而死亡 读右下图是南极地区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 13 -14 题 13.图中 a、b 是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沿直线 从 a 到 b 的方向是 A.先东北、转东南 C.先东南、转东北 B.先西南、转西北 D.先西北、转西南 14.关于两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昼时间 a 可能比 b 长 B.正午太阳高度 b 可能大于 a A. 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b 考察站濒临印度洋 读某大洲沿南纬 5°地形剖面图,回答 15-16 题。
15.A、B 两地纬度相当,自然带却明显不同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 C.大气环流 B.洋流 D.地形 16.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为同一河流的两处断面,从理论上分析,它们东西两岸容易形成沙滩 B.甲的东岸,乙的东岸 D.甲的东岸,乙的西岸 的是 A.甲的西岸,乙的东岸 C.甲的西岸,乙的西岸 读右图,回答 17—18 题。 17. 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 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 撞地带 B.甲乙两山区均盛产煤矿 C.甲、乙两山脉的近海侧都有 暖流经过 D.甲山以西、乙山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 5—9 月 18. 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两国都属于英语语系的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盛产羊毛和小麦 D、②地所在国家小麦、大豆、玉米居世界前列 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沙尘、较旺盛的上升气流(有利于沙尘扬起)。若大 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尘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21 题。 19、若图中 B 处(1000m)为﹣10℃,当 A 地气温降到 多少度时,开始起到抑制风沙的作用。 气温 A.4℃ B.0℃ C.-4℃ D.-6℃ 20、根据下图中气温变化曲线判断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 时段 A.① B.② C. ③ D.④ b 21、一年中,综合考虑风力和地面气温及空气对流因素,我国北 方沙尘暴天气以何季节为多 B.夏季 A.春季 D.冬季 C 秋季 ① ② ③ 12 6 18 ④ 24 小时 B A 右下两图分别是某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22 -23 题。 22.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宇母是 A.① C.③ B.② D.④
23.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 读我国两个区域图,回答 24—25 题。 24、根据地理坐标,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444 千米 B、1200 千米 C、5500 千米 D、1550 千米 25、夏至日时,甲地比乙地的白昼长 56 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A、日出早 28 分钟 C、日落迟 20 分钟 B、日出早 56 分钟 D、日落迟 48 分钟 二.综合题(40分) 26.下图是四个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甲、乙、丙、丁四区域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2 分) (2) A 地和 B 地主导产业的共同特 征有哪些?(3 分) (3) 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产品 生产基地,与中关村相比,该地生产电 子产品的不利因素是什么?(2 分) (4) B 处某跨国公司欲在海外建分 公司,C、D 两地相比,何地更有优势?为什么?(3 分) 27.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9 分)
(1)甲图中 A 地的气候特点是右图中的 ,C 地气候特点是右图中的 。(2 分) (2)甲图中的 B 河一年有冬夏两个汛期,形成原因是 分) (3)B 河流域农业地域类型的优点有 , , . (2 (2 分). 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1 分) (4)甲图中 A 地气候与美国东南部气候类型相同,但该气候在甲图中的分布面积远小于美 国东南部,试从影响气候的诸因素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2 分) 28、下图为沿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7 分) (1)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 (2)地形区的名称是:A 。 ,B (3)写出下列地形区所属的干湿地区:C ,D (4)C 地区适于建成全国性商品粮基的条件是 (5)在 A、B、C 三地中,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地。 29、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5 分) 。 。 。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3)海拔 2000 米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 250 毫米、 米, 米处。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 侧。 毫 。 米。 30 . 读 “ 某 城 市 道 路 和 商 业 中 心 分 布 略 图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9 分 ) (1)图中 A 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 ;B 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 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2 分) (2)图中 C、D 二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化工厂,请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4 分) C、 D、 ,理由是: ,理由是: 。(3)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 。理由是: 分)。 (4)解决该城市交通线路布局的方法,正确的是(1 分) A.将铁路迁出市区 C.将市内街道改道 B.城市向南侧拓展 D.发挥河运优势 。 ( 2
(二)心理学 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5 分) 1. 想象按其有无目的可以分为 和 。 2.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 、 和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3. 马斯洛认为, 在人类各种基本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他提 出的需要层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和 4.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 、 、验证期。 5. 迁移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可以分为两种: 和 。 。 (三)教育学 简答题:(5 分)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