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资料共2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答案解析
绝 密 ★ 启 用 前 2015 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 14 页,36 小题,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各组细胞均具有单层膜的是 A.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C.液泡和核糖体 B. 中心体和叶绿体 D.内质网和线粒体 2.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肝糖原分解 ②由胰岛 B 细胞合成、分泌 ③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④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A. ①③ C. ②③ B. ①④ D. ③④ 3.关于 DNA 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 DNA B.DNA 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 C. PCR 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 D. 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 ) ( ) ( ) 4.如图表示在一个 10mL 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 可用数学模型 tN t N  0 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 K 值约为 120000 个 5.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 果如右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 ( )
秋水仙素浓度(g/L) 再生植株(棵) 四倍体植株(棵) 0 2 4 6 8 10 48 44 37 28 18 9 0 4 8 11 5 2 A. 0、2、3、4、5、6 B. 0、4、5、6、7、8 C. 0、6、7、8、9、10 D. 0、3、6、9、12、15 6.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A. 在 t 时加酶后反应曲线由Ⅰ变为Ⅲ B. 上图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菠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D. 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模式图 7. 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 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C. 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 PX 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8.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 4NH 、 2+Ba 、 Br 、 2 3CO  +K 、 +Na 、 2 4MnO 4SO  、 B. C. Cl 、 2 D. 3SO  、 2+Fe 、 +H +Na 、 +H 、 3NO 、 3HCO 9.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B C Na 在 2Cl 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 键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KMnO 溶液发生反 乙二酸可与 4 应 NaCl 固体可导电 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 乙二酸具有酸性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 3页(共 50页)
D 1-己醇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 1-己醇和己烷可通过蒸馏初步分离 10. 设 A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 mol 单质 Fe 完全转变为 3 Fe O ,失去 A8n 个电子 B. 1 mol Cu 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 An 个 3SO 分子 22.4 L N 和 2H 混合气中含 An 个原子 C. 标准状况下, D. 23 g Na 与足量 2H O 反应完全后可生成 An 个 2H 分子 2 4 11.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 +H 和 OH 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 c向 b的变化 1.0 10 B.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13 C. 该温度下,加入 FeCl 可能引起由 b向 a的变化 3 D. 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 c向 d的变化 12. 准 确 移 取 20.00 mL 某 待 测 HCl 溶 液 于 锥 形 瓶 中 , 用 1   L NaOH 0.100 0 mol 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 B. 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 C. 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 ) ( ) D. 滴定达终点时,发现 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 ,则测定结果偏小 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 1 小时内的位移—时间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0.2~0.5 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B. 0.2~0.5 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C. 0.6~0.8 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 0.8 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14.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 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 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 为参照物 ( ) A. 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v B. 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v C. 帆船朝北偏东 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2v D. 帆船朝南偏东 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2v 15.如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 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 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 220V 降至 110V。调节前后 ( )
A. 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 2 B. 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 2:1 C. 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 2 D. 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 2:1 16.在同一匀强磁场中, α 粒子( 4 2He )和质子( 1 1H )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动量大小相 等,则 α 粒子和质子 A、运动半径之比是 2:1 B、运动周期之比是 2:1 C、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 4:1 D. 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 2:1 ( )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只选 1 个且正确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7. 如图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 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 ( ) A. 内能增大 B. 压强增大 C.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D. 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 18. 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H + H+4.9 MeV 3 1 e X+Y  4 2 A. X 是中子 和 2 1 H+ H 3 1  4 2 He+X+17.6 MeV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B. Y 的质子数是 3,中子数是 6 C. 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D. 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19. 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面上,将杆竖直紧压 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 B. 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 C. 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20. 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 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 射速度达到 2v 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 为10 :1 ,半径比约为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 ) B. 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 C. 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 D. 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 21. 如图所示的水平匀强电场中,将两个带电小球 M和 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 7页(共 50页)
的不同位置。释放后,M、N保持静止。不计重力,则 ( ) A. M的带电量比 N大 B.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C. 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 M做负功 D. 静止时 M受到的合力比 N大 2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 现象 结论 NaHCO 3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 解 产物三溴苯酚不溶 于水 Cl 氧化性: 2 I 2 2+Fe 既有氧化性又 有还原性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Na CO 和 3 分 别 加 热 2 固体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滴加饱和溴 水 向含 I 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 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 FeSO 溶液中先滴入 KSCN 向 4 溶液再滴加 2 2H O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 成蓝色 加 入 2 变成血红色 2H O 后 溶 液 23. 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 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 28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 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 D. 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24.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 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B. 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 1/10 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 1/100 C. 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D. 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25. 如图为培育转基因山羊生产人β -酪蛋白的流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所用的人β -酪蛋白基因可从人 cDNA 文库中获得 ( ) B. 过程②可选用囊胚期或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移植 C. 过程③可使用胚胎分割技术扩大转基因山羊群体
D. 过程④人β -酪蛋白基因在细胞质内进行转录、翻译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182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 写出数值和单位。 26.(16 分)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发了《大气与染染防冶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 酸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 PH 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 的结果。 pH 桃树 腊梅 木樨 5.8(对照) 4.0 3.0 2.0 2.20(100) 2.19(99.55) 2.13(96.82) 1.83(83.18) 3.65(100) 3.58(98.08) 3.44(94.25) 2.95(80.82) 1.07(100) 1.07(100) 1.05(98.13) 0.96(89.72) 注:括号内为与同种植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 (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内的________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带呈________ 色。酸雨中的 2 4SO  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就产生的________(产物)减少。由于光 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________,最后导致( 2CH O )生成减少。 (2)由表可知:①随着酸雨 pH 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的程度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3)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降低,原因是 ________。 27.(16 分) 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 做出反应。 (l)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_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的形式沿着传 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__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如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 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 A、B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 ________。 (3)儿童 按 计 划 免 疫 接 种 卡 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 T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 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 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________,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 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为细胞________。 28.(16 分) 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 11页(共 50页)
翅形 复眼形状 野生型 完整 突变型 残 球形 菱形 体色 黑檀 灰 …… …… …… 翅长 长 短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__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__ 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受精卵通过________过程发育为幼虫。 (3)突变为果蝇的________提供原材料。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 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的特点。 (4)果蝇 X 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 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 1F 中雌蝇的基因型 有________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 29.(16 分)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 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 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右图。 (l)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酸菌发酵 阶段的产物有__________。 生的亚 加“科 是 第 一 (2)据图,与第 3 天相比,第 8 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________;pH 值呈下降 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得到一株“优选”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 5 倍),拟参 考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4%~10%),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优选”乳酸菌 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 录表,并推测实验结论。 30. (15 分) 有机锌试剂( R-ZnBr )与酰氯()偶联可用于制备药物Ⅱ: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化合物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双选)。 A. 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 可与新制的 Cu(OH) 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2 C. 可与 FeCl 溶液反应显紫色 3 D. 可与热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反应 (3)化合物Ⅲ含有 3 个碳原子,且可发生加聚反应。按照途径 1 合成线路的表示方式,完 成途径 2 中由Ⅲ到Ⅴ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标明反应试剂,忽略反应条件)。 (4)化合物Ⅴ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组数为__________。以 H 替代化合物Ⅵ中的 ZnBr , 所得化合物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种(不考虑手性异构)。 (5)化合物Ⅵ和Ⅶ反应可直接得到Ⅱ,则化合物Ⅶ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1.(16 分) 用 2O 将 HCl 转化为 2Cl ,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 2HCl(g)+ CuO(s)  H O(g)+CuCl (g) H 2 2 1 反 应 ② 生 成 1 mol 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热用 1H 和 2H 表示)。 2Cl (g) 的 反 应 热 为 2H , 则 总 反 应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新型 2RuO 催化剂对上述 HCl 转化为 2Cl 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 HCl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 HClα ~ T 曲线如 图,则总反应的 H ________0(填“>”“﹦”或)“<”);A、B 两点的平衡常数 )K A 与 ( )K B 中较大的是________。 (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 HClα 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 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 HClα 的有______。 n n A. 增大 (HCl) (O ) B. 增大 2 C. 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 移去 2H O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 n (Cl ) 2 的数据如下: t/min 3  0 2.0 4.0 6.0 8.0 n (Cl ) /10 mol 7.2 计算 2.0~6.0 min 内以 HCl 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 1.8 3.7 5.4 0 2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 15页(共 50页) 1 mol min   为单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