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2019年广西历史高三水平会考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2019 年广西历史高三水平会考真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 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 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 “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该会议 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推动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恢复 D.解决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矛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 时候的朋友!”可以看出这是指的 1955 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 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故选 C。A 项错误,建国后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打 破了外交的僵局;B 项说的是日内瓦会议;D 项明显不符合事实。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 议。 2.《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 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 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答案】C 【解析】 B.五四运动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该回忆录描述的是 1924-1927 年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 世纪 20 年代,苏俄向广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府发 挥了重要作用。1926 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攻克武昌、南京、上海等城市,把革命 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辛亥革命爆发于 1911 年,而苏联成立于 1922 年,A 项与“广 州聘请苏联顾问”不符;B 五四运动和 D 全面抗战都不符合“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 “攻克南京”等信息,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3.副总理李先念说:“1954 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 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 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 1954 年,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农民屠宰牲畜的 现象相当普遍;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 过急过粗问题,C 项正确;A 与材料不符;B、D 始于 50 年代末,不符合时间信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实践•三大改造 4.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 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尼克松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我们能 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可知美国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说明中美关系出现转 机,故本题选择 C 项。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 1979 年,故 A 错误。材料中反映出美国开始 寻求解决办法,说明美国对中国不再是之前的封锁与敌视,故 B 项错误。D 项表述不符合史 实。 5.《大清律例》规定: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 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一规定使得原本集中的土地化整为零,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在 于 A.大户人家人口繁多 C.世家大族纠纷不断 B.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清朝时期对土地家产的分配,不分嫡庶子男,一律均分,使集中的土 地化整为零。这一变化的根源要从社会经济基础中找,依据所学知识,封建社会实行封建土 地私有制。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6.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 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又强调“法律就是秩序,有好 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他这样说是因为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亚里士多德针对智者学派以培养能言善辩的学生在雅典民主中发挥作用,但是忽 视道德建设,提出培养美德,但是又注重社会的法律、秩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亚里士多德·美德。 7.1978 年 7 月 1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在 1962 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 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 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 是 A.意在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B.为打破个人崇拜、解放思想营造舆论 C.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D.国家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根据时间信息,可以排除 D 项;当时中国经 济处于徘徊前进的时期,A、C 错误;此举是为了解放思想,B 项正确。 8.读图“近代中国行政区划图(局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洪秀全在①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 B.张之洞在③创办了铁厂和织布局 C.孙中山在②宣告了中华民国成立 D.李大钊在④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点分别是长沙、南京、上海、武汉。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广 西桂平县金田村;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汉阳创办了铁厂和织布局;武昌起义胜利后,孙中 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李大钊在北京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故只有 C 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 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体西用思想·洋务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 民国成立;思想解放的潮流·学习西方的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9.伊朗门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 (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 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 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 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 【答案】D 【解析】媒体对官员的丑闻以及其他政治相关问题进行披露,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10.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 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 1 000,你就是个布告 栏;超过 1 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 10 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 100 万,你就是一 份全国性报纸;超过 1 000 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你的粉丝”的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的是信息传播的广泛性,而没有 提及信息的内容,故 C 与题意不符;B 表述错误,D 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中“你就是一份 都市报” “你就是电视台”等从侧面反映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 11.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是 指 【答案】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是指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陶瓷业的发展,根据课本所学,行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我国的 陶发展到瓷的过渡时期,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 12.《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 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这一现象 表明( ) 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周王 和郑国“交质”,表明周王权威受到了挑战,即分封制遭到破坏,符合题意的是 D 项,题干 中没有涉及到宗法制,排除 A 项;题干中所述事件可知等级秩序遭到弱化,排除 B 项;C 项 表述错误。 13.明清时期的货币与以往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货币体系有所不同,其特点是( ) A.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 B.统一使用带有年号的圆形方孔钱 C.规定以重量作为货币名称 D.已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代开始货币 铸造权就已经收归中央,故 A 项错误;唐代“开元通宝”便是带有年号的圆形方孔钱,故 B 项错误;秦朝“秦半两”便是以重量作为货币名称,故 C 项错误;明清时期世界市场初步形 成,因而其货币已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故 D 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 14.【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 年,近代第一家华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创立,除仿效西方技术外,也有 大胆革新。其发起人李鸿章认为“(中国)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虽意在 “招商”,但最初募资时很困难,无人过问。李鸿章于是从官款中批拨二十万串制钱,又邀 巨商唐廷枢入股并任总办,渐渐附股者日多。之后又公开向社会挂牌发行股票,自由买卖, 民众“遂各怀立地致富之心……趋之若鹜”。招商局由政府斌予了独占华轮航运市场的特 权,商人可“附股搭办”,但不得“另行设局”。其资金来自官帑、商股和借款、”公家只 取官利”,年息一分(10%),并“物色为股商深信之官,使之领袖,假以事权”,年终扣 除各种开销后,其余为红利并向股东分发。亏损时,官利则从借款中抽扣,但政府以免税、 官物统归揽运等措施使其“休息周转”。在唐廷枢主持局务期间,因谨慎操办,又因积极参 与竞争,招商局效益颇丰,“长江生意华商已占十分之六,南北洋亦居其半”,借款几近还 清。唐于是拟仃《章程》,提出商股商办,开童事会,但李鸿章迟迟未批准,1884 年上海 金融风潮中,唐因积欠局款被迫离职,政府委派官员盛宣怀为督办,招商局从此转为官督官 办。 ——摘编自罗苏文《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体制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轮船招商局创设初期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官督商办体制的影响. 【答案】(1)仿效西方股份制公司的制度; 充分利用上海的租界文化环境优势、华人商股而创办; 商为官用(受政府的直接控制); 强调保证政府收益为主,其次兼顾股东收益; 既依赖行政保护(垄断性质的特许经营),又服从市场竞争规则。
(2)扶助与庇护了实力尚弱的民间投资者,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分洋人之利”,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 政府任意占用公司经营权与收益,又对私人资本的自由成长有抑制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批拨二十万串制钱,又邀巨商唐廷枢入股并任总办……公开 向社会挂牌发行股票,自由买卖”、“独占华轮航运市场的特权”、“积极参与竞争”并结 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股份制、华人商股、商为官用、政府和股东收益、行政保护、市场竞争等 方面概括指出轮船招商局创设初期的主要特征。 (2)本题根据材料“招商局由政府赋予了独占华轮航运市场的特权,商人可‘附股搭 办’”、“盛宣怀为督办,招商局从此转为官督官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诱导民族资本 主义、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政府垄断经营权与收益、对私人资本的抑制等方面说明轮船招商 局的官督商办体制的影响。 15.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 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明清时期手工业 发达,为什么没有转变为大机器生产,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足 够的市场需求,而且本题还可以联想到英国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的扩 大。所以答案选 A。BCD 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评卷人 得 分 三、简答题 16.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演变折射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 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 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白寿彝《中国通史》
公元前 4 世纪左右,罗马开始官铸钱币。原始的铜钱重 1 罗马磅,其余铜钱则为 1 磅的倍数 或分数。银币最初只是罗马人为了意大利南部的军事和商业需要而铸造的,价值达 2 个达拉 克姆。公元前 269 年,罗马实行新的货币制度。这种新的货币体系包括银币(第那流斯)和 铜币(阿斯),一个银币值 10 个铜币。 ——《世界经济史》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罗马和秦朝货币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从 16 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 物价猛涨。19 世纪中后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 用英镑支付,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 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 定。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2)阅读材料二,以“货币与时代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 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三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 二套人民币 1953 年开始印制,1955 年 3 月发行。下图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 容介绍。 (3)概括指出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答案】 (1)都有官府铸币;材质都是贵金属;都规定了货币的重量和单位;规定了货币的不同种 类。 (2)示例一:货币的演变反映国家实力的变化。16 世纪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引起了 欧洲的价格革命,加速了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西欧封建王国的衰落和以英国、荷兰等国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 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 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 市场。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
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 示例二:货 币的演变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解读同上,赋分围绕主题,有所侧重。 (3)提取历史信息:人民当家做主、民族团结、工业建设成就、苏联援助。进行历史阐 释: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 解释。如①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②1953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 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取得了工业建设成就。③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 针,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立了中苏友好关系。层次二: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 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解释。 【解析】本题以古代中西方的货币为切入点,考查商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等多个知识点。 第(1)问,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依据材料文字“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黄金为上 币”、“(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官铸钱币”、“铜钱重 1 罗马磅”、“银 币”、“2 个达拉克姆”等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得出。 第(2)问,考查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此题的关键步骤是确立观点。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或 者认为货币的演变反映国家实力的变化或者认为货币的发展反映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 化都可以。然后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概述。论述时主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围绕新航路开 辟、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方面 进行,要做到言之有理、层次清晰。 第(3)问,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和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 系。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票面图案”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依据图案以及相关文字“不同民 族服装的群众”、“工农”、“民族文字”、“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等提炼即可。论述 时主要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团结、工业化建设成就、与苏联的交往等方面,做到史论结 合、论从史出、层次清晰即可。 评卷人 得 分 四、综合题 17.(13 分)世界市场在 19 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 护之争。至今,它仍是世界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9 年国会度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 1850 年开始生效!……1840—1860 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 年间,通过与法 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白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的网络。 ——彼得·马赛厄斯 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亚瑟·索尔特爵士把霍利—斯莫特关税称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路易 斯·道格拉斯认为托马斯修正案(致使 1933 年 3 月美元贬值)标志着“我们所知的西方文 明的终结”。 ——彼得·马赛厄斯 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注:霍利—斯莫特关税法于 1930 年 6 月 17 日经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将 2000 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