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 - 2 -
一、选择题............................................................................................................................- 2 -
二、填空题..........................................................................................................................- 14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17 -
第二套.......................................................................................................................................... - 20 -
一、选择题..........................................................................................................................- 20 -
二、填空题..........................................................................................................................- 30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33 -
第三套.......................................................................................................................................... - 38 -
一、选择题..........................................................................................................................- 38 -
二、填空题..........................................................................................................................- 49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52 -
第四套.......................................................................................................................................... - 56 -
一、选择题..........................................................................................................................- 56 -
二、填空题..........................................................................................................................- 67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69 -
第五套.......................................................................................................................................... - 74 -
一、选择题..........................................................................................................................- 74 -
二、填空题..........................................................................................................................- 84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86 -
第六套.......................................................................................................................................... - 90 -
一、选择题..........................................................................................................................- 90 -
二、填空题........................................................................................................................- 100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102 -
第七套........................................................................................................................................- 107 -
一、选择题........................................................................................................................- 107 -
二、填空题........................................................................................................................- 118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120 -
第八套........................................................................................................................................- 125 -
一、选择题........................................................................................................................- 125 -
二、填空题........................................................................................................................- 136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139 -
第九套........................................................................................................................................- 143 -
一、选择题........................................................................................................................- 143 -
二、填空题........................................................................................................................- 154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156 -
第十套...............................................................................................................................................- 162 -
一、选择题 .............................................................................................................................. - 162 -
二、填空题 .............................................................................................................................. - 172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 175 -
第十一套 ...........................................................................................................................................- 180 -
一、选择题 .............................................................................................................................. - 180 -
二、填空题........................................................................................................................- 189 -
三、设计与应用题 ............................................................................................................- 191 -
- 1 -
第十二套............................................................................................................................- 195 -
一、选择题................................................................................................................- 195 -
二、填空题................................................................................................................- 204 -
三、设计与应用题....................................................................................................- 206 -
第十三套............................................................................................................................- 211 -
一、选择题................................................................................................................- 211 -
二、填空题................................................................................................................- 219 -
三、设计与应用题....................................................................................................- 221 -
第一套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二层映像功能提供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
- 2 -
性。下列提供逻辑独立性的是( A )。
A) 外模式/模式映像
B) 模式/内模式映像
C) 内模式/外模式映像
D) 模式/模式映像
【解析】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构成。外模式是用户可见的部分数
据的存在形式;模式可以等价为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且用户不可见,是三级模式的中间部分;
内模式对应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
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但是外模式可以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
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因此,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是现阶段非常流行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架构。在此架构中,应用
服务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应用服务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应用服务器一般运行程序代码,实现面向具体应用领域的业务规则,数据库服务器
承担数据存储、管理等功能
B) 应用服务器会根据用户请求连接相应的数据库,获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将结果返回
给用户
C) 应用服务器一般需具有数据访问和数据存储等功能,在数据库服务器出现问题时可
以继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D) 应用服务器一般提供了集群、失效恢复、负载均衡等公共服务,可以大幅度提高系
统性能和可靠性
【解析】应用服务器是指通过各种协议把商业逻辑提供给客户端的程序。它提供了访问
商业逻辑的途径以供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并接收来自于 Web 浏览器的用户请求,根据应
用领域业务规则执行相应的数据库应用程序,通过访问接口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数据操作请
求;它亦接收来自于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访问结果,并通过客户端将结果返回用户。所以当
数据库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无法向用户提供服务。
(3)关系模型是数据库系统最常用的一种数据模型。下列关于关系模型的说法,错误
的是( D )
A) 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是一个二维表,表中的一行对应关系中的一个元组
B) 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将 ER 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
C)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的,关系模型中数据存取对用户是透明的
D) 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描述关系的动态结构,其内容随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而变化
【解析】关系模式描述关系的静态结构,它是静态、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随用户对
数据库的操作而变化的。考生要区分开来关系模式与关系。
(4)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设有如下工作:
Ⅰ.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
Ⅱ.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对响应时间、存储容量的要求
Ⅲ.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涉及的数据范围、数据的属性特征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Ⅳ.分析与描述每项功能活动需要的输入数据、业务规则及输出数据
- 3 -
Ⅴ.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活动及各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
以上属于系统功能建模内容的是( A )。
A) 仅Ⅰ、Ⅳ和Ⅴ
B) 仅Ⅱ、Ⅳ和Ⅴ
C) 仅Ⅰ、Ⅱ和Ⅲ
D) 仅Ⅲ、Ⅳ和Ⅴ
【解析】数据库系统设计分为 6 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
理结构设计等。Ⅱ属于物理设计阶段,Ⅲ属于逻辑结构设计阶段,故答案选 A。
(5)在概念模型中,属性用于描述事物的特征或性质。关于属性有下列说法:
Ⅰ.一个实体集中的属性名要唯一
Ⅱ.属性一般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命名
Ⅲ.一个属性的值可以取自不同的域
Ⅳ.实体集的标识属性能够唯一识别实体集中每一个实体
Ⅴ.标识属性的取值不能重复,但可以为空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仅Ⅰ、Ⅲ和Ⅴ
B) 仅Ⅰ、Ⅱ和Ⅳ
C) 仅Ⅱ、Ⅳ和Ⅴ
D) 仅Ⅱ、Ⅲ和Ⅳ
【解析】Ⅲ:一个属性的值必须属于唯一的域,域在这里相当于数据类型的子集,属性
的取值必须为同一域。Ⅴ:标识属性的值不能重复且不可以为空。
(6)设有关系模式:作者(作者编号,姓名,身份证号,职业,出生日期)。下列能够
作为该关系模式候选码的是( B )
A) 作者编号,姓名
B) 作者编号,身份证号
C) 作者编号,职业
D) 身份证号,出生日期
【解析】关系模型中的候选码定义为某一组属性可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则称为该属性
组的候选码,所以其候选码属性的取值必须不能有重复也不能为空。题目中姓名,职业,出
生日期都可能重复。
(7)人机界面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机界面设计与用户的关系非
常密切。关于人机界面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人机界面设计时,应使用户感觉系统运行始终处于用户的控制之下,人机界面应该
向用户及时反馈,保持人机界面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交流
B) 当系统发生错误时,人机界面应为用户提供有意义的反馈信息,有时可以提供截屏
等功能,使用户可以了解错误,并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问题
C) 良好的人机界面应能容忍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操作错误,并能够方便地从错误中
恢复
- 4 -
D) 设计人机界面可采用原型迭代法,首先进行用户界面详细设计,然后与用户不断讨
论,改进设计方案
【解析】人机界面的设计可采用原型迭代法,首先进行初步设计,再进行用户界面细节
设计,最后是原型设计与改进。
(8)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需求调研阶段,需要对用户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
此过程不仅需要描述用户提出的具体功能需求,也需要对用户未明确提出的非功能需求进行
描述。设在某商场经营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整理了下列需求:
Ⅰ.系统需要支持会员制
Ⅱ.系统不需要考虑财务核算功能
Ⅲ.系统应长期稳定运行
Ⅳ.系统应有销售统计功能
Ⅴ.系统应保证数据存储安全
上述需求中属于非功能需求的是( B )
A) 仅Ⅲ和Ⅳ
B) 仅Ⅲ和Ⅴ
C) 仅Ⅳ和Ⅴ
D) 仅Ⅰ、Ⅱ和Ⅴ
【解析】需求分析就是分析用户的应用请求。Ⅲ和Ⅴ不是用户所考虑的问题,Ⅴ属于系
统的物理设计阶段,Ⅲ属于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所考虑的问题。
(9)在使用 UML 对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建模的过程中,状态图和活动图常用于动态建
模。下列状态图或活动图语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5 -
【解析】这属于 UML 设计范畴,所有活动有关判断的部分要用菱形表示。
(10)在 SQL Server 2008 中,如果数据库 tempdb 的空间不足,可能会造成一些操作无
法进行,此时需要扩大 tempdb 的空间。下列关于扩大 tempdb 空间的方法,错误的是( D )
A) 手工扩大 tempdb 中某数据文件的大小
B) 设置 tempdb 中的数据文件为自动增长方式,每当空间不够时让其自动增长
C) 手工为 tempdb 增加一个数据文件
D) 删除 tempdb 中的日志内容,以获得更多的数据空间
【解析】数据库中的日志文件通常记录数据库的操作记录,对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数据库被破坏或者出现故障时,常常需要根据日志文件来对数据库进行
恢复等操作,手动删除 tempdb 中的日志文件则将会破坏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1)在一台正在运行的 SQL Server 2008 中,现需使用复制数据库文件的方法将某数
据库从一台服务器移动到另一台服务器。关于复制数据库文件,有下列实现方法:
Ⅰ.首先从数据库服务器中分离出要复制的数据库,然后复制数据库文件
Ⅱ.首先停止 SQL Server 数据库引擎服务,然后复制数据库文件
Ⅲ.首先断开所有用户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复制数据库文件
Ⅳ.由 Windows 系统管理员直接到操作系统中复制数据库文件
上述方法中,可行的是( A )
A) 仅Ⅰ和Ⅱ
B) 仅Ⅱ和Ⅲ
C) 仅Ⅲ和Ⅳ
D) 都可以
【解析】复制数据库的方法有:①使用复制数据库向导在服务器之间复制或移动数据库。
②还原数据库备份,若要复制整个数据库,可以使用 BACKUP 和 RESTORE Transact-SQL 语句。
通常,还原数据库的完整备份用于因各种原因将数据库从一台计算机复制到其他计算机。所
以选 A。
(12)设有职工表(职工号,姓名,地址 1,地址 2),其中,职工号为主码。现要求地
址 1 和地址 2 组合起来不能有重复值。在 SQL Server 2008 环境中有下列创建该表的语句:
Ⅰ. CREATE TABLE 职工表(
- 6 -
职工号 int PRIMARY KEY,
姓名 nchar(10),
地址 1 nvarchar(20),
地址 2 nvarchar(20),
UNIQUE(地址 1,地址 2)
)
Ⅱ. CREATE TABLE 职工表(
职工号 int PRIMARY KEY,
姓名 nchar(10),
地址 1 nvarchar(20),
地址 2 nvarchar(20) UNIQUE(地址 1,地址 2)
)
Ⅲ. CREATE TABLE 职工表(
职工号 int PRIMARY KEY,
姓名 nchar(10),
地址 1 nvarchar(20) UNIQUE,
地址 2 nvarchar(20)UNIQUE
)
Ⅳ. CREATE TABLE 职工表(
职工号 int PRIMARY KEY,
姓名 nchar(10),
地址 1 nvarchar(20) UNIQUE(地址 1,地址 2),
地址 2 nvarchar(20)
)
上述语句能正确实现此约束的是( C )
A) 仅Ⅰ和Ⅲ
B) 仅Ⅱ和Ⅳ
C) 仅Ⅰ、Ⅱ和Ⅳ
D) 都正确
【解析】Ⅲ表示在地址 1 的所有记录中地址不允许重复,即每个职工的地址 1 都不同且
每个职工的地址 2 也不允许重复。UNIQUE 是对创建的表的属性约束条件,与位置无关。
(13)在 SQL Server 2008 中,设有商品表(商品号,商品名,生产日期,单价,类别)。
现经常需要执行下列查询:
SELECT 商品号, 商品名, 单价
FROM 商品表 WHERE 类别 IN ('食品','家电')
ORDER BY 商品号
现需要在商品表上建立合适的索引来提高该查询的执行效率。下列建立索引的语句,最
合适的是( D )
A) CREATE INDEX Idx1 ON 商品表(类别)
- 7 -
B) CREATE INDEX Idx1 ON 商品表(商品号,商品名,单价)
C) CREATE INDEX Idx1 ON 商品表(类别,商品号,INCLUDE (商品名,单价)
D) CREATE INDEX Idx1 ON 商品表(商品号) INCLUDE (商品名,单价) WHERE 类别 = '食品
' or 类别 = '家电' 改过答案
【解析】建立索引是加快查询速度的有效手段。在 SQL 语言中,建立索引使用 CREATE
INDEX 语句,一般格式为:
CREATE [UNIQU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列名>[<次序>],<列名>[<次序>],)INCLUDE (属性名)WHERE 约束条
件
所以根据题意选 D。
(14)设在 SQL Server 2008 中有商品表(商品号,商品名,进货价格,销售价格),现
要求销售价格必须至少是进货价格的 1.1 倍。下列关于实现此约束的说法,正确的是()
设在 SQL Server 2008 中有商品表(商品号,商品名,进货价格,销售价格),现要求销
售价格必须至少是进货价格的 1.1 倍。下列关于实现此约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可以用触发器或者用 CHECK 约束实现
B) 只能用 CHECK 约束实现
C) 只能用触发器实现
D) 可以用 DEFAULT 约束实现
【解析】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可以用 CHECK 短语指定列值应满足的条件,也可以用触发
器约束,通过服务器自动激活相应的触发器,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所以触发器或 CHECK
约束都可以实现。但 DEFAULT 约束不能实现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只能表示实体或参照完整
性。
(15)设在 SQL Server 2008 中,用户 U1 在 DB1 数据库中创建了#Temp 表。下列关于#Temp
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只有在创建#Temp 表的连接中才可以查询#Temp 表数据
B) 在所有用户 U1 发起的连接中,都可以查询#Temp 表数据
C) 在创建#Temp 表的连接未断开时,DB1 数据库的所有用户都可以查询#Temp 表数据
D) 在创建#Temp 表的连接断开后,DB1 数据库的所有用户仍可以查询#Temp 表数据
【解析】用户若想在 SQL Server 中访问数据库的表,必须同该表建立一个连接表示通信
渠道,当连接中断时,无法对其进行访问。B 中只有用户与#temp 建立的连接才可以访问到
表。C 中不是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该表,只有 U1 用户和由 U1 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D 项很
明显也不正确。故答案为 A。
(16)在 SQL Server 2008 的某数据库中,设用户 U1 同时是角色 R1 和角色 R2 中的成员。
现已授予角色 R1 对表 T 具有 SELECT、INSERT 和 UPDATE 权限,授予角色 R2 对表 T 具有 INSERT
和 DENY UPDATE 权限,没有对 U1 进行其他授权,则 U1 对表 T 有权执行的操作是( A )
A)
B)
C)
SELECT 和 INSERT
INSERT、UPDATE 和 SELECT
SELECT 和 UPDATE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