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河北保定博野县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
答案
一、细心填一填。(共 19 分。)
1. 0.4 时=(
)分
6080 千克=(
)吨
0.48 公顷=(
)平方米
150 米=(
)千米
【答案】
①. 24
②. 6.08
③. 4800
④. 0.15
【解析】
【分析】1 时=60 分,1 吨=1000 千克,1 公顷=10000 平方米,1 千米=1000 米,高级单
位化成低级单位就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依此
换算。
【详解】0.4×60=24,即 0.4 时=24 分;
6080÷1000=6.08,即 6080 千克=6.08 吨;
0.48×10000=4800,即 0.48 公顷=4800 平方米;
150÷1000=0.15,即 150 米=0.15 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两个数的积是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约是 3.58,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
),最小是(
)。
【答案】
①. 3.584
②. 3.575
【解析】
【分析】“四舍”时,这个三位小数可能 是3.581、3.582、3.583、3.584,其中 3.584 最大;
“五入”时,这个三位小数可能是 3.575、3.576、3.577、3.578、3.579,其中 3.575 最小。
据此填空。
【详解】两个数的积是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约是 3.58,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3.584,最小是 3.575。
【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近似数,掌握“四舍五入”法是解题的关键。
3. 在括号里填上“>”“<”或“=”。
84×0.78(
56×1.02(
)84
)56
9.8÷0.12(
)9.8
6.75÷25(
)0.675÷2.5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一个数(0 除外)乘一个小于 1 的数,积一定小于它本身,据此比较即可;
(2)一个数(0 除外)除以一个小于 1 的数,商一定大于它本身,据此比较即可;
(3)一个数(0 除外)乘一个大于 1 的数,积一定大于它本身,据此比较即可;
(4)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 10,商不变,据此比较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84×0.78<84
56×1.02>56
9.8÷0.12>9.8
6.75÷25=0.675÷2.5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不计算比较大小,掌握积和因数的关系,商和被除数的关系以及商不
变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 一本科技书有 90 页,王芳每天看 a 页,看 5 天后还剩(
)页没看。当 a=11
时,还剩(
)页没看。
【答案】
①. 90-5a
②. 35
【解析】
【分析】每天看的页数×看的天数=已经看的页数,总页数-已经看的页数=没看的页数,
据此表示出剩下没看的页数;将 a=11 代入前边字母表示的式子中,求出值即可。
【详解】90-a×5=90-5a(页)
90-5a
=90-5×11
=90-55
=35(页)
看 5 天后还剩 90-5a 页没看。当 a=11 时,还剩 35 页没看。
【点睛】关键是明确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求值时,要先看字母等于几,再写出原式,最后
把数值代入式子计算。
5. 我国测量温度常用℃(摄氏度)作单位,有时还用℉(华氏度)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
算公式是:y=1.8x+32(y 表示℉,x 表示℃),某天温度是 15℃,相当于(
)℉:
某天的气温是 80.6℉,相当于(
)℃。
【答案】
①. 59
②. 27
【解析】
【分析】将 x=15 代入 y=1.8x+32,求出 y,填出第一空;
令 y=1.8x+32=80.6,根据等式的性质解出 x,填出第二空。
【详解】1.8x+32
=1.8×15+32
=27+32
=59(℉)
1.8x+32=80.6
解:1.8x+32-32=80.6-32
1.8x=48.6
1.8x÷1.8=48.6÷1.8
x=27
所以,某天温度是 15℃,相当于 59℉:某天的气温是 80.6℉,相当于 27℃。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有字母式子的求值以及解方程,有一定运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6. 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是 8 厘米、5 厘米,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 6 厘米,这个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30
【解析】
【分析】先判断出高是 6 厘米,对应的底是 5 厘米,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面积=底×高,
求出面积即可。
【详解】5×6=30(平方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30 平方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李师傅 0.48 小时做了 24 个零件,他平均每小时做(
)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
需要(
)小时。
【答案】
①. 50
②. 0.02
【解析】
【分析】求李师傅平均每小时做零件的个数,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用做的零
件个数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求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用做零件的时间除以零件的个数。
【详解】24÷0.48=50(个 )
0.48÷24=0.02(小时)
【点睛】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小数除法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8. 明明从一棵树走到相邻的另一棵树要走 5 步,照这样计算,他从第 1 棵树走到第 15 棵树,
一共要走(
)步。
【答案】70
【解析】
【分析】从一棵树走到相邻的另一棵树要走 5 步,可知两棵树之间的间隔长是 5 步,从第 1
棵走到第 15 棵一共有(15-1)个间隔;根据:总步数=间隔长×间隔数,即可求出一共的
步数,据此解答。
【详解】5×(15-1)
=5×14
=70(步)
所以,他从第一棵树走到第 15 棵树,一共要走 70 步。
【点睛】此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的知识点,关键能够看出 15 棵数之间只有 14 个间隔。
二、仔细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填“√”,错的填“×”,共 5 分。)
9. 如果 2n 是偶数,那么 2n+1 一定是奇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如果 2n 是偶数,说明 2n 是整数,且能被 2 整除,那么 2n+1 也一定是整数,被 2
除后余 1,说明不能被 2 整除,所以 2n+1 一定是奇数。
【详解】由分析可得:如果 2n 是偶数,那么 2n+1 一定是奇数。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0. 当 x=0.4 时,x2=0.8。(
)
【答案】×
【解析】
【分析】x2 表示两个 x 相乘,据此把 x=0.4 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进行计算,所得的结果
就是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详解】当 x=0.4 时,x2=0.4×0.4=0.16。
故答案为:×
【点睛】x2 和 2x 所表示的意思常常是学生们疑惑的地方。x2 表示两个 x 相乘,即 x 乘以 x;
2x 表示 x 的 2 倍,即 2 乘 x。
11. 盒子里有 11 个黑球和 5 个白球,从里面摸出一个球,摸到黑球可能性大。(
)
【答案】√
【解析】
【分析】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出的可能性就大。据此解题。
【详解】11>5
所以,盒子里黑球比较多,那么从里面摸出一个球,摸到黑球可能性大。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可能性的大小,掌握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 梯形的高不变,上底和下底都扩大到原来的 2 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4 倍.(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略
13. 3 个苹果的质量=5 个李子的质量,则 5 个苹果的质量比 10 个李子的质量轻。(
)
【答案】√
【解析】
【分析】先算出 10 个李子质量相当于多少个苹果的质量,再和 5 个苹果的质量比较即可。
【详解】3 个苹果的质量=5 个李子的质量
6 个苹果的质量=10 个李子的质量
5<6
所以 5 个苹果的质量比 10 个李子的质量轻。所以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对应的等量代换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即可。
三、认真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 5 分。)
14. 如果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
)。
A. 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B. 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C. 周长变大,面积不变
D. 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
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分析。
【详解】长方形周长=(长+宽)×2,平行四边形周长=临边和×2,围成平行四边形和长
方形各边长度没变,所以周长不变;长方形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长方
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
积,即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
15.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3.4÷1.1=3……1
B. 当除数大于 1 时,商大于被除数
C.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D.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
【答案】C
【解析】
【分析】A 选项根据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法则进行判断;
B 选项要考虑被除数是 0 的情况;
C 选项要知道循环小数指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会无
限循环下去,即小数位数无限。无限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但是这些数不一定存在循环。
据此判断;
D 选项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判断。
【详解】A.3.4÷1.1=3……0.1,本选项错误;
B.当被除数等于 0 时,除数大于 1,则商等于被除数,本选项错误;
C.循环小数指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会无限循环下
去,即小数位数无限,所以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但是这些数不一
定存在循环,所以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本选项正确。
D.根据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可知,被除数(0 除外)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商不
变。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的小数除法、循环小数、无限小数以及商不变的规律。
16. 如图,三角形甲的面积是 60 平方厘米,则三角形乙的面积是(
)。
A. 60 平方厘米
B. 30 平方厘米
C. 20 平方厘米
D. 10 平方
厘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2÷底=高”求出三角形甲 30 厘米长的底边上的高;三角
形乙 10 厘米长的底边上的高与三角形甲 30 厘米长的底边上的高相等;再根据“三角形的面
积=底×高÷2”求出三角形乙的面积。
【详解】60×2÷30
=120÷30
=4(厘米)
10×4÷2
=40÷2
=20(平方厘米)
所以三角形乙的面积是 20 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甲和三角形乙等高。
17. 同学们围成一个三角形做游戏,每边都有 9 名同学(每个顶点有一名同学),一共有
(
)名同学。
A. 24
【答案】A
【解析】
B. 27
C. 30
D. 29
【分析】因为每个顶点处的人数在每条边上重复相加,所以总人数=每边人数×3-3,据此
即可解答。
【详解】9×3-3
=27-3
=24(名)
一共有 24 名同学。
故答案为: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边上的总人数=每条边人数×3-3。
18. 下面关于图形 a、b、c 的面积大小,(
)的说法正确。
a 图形
b 图形
c 图形
A. a 图形的面积最大
C. c 图形的面积最大
【答案】D
【解析】
B. b 图形的面积最大
D. 三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分析】假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观察图形可得:
图形 a 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4+底为 1、高为 1 的三角形的面积×2;
图形 b 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3+底为 1、高为 1 的三角形的面积×4;
图形 c 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3+底为 1、高为 1 的三角形的面积×4;
然后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a²,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ah÷2,分别求出三个图形的面
积,然后再比较解答。
【详解】假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图形 a 的面积:1×1×4+1×1÷2×2
=4+1
=5
图形 b 的面积:1×1×3+1×1÷2×4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