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①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②不忍登高临 远, , 。(柳永《八声甘州》) ③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的 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 两 2.按要求选择。(5 分) ⑴学校新建一座亭子,想要悬挂一幅楹联,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你认为合适的 一联是( )。(2 分) A.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 B.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C.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D.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⑵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 远远望去,美术馆造型如同几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堆叠交错,富于现代的几何感;外观 。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第一印象, 黑白相映, 似乎预示着这座美术馆将助力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 , ①俨然从建筑立面上绘就一幅中式画卷 ②又恰好是水墨与宣纸的颜色 ③也突显出江南建筑的特点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 ①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②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 1913 年。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 文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 在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 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 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 ③应注意的是,无论观点如何,双方都是在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上立论的。不可否 认,中国古代确实不存在“儿童文学”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要对中国儿 童文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之所以不是完 全采用现代标准,是因为古今有别,考察时应避免以今衡古。 ④在中国古代,最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莫过于童谣。不过有很多童谣被统治阶级 用来制造舆论,也有不少被用来向儿童灌输封建伦常,这些童谣都不能纳入古代儿童文学的 范畴。当然,仍有相当数量的童谣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这类童谣明代以后尤多,如明代杨 慎所编《古今风谣》中的部分童谣、清代郑旭旦所编《天籁集》、意大利人韦大利 1896 年 所编《北京儿歌》、美国人何德兰 1900 年所编《孺子图歌》。这部分童谣,内容取自儿童 日常生活,没有牵强附会,也没有强加道德诠释,且言辞质朴,多用叠音,节奏明快,适合 儿童记诵,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接受能力。 ⑤蒙书专为儿童编写,作启蒙发智之用,但细分又有不同。一类为识字百科,如《三字 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从目的和效果来看,这类书更像是后来的识字课本。另一类 则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虽然内容简单,但都有明晰的人物、故事情节,用浅显的语言讲述故 事,用符合儿童性情的方式教之以事,以事寓理,或诱之以趣,以趣入情。如元代虞韶的《日 记故事》,搜集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描写儿童才智的小故事。又如始撰于明代的《龙 文鞭影》,虽看似为典故大全,但对其中所含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这类作 品应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 ⑥另外,不能认为只要是描写儿童的作品,就属于儿童文学。像左思《娇女诗》、李商 隐《骄儿诗》等以儿童入诗,情感真挚、刻画逼真、手法多样,但这不是儿童文学,因为这 些诗只是以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孩子,用成人的笔触来描写孩子,表达的是成人内心的情感活 动,唤起的是与诗人身份、环境相近的那些人的共鸣。现在我们用这类作品来对儿童进行文 学启蒙,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⑦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既适合儿童阅读,又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如 《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西游记》中的部分篇章等。 不过,这部分作品不是专为儿童编写、创作的,它们可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经过加工后可 供今天的儿童阅读,但不能直接称为“儿童文学”。
⑧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心理且适宜儿童接受的文学作 品,因此,中国古代虽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但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说中国古代不 存在儿童文学是不客观的,只能说,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不是完全契合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 和体系,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没那么丰富,数量也没那么繁多。 3.第②段中的“发现‘儿童’”具体是 指 。(2 分) 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 分) A.凡属古代儿童文学的童谣均不是为制造舆论而作。 B.《北京儿歌》《孺子图歌》等童谣集专为儿童编写。 C.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的作品只能是儿童文学作品。 D.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诗歌不宜出自成年诗人之手。 5.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2 分) A.“儿童文学”与“现代儿童文学”内涵相同。 B.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应属于儿童文学范畴。 C.某一文学概念与相关文学事实可以不在同一时间产生。 D.现代儿童文学不必满足为古代儿童文学设立的判断标准。 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 分) 7.小洁同学读完本文,从图书馆借来《龙文鞭影》阅读,却产生了疑惑,按照本文作者提供 的判断标准,《龙文鞭影》真的可以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吗?请结合下面《龙文鞭影》的 节选部分,向小洁谈谈你的看法。(4 分)
名高麟阁,功显云台①。朱熹正学②,苏轼奇才。 〔注〕①麟阁、云台:汉代皇宫中的两处建筑,朝廷在此画像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如霍光、 邓禹等。②正学:合乎正道的学说。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5 分) 被劝进来的病人 干亚群 ①逢三与逢七,是小镇的市日,类似于我老家的赶集。碰上市日,医院比较忙,病人把 集赶了,顺带把自己的病也看了。 ②市日把村民赶到镇上。毫无遮拦的市场里,村民们挑肥拣瘦,掂斤捻两,最后以惊人 的耐心杀价掐价。市场上的果蔬大多是自产自销,所以,他们买卖人的身份一个月里经常在 换,轮到别人向自己砍价时,嘴上吵吵嚷嚷,手上却不让人吃亏,秤早已捏了起来,秤尾往 上一翘,顾客的头随之一歪,一桩生意就完成了。③太阳跳上树梢,把市场照得像块煎饼时, 人们各自完成买与卖,然后周围的声音慢慢浅下去,摊位上的东西也渐渐薄起来,零乱的脚 印,散落的垃圾,以及花花绿绿的鸡屎,跟灵感跑了一半的油画似的。④市日把一撮人劝进 了医院。他们带着集市的痕迹来看病。他们把拖拉机的突突声拐进了医院的大门,手推车咕 噜咕噜,一个侧身依在墙角,自行车前架后搁,心事重重似的靠过来,医院的天井一点点被 它们拥塞。清洁工阿德挥舞着扫帚,指挥着拖拉机停这边,手推车放那边,至于自行车,一 律摆到车棚。容不得商量。一旦有人把车放错了位置,阿德就提着扫帚跑过去,如果来人不 配合,阿德的脸就开始涨红,话也结巴,脖子上青筋凸起。如果有人来看病找不到医生,他 会满医院地帮忙去找,一边找,一边大声咳咳,似乎在打暗号。 ⑤到了医院,买卖人变成了病人。对他们而言,医院跟集市无非是换了个场景,仍用刚 才吵吵嚷嚷的声音陈述自己身上的某个痛点。医生当然不会仅限于病人一句肚痛头晕就开方 子,肯定要问清肚痛的来龙去脉、前因诱因。而病人翻来覆去跟烙饼似的停留在自己的痛点 上,医生需要的信息仍云遮雾绕。 ⑥我坐在童医生对面,彼此是同事,但在和病人打交道这件事上,她是我老师。吵吵嚷 嚷的声音里,童医生看上去很惬意,看见病人既不问病史,也不做检查,而是先笑嘻嘻地问 病人今天市日又买了啥,然后夸病人会买东西,价格实惠。病人听了,似乎觉得自己捡了一
个大便宜,语气开始亲切起来,甚至掀开篮子给童医生看自己买的东西,童医生侧过身,极 认真地看了看病人的篮子,再次夸病人会买东西。俩人像是街头偶遇的老朋友拉起了家常, 饮食咸淡,起居习惯,聊天把买卖人劝进病人角色。他们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最近的生活史复 习了一遍。就在病人絮絮叨叨时,医生的问话戛然而止,一张处方已递到病人面前,仿佛是 市日里的一杆秤。 ⑦病人一坐到我前面,我根本不会像童医生那样转弯抹角地先跟病人温习市日,而是直 截了当地开启病人与医生的模式。他们的病痛大多是积累起来的,问他们为什么不早点来看, 回答几乎是一模一样,等市日时来看,似乎特意来看病是一件难为情的事。 ⑧他们 看过内科看外科,看过外科看牙科,一次次来到医生面前。而她们,闪进了右侧的诊室。她 们进来时不像是看病,倒像探病,一身花衣服。她们手里提着七七八八的东西,声音也是七 七八八,似乎集市的热闹仍然悬在舌头上。有时等我给病人做好检查出来时,发现突然少了 几个人,原来是跑到院子里做生意去了。她买她的花裤子,她买她的红番茄,然后,俩人你 提着我的花裤子,我拎着你的红番茄,再次进入诊室,脸上荡漾着番茄红。还好,她俩的病 情不一样,否则我真怀疑她们刚才把病也交易了。 ⑨市日上的事,像边角余料似的被病人带进了医院。有人说有一个老头,每次市日摆旧 书摊,可等他把书摆好,市日就散了,于是他又把书一本本收起来,几乎没有做过一笔生意, 看上去像来晒书的。我置身在他们的闲谈中,忍不住问,他是卖的,还是租的?说话的人摇 摇头,然后一屁股坐到童医生那儿,似乎把老人旧书摊这件事压了下去。 ⑩虽然市日是医院看病最忙的日子,但病人看病的时间都不长,大多病人出去时手里只 不过多了一张方子,有的甚至方子都没有。到了十点半后,重新空荡荡的,却留下了一堆堆 的花花绿绿,已经分不清是鸡屎盖着鸭屎,还是鸭屎压着鹅屎,唯一可以辨别的是羊粪,院 长戏称是“六味地黄丸”。11 阿德站在院子里咳咳咳。不一会儿,大家从科室里出来,脖 子上挂着听诊器,而手里提着扫帚、冲水器,听从阿德的指挥,开始清扫院子,仿佛走的是 客人。 8.第⑧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分) 9.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标题“被劝进来的病人”中“劝”的含义。(3 分)
10.与聚焦单个人物形象不同,本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4 分) 11. 本文重点写村民就医,而②③两段描绘集市场景,这种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 请对此加以赏析。(4 分)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 12—14 题。(8 分) (北宋)孔武仲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浅浦耀金知跃鲤, 前滩点雪见栖鸥。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12.根据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 )。(1 分) A.夜泊 B.野寺 C.山行 D.江上 13.对第二、三联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景象悠远宽阔,笔触则又细腻传神。 B.写景远近结合,丰富立体而有情致。 C.写秋日景色萧条冷落,富有画面感。 D.写眼前所见,也含有诗人揣度之辞。 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20 分) 朱熹 宋若水传 (宋) ①宋公讳若水,字子渊,成都府双流县人。自幼即知刻苦为学。从州举试外省,得奏名, 对策廷中,切直无所避,考官不说,犹以冠乙科。授嘉州龙游县主簿。
②移知神泉县,始至,承废弛之余,首罢追胥①之扰,但以幅纸书负租,与民为期,无敢 后者。不数日,尽偿前令宿逋②。邑产黄雀,岁供诸司百万计。公请罢之,民用不扰,而物 生亦遂,至今为法。诸司知其治行,徙知嘉州犍为县。神泉民相率留之,不能夺也。 ③除秘书丞,公为书数万言,历数当时刑赏之缪,宰相闻之怒,出公提举江东常平等事。 上称公诚实,俾移福建。汀州远且多盗,又名瘴乡,常时使者按行多避不往。至是群盗甫平, 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慨然引车深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饮之。 ④除湖南提点刑狱公事。衡山浮户③有与土人不相中者,曰:“衡山,国之寿岳④。祠城 东故有溪,并城南出。后或凿城北址,导水使西,不能无断地脉。请筑山决水,使复故道。” 公曰:“水西出岁久,故道皆为民居。今欲东之,则是数百家者不无荡析离居之苦。且寿岳 之云,无所经见。就如其言,则国家中兴在西流之后,尤不宜妄有改作。”事乃得已。 ⑤被旨摄帅事,飞虎军素骄悍,白昼掠人,吏不敢问。公一以军律绳之赏信罚必士民以 是得安其居而军吏亦皆悦服。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②前令宿逋:前任县令拖欠上级官府的赋税。③浮户:没有固 定户籍的人口。④寿岳:指庇佑国运昌盛,福寿绵延的山。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⑴不能夺也( )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⑴民用不扰,而物生亦遂( ) ⑵俾移福建 A.通达 B.严厉 C.舒展 D.长成 ⑵历数当时刑赏之缪( ) A.逐一 B.严厉 C.清楚 D.反复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至是群盗甫平,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慨然引车深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饮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