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80 分)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6 页,35 个选择题,共 35 分;第Ⅱ卷 6 页,6
个非选择题,共 45 分。
2.所有题目的答案都必须填涂和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每题 1 分,共
35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5 分)
读图 1 景观图,完成 1--2 题。
1.能反映出我国江南水乡的景观图是
B.②
A.①
D.④
2.四图中降水稀少,而淡水资源极为丰富的是
D.④
C.③
A.①
B.②
C.③
读图 2 经纬网图,完成 3--5 题。
3.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
C.秋分
B.夏至
D.冬至
4.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70°S,150°E
C.70°N,150°E
B.70°S,150°W
D.70°N,150°W
5.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读图 3 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 6--7 题。
6.图中①大洲和②大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7.关于②③两大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临太平洋、北冰洋
B.均跨寒、温、热三带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均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读图 4 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 8--9 题。
8.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9.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读图 5 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 10--11 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11.图中⑥地与⑤地相比,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读图 6 俄罗斯简图,完成 12--13 题。
12.图中①地的主要地形区为
A.西欧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欧平原
13.俄罗斯东部有许多河流,但航运价值不高,最主要
的原因是
A.运费高
C.流量小
B.结冰期长
D.流程短
读图 7 欧洲部分图,完成 14--16 题。
14.下列旅游资源与国家搭配正确的是
A.水城威尼斯——③
C.罗浮宫——①
B.阿尔卑斯山——②
D.陡峻幽深的峡湾——④
15.该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6.该地区乳畜业发达的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是
A.气候要素
C.交通因素
B.市场因素
D.地形因素
读图 8 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完成 17--18 题。
17.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是
A.东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B.南部地区
D.中部地区
18.关于美国工业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的原因错误的是
A.地价相对低廉
B.环境污染相对小
C.劳动力相对充足
D.交通更加便利
读图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完成 19--21 题。
19.从丹江口水库到北京沿线依次经过省市的简称是
A.鄂、豫、冀、京
C.鄂、豫、京、冀
B.鄂、冀、豫、京
D.豫、鄂、冀、京
20.北京所在的干湿地区
A.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B.半湿润地区
D.半干旱地区
21.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布不均衡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
图 10 阴影部分为我国部分农业区的分布,读图完成 22--23 题。
22.关于四农业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耕地以水田为主
B.②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
C.③地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④地农作物一年两熟
23.四农业区发展农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A.光热充足
C.降水丰沛
B.地形平坦
D.人均耕地多
读图 11 我国四列山脉示意图,完成 24--25 题。
24.①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5.关于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武夷山山脉走向一致
C.山脉北侧年等降水量在 400mm 以下
B.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D.位于我国地势的
第三级阶梯上
读图 12 我国粮食产量和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完成 26--27 题。
26.下列关于我国粮食的叙述,错误的是
A.2013 年以来,连续两年粮食产量超过 6 亿吨
B.2008 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C.2011 年以来,我国粮食增长率逐渐减少
D.粮食增长率减少时粮食产量减少
27.为确保我国粮食稳定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A.停止一切占用耕地的工程建设活动
B.进一步将林地和草地开垦为耕地
C.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读图 13 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完成
28--29 题。
28.图 13 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C.洪涝
B.台风
D.寒潮
29.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读图 14 沿北回归线大陆和台湾岛地形剖面图,完成 30--32 题。
30.读图,①省份是
A.浙江省
C.广东省
B.海南省
D.福建省
31.据图分析,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C.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B.地势西高东低
D.山脉为东西走向
32.②海峡是重要的“海上走廊”,它连接了
B.黄海与东海
D.南海与渤海
A.渤海与黄海
C.东海与南海
读图 15、16,完成 33--35 题。
33.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大致分布规律是
A.自东北向西南减少
C.自西北向东南减少
B.自西南向东北减少
D.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34.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因素
A.①④
②夏季风
B.③④
③海陆因素
④人类活动
C.①②
D.②③
35.山东省作为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临渤海黄海
④降水季节变化小
②劳动力缺乏
⑤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③地形以平原为主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5 分)
二、综合题
36.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8 分)
(1)①处所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1 分)
(2)图中 A 山顶位于 B 山顶的
方向。(1 分)
(3)②处的海拔可能是
。(填字母)(1 分)
A.360 米
B.50 米
C.140 米
D.260 米
(4)③处会形成瀑布,说明理由。(2 分)
(5)④河段和⑤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填序号)(1 分)
(6)⑥处的登山者能否看到⑦处的登山者?说出判断理由。(2 分)
37.读西亚地区相关地图和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 分)
(1)①海峡的名称
,②国家的名称
。
(2 分)
(2)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
”。(1 分)
(3)据图分析,A 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2 分)
(4)据表格资料分析,B 国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2 分)
38.读南亚地区、法国和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7 分)
( 1 ) ① 河 的 名 称 是
, 与 ② 河 相 比 , 流 量 季 节 变 化 小 的 是
( 填 序 号 ) , 该 河 流 季 节 变 化 较 小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3 分)
( 2 ) 法 国 的 地 势 特 征 为
, 判 断 依 据
是
。(2 分)
(3)乞拉朋齐被成为地球的“雨极”,分析其降水量多的原因。(1 分)
(4)与法国相比,澳大利亚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狭小,分析其原因。(1 分)
39.读西北部分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相关地图,完成下列问题。(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