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7 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辨析题(共 3 题,每小题 16 分,共 48 分) 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请对 此观点予以辨析。 答:题中观点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1)商品性是媒介作为市场化主体正常运营产生的利润,所以大众媒介是以市场为导 向,他提供的信息和产品必须考虑受众的需求。但是,大众媒介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同时具 有文化属性,这要求媒介要肩负社会导向的职能。如果这两者协调不好就容易导致传媒的 庸俗化、低俗化,沦为广告商的工具。 (2)大众传媒以空前的规模和无法抗拒之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着“现实社会的构建”, 而这种影响力又是以人们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审美取向的变化和确立为标志,并以文化 遗产的方式代代相传。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体系的完善,人们闲暇时间的多样化,将会 有更多的受众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传媒营造的“环境”中;从心理学角度看,受众心理的 “丰富性动机”也促使传媒成为集新闻、信息、娱乐、知识等丰富性内容为一体的“文化 装置”。大众传媒从国家政策严格控制下的不含任何商业色彩的政治属性,到以市场求发展, 积极寻求在市场条件下的“喉舌”作用和“传媒”作用并重,经历一场日益接近其本质定 位的深刻变革。其中,对于大众传媒产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媒介 全面步入市场、面向竞争,采取正确的运作方式与策略,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依据。 2.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有效结果,制约传播效果 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答:这一观点具有片面性。理由如下: (1)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等的变化。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①它指的是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衡量,传播效果指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②不管传播者有设有传播意图,他们所从事的传播活动总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衡量,传播效果指受传者受到了传播活动的影响,在什么方向、多大程度上加 强或改变丁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2)制约和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①传播主体。传播主体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者的可信度和权威度。
在现实生活中,可信度与权威度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有权威的人自然值得信任,值得 信任的人往往具有权威。对传播者来说,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度无疑会提高传播效果。 ②传播技巧。传播是一项技巧性很高的活动,不同的传播方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传播 效果。所以,要提高传播效果,就要掌握必要的传播技巧。 耶鲁学派将传播的说服艺术总结为三个方面: a.正反之选:要说服受众接受一种观点,是把这种观点的优劣都讲出来好,还是只讲 优势好,是使用“一面之词”还是“两面之词”,传播媒介必须作出合理的选择。在多数情 况下,一味地否定或简单地肯定,都很难说服受众,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但在某些情况 下,只讲“一面之词”要比兼谈“两面之词”更有效。 b.先后之选:提出观点的先后顺序,即把传播者的观点放在开头说还是放在最后说, 对传播效果也有影响。放在前面的内容最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而放在后面的内容则最容 易被受众记住。 c.明暗之选:结论是由传播者明白给出还是由受众自己得出,也会对传播效果产生不 同的作用。有时,鲜明的态度有利于受众接受传播者的结论;有时,暗示的方式更有利于 受众接受传播者的结论。 ③传播对象。受众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a.听从性:有人容易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人不容易听取意见,前者是听从性较高的人; 后者就是听众性较低的人。对大众传播者来说,面对听从性高的受众自然容易实现传播效 果,反之则比较困难。 b.往往可以促使传播效果的实现,这就是所谓的“恐惧诉求”。 c.免疫论:在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可以通过给受众介绍少量反面信息的方式,而使他 们增强对反面信息的抵抗力。有效地利用这种方式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确信受众的确不可 避免要接触到反面信息;事先给予受众的反面信息应是少量的。 总之,“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有效结果”这一观点 是正确的,但仅仅将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作为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片面的,不科学 的。 3.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指出媒介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讯息。请对此观点予 以辨析。 答: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是不完全科学的。理由如下: (1)“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 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
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在麦 克卢汉看来,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 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 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于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初曾在西方国家引起轰动。“媒 介即讯息”的观点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 社会历史作用。从唯物史观出发看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 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已经为信息社 会的发展所证实。因而,从这一层面看来,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是科学的,对人们认识媒 介工具的重要性是有启发意义的。 (3)作为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惟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 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②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人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到自己 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主宰的对象。 总之,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只强调了媒介工具和技术的巨大能动性的一面, 而没有看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对它制约的一面,其理论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因而是不完 全科学的。 二、论述题(共 4 题,每小题 18 分,共 72 分) 1.“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自创的一个词汇,并在学界获 得了广泛使用。请论述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提出的“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 答: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强调文化的等级,强调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认为 只有精英文化才持有对社会进行批判,从而颠覆现存社会,给人们带来解放福音的特权。 出于对大众文化的极端蔑视,他们以彻底否定的态度创造了“文化工业”的概念,并以这 个概念奠定了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文化观的基调。 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提出的“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工业”时代是一个文化沦落为商品的时代。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没有对“文化工业”时代何时出现提出过具体的时间,但他们描绘 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在这个时代里,“文化工业”的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都是严格按照商品的操作模
式运行的,“文化工业”的主控者揣摩大众即消费者的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对文化产品的生 产流程进行分工。为了使利益最大化,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分工也就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变 得越来越细致,这就是“文化工业”中所谓的“管理”。文化产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与其他 商品交换。文化产品的价值由这些产品所能实现的价值,即它们的交换价值决定,而不再 取决于它们自身的特殊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在这种工业生产体系中生产出的文化产品, 具备一切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特点:商品性、标准性和批发性。“工业”一词在“文化 工业”里指的就是文化本身的标准化。虽然文化工业的整体运作将利益动机赤裸裸地编织 到文化形式中去,但它们依然被堂而皇之地贴上了“文化”的标签,贩卖到文化市场中去。 从这些文化形式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为它们的生产者赚取谋生银两的那一刻起,它就 具备了商品的一切品质,沦落成纯粹的商品。 这种大批量的、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生产的文化产品,是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观中的文 化产品相背离的。在阿多诺等人看来,具有以上三个特征的文化产品偏离了正常的文化轨 道,它以大众消费为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一步步趋向物化,直到沦为纯粹的商 品。所以,在“文化工业”时代,文化产品不是由“大众”自发产生,而是统治阶级为了 维护其统治,在大众文化的包装下,大批量生产又大批量批发到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精神麻 醉剂。文化商品事实上就是商品社会中政治经济霸权的一种反映形式。所以法兰克福学派 认为,在这样的时代中生产出的文化产品,对它们的称呼再也不应该落脚到“文化”上, 而必须给它们更名。 (2)“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具有其他商品所没有的特质:隐蔽的欺骗性。 “文化工业”将人们耳熟能详的旧有的文化形式和新技术带来的新形式巧妙地融合到 一起。它根据大众的消费小心翼翼地度身定做它的文化产品。虽然大众不是它的第一考虑 对象,可它对大众的需求却显得如此体贴入微;虽然它考虑的对象不是真正的人,而是“机 器的附属品”,但它却表现得很“人性”;虽然“文化工业”最经典的产品也不掩饰它对“效 益”的考虑,但却并不因此而让现代人反感,这无疑已体现出“文化工业”在掩饰自己的 真实企图中获得了胜利。“文化工业”的第一个产品是它自己的广告;“文化工业”制造的 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让人们忍受一个大众化的没有批判意识的舆论。 阿多诺等人分析了“文化工业”欺骗大众的手段: ①“文化工业”宣称,为了上亿人平等地享受文化工业的产品,一定的重复生产是必 须的,用同样的商品满足不同的人同样的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只有为数不多的文化 产品生产中心,所以这必然与大规模的消费数额间产生技术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就 是有组织地计划和管理文化的生产过程。因为组织和管理这些产品的标准是消费者的需求, 所以他们的做法得到了消费者的理解,极少遇到大众的抵抗。 ②“文化工业”以貌似的自由代替不自由,以“快感”麻痹人们思考的神经。 “文化工业”的产生原则是:什么是最打动人的,就把什么制造出来给人享用,即使 明知这是一个骗局。“文化工业”尊奉的信念是:大众社会不需要文化,只需要娱乐,娱乐 行业提供消费品就是为了让社会享用。
③“文化工业”还不断地向消费者许愿,承诺将不断地改变娱乐的形式和派头。尽管 这种种许诺实际上并没有兑现;尽管它让消费者欣赏的,只是让消费者画饼充饥,但“文 化工业”表面的华丽与热闹掩饰了它的阴谋。它“用令人兴高采烈的预购,来代替现实中 禁欲的痛苦”。在大众文化中,人最终被文化工业异化和同质化了,成了一个个原子。 “文化工业”的产品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足以掩盖自己的危害。尤其是物质富 裕的后现代社会,中产阶级在物质上获得了满足感,成为“文化工业”最喜欢利用和招揽 的阶层,直到成为自愿屈服和维护文化工业产品的中坚力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