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 意。) 1. 若要排练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短剧,以下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A. 婆罗门在田地里辛勤劳动 B. 首陀罗在主持祭祀活动 C. 刹帝利命令军队出兵作战 D. 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 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 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故 ABD 场景不 符合史实,C 场景符合史实。故选 C。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掌握四个等级的名称、包括的阶层和 从事的职业。 2. 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假如张骞能深入地中海沿岸,他将会看到一 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罗马的国情是 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 300 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 常政务 ②罗马法庭依据《十二铜表法》对触犯法律的人进行判罚; ③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④终身独裁官凯撒被人谋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 138 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 300 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罗马法庭依据《十二 铜表法》对触犯法律的人进行判罚,故 A 符合题意。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是前 73 年,终身 独裁官凯撒被人谋杀是前 44 年,故 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 3. 九年级 1 班的一个学习小组在探究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史实及其影响时发生了争论,出现 了下列四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阿拉伯人改进后传到了欧洲 B. 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数字符号 C. 古代阿拉伯人发明了通用计数法 D. 它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印度人发明了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改进后传到欧洲最后传 播到全世界,这就是阿拉伯数字,C 项符合题意,排除 A 项;阿拉伯数字是国际上通用的一 种数字符号 , 它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排除 BD 两项。故选 C 项。 4.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下列能 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但丁的文学作品 B.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C.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D. 苏格拉底的哲学主张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可知,这是强调人本身,体现的是人文主 义,但丁作品体现了这一点,A 项正确;贝多芬是音乐家,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思维科 学,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排除 BCD 三项。故选 A 项。 5.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 为三个时期:1500 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 年~19 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 19 世 纪末到 20 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 【答案】A 【解析】 B. 文艺复兴 D. 工业革命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 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代。A 选项符合题意;14 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 解放。B 选项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指发生在 17-18 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 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C 选项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从英国发起 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D 选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6. 哥伦布的航行计划是建立在对地球距离的错误估算之上的。有人提出幸亏哥伦布做了错 误的计算,否则他就不会向西航行,也就发现不了美洲大陆。这说明 A. 进取的人文精神促成新大陆的发现 B. 哥伦布发现美洲具有历史的偶然 性 C. 狂热寻金使哥伦布等人不惧怕艰险 D. 知识的落后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 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有人提出幸亏哥伦布做了错误的计算,否则他就不会向西航行,也 就发现不了美洲大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不是预定的目的,属于偶然发现。B 正确;题干 材料只是在评论哥伦布的远航,计算错误发现了美洲大陆。没有涉及到人文精神、哥伦布不 怕艰险、知识落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等内容,ACD 排除;故选 B。 7. 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搜集“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 题应该是 A. 古代亚非文明 B. 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C.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 亚欧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法兰克王国确立了西 欧的封建制度;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国家,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西 欧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都处于西欧的封建时期,因此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亚欧封建 社会,D 项正确;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属于欧洲文明,排除 A 项; 只有大化改新是改革,排除 B 项;只有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涉及到城市的发展,排除 C 项。故 选 D 项。 【点睛】 8.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 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 1799 年 11 月 9 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D. 1813 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因为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结合历史分析:选项 A.马克思认为, 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事实的看法。只有选项 A 符合题意,BCD 三项都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 A。 9. 中世纪后期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 里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是( ) A. 亲自耕种土地 B. 开设手工工场 C. 建立租地农场 D. 建立庄 园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世纪后期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新 的生产经营方式,这里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是建立租地农场。在租地农场,土地所
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租地农场主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 其余资本,使用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故 C 符合题意;亲自耕种土地不符合史实,故 A 不合题意;开设手工工场、建立庄园经济不属于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故 B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C。 10. 以下是历史课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板书设计的一部分。从该板书中不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 ) A. 资本主义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得以确立 C.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标志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步确立,这在 板书设计中没有体现,B 符合题意;英国的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资 产阶级革命的爆发,A 板书中能得出结论,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的完成,C 板书中能得出结论,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爆发革命、复辟、 政变等过程十分曲折,D 板书中能得出结论,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1.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历史学 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从时空观念角度为下列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 封建制度的覆灭 B.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 革命,图二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图三是美国独立战争,图四是法国大革命,由此可知,四 幅图描述的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活动,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5 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使各地区的民 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区性阶段宣告结束。”这句话意在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 ) A. 使欧洲开始与其他地区联系 B.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扩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使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 区性阶段宣告结束”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 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选项 B 符合题意;欧洲与其他地区早已有联系,“开始”不 准确,选项 A 排除;“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扩张”并非材 料主旨,选项 CD 排除。 13. 历史学家吴于廑认为,近代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以 1500 年左右为世界近代史的开 端。下列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依据的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 D. 法国大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 年左右,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了新航路的探索,发现了 新大陆,使世界形成了一个整体,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4. 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 国!”路易十六这样说的原因是( )
A. 伏尔泰和卢梭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B. 伏尔泰和卢梭直接领导了法国大革命 C. 伏尔泰和卢梭宣扬追求现世生活的享受,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D. 伏尔泰和卢梭宣扬神权至上,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路易十六的话实 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启 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 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为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了 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故路易十六这样说的原因是伏尔泰和卢梭宣传自由、平 等和民主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A 项正确;伏尔泰和卢梭是 17-18 世纪启蒙 运动的代表人物,没有直接领导法国大革命,B 项错误;宣扬追求现世生活的享受是文艺复 兴的主张,不是启蒙运动的主张,C 项错误;伏尔泰和卢梭宣扬自由、平等、法治等主张, 没有宣言神权至上,D 项错误。 15. 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 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 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 殖民扩张推动了工业化革命 C. 非洲奴隶反殖民压迫是正义的 D. 非洲和欧洲同时进行工业化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的信息可 知,材料中“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非洲奴隶……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 化革命”强调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对工业化革命的重要性,即殖民扩张推动 “工业化革命”, B 项符合题意。A 项表述不合史实,排除;C 项表述不合题干,排除;D 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由此可知,ACD 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6. 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体现这一原则的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美国 1787 年宪法 D. 《人权 宣言》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华盛顿的主持下,美国制定了 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 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C 项正确;《权利法案》是英国文献, 《独立宣言》 宣布美国独立,《人权宣言》是法国文献,排除 ABD 三项。故选 C 项。 17. 华盛顿在 1783 年 12 月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 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 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他完成的使命是( ) A. 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 B. 完成了美国宪法的制定 C.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 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775 年到 1783 年,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实现了独立,华盛顿 完成了他的历史任务,A 项正确;1787 年华盛顿完成了美国宪法的制定,从而开创了美国民 主政治的先河,排除 BD 两项;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排除 C 项。故选 A 项。 18. 欧洲各国君主结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即使拿破仑当上皇帝,他们依然组织反 法同盟与他一次次较量。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 惧怕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 B. 害怕法国大革命导致本国发生革 命 C. 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 D. 欧洲封建专制王权受到威胁 【答案】C 【解析】 【详解】欧洲各国君主视拿破仑为革命的后继者,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波及本国,惧怕资产 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同时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使欧洲封建专制王权受到威胁,害怕法国 大革命导致本国发生革命,所以他们干涉法国大革命,欧洲各国君主不把本国人民利益放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