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福建省宁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班级开展“魅力语文”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 下面是艾语文同学用收集的名句写的一段心得,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圣哲,用他们的文字和行动阐释了
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风骨。刘禹锡被贬多年,仍保持“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的积极心态;
辛弃疾赋闲居家,仍不忘杀敌报国,梦中出现“马作的卢飞快,____”的冲锋陷阵场景;李
白虽失意悲愤,却始终抱有“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的信念;文天祥不幸被囚,却视死
如归,发出“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心声。
“老夫”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_____,西北望,射天狼”表达渴望杀敌
报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_____,殊未屑”中流露出突
破性别束缚,报效国家的愿望;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表明他临危受命
的担当;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抒发他为民为国的远大抱负。
【答案】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 弓如霹雳弦惊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⑤.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⑥.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⑦. 受任于败军
之际
⑧.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⑨.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⑩.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霹雳、沧、雕、蛾眉、忧。
2. 下面是艾语文同学对故乡的描绘,请你帮助他完成。
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 )地走着,穿过几
块摇 yè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
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 dì造五光十色的捕
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 )的村庄,稀
疏矮小的草房子,( )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童年的生活虽然贫瘠,
但是很有乐趣。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 )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
圆月缺,四季流转。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的原因,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
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河堤.___ ②袅.___娜 ③摇 yè___ ④dì___造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闲庭信步 散落 错综复杂 领略
B. 闲庭信步 稀落 纵横交错 领
悟
C. 漫不经心 散落 纵横交错 领略
D. 漫不经心 稀落 错综复杂 领
悟
(3)文中画横线处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dī
②. niǎo
③. 曳
④. 缔
(2)C
(3)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
正是文学的原因,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河堤:hé dī,沿河道两岸用土或石垒成似墙的构筑,防止河水溢出河床。
袅娜:niǎo nuó,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也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摇曳:yáo yè ,指逍遥;轻轻地摆荡, 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
样子。
缔造:dì zào,(动)创立;建立(伟大的事业)。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闲庭信步:在很大的院子里散步,形容很清闲的样子,有时也形容信心十足。漫不
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结合“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
上,一个瘦弱的男孩,……地走着”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随随便便地走”,应使用“漫
不经心”;
第二空,散落:分散,下落。稀落:稀少;稀疏;零落。结合“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
着……的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村庄分布”,应使用“散
落”;
第三空,纵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结合“……
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的水流”,应使
用“纵横交错”;
第四空,领悟:体会,解悟。领略:一指领会,理解;二指欣赏,赏玩;三指领受,接受;
四指理会,理睬;五指允诺;六指品尝。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
的体味。结合“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的内容可知,此处
指的是“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应使用“领略”;
故选 C。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正是因为文学的原因,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一句中,存在句式
杂糅的问题,可删去“的原因”或“因为”。
3.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有以下的活动,请你完成。
(1)活动一:班级两个同学在看完《儒林外史》后有了如下对话,请你补充完整。
同学甲:我笑周进,笑他__________
同学乙:我敬__________(人名),我敬他恪守道德、淡泊名利。
(2)活动二:从《水浒传》《简·爱》中找一个人做你的朋友,你会选择谁?简要阐述。
要求:(1)要有人物的相关事件;(2)要有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答案】(1) ①. 痴迷功名、迷信经典
②. 虞育德(王冕、杜少卿、庄绍光、迟衡
山等)
(2)示例 1:我想和《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做朋友。我觉得做朋友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义”
字。林冲吃了官司,鲁智深就多方打听,为林冲大闹野猪林,并暗中保护林冲安然到达沧州,
这样一个能为朋友赴汤蹈火,重情重义的英雄好汉是我理想中的朋友。
示例 2:我会选择《简•爱》中的简•爱做朋友。她童年的时候敢于和蛮横的表哥、恶毒的舅
妈以及冷酷的校长对抗,有这样一个勇敢独立的朋友陪伴,我一定能够战胜人生路上的风风
雨雨。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和形象分析。
第一空,周进,《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
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
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周进应考至六十岁,仍是童生,只好以教书糊口。
小说让其遭受新进的秀才与举人两度奚落,使其强烈感受科举功名成否的天壤之别。后来,
他村塾先生的饭碗也因“不懂承谢”而被夺取,只好为做生意的舅子记账,去了省城。接着
通过动作描写,周进在梦寐以求的贡院考房,“见两块号板摆的整整齐齐,不觉眼里酸酸的,
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把老童生内心酸苦绝望与希望倾泻无遗。
据此可见其痴迷功名、迷信经典。
第二空,结合“恪守道德、淡泊名利”的内容可知,此处人物应为《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
物。如:
虞育德,他是《儒林外史》中的经典人物之一。如果说杜少卿是贤人群体中的得力战将,那
么虞育德就是这个贤人群体的领袖。杜少卿是通过一系列惊世骇俗的异举达到了个性的升
华,相比之下虞博士没有奇言异行,他的生活环境并不比其他士人特殊,但是虞育德正是在
平凡的生活中诠释着自己不平凡的观念。
王冕,他是一个懂事孝顺,勤奋好学的好人。因父亲早亡,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极
为孝顺,有好吃的都用荷叶包了回家给母亲。自幼放牛为生,虽没有继续上学,但天生聪颖,
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王冕性情孤傲,既不求功名,也不好交友,终日闭门读书,
模仿屈原衣冠,带母亲到处游玩,不在意别人的议论。有达官贵人听闻他的名声,想约他见
面,他避走他乡。朱元璋慕名来访,王冕讲以仁义服人,安定天下。朱元璋深以为意,取得
天下后,特来请王冕做官,王冕却早早遁到山里,隐居终老。
杜仪,名仪,字少卿,以字行于世。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主要人物之一,与庄绍光
同为正面人物。许多研究者都指出:杜少卿是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杜少卿虽
然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淤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
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
庄绍光,名尚志,字绍光,人称庄征君,以字行于世。古典文学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南京累世读书人,即书香门第。为书中的正面人物,乃真儒也。书中的庄绍光及杜少卿、王
冕等人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及思想精神。悠然是庄绍光最大的特点。
《儒林外史》的诸位贤人中,杜少卿是奇士豪杰,虞育德是平凡中的真儒,庄绍光是难以出
世的“隐士”,迟衡山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读者在小说前三十回看到了太多的蝇
营狗苟之流相互吹捧的画面,而直到第三十三回我们终于感受到了那种真性情的豪杰相见恨
晚的一幕。迟衡山“是正牌的在野的淳儒,而且是个标准的业余宰相”,他的社会责任感在
诸位贤人中最为强烈。他没有杜少卿的洒脱,没有虞育德的闲淡,也没有庄绍光的悠然,他
最大的特征就是“正”,“正”得甚至于近乎“迂”。他认为“而今读书的朋友,只不过讲
个举业……放着经史上礼、乐、兵、农的事,全然不问”,显然对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极为不
满。如果说庄绍光的态度是我道不行就退而自省,那么迟衡山就是我道虽不行仍勉力行之。
小说中贤人们祭泰伯祠的盛大礼乐活动,虽然以虞博士为首,但首倡、策划和执行的都是迟
衡山。他的言行无一不体现着他的“正”。
据此选一人物作答即可。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理解。解答好此题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
需要对人物性格有充分的了解。平时看名著要识记作家、熟知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不
管选谁做好朋友,都可以结合人物的事迹及性格中的优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会选鲁智深,他为人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粗中有细。比如“鲁智深大
闹野猪林”那回,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听说林冲被发配
沧州,鲁智深很讲义气,一直在暗地里跟着。后来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被鲁智深所救。
鲁智深武艺高强、侠肝义胆、心思缜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朋友。
二、阅读(64 分)
4.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
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比阅读这两首诗歌,将知识卡片填完整。
相同点
不同点
题材
怀古
表现手法:【甲】词____【乙】
曲:抚今追昔
表现手法______
抒发情感:《甲》词:_____
《乙》曲:______
【答案】 ①. 情景交融(即景抒情) ②. 借古讽今
③. 表达了作者对苟且偷安、
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的暗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④. 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
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①:根据甲诗“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可知,其意思是: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
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可见,词人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
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
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词人运用情景交融(即
景抒情)的手法,表现词人胸中道来道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
②:根据甲诗“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可知,其意思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
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
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可见,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
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这是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根据乙曲“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可知,其意思是:遥望
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可见,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
感慨。“望西都,意踌躇”,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伤
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
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
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由此可知,这是借古讽今的表现
手法;
所以,这两首诗歌,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③:根据甲“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可知,其意思是:天下英雄谁是孙
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
好了!”可见,辛弃疾借用这段故事,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
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作者这
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也表达了作
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
国思想。
④:根据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其意思是: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
百姓依旧受苦。可见,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
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
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
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此曲抚
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
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
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
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乙】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
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
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慕容恪,字元恭,皝之子也。沉深有大度。年十五,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皝始器焉,
乃授之以兵。数从皝征伐,临机多奇策。使镇辽东,甚有威惠,高句丽惮之,不敢为寇。皝
将终.,谓隽曰:“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恪智勇俱济,汝其委之。”及隽嗣位,弥加亲任。
累战有大功,封太原王。隽寝疾,引恪与慕容评属.以后事。及暐之世,总摄朝权。初,建邺
闻隽死曰:“中原可图.矣。”桓温曰:“慕容恪尚存,所忧方为大耳。”
慕容根之就诛也,内外危惧。恪容止如常神色自若出入往还一人步从 或有谏之者,恪
曰:“人情怀惧,且当自安以靖之。吾复不安,则众何瞻仰哉!”于是人心稍定。恪虚襟待
物,谘.询善道,量才处任,使人不逾位。虽执权政事,必谘之于评。罢朝归第,则尽心色养,
手不释卷。恪之围洛阳也,秦中大震,苻坚亲将以备潼关,军回乃定。恪为将不尚威严,专
以恩信御物,务于大略,不以小令劳众。军士有犯法,密纵舍之,捕斩贼首以令军。营内不
整似可犯,而防御甚严,终无丧败。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
5.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皝将终.
关联成语
寿终.正寝
(1)终:__
引恪与慕容评属.以
关联教材
后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属:__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
中原可图.矣
解释
(3)图:__
宏图.大略,图:计谋,计划
根据构词方法推断
谘.询善道
汉语的构词方法很有意思,有的是
由近义词构成的,比如:寻找、躲
(4)谘:__
藏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恪容/止如常/神色自若出入往/还一人步从/
B. 恪容止如常/神色自若/出入往/还一人步从/
C. 恪容止如常/神色自若/出入往还/一人步从/
D. 恪容/止如常/神色自若出入往还/一人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