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期 中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40 分。 注意事项:1.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A. 冰雪融化 B. 电灯发光 C. 矿石粉碎 D. 粮食酿 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电灯发光只是单纯的能量转化,其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D。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 B. 氧气验满 液体加热 D. 量 9.5mL 液体 A. C.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容 易引发火灾。操作错误,故 A 错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氧气验满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满了,反之未满;图中的带火 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只能证明瓶中是否为氧气,无法证明是否满了,故 B 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角;用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 1 3 ,防止沸腾溅出;试管与桌面成约 45° D.量取 9.5 毫升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 10 毫升的量筒,故 D 错误。 故选:C。 3. 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物质是混合物,小雨列出了以下几种,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润田纯净水 阳光牛奶 B. D. 南昌啤酒 滕王阁月饼 A. C.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纯净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 .啤酒中含有水、酒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 .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 .月饼中含有淀粉、油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 4.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 子数为 25,相对原子质量为 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 B. 30 C. 55 D. 80 A. 25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锰原子的质子数为 25,故锰原子 的电子数为为 25. A、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25,故选项正确. B、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25,故选项错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25,故选项错误. D、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25,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硫原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 C.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D.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汉语名称“硫”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6,都可判定它为非金 属元素,故 A 错误; B、由题目中的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故 B 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可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而非 16,故 C 错误;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为6,易得到 2 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故 D 错误。故选 B。 6. 一次性鉴别氧气、氮气和空气三瓶气体,最好选用 B. 燃着的木条 C. 澄清石灰水 D. 观察颜 A. 水 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氮气和空气在水中溶解度都很小,用水不能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该气体是氧气;若木条立即熄 灭,该气体是氮气;若木条照常燃烧,该气体是空气,可以鉴别,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氧气、氮气和空气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 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氧气、氮气和空气都是无色气体,通过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 1/5。针对这 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A. 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 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C. 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D. 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不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关键要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红磷要过量, 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可燃物燃烧后不能有气体生成。故选 B。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并放出热量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木炭在气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蓝色火焰 D. 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产出白光,瓶壁出现水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而不是白雾,故选项实验现 象的描述不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 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C、木炭在气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会产生蓝 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产出白光,瓶壁出现水雾,放热,故选项实验现象的 描述正确。 故选 D。 9. 实验室制氧气的主要实验操作有①熄灭酒精灯;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③将药品混 合物加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上;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⑤检验 装置的气密性;⑥实验结束,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⑤④③②①⑥ B. ③⑤④②①⑥ C. ⑤③④②⑥① ) D. ③⑤②④⑥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实验室制氧气的主要实验操作有①熄灭酒精灯;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 气;③将药品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上;④点燃酒精灯,给试 管加热;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⑥实验结束,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⑤③④②⑥①。 考点∶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 10. 某同学加热 20g 氯酸钾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与只加热 20g 氯酸钾相比,其结果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不变 B.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C. 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生成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 分解,反应速率加快,与单纯加入氯酸钾相比,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速率应加快,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应增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速率应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应增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25 分)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1. 填表,写出横线上所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名称。 元素符号 _____ Na _____ K _____ Ca 元素名称 氢 _____ 镁 _____ 铁 _____ 【答案】 ①. H ②. Mg ③. Fe ④. 钠 ⑤. 钾 ⑥. 钙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详解】氢、镁、铁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H、Mg、Fe;Na、K、Ca 元素名称分别为钠、钾、钙, 故填:H;Mg;Fe;钠;钾;钙。 12. 将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 A 加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取淡黄色粉末 C 点燃 放入 B 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试回答: (1)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A_____,B_____,D_____。 (2)请描述淡黄色粉末 C 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后 面的括号写出其反应类型:_____( ) (3)在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由图可知:x=_____,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 容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变成带_____电荷的氧离子。 【答案】(1) ①. 高锰酸钾 ②. 氧气 ③. 二氧化硫 (2) ①.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 硫+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③. 化合反应 (3) ①. 8 ②. 得到 ③. 负 【解析】 【分析】将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 A 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取淡黄色粉末 C 点燃放入 B 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结合高锰酸钾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是一种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硫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则 A 为高锰酸钾,B 为氧气,C 为硫,D 为二氧化硫。 【小问 1 详解】 由分析可知,A 为高锰酸钾,B 为氧气,D 为二氧化硫,故填:高锰酸钾;氧气;二氧化硫; 【小问 2 详解】 C 为硫,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 合反应,故填: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化合反应; 【小问 3 详解】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氧的原子序数为 8,即 x=8,由 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 6,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变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故填:8;得到;负。 13.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 化锰起_____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是_____(填序号),要在试管塞一团棉 花,目的是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收集氧气时不宜用 D 装置,其原因是_____。 (5)用 C 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_____。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1) ①. 酒精灯 ②. 长颈漏斗 (2) ①. B ②. 催化 二氧化锰 ③.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3) ①. AC##AE ②.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③.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 化锰+氧气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 【解析】 【小问 1 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 a 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仪器 b 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小问 2 详解】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故填与液体在常温下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液常温 发生装置,即装置 B,故填 B;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起催 化作用,故填催化;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为:过氧 二氧化锰 化氢  水+氧气。 【小问 3 详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 A, 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可选择排水法,即装置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还可以 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即装置 E,故填 AC 或 AE;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在试管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故填防止固体 粉末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为:高 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小问 4 详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