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安徽合肥肥东县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真
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5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60.5 分)
1.(
)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幼儿教育的专著。
A.《雄辩术原理》
B.《理想国》
C.《人的教育》
D.《母育学校》
2.《大教学论》这部著作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其主要观点是泛智教育。它的作者
是(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3.19 世纪中叶,(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
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因此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福禄贝尔
D.卢梭
4.提出“课程即经验”的是(
)
A.布鲁纳
B.杜威
C.泰勒
D.麦克唐纳
5.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儿童。其主要内容包括(
)
①解放幼儿的嘴,给幼儿说话的自由,允许他们发问
②解放幼儿的空间,让幼儿能接触大自然、大社会
③解放幼儿的时间,减少上课、学习的时间
④解放幼儿的手,让家长代做幼儿手工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陈鹤琴先生在课程组织上不赞成分科教学,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因此学习内容
也应该是完整的、相互连接的,不能四分五裂。为此他的课程被称为(
)
A.行为课程
B.生活课程
C.完整课程
D.五指课程
7.“遇物而诲、相机而教”是指教育要遵循(
)原则。
A.计划性和组织性
B.科学性和思想性
C.因材施教和个体差异性
D.灵活性和情景性
8.下列影响幼儿教育的各类因素中,不属于社会因素的是(
)
A.经济发展状况
B.社区文化生活
C.政治体制机制
D.地域自然风貌
9.幼儿教师全面了解和评价幼儿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
10.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和控制相对较为宽松。这决定了幼儿教师具
有(
)
A.细致性
B.感染性
C.自主性
D.示范性
11.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具备基本的弹、唱、跳、画、讲等专业能
力。这些是(
)技能。
A.心智
B.认知
C.操作
D.评价
12.瑞吉欧学前教育模式中被称为“第三位老师”的是(
)
A.环境
B.家长
C.保育员
D.游戏
13.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依存性,幼儿园教育要贯彻(
)原则。
A.因材施教
B.保教结合
C.活动性
D.正面教育
14.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广泛性是指(
)
A.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种形式
B.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对幼儿进行指导
C.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
D.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自由活动
15.社区学前教育的特点不包括(
)
A.区域性
B.灵活性
C.融合性
D.针对性
16.幼儿园教育目标中处于首要位置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7.帮助幼儿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如果你是他们,会怎样想”是使用了(
)的行
为矫正技术。
A.自然后果法
B.生活锻炼法
C.移情训练法
D.同伴交往法
18.某老师给华华小朋友做出如下评价:“这个学期华华小朋友在自己吃饭、穿衣等方面
进步明显,与上学期相比,更乐于与小朋友交往……”这种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取.
C.自身差异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9.(
)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
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蒙台梭利
20.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容易(
)
A.不愿与伙伴合作,带有破坏性
B.探究兴趣浓厚,对游戏主动认真和专注
C.对游戏不认真、不专注,并且缺乏乐趣
D.喜欢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情绪愉快
21.幼儿在(
)开始使用标志时间的词语。
A.4—5 岁
B.3—4 岁
C.5—6 岁
D.2—3 岁
22.幼儿教育整合中的核心整合是(
)
A.观念整合
B.幼儿发展整合
C.目标整合
D.方法整合
23.(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在 1930 年提出的一种测定团体人际关系的理论和
方法。我们将其引入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之中,通过同伴的判断,可以发现哪些孩子被
同伴接受,哪些孩子被同伴排斥,哪些孩子处于无争议的同伴社交地位,由此了解孩子的社
会行为。
A.问卷调查法
B.情境测验法
C.社会测量法
D.自然观察法
24.1 岁前,尤其是手的活动形成之前,(
)实质上是婴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A.感觉适应
B.口腔探索
C.手眼协调
D.触觉
25.妈妈和萌萌饭后散步,看到一棵柳树树干上有很多疙瘩。萌萌问妈妈:“妈妈,这棵
)的特
树上有这么多包包,它是被人打了吗?”萌萌的言行说明幼儿的认识活动具有(
征。
A.拟人性
B.情绪性
C.直觉行动性
D.同情心
A6.小朋友帮助同学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以后该小朋友就经常做好事。其基本原理是
(
)
A.无条件反射
B.经典条件反射
C.模仿学习
D.操作性条件反射
27.幼儿贝贝喝糖水后吃橘子,觉得橘子好酸;妈妈喂他喝了苦瓜汤后,他觉得喝白开
水都有点甜。这体现了(
)的现象。
A.同时对比
B.联觉
C.继时对比
D.感觉的补偿作用
28.大班的苗苗牙掉了,哭着拿着掉了的牙去找老师。老师安慰他说这是正常现象,然
后根据这一事例在全班组织讨论为什么会掉牙,并进行了“我们要换牙了…c 如何保护牙,
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懂得了一些换牙、保护牙的卫生常识以及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这主要体现了(
)的原则。
A.生活教育化
B.发挥一日活动整体功能
C.尊重儿童
D.实践性
29.嘟嘟今年 2 岁了,那么他的“认生”通常出现在(
)
A.1—2 岁
B.3—6 个月
C.6—12 个月
D.2—3 岁
30.兰兰从来没有去过上海,她很想去上海玩。可是有一次上课她却很高兴地跟老师与
朋友分享她去上海的情境和感受。这种现象反映了幼儿想象的(
)
A.创造性
B.夸张性
C.新颖性
D.情境性
31.一个孩子用积木搭了个模型,高兴地说:“我的‘火车’可以开了”,便开始推着“火
车,在屋子里转;看见电视里正在播放发射火箭,便说“火车”是“火箭”了;看见别的小
朋友搭了房子,便又说“火箭”是“房子”了。这属于(
)想象。
A.无意
B.有意
C.再造
D.创造
32.(
)使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
A.自我中心化
B.客体永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