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安徽合肥肥东县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真题.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安徽合肥肥东县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真 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5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60.5 分) 1.( )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幼儿教育的专著。 A.《雄辩术原理》 B.《理想国》 C.《人的教育》 D.《母育学校》 2.《大教学论》这部著作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其主要观点是泛智教育。它的作者 是(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3.19 世纪中叶,(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 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因此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福禄贝尔 D.卢梭 4.提出“课程即经验”的是( ) A.布鲁纳 B.杜威
C.泰勒 D.麦克唐纳 5.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儿童。其主要内容包括( ) ①解放幼儿的嘴,给幼儿说话的自由,允许他们发问 ②解放幼儿的空间,让幼儿能接触大自然、大社会 ③解放幼儿的时间,减少上课、学习的时间 ④解放幼儿的手,让家长代做幼儿手工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陈鹤琴先生在课程组织上不赞成分科教学,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因此学习内容 也应该是完整的、相互连接的,不能四分五裂。为此他的课程被称为( ) A.行为课程 B.生活课程 C.完整课程 D.五指课程 7.“遇物而诲、相机而教”是指教育要遵循( )原则。 A.计划性和组织性 B.科学性和思想性 C.因材施教和个体差异性 D.灵活性和情景性
8.下列影响幼儿教育的各类因素中,不属于社会因素的是( ) A.经济发展状况 B.社区文化生活 C.政治体制机制 D.地域自然风貌 9.幼儿教师全面了解和评价幼儿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 10.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和控制相对较为宽松。这决定了幼儿教师具 有( ) A.细致性 B.感染性 C.自主性 D.示范性 11.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具备基本的弹、唱、跳、画、讲等专业能 力。这些是( )技能。 A.心智 B.认知 C.操作 D.评价 12.瑞吉欧学前教育模式中被称为“第三位老师”的是( )
A.环境 B.家长 C.保育员 D.游戏 13.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依存性,幼儿园教育要贯彻( )原则。 A.因材施教 B.保教结合 C.活动性 D.正面教育 14.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广泛性是指( ) A.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种形式 B.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对幼儿进行指导 C.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 D.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自由活动 15.社区学前教育的特点不包括( ) A.区域性 B.灵活性 C.融合性 D.针对性 16.幼儿园教育目标中处于首要位置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7.帮助幼儿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如果你是他们,会怎样想”是使用了( )的行 为矫正技术。 A.自然后果法 B.生活锻炼法 C.移情训练法 D.同伴交往法 18.某老师给华华小朋友做出如下评价:“这个学期华华小朋友在自己吃饭、穿衣等方面 进步明显,与上学期相比,更乐于与小朋友交往……”这种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取. C.自身差异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9.( )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 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蒙台梭利 20.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容易( ) A.不愿与伙伴合作,带有破坏性 B.探究兴趣浓厚,对游戏主动认真和专注 C.对游戏不认真、不专注,并且缺乏乐趣
D.喜欢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情绪愉快 21.幼儿在( )开始使用标志时间的词语。 A.4—5 岁 B.3—4 岁 C.5—6 岁 D.2—3 岁 22.幼儿教育整合中的核心整合是( ) A.观念整合 B.幼儿发展整合 C.目标整合 D.方法整合 23.(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在 1930 年提出的一种测定团体人际关系的理论和 方法。我们将其引入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之中,通过同伴的判断,可以发现哪些孩子被 同伴接受,哪些孩子被同伴排斥,哪些孩子处于无争议的同伴社交地位,由此了解孩子的社 会行为。 A.问卷调查法 B.情境测验法 C.社会测量法 D.自然观察法 24.1 岁前,尤其是手的活动形成之前,( )实质上是婴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A.感觉适应 B.口腔探索 C.手眼协调
D.触觉 25.妈妈和萌萌饭后散步,看到一棵柳树树干上有很多疙瘩。萌萌问妈妈:“妈妈,这棵 )的特 树上有这么多包包,它是被人打了吗?”萌萌的言行说明幼儿的认识活动具有( 征。 A.拟人性 B.情绪性 C.直觉行动性 D.同情心 A6.小朋友帮助同学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以后该小朋友就经常做好事。其基本原理是 ( ) A.无条件反射 B.经典条件反射 C.模仿学习 D.操作性条件反射 27.幼儿贝贝喝糖水后吃橘子,觉得橘子好酸;妈妈喂他喝了苦瓜汤后,他觉得喝白开 水都有点甜。这体现了( )的现象。 A.同时对比 B.联觉 C.继时对比 D.感觉的补偿作用 28.大班的苗苗牙掉了,哭着拿着掉了的牙去找老师。老师安慰他说这是正常现象,然 后根据这一事例在全班组织讨论为什么会掉牙,并进行了“我们要换牙了…c 如何保护牙, 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懂得了一些换牙、保护牙的卫生常识以及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这主要体现了( )的原则。 A.生活教育化 B.发挥一日活动整体功能
C.尊重儿童 D.实践性 29.嘟嘟今年 2 岁了,那么他的“认生”通常出现在( ) A.1—2 岁 B.3—6 个月 C.6—12 个月 D.2—3 岁 30.兰兰从来没有去过上海,她很想去上海玩。可是有一次上课她却很高兴地跟老师与 朋友分享她去上海的情境和感受。这种现象反映了幼儿想象的( ) A.创造性 B.夸张性 C.新颖性 D.情境性 31.一个孩子用积木搭了个模型,高兴地说:“我的‘火车’可以开了”,便开始推着“火 车,在屋子里转;看见电视里正在播放发射火箭,便说“火车”是“火箭”了;看见别的小 朋友搭了房子,便又说“火箭”是“房子”了。这属于( )想象。 A.无意 B.有意 C.再造 D.创造 32.( )使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 A.自我中心化 B.客体永久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