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 2013211202
姓名:
学号:
序号: 15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具有弱信号放大能力的低频功率放大器。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二、技术指标:
1. 基本要求:
(1) 在放大通道的正弦信号输入电压幅度为(50~700)mV,等效负载电阻 RL 为 8Ω
下,放大通道应满足:
a.额定输出功率 POR≥10W;
b.带宽 BW≥(50~10000)HZ;
c.在 POR 下和 BW 内的非线性失真系数≤3%;
d.在 POR 下的效率≥55%;
e.在前置放大处级输入端交流短接到地时,RL=8Ω上的交流声功率≤10mV
(2) 自行设计满足本设计任务要求用的稳压电源,画出实际的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即可。
2. 发挥部分
(1) 放大器的时间响应:
a.方波产生由外供正弦信号源经变换电路产生正、负极性的对称方波;频率为
1000HZ;上升和下降时间≤1us;峰—峰值电压为 200mVP-P。用上述方波激励放
大通道时,在 RL=8Ω下,放大通道应满足。
b. 额定输出功率 POR≥10W;
c.在 POR 下输出波形上升和下降时间≤12us;
d.在 POR 下输出波形顶部斜降≤2%;
e.在 POR 下输出波形过冲量≤5%;
(2) 放大通道性能指标的提高和实用功能的扩展(例如:提高工作效率、减小非线
性失真)
3. 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方案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测试方法与数据,结果
分析,要有特色与创新
主要参考元件:LM1875、LF353、NE5532
三、方案设计:
1.波形转换电路
波性转换电路采用施密特触发电路,采用 LF353M 将正弦波转化为峰峰值为 200mVpp 的
方波信号。
用 multisim 软件设计电路如下:
仿真后波形如下:
产生方波
(在 multisim 中仿真与实际值有着一定的差距)
2.前置放大电路
在这一级电路中,我们选用的是学校中有的NE5532集成放大器。
前置级的任务是完成小信号的电压放大,其失真度和噪声对系统的影响最大,故采用了
集成放大器NE5532,均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具有很好的抗共模干扰能
力,且具有改善波形失真的作用。放大后的信号失真度和噪声都很小。
前置放大级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50mV~700mV输入信号不失真地放大到功率放大级所需
要的输入信号。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本级225倍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带宽BW>50Hz-10KHz
的矛盾。对此可以采用二级放大电路,因为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是一个常数,增益减小,带
宽就可以提高。同时我们在两级放大中用电位器引入增益调节环节,使本级的总增益在一定
范围内持续可调。
由于从信号源输出的小信号非常微弱, 只有经过放大之后, 这种信号才能激励功率放
大器,且
由于系统要求输出额定功率不小于10 w,同时,输出负载为8Ω,则
Um=
Po
R
=
10 =8.95V.
8
故Uop-p>12.6V
系统的最大增益为:
Amax=20lg(8.95/0.05)≈45dB.
系统的最小增益为:
Amin=20lg(8.95/0.7)≈22dB.
则需整个放大电路的增益应在22 dB~45 dB范围内可调.为保证放大器性能,单级放大
器的增益不宜过高,通常在20-40 dB(放大倍数10~100倍)之间.故前置放大器增益需通过
两级放大实现,且其总增益应在1~45dB之间可调。
第一级前置级增益为:
Au1=R3/R2=150/10=15(约为24dB)
第二级前置级增益为:
Au1=R4/R5=150/10=15(约为24dB)
为了满足输入信号的幅度在50mV~700mV的范围内,功率输出级的输出功率的额定功率>
10W的要求,在前置放大级的第二级的输入端采用电位器对大信号进行衰减。同时也起到了
可实现增益调节的作用。为了稳定功率放大级的工作点,前置级和功放级之间采用电容耦合。
用软件画电路图如下:
仿真后波形如下:
3.功率放大级
采用专用的功放集成芯片 LM1875。LM1875 是一款功率放大集成块, 体积小巧,外围电
路简单,且输出功率较大。该集成电路内部设有过载过热及感性负载反向电势安全工作保护。
集成功放具有工作可靠,外围电路简单,保护功能较完善,易制作调试等优点,虽不及顶级
功放的性能,但满足并超过本设计的要求是没有问题的。另外集成运放还有性价比高的特点。
本级电路实现对电压和电流信号的放大。放大信号的过程就是电路按照输入信号的变化
规律,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为交流能量的过程,其转换效率为负载上获得的信号功率
和电源供给的功率之比值。
考虑到前置放大第二级中如果RP1不是处在最大的衰减位置,而输入信号又比较大,则
这时功率放大级的输出功率会远大于额定功率,很有可能烧坏功率放大器。因此前置放大第
二级的输出端接电位器实现对输入功放信号的衰减,以此来保护功放电路。另外与8Ω电阻
并联的电阻和电容的作用是防自激。
由于实验前在软件中没有找到 LM1875 芯片,没有仿真,然后直接画在纸上了,但是做
实验时,发现出来的波形不对,然后再次找软件仿真,发现电路仿真出来的波形不对,不是
正确的正弦波。后来改进,将二极管去掉后,发现波形正确了!
用软件画电路图如下:
仿真波形图:
4.稳压直流电源设计
采用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电路,选用LM7818、LM7918三端集成稳压器。
直流稳压电源部分则为整个功放电路提供能量,根据以上设计的前置放大级电路和功率放大
级电路的要求,仅需要稳压电源输出的一种直流电压即+18V。因三端稳压器具有结构简单、
外围元器件少、性能优良、调试方便等显著优点,本设计中采用三端稳压电路,电源经 1000uF
电解并并上 0.1uF 电容依次滤掉各种频率干扰后输出, 输出电压直流性能好, 实测其纹波
电压很小。
5.总电路图
四、测试结果
输出功率:Po=(Uo)^2/2R
1*1
UIUP
i
输入功率:
2*2
I
效率:η=Po/Pi
输入端接地,测输出端在8Ω负载条件下的噪声峰峰值。
交流噪声:U=1V(测试)
正弦输入幅度 频 率 输出电压(Vpp) 输出功率 电源电压
18V&18V
50mV
18V&18V
200mV
700mV
18V&18V
18V&18V
50mV
18V&18V
200mV
700mV
18V&18V
18V&18V
50mV
18V&18V
200mV
700mV
18V&18V
注:前置接地时,Upr(p-p)=300mV,P 交流噪声=1.41mV<10mV
方波产生:
0.25W
2.78W
4.41W
1.11W
12.6W
11.2W
1.31W
11.98W
10.32
4V
13.35V
16.8V
8.45V
28.35V
26.8V
9.15V
27.7V
25.7V
50Hz
50Hz
50Hz
1kHz
1kHz
1kHz
10kHz
10kHz
10kHz
电源电流
0.11A&0.11A
0.11A&0.11A
0.31A&0.31A
0.2A&0.2A
0.5A&0.5A
0.5A&0.5A
0.21A&0.21A
0.5A&0.5A
0.5A&0.45A
效率
6.3%
70%
40.1%
15.3%
70%
62.3%
17.3%
66.6%
60.4%
频率:1kHz
上升时间:8us;下降时间:7.9us
无失真,无过冲,有斜降
方波放大:
峰峰值:20V
Vr=10.54V,Pr=13.88w
上升时间:8us;下降时间:7.9us
无失真,无过冲,有斜降
顶部斜降:4%。
五、实验结果分析:
由上述的自测结果看来,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在低频范围内效果不是很理想。
2、 在小信号如 50mV 时(70mV 时可以完成指标),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3、 方波产生模块输出的方波没能达到 1us 这个上升下降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