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12月18日浙江省港航管理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 年 12 月 18 日浙江省港航管理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20 分) 请结合实际谈谈“四张清单一张网”对依法行政有什么意义。 [参考解析] 各地都在积极推行放管结合、简政放权,其中一项主要工作是制作政府责任、 权力清 单。当然各地的具体清单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异曲同工。浙江省是实行“四 张清单一张网”。“四张清单一张网”是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 单、财政专 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重点厘清政 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放掉不该管的事、管好该管的事,简政放权、放 管结合、优 化服务,实现了让权力瘦身、市场强身、百姓受益,对依法行政有重 要意义。 [参考答案](667 字) “四张清单一张网”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自上而下实施的一项政府治理结构 改革的重要举措。自实施以来,它深刻地改变着浙江区域的地方治理结构,推动 着浙江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措施,它充 分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的价值意蕴。 “四张清单一张网”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法治精神。“四张清单一张网” 明确列举了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能够行使的权力,明确列举了企业禁入的经营事 项,并把政府的权力行使描绘成清晰直观的路线图,一目了然。在这种治理结构 中,公民对在法律上什么事不可做有明确的始终如一的判断,能够根据这种判断 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政府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能范围和权力边界,保证自 己在范围边界内开展职能活动,防止越权行政。 “四张清单一张网”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公开透明精神。“四张清单一张 网”要求将政府的权力、责任公开,将政府办事的依据、流程、结果公开,将政 府要求公民在向政府提出权利申请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公开,使公共权力自始至 终运行于阳光之下,获得自趋规范的行为效果,从而消除权力在不公开状态下常 有的任意专断性。 “四张清单一张网”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的责任伦理精神。责任清单体现了 现代政治文明之责任伦理的精神。它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 的责任范围,指出凡属各职能部门责任范围的事项,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 否则构成失职,将受到法律追究。 “四张清单一张网”不是一般性的行政改革措施,而是撬动国家治理体系与 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之举。正因如此,“四张清单一 张网”始终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论述题(30 分) 十三五期间应当如何加强浙江省海洋港口建设。 [参考解析] 海洋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沿海港口是海洋 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 核心载体。 浙江省人民政府编制了《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因 此,海洋非常重要,尤其是备考港航局部门的遴选。 [参考答案](822 字)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加大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发挥浙江 省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综合指导全省港口建设、 港口工业 区和临港产业发展,研究解决港口、城市、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重大问题;统筹港 口规划与沿海产业带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间的衔接协调,统筹 协调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 用、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后方集疏运体系建设、重 点临港区块开发等重大事项,加强重大项目的策划、协调和前期工作。 第二,健全“港城业”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港城业”联动机制,促进港城 业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障碍,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动跨 行政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切实发挥港口的最大效益;完善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和 监管协调 机制,建立现代港口联盟,加快港航能力建设,与临港产业带和沿海城 市号形成互动发展;促进港区与临港工业区协调发展,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协调 发展。 第三,推进现代港口号集约高效开发。科学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着力构 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沿海港口体系,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以及整合 温台港口资源,打造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温台港和嘉兴港为两翼的现代港口体 系,更好地发挥全省港航资源的整体功能;沿海港口号要建立内部分工与协作的 机制,各港在突出重点前提下,做到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相互配合,实施错位 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地主港”模式、股权置 换、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各港口资源,促进港口间融合,加快形成港口号 规模效应和竞争合力。 第四,注重临港区块开发与城市化互动。处理好临港园区工业化和区域城市 化的关系,有效促进临港工业和城市经济形成组合优势,实现产业互动发展;围 绕深水港口与滩涂资源,引导建设若干重点临港产业区块,选择具有较强增长极 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临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提升港口和城市的竞争力;优化沿海 现代港口城市号布局,推进城镇组团优化整合,建设生产、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城 区,实现港城一体化互动发展。 三、作文题(50 分) 材料大意:一个优秀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 还好。长大 了,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 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几年以后 读研究生,再读博士。你看,父母亲也荣耀了,感觉我的孩子很优秀,
不到 45 岁可能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不到 50 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亲戚朋 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我的孩子有出息。不到 55 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父母亲 这个时候 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自己的子女刚好长 大成人,进去肯定是 有很多原因的。现在它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芮成钢不就是吗?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的吗?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 多才干,最后走向芮成钢这个道路,那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 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 是出在技 术层面,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中国 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请围绕“教育的灵魂”写一篇议论文,1000-1200 字。 [参考范文 1](1070 字) 家长应重视孩子灵魂的塑造 “孩子身上有家长的影子”说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的,尤其是家长身上体现出来的意志品行、价值观、审美观、生命观等对孩子有 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塑造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塑造孩子的灵魂,而家长,则是孩 子灵魂的导师,地位崇高,责任重大。 首先要对孩子进行个性教育,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有个性是孩子成功 的关键,好品德是他一生处世的基石。家庭教育中,一是要抓好早期、长期教育, 二是要抓好行为教育。抓好早期教育是抓好孩子个性教育、培养孩子具有良好品 德的关键。孩子在童稚时期,言行举止是其个性和品德展现的雏形,家长应该细 心地观察和分析,如果发现对孩子个性发展和良好品德发展不利的言行,就应该 及时纠正,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向家长期望的方面发展。抓好长期教育是抓好孩子 个性教育、培养孩子具有良好品德的根本。对孩子的个性和品德教育不要做空洞 的说教,把教育付诸实践之中,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要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句话说得好,人 的思想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理想是人生的支柱,没有理想的人生是碌碌无为 的人生。帮助、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是家长的重大责任之一。因为家长是孩子 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古时“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早就是成功的理想教育范例,近更有一代伟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壮举。理想之灯长照,追求之路不懈,孩子成才指日可待。 第三要对孩子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孩子具有公德心和博爱之心。社会公 德是指存在于社会号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号体的利益 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在本质上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号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 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 有重要作用。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 纪守法等。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待人有礼貌、不闯红灯、关爱他人、 奉献爱心、珍爱环境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却是孩子心灵美的体现,是孩子 内心修养高的体现,也是家长教育有方的体现。三国时的刘备在遗诏中曾告诫儿 子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放在现在,也是很有现实 意义的。对家长而言,从每一个生活细节入手,抓好孩子的公德教育,从某个方 面来说,也就是对孩子的心灵进行了塑造,意义深远。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家庭的延续。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尤其是注重 对孩子灵魂的塑造,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参考范文 2](1177 字) 教育的真谛在灵魂教育 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意味着见山是山,见 水是水,而智慧意味着于一粒沙中见大千世界,从世界万物中读出神性和人性。 教育最重要的是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来滋润学生,用生命的感动和人 生的温情来打动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有了这种想法,于是我们便真的就像园 丁,轻轻地 播下一棵有灵魂的种子,于是种子便在学生的心田慢慢地发芽、生根、 抽枝、开花、结果。 真正的教育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时期,就像农民等待庄稼的 生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然而,我们稍微凝神静思一下现在的中学教育,便会心痛地发现,我们每天 所努力从事的教育工作,完全服从于高考指挥棒,学生每天面对和接受的是试卷, 是分数,是强化训练。 教育并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文化的积淀,即人类文明的不断充实和扩 大,如智 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与此有关的信仰。 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据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 里德的一个学生,曾经一本正经地问过:“我学这些东西能得到什么呢?”欧几 里德沉默片刻,叫来仆人,吩咐说:“给他六个铜板,让他走吧,这是他想要得 到的东西。”我不清楚这个学生当时的反应,也许他会面红耳赤,幡然悔悟,也 许会理直气壮地接过铜板,扬长而去。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欧几里德还在,他的 大部分不是为铜板而学习的学生留了下来,在那个时代里,欧几里德们占多数。 他们研究 算术是为了观察思考数的性质,唤起思考的能力,引导心灵超然于变幻 的世界之上而把握着本质和真理;学习几何学是为了引导灵魂接近真理和激发哲 学情绪, 以便了解关于永恒存在的知识,进而掌握“善”的本质,使人的智慧和 能力更趋完善。 但不知什么时候这一源头不再流淌智慧,汩汩而出的只是知识。对知识的狂 热追求淡化甚至吞没了对智慧的渴望,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但是由此导致教 育界出现的种种现象就不奇怪了:我们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教育书籍和文章,教 学方法和技巧不断花样翻新;人们花了大量精力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实验,做 一些无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教师辛辛苦苦地工作,结果只是让学生学了大量考试 之后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获取最佳发展,而是为了得到 他人的看重和考试成绩;我们的素质教育讨论得热火朝天,但如何实施真正素质 教育至今没有搞清楚,结果把素质分割成各种技技巧的训练和知识的堆集,而与 智慧无关。因此,现代教育已实质性地演变为一种“训练”,它的目的在于通过 特殊智能的训练而胜任某一种职业,从而使教育萎缩为职业的附庸和工具,这绝 非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应包括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 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 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