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湖南湘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湖南湘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的,选对得 3 分,共 45 分) 1.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学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同学们测量一次体温。下面属于人体正常 体温的是( ) A.0℃ B.36.8℃ C.68℃ D.100℃ 【参考答案及解析】 解: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2.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 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3.小妍同学将手中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密度大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及解析】 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体积、质量无关;矿泉水被喝掉一半 后,质量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一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即密度保持不变,故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4.成语“立竿见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竹竿之所以能在太阳底下形成影子,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参考答案及解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 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 浅等。 解: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物体,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 光照不到的暗区形成物体的影子,故 A 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影子的形成原因,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一道基础题。 5.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干木棒 B.橡皮擦 C.塑料三角板 D.钢尺 【参考答案及解析】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各种金属、酸碱盐溶液、石墨、人体、大地等;不善 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橡胶、陶瓷、空气、蒸馏水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在正常情况下,干木棒、橡皮擦和塑料三角板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钢尺容易导电,是导体。 故选:D。 此题考查哪些物体为导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6.我国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讯利用的是( ) A.电磁波 B.声音 C.高压线 D.空气 【参考答案及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讯是利用电磁波传播的,故 A 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B 错误; C、高压线是用来输电的,故 C 错误; D、空气只能作为传播的介质,而不能作为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讯,故 D 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引用,属于基础知识。 7.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手上有水直接插拔电源插头 B.家用电器着火时直接浇水灭火 C.将湿衣服放在通电的电炉上烘干 D.更换灯泡时应先断开电源开关 【参考答案及解析】①插拔电器插头前,先把湿手擦干;
②生活用水是导体; ③潮湿的衣服容易导电; ④更换灯泡时,首先切断电源,再更换。 解:A、生活用水是导体,手上有水时,插拨电器插头,容易发生触电,故 A 错误; B、出现电器着火时,首先要断开电源,切不可用水直接浇灭,因为一般的水是导电的,会造成触电,故 B 错误; C、潮湿的衣服容易导电,将潮湿的衣放在通电的电暖器上烘干,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C 错误; D、更换灯泡之前必须断开开关,否则会发生触电事故,故 D 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安全用电常识,生活中要牢记。 8.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双手摩擦能发热 B. 烧水时水温升高 C. 钻木取火 D. 锯木材锯子发烫 【参考答案及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 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 A、双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A 不符合题意; B、烧水时,水从火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 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 C 不符合题意; D、在锯木料时,锯条的温度会升高,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能根据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正确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9.在常吉高速某段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其动能大小的情况是( ) A.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B.一直变小 D.始终不变 【参考答案及解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解:在常吉高速某段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小汽车,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动能不变。
故选:D。 掌握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会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大小变 化以及能量的相互转化。 10.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 ) A.来来往往的行人 C.他所骑的电动车 B.迎面而来的车辆 D.街道两边的房屋 【参考答案及解析】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 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 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和外卖小哥之间的位置没发 生变化,只有和他自己骑得电动车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和来来往往的行人、迎面而来的车辆、街道 两边的房屋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 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1.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用钓鱼竿钓鱼 B. 用锤子撬钉子 C. 用筷子夹食物 D. 用踏碓捣米 【参考答案及解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 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 A、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用锤子撬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 B 符合题意;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用踏碓捣米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 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2.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既可以凭空消失 B.能量也可以凭空产生 C.热机的工作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D.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及解析】能量即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 AB、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故 AB 错误; C、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自然界中任何形式能的相互转化,热机的工作过程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 C 错 误; D、一个物体能量增加,必然伴随着别的物体能量减少,在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 变的,故 D 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13.下图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A. 人推车没有推动 B. 搬而未起 C. 物体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升高 D. 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参考答案及解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 一不可。 解: A、人推车没有推动,有力,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不做功,故 A 错误; B、搬而未起,有力,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不做功,故 B 错误; C、物体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升高,有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做了功,故 C 正确; 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运动方向是水平的,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所以不做功,故 D 错误。 故选:C。 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力对物体才做功。 14.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 S1 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 L,开关 S2 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 M,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C. B. D. 【参考答案及解析】开关 S1 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 L,开关 S2 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 M,说明小灯泡 L 和电动机 M 并联,各由一个开关控制。 解:A、开关 S1 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2 只控制小灯泡,不合题意; B、开关 S1 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2 只控制电动机,不合题意; C、开关 S2 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1 只控制小灯泡,不合题意; D、开关 S1 只控制小灯泡,开关 S2 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二者互不影响,符合题意。 故选:D。 (1)根据二者是否相互影响,判断出它们的连接方式,相互影响为串联,互不影响为并联; (2)根据开关的控制作用,确定开关的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开关在干路上,单独控制某个用电器,开 关在支路上。 15.如图,导体 AB、导线跟电流表组成闭合回路,在下列情况下磁场里的导体 AB 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让导体 AB 在磁场中静止 B.让导体 AB 沿水平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让导体 AB 沿竖直方向顺着磁感线向下运动 D.让导体 AB 沿竖直方向逆着磁感线向上运动 【参考答案及解析】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判 断各个选项的正误。 解: A、让导体 AB 在磁场中静止,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A 错误; B、让导体 AB 沿水平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B 正确; C、让导体 AB 沿竖直方向顺着磁感线向下运动,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C 错误; D、让导体 AB 沿竖直方向逆着磁感线向上运动,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D 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横线上) 16.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 态。 【参考答案及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进行解答,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解: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 叫惯性定律。 故答案为: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道基础题目。 17.水能、风能、太阳能、煤这四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煤 。 【参考答案及解析】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 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
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属于可再生能源; 煤是化石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煤。 此题主要考查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 18.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 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由此可知,放大镜是 凸 透镜。 【参考答案及解析】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 是凸透镜的焦点。 解: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表明放大镜对光线具 有会聚作用,所以放大镜为凸透镜。 故答案为:凸。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 19.某型号起重机在 10s 内将大石块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做了 5×104J 的功,则该起重机提升大石块的功 率为 5×103 W。 【参考答案及解析】知道该起重机提升大石块做的功和所用时间,根据 P= 求出起重机提升石块的功 率。 解: 该起重机提升石块的功率: P= = =5×103W。 故答案为:5×103。 此题考查了功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20.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 S 之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可以增强或者减弱电磁铁的磁性。当滑片 向右缓慢移动时,电路的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将 减弱 。 【参考答案及解析】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在线圈匝数一定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