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资料共2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公元前 209 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 A. B. C. D. 2.“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材料中直接反映了唐 玄宗统治前期( ) A.经济发展 B.吏治清明 C.人才济济 D.生活奢侈 3.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反映南移完成的是( ) A.临安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B.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C.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D.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今天的北京应该受到哪一行政机构的管辖( ) A.宣政院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 5.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 A.设台湾府 B.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C.设伊犁将军 D.册封达赖、班禅 6.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 人,给整个世界。”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新疆 C.在新疆设立行省 D.收复台湾 7.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掠夺和瓜分中国 D.镇压义和团运动 8.20 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
该历史人物( )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代表 B.发表过《庶民的胜利》 C.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D.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 9.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 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朱德 B.贺龙 C.叶挺 D.陈毅 10.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淮海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渡江战役 1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2.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③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中共十五大一一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3.农业部部长韩长斌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 像一个‘三部曲’。”其中的“第一部曲”是( ) A.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废除地主剥削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14.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15.2017 年是香港回归 20 周年。我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D.外交政策的成熟 16.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全区前列,这得益于( ) ①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②完成了民主改革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企业实行公私合营⑤发挥地区资源优势。 A.①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17.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 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是因为( ) A.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B.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经济条件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18.下列与“17 世纪 80 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拿破仑 D.热月政变 19.“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凯旋的志愿
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材料中这一“预示”的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的成功示范 B.法国“巨变”有了革命骨干 C.法国社会矛盾法制化 D.法国“巨变”有了美国的援助 20.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 事件中可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C.血腥的资本积累 D.无产阶级的斗争 2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火车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 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要说明的是( ) A.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深远 C.科技革命对世界影响加大 D.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22.关于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改革措施都涉及土地问题 B.都使本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C.改革后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都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23.“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里的“两个学说”分别指 ( ) A.《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 B.《海国图志》《美国的悲剧》 C.《神曲》《人民宪章》 D.《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 24.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攻占巴士底狱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中途岛海战 25.1937 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日军与纳粹的疯狂行为充分 说明了( ) A.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B.种族矛盾是世界主要矛盾 C.绥靖政策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D.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 26.“这次行动……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这 次行动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27.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是( ) A.科教兴国 B.尤里卡计划 C.星球大战 D.科技立国 28.二战后,亚非拉国家走向独立与振兴,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纳米比亚独立 ②万隆会议的召开 ③印巴分治 ④巴拿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⑤非洲独立年。 A.③②⑤①④ B.②①③④⑤ C.③②④⑤① D.⑤⑤③④① 29.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年代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 B.20 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C.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多极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30.一部 iPhone 手机的生产流程是:美国公司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织 起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 ①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②能调控资金在社会的配置 ③通过经济合作,实现技术、资源、劳动力的优势互补 ④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题,31 题 7 分,32 题 8 分,共 15 分) 31.历史因交往而多彩,文明因借鉴而丰富。 材料一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 1000 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 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誉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三 材料四 “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 21 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 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2)材料二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清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 的?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说明“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 1949、1972 和 1992 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根据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 列举促成我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4)根据材料四概况当今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 32.发展是时代之要求,兴国之要务。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 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牵制……新制度之创建唯秦为最有功焉。 ﹣﹣《秦集史》 材料二“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方视察就是一个退役的老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又一次 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 材料三 在 19 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 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材料四 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 年又签订《欧洲经 济共同体条约》,决心建立密切的合作基础,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1967 年这些国家共同倡导的欧共 体正式成立。 材料五 法、意、德、美四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 国别 法国 意大利 联邦德国 美国 时间 1960 至 1969 年 5.9% 5.9% 4.9% 3.9%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有利条件。变法中促使秦国社会转型,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哪一措 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航船摆正了”的含义。 (3)材料三中美国的“三样革命性进展”是哪次革命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革命的政 治条件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五,分析表中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于美国的原因。20 世纪 90 年代,欧洲各国为实现“新的欧洲统一”,在政治领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应具备哪些因素?(写出两条即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两题,33 题 7 分,34 题 8 分,共 15 分) 33.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索史,在探索中总结,在探索中前进。 (1)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写出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 (2)俄国 1861 年改革中,有一项措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又造成了国内市场狭窄,这一 措施是什么? (3)戊戌变法时期宣传“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启蒙思想家是谁?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 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什么?“一五”期 间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什么? (5)探索也有失败的时候,改革如果不适合本国国情,就会适得其反,甚至完全走向失败。举一相关史实
加以说明。 34.和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各种和谐的画面,也充斥着不和谐的因素。 (1)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该水利工程是什么? (2)标志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事件是什么? (3)战争的爆发是国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4)有人说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 内容是什么? (5)哪一事件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开始冲破华盛顿体系?使这一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什么? (6)二战后,为防止大战爆发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7)2014 年 3 月,美国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该行径违背了哪一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