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人工智能 腾讯研究院.pdf

第1页 / 共388页
第2页 / 共388页
第3页 / 共388页
第4页 / 共388页
第5页 / 共388页
第6页 / 共388页
第7页 / 共388页
第8页 / 共388页
资料共38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版权信息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序言四
第一篇 技术篇:颠覆性技术的真相
第一章 认知鸿沟下的人工智能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过去
第三章 人工智能的现在与未来
第二篇 产业篇:人工智能发展全貌
第四章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概况
第五章 自动驾驶
第六章 智能机器人
第七章 智能医疗
第八章 智能投顾
第九章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第十章 智能家居
第十一章 无人飞行器
第十二章 人工智能创业
第三篇 战略篇:细看各国如何布局
第十三章 顶层设计
第十四章 资本的力量
第十五章 有形的手
第十六章 善良的AI
第十七章 人才争夺战
第四篇 法律篇:智能时代的公平正义
第十八章 AI要怎么负责?
第十九章 隐私深处的忧虑
第二十章 看不见的非正义
第二十一章 作者之死
第二十二章 我是谁?
第二十三章 法律人工智能十大趋势
第五篇 伦理篇:人类价值与人机关系
第二十四章 道德机器
第二十五章 人工智能23条“军规”
第二十六章 未来人机关系
第六篇 治理篇:平衡发展与规制
第二十七章 从互联网治理到AI治理
第二十八章 AI治理的挑战
第二十九章 AI之治
第七篇 未来篇:畅想未来AI社会
第三十章 砸了谁的饭碗?
第三十一章 战争机器人
第三十二章 灵魂伴侣
第三十三章 新的生产力
附件
附件1 合伦理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AI/AS)最大化人类福祉的愿景
附件2 美国国家创新战略
附件3 2016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
附件4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
附件5 欧盟机器人研发计划
附件6 英国人工智能的未来监管措施与目标概述
附件7 日本机器人战略
附件8 联合国的人工智能政策
附件9 国外部分智能投顾平台
后记
版权信息 书名:人工智能 作者:腾讯研究院 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300-25050-2 价格:68.00元
目录 CONTENTS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序言四 第一篇 技术篇:颠覆性技术的真相 第一章 认知鸿沟下的人工智能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过去 第三章 人工智能的现在与未来 第二篇 产业篇:人工智能发展全貌 第四章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概况 第五章 自动驾驶 第六章 智能机器人 第七章 智能医疗 第八章 智能投顾 第九章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第十章 智能家居 第十一章 无人飞行器 第十二章 人工智能创业 第三篇 战略篇:细看各国如何布局 第十三章 顶层设计 第十四章 资本的力量 第十五章 有形的手 第十六章 善良的AI 第十七章 人才争夺战 第四篇 法律篇:智能时代的公平正义 第十八章 AI要怎么负责? 第十九章 隐私深处的忧虑 第二十章 看不见的非正义 第二十一章 作者之死
第二十二章 我是谁? 第二十三章 法律人工智能十大趋势 第五篇 伦理篇:人类价值与人机关系 第二十四章 道德机器 第二十五章 人工智能23条“军规” 第二十六章 未来人机关系 第六篇 治理篇:平衡发展与规制 第二十七章 从互联网治理到AI治理 第二十八章 AI治理的挑战 第二十九章 AI之治 第七篇 未来篇:畅想未来AI社会 第三十章 砸了谁的饭碗? 第三十一章 战争机器人 第三十二章 灵魂伴侣 第三十三章 新的生产力 附件 附件1 合伦理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AI/AS)最大化人 类福祉的愿景 附件2 美国国家创新战略 附件3 2016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 附件4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 附件5 欧盟机器人研发计划 附件6 英国人工智能的未来监管措施与目标概述 附件7 日本机器人战略 附件8 联合国的人工智能政策 附件9 国外部分智能投顾平台 后记
序言一 即使我们可以使机器屈服于人类,比如,可以在关键时刻关掉 电源,然而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也应当感到极大的敬畏。 腾讯研究院院长 司晓 ——阿兰·图灵 人工智能再一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距人工智能这一概念 首次提出来已经过去了六十年。在这期间,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三起 两落。2016年,以AlphaGo为标志,人类失守了围棋这一被视为最后智 力堡垒的棋类游戏,人工智能开始逐步升温,成为政府、产业界、科研 机构以及消费市场竞相追逐的对象。在各国人工智能战略和资本市场的 推波助澜下,人工智能的企业、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第三次人工智能 浪潮已经到来,这是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更先进的算法、大数据、物联 网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不仅继续探寻有望超越人类的“强 人工智能”,而且在研发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各种人工智能应 用(所谓的“弱人工智能”)上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一方面,人工智能异常火热。另一方面,大众与专业人士之间、技 术研发人员与社科研究人员之间,在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上存在深深的裂 痕。正是由于这一认知鸿沟的存在,很多时候,人们彼此之间谈论的人 工智能其实并非同一概念。这常常导致无谓的争执和分歧,既无助于人 工智能的发展,也不利于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的真正社会影响。 伊隆·马斯克和马克·扎克伯格关于人工智能威胁论的辩论,代表了 两种典型的声音。一边是公众舆论对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可能失 控、威胁人类生存的未来主义式的担忧和警告;另一边是产业界从功用
和商业角度出发,对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的持续探索,在自动驾驶、图 像识别、智能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很多技术 研发人员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类,威胁论是杞人忧天。 回顾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计算机、机器人等人类手中 的昔日工具,正在成为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自主性的能动体(Intelligent Agent),开始替代人类进行决策或者从事任务。而这些事情之前一直 被认为只能存在于科幻文学中,现实中不可能由机器来完成,比如开 车、翻译、文艺创作等。 可以预见,决策让渡将越来越普遍。背后的经济动因是,人们相信 或者希望人工智能的决策、判断和行动是优于人类的,或者至少可以和 人类不相伯仲,从而把人类从重复、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以自动驾 驶汽车为例,在交通领域,90%的交通事故与人为的错误有关,而搭载 着GPS、雷达、摄像头、各种传感器的自动驾驶汽车,被赋予了人造的 眼睛、耳朵,其反应速度更快,作出的判断更优,有望彻底避免人为原 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但在另一个层面,正是由于人工智能在决策和行动的自主性上面正 在脱离被动工具的范畴,其判断和行为一定要符合人类的真实意图和价 值观、道德观,符合法律规范及伦理规范等。在希腊神话中,迈达斯国 王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点金术,却悲剧地发现,凡是他碰触过的东西都会 变成金子,包括他吃的食物、他的女儿等。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类似的 点金术?家庭机器人可能为了做饭而宰杀宠物狗,以清除病人痛苦为目 的的看护机器人可能结束病人生命,诸如此类。 因此,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这一领域天然游走于科技与人文之间, 其中既需要数学、统计学、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的贡 献,也需要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法学、社会学等的参与。中国、 美国、欧盟、联合国等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人工智能战略或政策文件都特 别强调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和人文视角。中国发布的《新一代人 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人工智能伦理”这一字眼出现了十五次之多;美国 的《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将“研究并解决人工智能的法 律、伦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列为主要的战略方向之一;欧盟的立法建 议书认为人工智能需要伦理准则,并呼吁制定所谓的“机器人宪章”;联 合国发布了《机器人伦理初步报告草案》,认为机器人不仅需要尊重人 类社会的伦理规范,而且需要将特定伦理准则嵌入机器人系统中……未 来,对人工智能进行多学科、多维度的研究和探讨的重大意义,将逐步
显现出来。 腾讯公司的研究院、AI Lab、开放平台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 联网法律研究中心撰写的这本《人工智能》就是这样一次跨学科的尝 试。本书系统研究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历程、产业趋势、战略设计、法律 问题、伦理问题、监管治理和未来畅想等,几乎涵盖了人工智能领域的 大多数热点和前沿问题。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增进人工智能领域跨学科的 思考、交流和探讨。由于专业领域和视野所限,本书很难做到面面俱 到,也不免有错漏或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正如我在开头引用的阿兰·图灵的话,无论是从事人工智能 的技术研发,还是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公共政策、法律、伦理等人文 探讨和研究,都需要带着一颗敬畏之心。借用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 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希望我们都能把握住这个 时代,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的美好未来。
序言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 鲁春丛 计算能力提升、数据爆发增长、机器学习算法进步、投资力度加 大,是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实体经济数字化、网 络化、智能化转型演进给人工智能带来巨大历史机遇,展现出极为广阔 的发展前景。当前,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智能医疗、无人机、智能 家居助手等人工智能产品孕育兴起,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 融合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正在构筑经 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创业创新日趋活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的历史进程中,人工智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美国白宫接连发布三份关于 人工智能的政府报告,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 层面的国家,人工智能的战略规划被视为美国新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美 国希望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像其在互联网时代一样的霸主地位。英 国通过《2020年发展战略》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欧盟2014年启动了 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日本政府在2015年制定了 《日本机器人战略:愿景、战略、行动计划》,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发 展。我国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构筑人工智能先发优 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人工智能的影响是世界性的、革命性的,会带来经济、社会、法 律、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可能颠覆现有的治理体系。当前,人工智 能发展与相关法律的冲突问题、缺失问题开始显现,社会关注度不断提 升。加强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研究,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