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贵州黔南罗甸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贵州黔南罗甸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 1.在小组或团队中,学生运用互助性学习形式完成了排球垫球教学任务,这种学习方法 是( ) A.自主学习法 B.探究式学习 C.合作学习法 D.发现式学习 2.练习节奏是指完成练习时,动作的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强弱和( ) A.时间间隔的关系 B.速度之间的关系 C.力量大小的关系 D.结构之间的关系 3.把所教的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教第一部分,再教第二部分,然后把第一、第二部分 联合起来教学,学会后再学第三部分,以此类推,这种分解的方法称为( ) A.单纯分解法 B.递进分解法 C.顺进分解法 D.逆进分解法 4.篮球比赛中,一队已达 4 次犯规,该队再发生侵人犯规后,应执行( ) A.罚球 1 次 B.发球 2 次 C.罚球 2 次
D.1+1+1 罚球 5.血糖浓度过低最先迅速影响的器官功能是( ) A.脑功能 B.心功能 C.肝功能 D.肾功能 6.比赛期对应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 ) A.形成阶段 B.保持阶段 C.消退阶段 D.恢复阶段 7.体育教学中,在学生人数多,新授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 ( )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合 8..在田径比赛中,遇到计时员计取的成绩和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不一致,一般以( ) A.计时员计取的成绩为准 B.计时长计取的成绩为准 C.终点裁判员的判定为准 D.终点记录员的判定为准
9.间歇练习法的作用是( ) A.能提高肌肉力量 B.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 C.能提高供氧能力 D.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10.体育教学中的“主导”指的是( ) A.教材 B.教师 C.教学手段 D.学生 11.下列跳高的空中动作中,最优的是( ) A.跨越式 B.走步式 C.背越式 D.俯卧式 12.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被称为在形成运动技能三个过程中的( ) A.泛化过程 B.分化过程 C.巩固过程 D.反馈过程 13.下列属于篮球比赛中的进攻战术的是( ) A.夹击配合
B.挤过配合 C.突分配合 D.穿过配合 14.(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 A.技能指导 B.坚持实战 C.不断优化 D.兴趣 15.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 ) A.吸收 B.营养 C.消化 D.物质代谢 16.肩肘倒立保护者应该站在练习者的( ),抓踝上提,以膝顶背。 A.前方 B.后方 C.侧前方 D.侧方 17.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中,一般是( )号位跟进。 A.6 B.5 C.4
D.1 18.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周长为( ) A.400 米 B.398 米 C.396 米 D.394 米 19.脊柱一般至( )岁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A.18~19 B.19~20 C.20~21 D.21~22 20.跳远是反映人体什么素质的项目?( ) A.力量 B.速度 C.爆发力 D.柔韧 二、多选题 21.发展体能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 A.讲解法 B.锻炼法 C.持续法 D.游戏法
22.速度素质包括( ) A.反映速度 B.动作速度 C.位移速度 D.移动速度 23.个性包括( )方面。 A.倾向 B.心理特征 C.稳定 D.体质 24.在运动处方中,对锻炼者选择运动种类的必备条件是( ) A.经过医学检查已许可 B.有同伴 C.有指导者 D.运动强度、运动量符合本人的体力 25.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变( )的能力。 A.反映倾向 B.身体姿势 C.运动方向 D.随机应变 三、判断题 26.上挑式传接棒的优点是接棒后不需要调整接力棒,便于持棒快跑。( )
27.足球头顶球技术的动作结构包括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三个环 节。( ) 28.队列队形练习中,左右并列成一排叫路。( ) 29.滚翻指身体的某些部位依次支撑地面或器械,并经过头部的翻转动作。( ) 30.跳远的技术组成中最关键的是助跑速度的快慢。( ) 31.长拳具有姿势舒展、快速有力、动迅静定、节奏鲜明的运动特点。( ) 32.分道宽是内侧分道线的内缘到外侧分道线外缘之间的宽度。( ) 33.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无任何关系。( ) 34.除原地推铅球外,其余的推铅球技术都采用直线滑动形式。( ) 35.队列队形是指所排列队伍的形式。( ) 四、填空题 36.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课程____、课程整合能力和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有机结合的能力。 37.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出现两次高速增长阶段:第一次高峰出现在由胎儿开始到出生后 的第一年,第二次高峰出现在____。 38.重复练习法是在不改变身体练习的____和运动负荷____的条件下进行反复练习的方 法。 39.选用分组不轮换教学形式的条件主要是____和____比较充分。 40.运用预防与纠正错误的方法时应注意选用最适宜的方法,预防与纠正,错误要以____ 为主。 41.编写体育课任务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具体、____。 42.体育教学的原则有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直 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____和____。 43.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组织形式有____和____。 44.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的基础,是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的对象主要是 ____。
45.体育课结束部分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____的状态,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 五、名词解释 46.克托莱指数 47.附加赛 48.起跑线前伸数 49.篮球技术 50.投篮技术(篮球) 六、简答题 51.请简述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52.学生进行跳远练习时,经常会出现助跑步点不准的问题,请你简述原因和纠正方法。 七、论述题 53.论述儿童少年各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 八、案例分析题 54.案例 1:A 教师赛前宣读规则,后一位同学与前一位同学击掌后方能起跑,若未能执 行,罚停 3 秒才能继续比赛,赛中有的学生求胜心切,未击掌就抢先跑,A 教师没有执行规 则,结果犯规队伍获得胜利。 案例 2:B 教师采用相同规则,赛前宣读规则并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执行,赛中有的学生未 击掌就起跑,B 教师严格执行规则,赛后 B 教师鼓励了获胜队,也表扬了遵守规则的失败队 伍。 (1)结合案例,分析两位教师执行规则的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2)分析课堂教学中运用规则意识进行德育教育的步骤。 九、教学设计题 55.请以“下压式”传接棒(水平三,第 1 课时)为教学内容进行课时教学片段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及其设计意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