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江苏徐州沛县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江苏徐州沛县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 卷及答案 一、全卷书写认真、美观(3 分) 二、计算题(29 分) 1. 直接写得数。 18×5= 86÷2= 270÷9= 25×4= 60÷2= 500×6= 900÷3= 125×0= 70×6= 5 9   4 9 4 7   2 7 400÷8= 1 9 【答案】90;43;30; 100;3000;0; 6 7 30;300;420;50 【解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8×5= 608÷8= 250×8= 6×608= 840÷4= *721÷7= 【答案】390;2000;3648 76;210;103 【解析】 【分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 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 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 一位上不够商 1 就用 0 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看是否等 于被除数。 【详解】78×5=390 250×8=2000 6×608=3648
608÷8=76 840÷4=210 721÷7=103 验算: 3.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144 盆 【解析】 【分析】根据图意,菊花有 36 盆,月季花的盆数是菊花的 3 倍,求菊花和月季花一共有多 少盆,菊花的盆数乘 3 可以算出月季花有(36×3)盆,再将月季花的盆数和菊花盆数相加 即可。 【详解】36×3=108(盆) 108+36=144(盆) 4.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91 只 【解析】 【分析】看图可知,白兔有 30 只,灰兔有 45 只,黑兔比白兔和灰兔的总数还多 16 只,求 黑兔有多少只,用白兔只数加上黑兔只数再加上 16 只即可。 【详解】30+45+16 =75+16 =91(只) 三、填空题(26 分) 5. 6 个 50 相加的和是( ),240 是 8 的( )倍。 【答案】 ①. 300 ②. 30 【解析】 【分析】求 6 个 50 相加的和用乘法计算,算出 6×50 的积即可;求 240 是 8 的几倍就是求 240 里有几个 8,用除法计算。 【详解】6×50=300 240÷8=30 6 个 50 相加的和是 300,240 是 8 的 3 倍。 【点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计算。 6. 802÷4 商的末尾有( )个 0,45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答案】 ①. 2 ②. 5 【解析】 【分析】按照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算出 802÷4 的商和余数,再看商的末尾有几个 0; 456÷□的商是两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一位不够除,即 4<□,□里可以填 5、6、7、8、9。 【详解】802÷4=200……2,商的末尾有 2 个 0; □里可以填 5、6、7、8、9,最小是 5。 802÷4 商的末尾有 2 个 0,45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5)。 【点睛】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7. 一辆汽车在一条平坦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车身的运动是( ),车轮的运动是 ( )。(填“平移”或“旋转”) 【答案】 ①. 平移 ②. 旋转 【解析】
【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 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 变化。 【详解】一辆汽车在一条平坦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车身的运动是平移,车轮的运动是旋 转。(填“平移”或“旋转”)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特征及区别的掌握。 8.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牛大约重 500( )。一袋面包重 190( )。 【答案】 ①. 千克##kg ②. 克##g 【解析】 【分析】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较轻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选择克,一般物体的质量单 位选择千克。选择时要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知灵活选择。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一头牛的质量选择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一袋面包的重量选择克作 单位比较合适。 一头牛大约重 500(千克)。一袋面包重 190(克)。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选择。 9. 在括号里填“>”“<”或“=”。 6200 克( )62 千克 320÷8( )320÷4×2 ( ) 7 13 432÷6( )432÷8 105×2×4( )105×8 9 13 ) 1 ( 7 1 8 【答案】 【解析】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分析】根据 1 千克=1000 克,把 62 千克转化成用克作单位再与 6200 克比较大小; 分别算出 320÷8 和 320÷4×2 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9 13 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比较 和 7 13 的大小; 分别算出 432÷6 和 432÷8 的商再比较大小;
分别算出 105×2×4 和 105×8 的积再比较大小; 根据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就小,据此比较 1 7 和 1 8 的大小。 【详解】62 千克=62000 克,6200 克<62000 克,6200 克<62 千克; 320÷8=40,320÷4×2=80×2=160,40<160,320÷8<320÷4×2; 9 13 432÷6=72,432÷8=54,72>54,432÷6>432÷8; 7 13 > ; 105×2×4=210×4=840,105×8=840,105×2×4 =105×8; 1 7 1 8 > 6200 克(<)62 千克 320÷8(<)320÷4×2 432÷6(>)432÷8 105×2×4(=)105×8 9 13 1 7 7 13 1 8 (>) (>)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大小比较、克与千克的换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三位数除 以一位数的计算等,属于基础题,应熟练掌握。 10. 1 辆“小王子”童车售价 398 元,估算一下,买 5 辆这样的童车大约要( )元。 【答案】2000 【解析】 【分析】“小王子”童车售价乘买的辆数可以算出需要(398×5)元,再把 398 看成与它最 接近的整百数与 5 相乘,即可估算出买 5 辆这样的童车大约需要的钱数。 【详解】398×5 ≈400×5 =2000(元) 1 辆“小王子”童车售价 398 元,估算一下,买 5 辆这样的童车大约要(2000)元。 【点睛】整数乘法的估算往往把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计算出 结果。 11. 用 6 个边长是 2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 ) 厘米,也可能是( )厘米。 【答案】 ①. 28 ②. 20 【解析】 【分析】第一种情况:将六个正方形排成一行,此时的长方形的长为:12 厘米,宽为 2 厘
米;第二种情况:排成两行,每行 3 个,此时的长方形的长为 6 厘米,宽为 4 厘米;再根据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长+宽)×2,即可求出两种情况的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由分析可知,第一种情况的长方形的周长: (12+2)×2 =14×2 =28(厘米) 第二种情况时的长方形的周长: (6+4)×2 =10×2 =20(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切拼,关键是要掌握所能拼长方形的情况有几种,每种情况 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12. 一个皮球从 32 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那么第 ( )次弹起的高度是 2 米。 【答案】4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那么第 1 次弹起高度为(32 ÷2)米,第 2 次弹起高度为(32÷2÷2)米,第 3 次弹起高度为(32÷2÷2÷2)米,第 4 次弹起高度为(32÷2÷2÷2÷2)米,以此类推算出第几次弹起的高度是 2 米即可。 【详解】32÷2=16(米) 16÷2=8(米) 8÷2=4(米) 4÷2=2(米) 第 4 次弹起的高度是 2 米. 一个皮球从 32 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那么第(4)次 弹起的高度是 2 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每次下落高度和上 一次弹起高度相同,每次弹起高度都是这次下落高度的一半。 13. 王叔叔用一块地的 1 7 种白菜, 4 7 种萝卜,白菜地比萝卜地少占这块地的             。
3 7 【答案】 【解析】 【分析】萝卜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减去白菜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即是白菜地比萝卜地少占这 块地的几分之几。 【详解】 4 7 - 1 7 = 3 7 王叔叔用一块地的 1 7 种白菜, 4 7 种萝卜,白菜地比萝卜地少占这块地的( 3 7 ) 【点睛】此题考查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14. 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的长度占全长的             。 1 4 【答案】 【解析】 【分析】把一个图形、一个整体、一些物体等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详解】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 4 份,每段绳子的长度占全长的 1 4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理解对折两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 4 份是解题关键。 。 15. 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 15 个,那么▲最少有( )个,最多 有( )个。 【答案】 ①. 14 ②. 16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 15 个,当首尾都是■时 ▲最少,当首尾都是■时▲最多。 【详解】最少:15-1=14(个) 最多:15+1=16(个)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间隔排列,首尾相同时比间隔数多 1。 16. 萌萌、军军和华华参加 50 米比赛,萌萌比军军少用 2 秒,华华比军军多用 1 秒, ( )跑的最快。
【答案】萌萌 【解析】 【分析】比赛的路程相同,所花的时间越少,则跑得越快;据此比较萌萌、军军和华华所花 的时间。 【详解】萌萌比军军少用 2 秒,华华比军军多用 1 秒,华华所花的时间最多,军军所花的时 间排在中间,萌萌所花的时间最少,所以萌萌跑的最快。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比赛的路程相同,所花的时间越少,则跑得越快。 17. 明明有一块长是 49 厘米,宽是 15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他从中剪一块最大的正方形,正 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能剪出( )块这样的正方形,最后剩下图形的周 长是( )厘米。 【答案】 ①. 15 ②. 3 ③. 38 【解析】 【分析】在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估算出长方形的宽 15 厘米的几倍接近 49 厘米,就能剪几个正方形;剩下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原长方形的 宽,宽是原长方形的长减去剪去的长度,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计 算即可。 【详解】如图: 15×3=45(厘米) 49-45=4(厘米) (15+4)×2 =19×2 =38(厘米) 明明有一块长是 49 厘米,宽是 15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他从中剪一块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 的边长是(15)厘米,能剪出(3)块这样的正方形,最后剩下图形的周长是(38)厘米。 【点睛】在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 四、选择题(5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