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如果二者密度相等,设甲的边长为 a1 ,乙的边长为 a2 ,则
(1)
P>P1>P2,B 错;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图 1 分,每空 1 分,共 17 分)
V
四、应用与创新题(第 41 题 3 分,第 42 题 5 分,共 8 分)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大型民族乐器合奏中,我们能明显地区分出二胡和笛子,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音色 D.振幅 【详解】C 由于二胡和小提琴振动物体的材料及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主要是通过音色来进行区 分。 2、 人们看到的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雨后“彩虹” D.东津大桥水中“倒影” 【详解】A 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雨后“彩虹”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水中倒影是平 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 A.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 B.隆冬季节,河面上结薄冰 C.湿衣服在太阳下晒干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详解】B 壶口冒白气是液化现象;河面结薄冰是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湿衣服晒干是汽化中的蒸发;樟脑 丸变小是升华现象。 4、 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A.定期给机器的转动轴加润滑油 B.鞋底和轮胎上都刻上花纹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下大雪后,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煤渣 【详解】A 加润滑油是减小摩擦;B 和D 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C 中用力捏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 增大摩擦,故选 A。 5、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用吸管喝饮料 B、离心式抽水机 C、船闸 D、注射器
【详解】C 用吸管喝饮料、离心式抽水机及注射器均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只有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 理,故选 C 6、下列物体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 A. 橡 胶棒 【详解】D B.塑料尺 C.干木棒 D.一元硬币 橡胶、塑料、干燥的木棒都属于绝缘体,一元硬币由金属制成属于导体,故选 D。 7、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是 ( ) A. 奥 斯特 B.沈括 C.安培 D.法拉第 【详解】B 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这一现象最早由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发现并记录,比西方早 了 400 多年。故选 B。 8、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 S 时灯 L1 的功率为 9W;断开开关 S,闭合 S1、S2 时,灯 L1 的功率为 16W。电源电压不变,且灯丝电阻不受温度的影响。则 L1、L2 两灯的灯丝电阻之 比是 A.1:3 B.4:3 C.3:1 D.3:4 【详解】C 只闭合开关 S 时L1、L2 两灯串联接入电路,断开开关 S,闭合 S1、S2 时,L1、L2 两灯并 联接入电路,由于灯丝电阻不变,灯 L1 两次功率之比 P1:P1’=9:16,则 L1 两端电压之比 为U1:U1’=3:4,由于 U1’=U(电源电压)=U1+U2,可知 U1:U2=3:1,根据串联电路中用电 器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的特点可知,R1:R2=3:1,故选 C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两个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两个电压表示数相 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L2 短路 【详解】D B、L2 断路 C、L1 短路 D、L1 断路 解析:该电路中,由于两灯泡均不发光,且电流表无示数,即表明该电路是一个断开的电路,
故若 L2 断路时,电压表 V2 可以和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即该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故有示数 且等于电源电压;但电压表 V1 不能与电源的负接线柱相连,不能测量电源电压,故该电压表无 示数,故该情况不符合题意; 故若 L1 断路时,电压表 V1 可以和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即该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故该电压 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同时,电压表 V2 也能与电源的两极相连,该电压表也有示数, 且等于电源电压,故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 地面的压强为 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1 B.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2 C.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1 D.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2 【详解】D 解析: 1、如果二者密度相等,设甲的边长为 a1 ,乙的边长为 a2 ,则 , ,由题意知 a1 > a2 ; 则 P1>P2,S 甲>S 乙 (1) 把甲放在乙上,乙对地的压强: G甲 G甲 因为 S 甲>S 乙所以 ;所以 P1 S甲 S乙 , ,P>P1+P2,所以 A 错。 G甲 S乙 (2)把乙放在甲上,甲对地的压强: P>P1>P2,B 错; 2、如果二者质量相等, , ,!S甲 S乙, P甲 P乙 (1) 把甲放在乙上,乙对地的压强: ,所以 P>P2>P1,C 错;
(2) 把乙放在甲上,甲对地的压强: P=P2,故 D 对。 ,当 S 甲 等于 2S 乙 时,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27. 今年 5 月 18 日复课后,为了保障每位师生的安全,学校每天都要对公共场所喷洒 现象; 在治 84 消毒液来进行消杀。消杀过后,同学们都闻得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 疗高烧病人时,可以采用敷冰袋的方式来退烧,这实际上就是采用 的方法来改变 物体内能。 答案: 扩散;热传递 【详解】 消毒液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同学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是扩散现象。改变 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冰敷是利用存在温度差进行热传递改变内能。 28. 在练习立定跳远时, 当你双脚离开地面后, 由于 上升的过程中, 你所具有的动能将逐渐 答案:惯性;减小 你仍然要继续向前运动;在 (选填“增加”“ 减小”或“ 不变”) 【详解】 惯性是所有物质的属性,是维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的原因;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 度有关,人的质量一定,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29. 小强家中一个月前、后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小强家 所在地区每度电的电费是 0.6 元, 那么本月他家应交电 费 元。请你为小强家提一条节约用电的建 议: 。 答案:180;使用节能灯、开空调不要低于 26℃、随手关灯等 【详解】 电能表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 kW·h,两个月月底电能表数值相减得到一个月的用电量, 1 度=1kW·h.故本月所用电能 W=1081.5kW·h — 781.5kW·h=300kW·h 电费 =300kW·h x 0.6 元/kW·h=180 元 30. 汉江流经的地域广, 且水量较大。大量的水蒸发时需要 或“ 放热") , 且水的 大, 从而可以很好地调节两岸的湿度和气温。 ( 选填“ 吸热” 答案:吸热;比热容大 【详解】蒸发属于缓慢的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白天温度高吸收热量,夜晚温度降低水释放热量,水吸收或释放很多热量时温度升高或降 低的幅度小,可以维持气温稳定。
31. 小强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当他 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时,光屏上 尖的像;这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会 答案:不会;变暗。 【详解】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说明手指的指尖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指尖通过凸 透镜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光屏上不会有指尖的像;凸透镜被手指遮挡一部分后, 仍能成像。成像完整,但会变暗。 (选填“会”或“不会”) 有他指 (选填“变亮”“变暗”或“亮度不变”) 。 32.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 A 和 B 紧靠着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 12N 的水平推力 F1 作用下,A、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 A、B 叠放到该桌面上,用 水平力 F2 拉着 B 是、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 F2= N;此时木 块 A 所受的摩擦力为 N。 答案:12;0。 【详解】 如图甲 A、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水平 向右的推力 F1,还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f,F1=f=12N。 如图乙,A、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 A、B 都受平衡力,木块 A 在水平方向不受 拉力,AB 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 A 所受的摩擦力为 0N。 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整体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因此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变,仍 为 12N,所以 F2=f=12N。 33. 如图所示斜面长 5m,高 3m。小强用绳子沿斜面将质量为 20kg 的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 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 150N,绳重不计。则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 N(g 取 10N/kg,下同)。 答案:30。 【详解】 W 额=W 总-W 有=Fs-Gh=150N×5m-200N×3m=150J,由 W 额=fs 得 W 额 f 150J 5m s
30 N E. 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灯正常发光的位置,电 流表示数与两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V,灯泡的功率变 化量为 W。 答案:9;4。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 V1 测小灯泡两端电压,V2 测滑变两端电 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3) 当滑片 P 位于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到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最小,并且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最大,因此根据图乙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2A,灯泡 两端电压为 1V,滑变两端电压为 8V; 此时灯泡的功率为 P L1 UL1 Imin 1V 0.2A 0.2W 电源电压:U U L1 (4)当电流表示数最大时,灯泡正常发光,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0.6A,滑动 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2V,所以灯泡两端电压为U 1V 8V 9V 9V - 2V 7V U 滑 L U U 滑 4.2W I 7V 0.6A 4.2W 0.2W 4W 灯泡的额定功率: 灯泡功率变化量: P P L UL L PL 34. max  PL1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图 1 分,每空 1 分,共 17 分) F. 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其反射光线。 G. 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详解】分别考察光的反射作图和受力示意图作图,答案如下
37. (1)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小强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 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再用量筒测量小石块 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石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 kg/m3。 (2)若小强先利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再利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那么最终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一样 测量出的小石块的密度将比小石块的真实密度 大”)。 答案:(1)81;2.7×103 (2)偏大 【详解】 (1)使用天平称量质量时,左物右码,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故 小石块的质量为 m=50g+20g+1.0g=81g;加入水的体积为 40ml,放入小石块之后水的体积 为 70ml,故小石块的体积为 V=70ml-40ml=30ml=3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m V 81g 30cm 3 3 2.7g / cm 2.7 3 10 3 kg / m 。 (2)先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石块的体积测量准确,但 m 这样石块上附有水,使得测量出的质量变大,由 V 可知测量的密度变大。 38.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实验中,他们在如图所示电 路中的 A、B 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电阻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 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表格所示。 (1) 他们应选择序号为 (2) 从表中所给电阻丝的规格看,还可以用这些电阻丝来做另一个探究实验,即探究 的两根电阻丝来做实验。 的关系,这次你应该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来进行研究。 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 答案:(1)3 和 4 (2)横截面积,2 和 4 【详解】
(1) 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该选择材料和横截 面积都相同的两根电阻丝.从表格中可以知道,序号 3 和序号 4 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 所以 应选择序号 3 与序号 4 的两根电阻丝来研究; (2) 从表中所给电阻丝的规格看,可以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要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 的关系,必须保证两根电阻丝的材料和长度都相同,序号 2 和 4 的材料、长度都相同,只有 横截面积不同. 39. 小强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小灯泡上标 有“2.5V” 字样。请完成下列问题: (1) 请你帮助小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 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 。 (2) 闭合开关后,小强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有 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 (3) 排除故障继续实验,小强进行了 4 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请你分析第 1 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 (4)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且小灯泡的量度是由它的 决定的。 (5) 通过分析本次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还会有一个新的发现,即 。 答案: (1) (2)小灯泡短路;(3)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4) 0.8 ,实际功率;(5)小灯泡的电阻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详解】 (1) 小灯泡与电压表并联,且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故选择 3V 的量程;滑动变阻 器向右移动时阻值变大,故滑动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应该接左边,如图所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