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 8 题)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鉴赏(jiàn)
监督(dǖ)
豁然开朗(huò)
B . 簇拥(cù)
着落(zhāo)
不屑一顾(xuè)
C . 懊恼(ào)
玲珑(lónɡ)
隐天蔽日(bì)
D . 攀登(pān)
心绪(xù)
一代天骄(jiāo)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赋闲
斟酌
奇山异水
B . 争辫
奇迹
别具匠心
C . 恳求
摇篮
珠光宝器
D . 应酬
婉惜
三顾茅芦
3.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原是当年最高建筑的电视塔,如今隐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已无一技之长。
B . 这 天 风 和 日 丽 , 南 湖 沿 岸 紫 荆 怒 放 , 游 人 如 织 , 让 大 不 禁 感 叹 : “ 人 间 最 美 四 月
天。”
C . 科 技 引 领 发 展 , 倘 若 人 工 智 能 技 术 得 以 广 泛 应 用 我 国 走 进 人 工 智 能 时 代 计 日 可
待。
D . 介 绍 广 西 风 物 、 故 事 妙 趣 横 生 的 《 广 西 逸 事 》 丛 书 , 是 献 给 自 治 区 成 立 六 十 周 年 的 厚
礼。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众 多 球 迷 汇 集 到 世 界 杯 举 办 地 , 谁 都 不 能 否 认 这 不 会 给 当 地 经 济 带 来 新 的 发 展 机
遇。
B . 为 改 善 城 市 生 活 环 境 , 当 地 政 府 加 大 投 入 建 设 了 多 个 休 困 公 园 , 成 为 市 民 娱 乐 的 新 去
处。
C . 上 海 合 作 组 织 青 岛 峰 会 的 召 开 , 增 进 了 各 国 人 民 的 相 互 了 解 和 友 谊 的 桥 梁 , 令 人 瞩
目。
D .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 真 是 献 丑 了 。 ” 小 云 拿 自 己 的 书 法 作 品 向 长 辈 请 教 , “ 初 学 不 久 , 技 艺 不 精 , 敬 请 雅
正”
B . 送 考 仪 式 上 校 长 热 情 致 辞 : “ 一 将 功 成 万 骨 枯 ! 衷 心 祝 愿 同 学 们 得 偿 所 愿 , 中 考 大
捷!”
C . “ 广 播 已 说 要 放 包 安 检 , 你 没 带 耳 朵 啊 ? ” 车 站 工 作 人 员 批 评 直 接 背 包 过 安 检 的 小
林。
D . 同 学 提 醒 我 : “ 记 得 坚 持 锻 炼 哦 ! ” 我 回 应 她 : “ 放 心 吧 , 我 没 忘 , 你 不 必 多 此 一
举。”
6.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面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给予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它是一种最好的心灵涵养方式。阅读可得良师益友,____________;
阅读让入心生安宁,____________;阅读亦能怡情养颜,____________。
①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多年沉淀积累,琢颜如玉
②李涉语:“偷得浮生半日闲。”静坐一隅捧卷而读,内心澄激
③于谦有诗:“书卷多情似故人。”穿越时空倾情交流,耐畅淋漓
A . ①②③
③②①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 一 门 父 子 三 词 客 ” 指 北 宋 文 学 家 苏 洵 、 苏 轼 、 苏 辙 , 三 人 也 并 称 “ 三 苏 ” , 苏 轼 为 “ 大
苏”。
B . 海 伦 · 凯 勒 是 美 国 著 名 女 作 家 、 教 育 家 、 慈 善 家 ,《 假 如 给 我 三 天 光 明 》 是 其 代 表
作。
C . 古 时 男 子 十 八 岁 行 加 冠 礼 , 仪 式 上 男 子 束 发 戴 帽 , 后 人 就 常 用 “ 冠 ” 或 “ 加 冠 ” 表 示 成
年。
D . “ 飞 来 山 上 千 寻 塔 ”“ 方 七 百 里 , 高 万 仞 ” 中 的 “ 寻 ”“ 里 ”“ 仞 ” 都 是 古 代 的 计 量 单
位。
8.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骆驼样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
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就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刘四爷。
B . 真假孙悟空都神通广大,沙僧、菩萨、玉帝、唐僧、地藏等均不能辨出真假,直至来到如来佛祖面前,
被佛祖轻而易举判出真假。真悟空打死假悟空,师徒团聚。
C . 格列佛在慧骤国遇到很有理性、观察敏锐而且判断正确的慧骃马,对它项礼膜拜,学它走路,模仿它
说话的腔调。当慧骃马要求他离开时,格列佛非常悲伤。
D . 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的“豹头环眼,
燕颔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幕还来”。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2 题)
1.
读
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
获
文
言
文
,
回
答
问
题
田
猎
之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
。
过
(
)
【注】①州里:乡里。②惟:思,考虑。③疾;奋力,用力。
也
苟
人
选
然
》
尽
论
矣
。
非
独
猎
也
,
百
事
吕
自
《
·
氏
春
秋
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齐人有好猎者
②狗良则数得善矣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3)齐人“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伐竹取道/策之不以其道
B . 全石以为底/一食或尽粟一石
C . 日光下澈/主人日再食
D . 不可知其源/林尽水源
(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 可 以 调 素 琴
B . 似 与 游 者 相 乐 / 至 于 负 者 歌 于
途
C . 潭西南而望/思而不学则殆
D . 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
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
B . 第②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同时,也侧面凸显
潭水的空明澄激,二者各尽其妙。
C . 第④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顿感悠闲宁静,
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D . 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抒发
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道的忧伤悲凉之情。
(4)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 题)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炎黄子孙的情意结—中国结
采薇
①中国结作为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最初,古
人的铜镜背后一般都有绳纽,可以系上绳饰,方便手持。后来,窗帘、帐钩、笛箫、香袋等下方常系有美
观的装饰结。几千年来,这些美丽的绳结代代流传,它们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
再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因其外观对称精致,符合我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
国结”。从《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的描写来看,中国结在清
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品,而且已经不局限在女性服饰之中。只不过那时不叫“中国结”,而叫“络子”。
②中国结包含着非常多变且丰富的结绳工艺,有同心結、团锦结、双钱结、十字结、吉祥结等,其
工艺之精妙令人啧啧称奇。中国结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丰富多样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
③中国结的编制大致可分为基本结、变化结及组合结三大类,它们具有共通的编结原理,可归纳为
基本技法与组合技法。基本技法是以单线条、双线条或多线条来编结,运用线头并行或线头分离的变化,
做出多彩多姿的结或结组。而组合技法是利用线头延展、耳翼延展及耳翼勾连的方法,灵活地将各种结组
合起来,完成一组组变化万千的结饰。
④一件结饰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还要搭配协调。选线时
要注意色彩,若为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
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会使整个结饰有栩栩如生之
感。除了用线,一件结饰还包括镶嵌的圆珠、管珠等坠子,以及各种金银、玉石、珐琅等饰物,如果选配
得当,整件结饰会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⑤中国结丰富多样的图案样式常常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如最常见的同心结寓意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团锦结寓意花团锦簇、前程似锦,如意结寓意万事称心、吉祥如意,桂花结寓意高贵清雅、富贵无疆,双
喜结寓意双喜临门,双钱结寓意财源广进……那车前窗上挂着的红红的平安结寄托着家人温馨的祈愿,吉
字结、馨结、鱼结合成“吉庆有余”的意思。在新婚仪式上装饰的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
永不分离。烟袋上的蝴蝶结因“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一根长长的丝线,曲曲折
折中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一串中国结就是一串代代相传的祝愿。
⑥中国结所展现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审美内涵。对炎黄子孙而言更有着独特的寓意。
绳线曲折回环、紧密相连,正如炎黄子孙紧密团结、心连一处。如今,中国结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了世界
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我国传统佳节,都能看到红红火火的中国结。无论是海外游子,还是驻守乡土的亲人,
对所有炎黄子孙来说,挂起中国结的地方就是家。
(1)下列关于“中国结”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结为我国所特有,它是上古时期就已出现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历史悠久。
B . 中 国 结 得 名 的 原 因 与 其 外 观 对 称 精 致 有 关 , 它 符 合 我 国 传 统 装 饰 的 习 俗 和 审 美 观
念。
C . 中 国 结 在 编 结 原 理 相 通 的 基 础 上 , 采 用 不 同 技 法 编 结 出 类 型 不 一 、 各 具 特 色 的 结
饰。
D . 中国结在《红楼梦》中有记载,清代称其为“络子”,是当时流行的女性专有饰品。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指出中国结与炎黄子孙的关联,富有吸引力。
B . 第①段中划线的词语“一般”,表示绳纽出现的频率,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 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结图案寓意丰富美好。
D . 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得名、工艺、编制、搭配及图案寓意等相关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 中 国 结 以 其 独 特 的 神 韵 成 为 我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唯 一 象 征 , 北 京 申 奥 时 深 得 各 国 的 青
睐。
B . 为 达 到 整 体 美 的 效 果 , 古 玉 一 类 的 物 件 应 配 编 含 蓄 色 调 的 结 , 要 讲 究 搭 配 的 协 调
性。
C . 结 饰 变 化 万 千 靠 组 合 技 法 , 此 法 利 用 线 头 并 行 、 耳 翼 延 展 及 勾 连 , 将 各 种 结 灵 活 组
合。
D . 中 国 结 蕴 含 炎 黄 子 孙 团 结 一 心 的 独 特 寓 意 , 所 以 , 挂 有 中 国 结 的 地 方 就 有 华 人 家
庭。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一样的屋顶
李宣华
①一场冰雹把山村老家的屋顶瓦片砸坏了不少。母亲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快,制止你爸,他要
去屋顶修漏了呢?
②老家木屋是两层的木瓦房,屋顶的外形很普通,与别人家的并没有两样,中间高两头低,远远看
去就像一座山。在我心里,老屋的屋顶永远都像壮年时的父亲那样结实,我清晰地记得,建屋那年我只有 9
岁那年,屋顶木构落架,敏捷胆大的我跟随矫健的父亲,从长长的木梯爬到屋顶帮工打下手。眨眼间,30
多个年头过去了,木屋如同过了保修期的车辆,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就在去年春,一根屋顶瓦梁凹陷,
孱弱的父亲不顾母亲劝阻,执意爬上楼顶修补。父亲颤颤巍巍修补的那一个多小时,是母亲如今想起来依
旧后怕的度秒如年的煎熬期。她站在一处可以清晰看见父亲修补的地方,一动不动地仰着头,屏着气息瞪
着双眼,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惊扰了父亲。待父亲修补下梯,一向自诩身体比父亲好的母亲,忽然间身体酥
软,晕厥了过去。
③电话里我就感觉到了母亲潮湿的眼泪在往心里滴。我要父亲接电话,执拗的父亲不接。老家离城
太远了,开快车也得两三个小时。村里的年轻人为生计都到外打拼去了,在家的都是些“留守老人”,所
幸我大多留有电话。于是,一个接一个地耐心打电话,恨不得每个大叔大伯大婶都能立马放下手中活儿往
我家赶。虽然各自都有同样的雹灾遭遇,但他们还是如我所愿,热心地到我家,劝解我那急性子的父亲。
直至,我和我带的工人师傅赶回了村里。
④对此,父亲根本不领情,还喋喋不休地嗔怪母亲给大家添乱。生性脾气好的母亲,一边一个劲地
给父亲赔笑,一边细声细气地还嘴:“还以为年轻,都不记得自己岁数,不记得自己生病才好了多长时间
了。”我趁势劝慰两位老人,一起搬到城里居住。哪知,就这事,两个人又和先前一样,把心齐到了一起:
“不成,木屋没人看管霉得快,我们不在家,以后你们回来都没个站脚的地方。”
⑤我知道父亲对这栋木瓦房的感情。两次被我奶奶卖到他乡做人儿子的父亲,一心回村,白手起家,
在住了几十年茅草房后,盖起这幢认为可以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温暖木屋。随后几年,他又放眼长长远远,
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房子周边不同地段盖了三个木谷仓,平整出三块晒谷坪。一切的一切皆因为他在
考虑,日后我们三兄弟成家后分家,能有所依靠,不会再像他当年和母亲结婚时一样眼前空空,要什么没
什么。
⑥欧洲有句谚语说,每对老父母都是我们潜在的屋顶,他们离去,我们就像被掀掉屋顶坐在废墟中。
说得多在理啊,爱在屋顶,爱如屋顶。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一如母亲对他的情真意切的爱。只是,
岁月渐老,屋顶渐老,父亲对屋顶的爱,需要我们子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去支撑,去呵护。唯此,才
能让我们子女不那么早尝到入座废墟的苦楚。
(选自《智慧与思维》2018 年第 2 期,有删改)
(1)文意以修屋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
(3)第⑥段文字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
(4)本文的标题“山一样的屋顶”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三、默写(共 1 题)
5. 按要求填空
(1)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2)
,可以为师矣。(《论语》)
(3)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5 ) 白 居 易 的 《 钱 塘 湖 春 行 》 中 , 诗 人 细 致 捕 捉 动 物 活 动 来 展 现 初 春 生 机 的 两 句 诗
是
,
。
(6)完整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
,
。
。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共 1 题)
6. 下 列 对 词 作 赏 析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渔 家 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