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把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写入题后的括号内)
1.(2 分)(2014•菏泽)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A.像不变,像到镜
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面的距离变小
C.像变大,像到镜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面的距离变大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点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①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在平面镜的两侧,物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
等,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物体远离平面镜,像远离平面
镜.
②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然后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
断.
解: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
所以可判断选项 A 正确,D 错误;
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可判断选项 C、D 错误.
故选 A.
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人的像在变大,实际上人像的大小不变,感觉
变大的原因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的缘故.这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并
出现错误的地方.
2.(2 分)(2014•菏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
质中的传播速
度相同
C.振动的物体一
定会发出声音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
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但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解: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
体中传播速度最慢,所以 A 选项说法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 B 选项说法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在真空中,振动的物体也不一定会
发出声音,所以 C 选项说法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所以 D 选
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
3.(2 分)(2014•菏泽)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
(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
擦力越大.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
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是在压
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力,骑车
就会感觉轻松一些.符合题意.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
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
题意.
故选 B.
点评:
(1)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能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4.(2 分)(2014•菏泽)关于电磁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作的
B.电磁继电器中的磁体,必须用电磁铁
C.电磁继电器中的磁体,可以用永磁体,也可以用电磁铁
D.电磁铁中的铁芯,可以用钢棒代替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磁现象、电生磁.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电流的通断可以控制磁性的有
无.电磁铁有电流有磁性,无电流时无磁性.铁芯需用软磁性材料制
成,因为软磁性材料的磁性不能保留下来.
解:A、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选项 A 错误;
B、电磁继电器中的磁体,必须用电磁铁,通过电流的通断控制磁性的
有无,不能用永磁体,故选项 B 正确;
C、电磁继电器中的磁体,必须用电磁铁,通过电流的通断控制磁性的
有无,不能用永磁体,故选项 C 错误;
D、钢棒是永磁体,磁化后不容易退磁,故不能用钢棒代替铁芯,故选
项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磁铁的有关知识,属于基础题,理解相关知识点解答简
单.
5.(2 分)(2014•菏泽)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用电器
和开关.对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线上的保险丝应该改装到零线上
B.甲处应装用电器,乙处应装开关
C.当用电器功率增大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就增大
D.当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家庭电路的连接.
电与热、生活用电.
(1)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开关也应接在火线上;
(2)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越多,干路
中的电流越大,保险丝就越容易熔断.
解:A、为了安全,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而不是零线上,故 A 错误;
B、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甲处安装开关,乙处安装电灯,故 B 错误;
C、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越多,电路中的总功率越大,
而电路两端的电压是不变的,根据 P=UI,电路中的电流越大,故 C 正确;
D、电路中电流增大时,超过保险丝的熔断电流值,保险丝就会熔断,因此
当保险丝熔断后,不可以用铜丝代替,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家庭电路与中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在学习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
以致用.
6.(2 分)(2014•菏泽)小聪家里有一台透明门的电冰箱,当他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内的
灯就亮;当他关闭冰箱门时,冰箱内的灯就熄灭,但压缩机依然工作.小聪断定冰箱门上
有一个开关 S,下面小聪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串联
B.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并联,开关 S 在干路上
C.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并联,开关 S 和照明灯串联
D.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并联,开关 S 和压缩机串联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电流和电路.
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
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解:当冰箱门打开时,制冷电路关闭,同时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
门关闭时,制冷电路启动,同时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由此可知冰箱内照明
和压缩机能独立工作,所以属于并联电路,并且冰箱门上的开关 S 与灯泡串
联.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串、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特点的了解.
7.(2 分)(2014•菏泽)如图所示,光滑斜面 AB>AC,沿斜面 AB 和 AC 分别将同一重物
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 F1 和 F2,所做的功分别为 WA 和 WB.则,( )
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 D.F1>F2,W1=W2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功的大小比较;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机械与功.
(1)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 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无
论是沿斜面 BA 还是 CA 匀速拉同一物体,由于其高度相同,由功
的原理可知沿斜面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
功,从而可以判断出两次做的功 W1 和 W2 的大小关系.
(2)知道斜面长的大小关系,利用 W=FL 比较拉力关系.
解:(1)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 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
功,则把同一物体沿斜面 BA 和 CA 分别拉到顶端 A,h 相同,由
W=Gh 可知两次做的功相同,即 W1=W2.
(2)根据图示可知,LBA>LCA,而 W1=W2,由 W=FL 可知,FBA<FCA,
即 F1<F2.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斜面的省力情况,物体做功大小的判断,关键是知道接
触面光滑,摩擦力为 0,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也可以利用斜
面倾斜角度越大,越费力,来判断两次拉力的大小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8.(2 分)(2014•菏泽)一辆长 10m 的大货车,以 36km/h 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
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20s,则隧道长为 190
m.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点评: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长度、时间、速度.
已知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20s,大货车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车身长.
解:已知 v=36km/h=10m/s,整个大货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 20s,
由 v=可得,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s=vt=10m/s×
20s=200m;
因为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s=L 隧道+L 车,所以 L 隧道=s
﹣L 车=200m﹣10m=190m.
故答案为:190.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
时间为 20s 的意义,明确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是隧道
长度加上车身长.
9.(2 分)(2014•菏泽)请你观察图中的三个奥运比赛项目的图片,想象图片中运动比赛
的情景,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对提出的物理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
解答
例句
篮球放入篮筐
中为什么会下
落?
投入篮筐内的篮球受重力作用而下落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为什么踢出去
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的足球仍然向
前运动?
重力;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运动和力.
本题涉及到力学的知识点很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惯性的问题.(2)运动状态的问题.(3)参照物的问题.(4)浮
力的问题等等.涉及不同的知识点,问题不同,答案不同.
解:
问题 1:为什么踢出去的足球仍然向前运动?
解答 1: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问题 2:赛艇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解答:赛艇的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
问题 3:以船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解答:是静止的.
点评: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解答时要根据图片信息,归纳出相关的知识,然后
将现象与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
10.(2 分)(2014•菏泽)如图所示,R1=10Ω,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 0.2A,电压表
的示数是 4V,R2 的电阻为 20 Ω.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电路和欧姆定律.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 R2 两端的电
压,已知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阻值.
解:首先把电压表看成断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R1 与 R2 是串联的,电压表
测 R2 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 I=可知:
电阻 R2 的阻值 R2=
=
=20Ω;
故答案为:20.
点评:
熟练应用欧姆定律公式及变形、串联电路特点是解题关键.
11.(2 分)(2014•菏泽)如图所示,冰壶从出发点 A 被运动员推着运动 6m 后,在 B 被推
出,沿冰道运动 30m 到 O 点停下来.被推出去的冰壶停下来,是由于 冰面对冰壶有摩擦阻
力 ;从 A 点到 O 点运动过程中,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是 10N,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是 60
J.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功的计算.
运动和力.
(1)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
动的距离.
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被推出去的冰壶停下来,是由于冰面对
冰壶有摩擦阻力;
从出发点 A 被运动员推着运动 6m,到达投掷线,做功 W=Fs=10N×6m=60J;
从 B 点到 O 点的过程中由于惯性而向前运动,运动员对冰壶没有做功.
故答案为:冰面对冰壶有摩擦阻力;60.
点评:
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
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16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2.(4 分)(2014•菏泽)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透镜的光路图.
图像综合题.
判断透镜类型的关键是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如果光线被会聚了就是凸透
镜,如果光线被发散了就是凹透镜.
解:第一个图中平行光经透镜后变得会聚,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为凸透镜;
第二个图的折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这个透镜对光线有
发散作用,因此填凹透镜.
如下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光学元件的光学特点
13.(2 分)(2014•菏泽)根据图 1 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图 2 的框中画出电路图.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图像综合题.
(1)由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画出各元件,
直到电源的负极.
(2)电压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
解: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串联灯泡 L2、开关、灯泡 L1 以及电流表,然后
回到电源负极,电压表与灯泡 L1 和电流表的两端;如图所示:
点评: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先分析电路,看干路和支路各有什么元件,然
后根据电路图的要求画出电路图.
14.(4 分)(2014•菏泽)利用干电池、导线、小灯泡、铅笔芯、橡皮、塑料尺,可以完
成下列探究实验中的哪几个实验(写出实验的序号): ①④ .
①物质导电性;
③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④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②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考点:
专题:
分析: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1)电池、导线、小灯泡连成电路,先后把橡皮、铅笔芯、塑料尺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