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过零检测电路原理与作用附仿真电路.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可控整流
使用光耦 Multisim 仿真电路
网友建议 电容代替那只 47K 的电阻,330 欧电阻直接短路.因为电 容的恒流效果,电容压降吗? 电阻限流的缺点是过零脉冲的宽度与检测电压值相关.可以用一只 0.1u/400v 的无极性电容作恒流限流.可获得宽度稳定的窄脉冲. 示波器波形
参考 http://www.daxia.com/bibis/moredata30_1162505_62938.shtml ================================================================ ================================ 方法一: 过 零检测的作用可以理解为给主芯片提供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 起点是零电压,可控硅导通角的大小就是依据这个标准。也就是说塑封 电机高、中、低、微转速都对应 一个导通角,而每个导通角的导通时 间是从零电压开始计算的,导通时间不一样,导通角度的大小就不一样, 因此电机的转速就不一样。 1. 电路原理图
2. 工作原理简介 D5、D6 电压取自变压器次级 A、B 两点 (~14v),经过 D5、D6 全波 整流,形成脉动直流波形,电阻分压后,再经过电容滤波,滤去高频成 分,形成 C 点电压波形;当 C 点电压大于 0.7V 时,三 极管 Q2 导通, 在三极管集电极形成低电平;当 C 点电压低于 0.7V 时,三极管截止, 三极管集电极通过上拉电阻 R4,形成高电平。这样通过三极管的反复 导 通、截止,在芯片过零检测端口 D 点形成 100Hz 脉冲波形,芯片通 过判断,检测电压的零点。 3. 各元器件作用及注意事项
3.1 D5、D6 前期选用 1N4148,由于耐压偏低,损坏后出现运行灯 闪烁(风机失速保护)和所有指示灯闪烁(无过零信号保护)等故障, 因此今后设计和维修都必需选择 1N4007。 3.2 Q2 可选用 9014 三极管或 D9D 贴片三极管;该三极管开路、短 路都会造成开机后内风机不转,一分钟后出现失速保护。 只要元件不用错,该电路一般不会出问题。 方法二: 如 下图所示为按上述思想设计的电压正向过零检测电路。220V 的交流电首先经过电阻分压,然后进行光电耦合,假设输入的是 A 相电 压,则在 A 相电压由负半周向 正半周转换时,图中三极管导通并工作在 饱和状态,会产生一个下降沿脉冲送入 ADμC812 的 INT0 引脚使系 统进入中断程序。微机系统进入中断程序后,发 出采样命令并从采样保 持器读取无功电流值 Iqm,这个无功电流即为 A 相的无功电流,经过 1/4 个周期电压达到最大值,此时对电压进行采样,得到 UM,由 UM=1.414U 可以得到电压有效值 U。
转自 http://baiyan0505.blog.163.com/blog/static/490643642009779465 3704/ 方法三:
三极管是为了得到方波,整形用。 分到光耦的输入级电压低于光耦开启电压时,三极管输出低;反之输出 高。 ========================================= 过零检测电路的作用 通过控制导通角来控制输出功率 在功率控制中,经常要用到移相控制或过零控制技术,无论是移相控制 还是过零 控制,都需要检测过零触发信号。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中,还可以 利用工频 信号来进行计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