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1 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展示才华的时候到了,沉着冷静,相信 你会成功哦! 说明:l、所有答案均填入答题卡中 否则不计分。 2、本试卷共五道大题,31 个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S-32 C-12 Cu-64 O-16 Fe-56 Na-23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木材燃烧 C.汽油挥发 D.钢铁生锈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橙汁饮料 B.五氧化二磷 C.空气 D.稀盐酸 3.市场上有“加硼食盐”、“加铁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硒、铁”应理解为: A.原子 B.单质 C.分子 D.元素 4.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到水巾,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硝酸钾 B.蔗糖 C.植物油 D.氯化镁 5.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西红柿 B.牛奶 C.大米 D.鸡蛋 6.规范实验操作时获得试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钾肥能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小明家的水稻出现倒伏现象,应该施用的肥料是: A.Ca(H2P04)2 B.NH4Cl C.CO(NH2)2 D.KCl 8.2011 年世界水日.湘潭市的宣传主题是“保护母亲河,节约水资源”。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 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D.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9.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其化学式不相符的—项是: A.干冰 CO2 C.纯碱 Na0H B.酒精 C2H50H D.石灰石 CaC03 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A B C D 11.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夜间发现家中液化石油泄,立即开灯查明泄原因 C.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D.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1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锌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是一种属元素 B.锌原子核外有 30 个电子 C.原子序数为 30 D.相对原子质量为 65.41g 13.今年 3 月,地震引发了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为中国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应该思考 如何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于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 14.下列物质敞口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15.某些不法商人往馒头中添加铬酸铅( PbCr04)做成“染色”馒头,铬酸铅会使人致病,已被明文禁用。 已知铅元素化合价为+2,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l
16.《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要符合食品品质以及防腐、保鲜的要,又要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下 列做法符合规定的是: A.将“塑化剂”添加到饮料中 B.用甲醚溶液浸泡海产品 C.用回收加工后的地沟油烹制食品 D.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 17.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4NH3+5O2 4X+6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A.N2 B.NO C.NO2 D.N2O 18.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在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适量水分 B.②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④向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1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K2SO4、稀 HCl、Na2NO3 B. K2SO4、NaOH、稀 HCl C.Na2SO4、BaCl2、KNO3 D. NaOH、NaCl、FeCl3 2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B C D CuO(Cu) 稀硫酸 过滤 Ca(OH)2(CaCl2) 适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KOH 溶液(K2CO3) 适量 Ca(OH)2 溶液 过滤 CO2(CO) 足量 O2 点燃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硫原子_______________; (2)正二价的镁元素_______________; (3)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____。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①氮气 ②纯碱 ③熟石灰中选出适当的物质并用其序 号填空: (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_______________;(2)可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_______; (3)充入灯泡能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是_______________。 23.今年上半年,湘潭地区降雨稀少,湘江水位下降,水质恶化。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湘江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村部分家庭引用的井水含大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4.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回 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共有_______________种分子,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种。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上图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5.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发生大火,元凶可能是所使用的一种易燃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据此回答 下列问题: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合成”或“金属”)材料。根据这次大火灾,写出聚氨 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剧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 式为_______________。 26.右图为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a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 A 物质 40g 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_________g。
(4)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3℃,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 27.葡萄糖(C6H12O6)、醋酸(C2H4O2)、乳酸(C3H6O3)三种物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们都能在氧 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这三种物质都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上述三种物质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两份质量均为 100g 的混合物:①葡萄糖和醋酸的混合物,②葡萄糖和乳酸的混合物。如果将它 们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你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其中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8 分) 28.A、B、C、D、E、F、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 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 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 A 反应能生成一种常见的碱。它们之间的转换关 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 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燃 B、D 之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 是最清洁的燃料,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 用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本题包括 2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29.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用 KCLO3 和 MnO2 制取 O2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用稀盐酸和锌粒制 取 H2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或 E。 (3)实验室常用 H2O2 和 MnO2 制取 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 O2 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的 O2 中含有水蒸气,若使用右图所示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则装置内放入的药品是 __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填字母“g”或“h”)通入。 3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 Mg、Cu、Fe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开展了一下以下探究活动。 (1)进行试验,获得结论。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 案 一 方 案 二 方 案 三 金属活动性:Fe_①_Cu(填“>” 将 Fe 丝 浸 入 Fe 丝表面有红色物 或“<”)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 CuSO4 溶液中 质析出 ②_反应。 发现_③_(填元素符 金属活动性:Mg_④_Cu(填“>” 将 Mg 和 Cu 分别在 号)能剧烈燃烧,而 或“<”) 空气中灼烧 另一种不能 分 别 将 Mg 和 Fe 放入_⑤_(一种 观察到_⑥_(填元素 酸)溶液中,观察 符号)产生气泡的速 金属活动性顺序:Mg>Fe 现象 度较慢 (2)反思与交流。经过讨论,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比较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快慢,有两种测定方法: 方法一是在相同时间内测量氢气体积的大小。 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则接口 c 应与__________
(填“a”或“b”)相连。 方法二是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氢气时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①~⑥每空 1 分,(3)~(5)每问 2 分,共 12 分) 3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 CaCO3、Na2SO4、CuSO4、Na2CO3 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组成成分 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思考与交流】(1)上述物质中,不溶于水的是______①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蓝色的是______②_______。 【资料查阅】Na2CO3 溶液与 CuSO4 溶液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 【活动与探究】去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在溶解过程中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③ __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④_______。 【现象与结论】经上述操作,得到蓝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⑤_____和____⑥_____(填 化学式)。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该实验小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取 46.2g 该粉末,溶于 水配成 174.6g 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 NaOH 溶液,发生如下反应:CuSO4+2NaOH = Na2SO4+Cu (OH)2↓,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 NaOH 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计算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 NaOH 溶液的质量。 (4)通过计算确定 46.2g 固体粉末的组成。(回答出物质名称和其质量) (5)计算 A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湘潭市 2011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次 1 答案 C 2 B 3 D 4 C 5 A 6 A 7 D 8 B 9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B C A D B B D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2 (2)Mg (2)③ (3)Fe3O4 (3)① 21.(1)2S 22.(1)② 23.(1)蒸馏 (2)煮沸(加热、蒸馏) 24.(1)3 1 (2)2SO2+O2 2SO3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写出一点即可) 25.(1)合成 具有可燃性 (2)CO 26.(1)A=B>C (2)t 2℃时,A、C 的溶解度相等 (3)70 (4)B>C>A 27.(1)有机化合物 (2)都含碳元素(合理答案都给分) (3)6:1:8 (4)相同 三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三种物质的含碳量相同)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其中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8 分) 28.(1)H2O CH4 (2)CO2+Ca(OH)2=CaCO3↓+H2O (3)作食品干燥剂 (4)检验纯度 (5)生成物都是水,无污染(热值大;来源广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