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自传体记忆 2、社会性发展 3、自我意识情绪 4、注意力的稳定性 5、快速映射 二、填空题(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6、婴幼儿对记忆的信息进行提取有两种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7、注意力对儿童心理活动具有________功能、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功能. 8、根据思维抽象的程度,可以将儿童的思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照同伴对儿童的接纳性,可以将儿童分为_______型、_______型、_______型、一般型 和矛盾型. 10、儿童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儿童语用能力发展成熟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道德的三个心理成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三、选择题(5 小题每空 1 分共 5 分) 13、儿童最晚掌握的记忆策略是___________.()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积极行动策略 14、下列现象中,___________只在婴儿身上才存在.() A.语音紧缩现象 B.记忆保持现象 C.神经的可塑性 D.具体形象性思维 15、延迟满足实验所研究的,是儿童的___________能力.()
A.同伴交往 B.记忆 C.思维 D.自我调控 16、儿童对不同性别行为模式的认识是___________.() A.性别概念 B.性别角色知识 C.性别行为模式 D.性别恒常性 17、___________的儿童,其母亲大多具有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拒绝等特征.() A.安全型依恋 B.反抗型依恋 C.回避型依恋 D.混乱型依恋 四、判断题说明题(5 小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18、不到 1 岁的婴儿是没有深度知觉的. 19、婴儿脑重的增加,完全是由于神经细胞数量的大量增加. 20、学前时期是性格初步形成的时期,因此对幼儿的性格塑造十分重要. 21、儿童对于不同类的词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先学会名词,然后是动词、形容词. 22、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从一般趋势看,先是主要依据行为动机来判断,后来才主要依据 行为的后果来判断. 五、简答题((5 小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23、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24、早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26、抚摸对于婴儿的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27、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有哪些条件? 六、分析论述题(2 小题共 23 分) 28、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8 分) 在自由游戏时间,洋洋正在玩彩虹拼版,小虎跑过来,一把将彩虹拼版夺了过去.洋洋伤心 地哭了,而小虎却在一边玩得很开心.这时,小萱走过来,对小虎说:“你看!洋洋都哭了, 要是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你也会很伤心的.把拼版还给她吧.” 上述材料中,小虎和小萱的行为表现,体现出他们在社会情绪哪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该方面的发展对于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何种意义? 29、联系实际,论述师幼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价值.(15 分) 答案 一、名词解释(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答: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 的特点. 2、答: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妥 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 3、答: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根据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 4、答: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的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5、答:在单独的一次或几次接触中,幼儿就能快速习得某个单词的全部或部分意思. 二、填空题(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6、再认、回忆.7、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8、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9、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 10、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或实验法、文化比较法). 11、能够发挥更多的语言功能、能够适应于交际对象、能够适应于交际情境、能够保持同一 话题. 12、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三、选择题(5 小题每空 1 分共 5 分) 13、B14、A15、D16、B17、C 四、判断题说明题(5 小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18、错误答:不到 1 岁的婴儿已有了深度知觉. 19、错误答:婴儿脑重的增加,主要在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或突触的增加)和神经纤
维的延伸. 20、正确 21、正确 22、错误答: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从一般趋势看,先是主要依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后来才 主要依据行为的动机来判断. 五、简答题((5 小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23、答:(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 解发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比较简单、表面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复杂、 深刻的评价;(4)从自我中心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24、答:(1)父母亲的内在工作模式情况;(2)父母亲的抚养品质;(3)父母亲的缺失、稳 定情况;(4)儿童情况;(5)家庭一般情况;(6)文化性因素 25、答:(1)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想象;(2)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 渐发展创造想象;(3)想象完全脱离现实到合乎客观逻辑 26、答:(1)刺激婴儿全身皮肤感官与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及其联系, 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2)促进婴儿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3)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动觉醒周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 (4)促进消化,增加体重. 27、答:(1)社会互动;(2)社会认知发展水平;(3)儿童所处文化的传统价值和信念. 六、分析论述题(2 小题共 23 分) 28、答:材料体现出的,是两位儿童在移情方面的差异.移情是亲社会或利他行为的重要激 发因素,是道德发展的前提.(可自己加以展开)(8 分) 29、联系实际,论述师幼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价值.(15 分) 答:(1)对儿童的学习和早教中心、幼儿园以及学校的适应发挥着重要作用;(2)对儿童社 会性,特别是自我的发展具有极大作用;(3)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可 自己加以展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