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2 月 23 日江苏镇江句容市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教育公共知识(2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某些教师收受家长红包,要求学生购买指定参考书等不良现
象。
这实际上违背了( )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不能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
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过度布置作业的
5.“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的这句名言说
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6.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都可使学生
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取得显著的进步。这一心理效应属于( )
A.罗森塔尔效应
B.名片效应
C.首因效应
D.晕轮效应
7.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称为( )
A.实验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
8.生活教育理论是( )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A.蔡元培
B.陶行知
C.康德
D.陈鹤琴
9.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时,尽量采用白色粉笔,并将关键部分圈出或用其他颜色标识。
这种做法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0.“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强调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教师提供支架教学。这一观点
属于( )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关键期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二、简答题(共 2 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简述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2.简述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知识(80 分)
一、填空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幼儿教育是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____获取
经验的需要。
3.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 2 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____小时。
4.《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包括____、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三大维度的内容。
5.“活教育”理论体系的提出者是____。
6.《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包括身心状况、____、生活习惯与生活
能力三个子领域。
7.在教育评价中,承认和关注幼儿的____,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
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8.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____学习的核心。
9.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____、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
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10.人际交往和____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包括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
专业学习四个方面。( )
2.幼儿在力量和耐力方面都朱如成人,所以需要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专 f_】性力量
或耐力练习。( )
3.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句话强调教育不是整齐划一的,
需要因人而异。( )
4.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 )
5.进行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学前儿童发展档案。( )
6.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能做很多的事情,这是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表现。( )
7.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欣赏的顺序是先欣赏美术形式,再欣赏美术内容。( )
8.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
现象。( )
9.《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
篇一律的训练”。所以教师不能采用集体活动方式开展艺术活动,而应支持幼儿个别化
自由表现”。( )
10.课程游戏化是指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和需要。( )
三、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中国第一所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是( )年创办的。
A.1903
B.1904
C.1905
D.1906
2.形成性评价是指发生在( )的评价。
A.教学活动之前
B.毕业时
C.教学活动之中
D.教学活动之后
3.《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部分分别对 3—4 岁、4H5 岁、5—6 岁三个年龄
段( )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A.前期
B.中期
C.中后期
D.末期
4.以下不符合学前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
A.从头到尾
B.从上肢到下肢
C.从四周到中央
D.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5.对幼儿进行结构游戏的指导,以下属于大班幼儿应该达到的水平的是( )
A.知道左右
B.知道形体大小
C.知道高低、厚薄
D.知道颜色、长短
6.“敏感期”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哪个教育家提出来的?(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蒙台梭利
D.杜威
7.以下不属于象征性游戏的结构因素的是( )
A.动作的去情景化
B.以物代物
C.角色扮演
D.社会性交往
8.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卢梭的《爱弥儿》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
D.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
9.明明在玩切西瓜的游戏,兰兰看到明明在玩切西瓜的游戏后自己也玩起来切东西的游
戏。明明和兰兰玩的是( )
A.联合游戏
B.平行游戏
C.协同游戏
D.独自游戏
10.以下不属于 4—5 岁幼儿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目标是( )
A.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 4 米左右
B.能快跑 25 米左右
C.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 15 秒左右
D.能单脚连续向前跳 5 米左右
四、简答题(共 3 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
1.简述“多元智能理论”。
2.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3.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五、材料分析题(共 2 题,第 1 题 10 分,第 2 题 12 分,共 22 分)
1.小班幼儿入园不习惯,有很多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对于这种情况幼儿园老师有不同的
看
法。A 老师认为应该给孩子喂饭,不然家长会有意见;B 老师认为应该让孩子学会自理,
能够自我服务,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
(1)请你针对上述材料两个老师的说法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实际,简述针对幼儿吃饭问题的教育策略。
2.小班进行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人数为 30 人,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缺
(1)请在上面的图中标记区域设置的位置,可以适当地添置(桌椅、玩具、地毯等),
并进行名称的标记。
(2)简述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