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江苏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江苏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运动生理学(100 分) 一、名词解释(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内环境 2、反馈 3、激素 4、BMR 5、阈强度 6、运动单位 7、运动处方 8、静力性力量 9、运动性疲劳 10、BMI 二、判断题(共 20 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热量是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热量的两倍多。 2、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是触发肌肉收缩的关键因素。 3、等动收缩时在关节运动的整个范围内肌肉都能产生最有效的收缩,这是因为负荷能 随关节运动的进程而减少。 4、力量训练能使肌纤维运动性肥大,有氧氧化能力提高。 5、生物体内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是以 ATP 为中心进行的。 6、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可使肌肉内的 ATP 迅速下降,而后是 CP 的迅速下降。 7、在血液中,O2 和 CO2 主要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因此,物理性溶解的作用并不大。 8、运动伴有憋气练习时,胸内压低于大气压。
9、当血压突然升高或突然下降时,主要通过减压反射而使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 10、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此时机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 11、与脂肪相比,糖有氧代谢的特点是:动员慢、耗氧大、效率低。 12、运动时氧的利用率高于安静时氧利用率。 13、正常人第 1、2、3 秒时间肺活量中,以第 3 秒末的数值意义最大。 14、无论怎样用力呼吸,肺内的气体总是呼不完的。 15、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搏出量的增加。 16、左室壁较右室壁厚,是因为左心室必须射出比右心室更多的血流。 17、肥胖的本质是一种代谢失调综合症。 18、肌肉利用氧的能力称为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 19、乳酸阈是反应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无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有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 界。 20、爱德华兹(Edwards,1982)从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丧失三维空 间关系,提出了肌肉疲劳的突变理论。 三、单项选择题(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一个 50kg 体重的人,其血量为 A、3.5-4L B、2.5-3L C、5-6L D、1-2L 2、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3、实现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是 A、肌纤维 B、肌原纤维 C、肌小节 D、运动单位心 4、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只做等张收缩 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5、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兴奋阈低,收缩速度快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B、只做等动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6、下列运动中,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真稳定状态的是 A、200 米跑 B、800 米跑 C、1500 米跑 D、马拉松跑
7、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下降的成分是 A、乳酸 B、非蛋白氮 C、碱贮 D、血浆蛋白 8、每分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A、潮气量×呼吸频率 B、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 C、余气量×呼吸频率 D、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 9、运动时,参与活动的肌肉血供大幅增加,其重要机理是 A、各器官血流量的重新分配 B、静脉回流量增加 C、血压升高 D、呼吸加快 10、平均动脉压是指 A、(收缩压+舒张压)×1/2 D、舒张压+1/3 收缩压 B、舒张压+1/3 脉压 C、收缩压+1/3 舒张压 四、简答题(共 4 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投掷项目运动员超越器械的生理学原理。
2、简述免疫学的“J”型曲线模式。 3、简述儿童少年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 4、简述剧烈运动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活动性休息的方法和作用。 五、论述题(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根据肌肉力量训练的原则和方法,比较跳远和长跑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训练的差异 性。 2、试述有氧适能锻炼的强度安排,并列举有氧适能评价的 3 个常用指标及测定、评价 方法方法。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100 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及过程 2、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 3、动作示范方法的基本要求 4、体育教学设计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 5、教师对教学的自我评价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l、论述学时体育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2、谈谈制订教案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3、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含义、基本特征和功能 4、试述教学目标与内容、方法、手段的关系。 第三部分体育概论(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体育”这个词是 19 世纪从日本引进中国的,其最初本意是()。
A.游戏 B.竞技 C.锻炼 D.身体的教育 ()2、()是体育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基础阶段,也是体育的一个基本属性。 A.娱乐 B.比赛 C.健身 D.教育 ()3、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就是要把动作做得好而省力。 A.弹性 B.力量性 C.经济性 D.协调性 ()4、下列()不是体育的基本手段? A.体育教学 B.体育辅导 C.体育竞赛 D.运动训练 ()5、除了教育功能以外,体育的结构质功能还包括()。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娱乐功能 ()6、体育锻炼是指参加者通过()的身体运动,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文化活 动。 A.自觉性 B.重复性 C.间歇性 D.专业性 ()7、以下哪种活动不属于体育运动项目? A.到社区扭秧歌 B.玩网络桥牌 C.悬崖跳水 D 到茶社喝茶. ()8、奥林匹克圣火的传递,体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 A 象征性 B.人文性 C.艺术性 D.多元性 ()9、所谓体育人,是指能够以()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人。 A.体育教学 B.医疗卫生 C.人体运动
D.心理运动 ()10、利用大自然的条件进行生活和身体运动,比如徒步旅行、野外生存等,()。 A.挑战类活动 B.休闲类活动 C.野外活动 D.体育游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A.社会经济需要 B.社会文化需要 C.社会政治需要 D.社会发展需要() 2、体育的功能一般可分为以下哪几个层次()。 A.文化质功能 B.自然质功能 C.结构质功能 D.系统质功能 ()3、体育文化最简单、最原始的表现形式就是人类的基本活动能力的表现,如人()。 A.支撑 B.负重 C.悬垂 D.攀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