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河南新乡长垣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 14 小题,
每小题 0.6 分,共 8.4 分)
1.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保障。
3.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成绩。
( )
( )
( )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常
考)
5.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是个人本位论。
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
( )
( )
7.教学中的引导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特征的教学方法。
( )
8.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污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
9.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 )
( )
10.一个人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要比归因于努力产生的情绪体验更大。
( )
11.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12.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小明放学后骑自行车闯红灯出了交通事故,责任方是学校。
14.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属于思维的灵活性。
( )
( )
( )
( )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49 小题,每小题 0.8 分,共 39.2 分)
1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A.相对独立性
B.历史性
C.继承性
D.永恒性
16.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 )提出的。
A.罗杰斯
B.阿特金森
C.加里培林
D.波斯纳
17.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C.布置作业
B.上课
D.课外辅导
18.进入中学后,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怎么样等,根据埃里克森的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C.主动感
B.自我同一感
D.勤奋感
19.注意力集中水平低,过分好动,自制力极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等。这是典型的( )
A.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B.自闭症
D.多动症
20.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属于( )
A.心境
C.应激
B.激情
D.情感
21.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
内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建立学生档案
B.操行评定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班主任工作总结
22.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B.行为文化
D.精神文化
23.乐曲《茉莉花》,无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种现象属于知觉的( )
A.选择性
C.理解性
B.恒常性
D.整体性
24.小明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爱看的电视都不看,小明具有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C.坚韧性
B.果断性
D.自制性
25.认知结构迁移是( )提出的。
A.桑代克
B.奥苏贝尔
C.贾德
D.布鲁纳
26.“见者易,学者难”体现了( )对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
C.练习
B.示范
D.反馈
27.教师把关注焦点投向“同事如何看我”是( )阶段。
A.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28.“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属于( )
A.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B.关注自我
D.关注学生
B.动作记忆
D.逻辑记忆
29.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发抖,脸红,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属于( )
A.抑郁症
C.焦虑症
B.恐惧症
D.强迫症
30.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记忆术( )
A.位置记忆法
C.缩减法
B.关键词法
D.视觉想象法
31.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
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C.调查法
B.实验法
D.观察法
32.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
A.教学设计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33.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的复杂方案称为( )
A.学习计划
C.学习方案
B.学习策略
D.学习规律
34.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
35.人们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众的压力而产生
的跟随他们的行为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C.服从
36.通过水流理解电流的学习方式使( )
A.组合学习
C.上位学习
B.从众
D.感染
B.顺应学习
D.下位学习
37.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
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自觉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38.某学生冲动直爽,头脑灵活,粗枝大叶。其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C.粘液质
B.多血质
D.抑郁质
39.教学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入繁,这是( )原则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
A.客观性
C.系统性
40.勤劳、勇敢、朴素属于( )
A.品格
C.情绪
B.直观性
D.巩固性
B.人格
D.性格
41.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
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平等型
C.仁慈专断型
B.放任自流型
D.强硬专断型
42.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教师提问问题没人回答。这属于( )课堂气
氛。
A.积极的
C.对抗的
B.消极的
D.冷漠的
43.某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声响引起老师的注意时,最适宜的做法是( )
A.言语暗示
C.有意忽视
44.智力的核心因素是( )
A.观察力
C.思维力
B.非言语暗示
D.暂时隔离
B.想象力
D.判断力
45.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属于( )
A.回避条件作用
B.逃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46.“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收益高于物力资本投资的
效益。”这一观点说明教育具有( )
A.经济功能
C.自然功能
47.“矮个里找高个”属于( )
A.相对性评价
C.定性评价
B.文化功能
D.道德功能
B.绝对性评价
D.定量评价
4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形成了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概念,当这些概念不能解释“计
算机网络”这个概念时,就要在原有经验系统中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媒体”来
标志这一事物。这类迁移属于( )
A.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49.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A.自觉性
C.创造性
B.顺应性迁移
D.逆向迁移
B.独立性
D.能动性
50.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
干扰是( )
A.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B.后摄抑制
D.双重抑制
51.对话式教学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认知性或其他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的问题,而是能启
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设计体现出( )
A.平等民主性
C.自主探究性
B.多元互动性
D.开放创新性
52.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
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会有
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断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
A.单向性
C.多向性
B.双向性
D.成员性
53.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
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
C.直观性
B.启发性
D.理论联系实际
54.范老师很少留意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主要精心培育成绩优秀的学生,范老师的这种做
法( )
A.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B.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C.违反了公正施教的原则
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教育要求
55.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不利于( )
A.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B.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C.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D.统一塑造学生的个性
56.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57.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C.主体性
B.复杂性
D.长期性
58.小明的其中考试成绩在全班排第 20 名,这属于什么评价( )
A.终结性评价
C.外部评价
B.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59.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
A.成立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60.小明其中考试不理想,妈妈告诉他期末考的好的话买电脑,于是她努力学习,期末取得
了好成绩。这属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近景的间接性动机
D.远景的直接性动机
61.在学生动作技能联系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
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
62.小丽最近表现不错,妈妈就取消了她不准看电视的惩罚。这属于( )
A.正强化
C.正惩罚
B.负强化
D.负惩罚
63.要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首先要做到( )
A.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
B.课前预想好学生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并拟定答案
C.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好啊分组保证小组中人员分配均衡
D.对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性格等又正确的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64.某中学以勤工俭学名义组织学生摘棉花,工作 19 多天后,每天超过 10 个小时,不参加
的需要向学校交钱。这侵犯了学生的( )
A.劳动报酬权
C.身体健康权
B.受教育权
D.财产权
65.“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 )
A.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B.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C.推动我国迈入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行列
D.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0 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66.新课程改革以( )为理论基础。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力理论
C.自然主义理论
D.实践主义理论
67.我国对普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有( )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D.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68.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 )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的年龄特征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9.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
A.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
B.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C.课程评价必须是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D.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70.影响只是理解的因素包括( )
A.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B.注意力的保持
C.学习材料的内容
D.个人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71.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 ),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
提高。
A.简单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
B.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中等
C.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
D.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
72.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
A.好奇内驱力
C.目标内驱力
B.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73.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具体来说包括( )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B.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D.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
74.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应该( )
A.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
B.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C.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的发展
D.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