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20 分)
1.请在下面供选的有关中国书法的名言中任选一条,用你认为最好的字体,在方格
内抄写一遍。要求正确、美观。(2 分)
供选名言:①圆中规,方中矩,须知不是两笔。②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2.读下面文字,依据拼音填写汉字。(2 分)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 shān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 xié
的种子 sǎ
然泪下。
落到海角天 yá
.
3.依次填人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
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工
的,
A.虽然但是因此
C.尽管但并
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
B.虽然但是并
D.尽管但因此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2 分)
(
)
A.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剽悍:膘肥体壮,短小精悍。
B.山米小心地从鹅群中穿过,一边走一边阿谀地说。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
C.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恬雅:安静、文雅。
D.我们在一处芳草萋萋的地方看见乱石堆里有一个人,他把头埋在沙子中。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5.补齐下列语句的标点符号。(2 分)
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 度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
6.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2 分)
①橙色皮毛的猩猩过去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
②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
③很多物种现在就遭到危险。
④由于其栖息地遭到极大破坏,这种在树上生活的唯一的一种大猩猩越来越少,只能在印
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找到。
(只写序号)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物种将濒临灭绝。
正确的顺序是
7.默写。(8 分)
(1)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春潮带雨晚来急,
(4)
(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景物描写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李白《行路难》)
。(韦应物《滁,》l~liSi 涧))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6)一道浅浅的海峡,竟把大陆和台湾阻隔了 60 年。今年 4 月,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
问大陆。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连战先生时,为表达喜悦之情,引用了孔子的名言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8~11 题。(10 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
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
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
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8.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 分)
彻:
齿: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谨食.之,时而献焉
C.若.毒之乎
D.殚其地之出.
是进亦忧退.亦忧
食.之不能尽其材
皆若.空游无所依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 分)
(1)傲尔远逝
(2)斗折蛇行
(3)犯寒暑
11.填空、简答。(3 分)
(1)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是
(2)甲文段运用
朝(代)的
(人名)。(1 分)
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
形成强烈反差。(2 分)
二、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14 分)
传家宝
刘 墉
家道中落的父亲,临
终,把独子叫到床前,指指床下,颤抖着说:“这儿有一幅画,是唐代王维的真迹,
你爷爷留下来的。”苦笑了一下,“这么多年来,家里的钱被人坑的坑,倒的倒,可
是我始终守着这幅画。我心里很踏实。我告诉自己,我还有路,真绝了,还能把这幅
画卖了。就这样,我居然撑了下来,能把这幅画,好好地交到你手里。”话说完,老
人就咽了气。
丧事办完,儿子在母亲的陪同下,拉出床下的铁箱子,打开来,果然有幅精裱的古画,
象牙的轴头,织锦的卷首。展开来,虽然绢色早已变暗,但是笔力苍劲,一看就知道是一幅
传世的无价之宝。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把画卖了吧,”母亲说,“好供你去留学。”
“不,”儿子说,“不能卖,以前家里那么苦,爸爸都撑下来,没卖,我也能撑下来,
除非路走绝了……”
天无绝人之路。儿子居然靠为人补习,出国打工和得到的奖学金,顺利地修到了学位,
还交到了一个可爱的女朋友。
“你有多少钱?能娶我的女儿?”女朋友的父亲不太看得上这个穷小子。年轻人一笑,说:
“伯父,我家穷,但也不穷。说实话我们还挺有钱,因为我家传下来一张唐代王维的真迹,
只是我妈不愿卖,卖了最少能买一幢房子。下次我拿来,你看看就知道了。”
女朋友的父亲笑笑:“不用看了,瞧你说话的样子,就不假。我佩服你,那么苦,还能
守住那幅画,我也相信,你能守住我女儿。”
他们结婚了,骈手胝足,打下一片江山;二十年后,成为大企业家。
他们有两个儿子,也都各有所成。每年春节,做父亲的都会拈香拜祖先之后,再去把手
洗干净,在老妻的协助下,打开那张传家之宝:“瞧瞧,你们爷爷留下来的宝贝,《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王维的画,爷爷早年经商失败,又被人骗,一穷二白的时候,明明把画卖
了,就能过好日子,但是他咬着牙,硬是不卖。”老人笑笑,“爸爸也一样,明明卖了画,
就有了留学的钱,可也舍不得,靠自己撑下来了。也幸亏如此拿这幅画,赢得你外公的青睐,
娶到你们的妈妈。将来这幅画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好好守着。”
多年后,两夫妇都死了。画从保险箱里拿了出来。兄弟两人抢着要,甚至翻了脸。“得
了” ,做哥哥的一拍桌子,“把它卖掉算了,画不好分,钱好分,一人一半。”
这幅唐代王雏的神品山水画,终于被两兄弟送到拍卖公司。收藏界早听说有这么一幅画,
也早派人出来打听底价。只是,拍卖目录印出来,居然没有那幅画。据说两兄弟又后悔了,
抽回那幅王维真迹。而且两人显然取得了谅解,古画归给老大。为这事,老二的太太还很是
不高兴,觉得丈夫无能。
直到丈夫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又拿出拍卖公司的鉴定书,太太才笑了。
又过了几十年,老大也将逝。
临终,他把孩子叫到床前,如同他爷爷当年把他爸爸喊到床前一般,颤抖着说:“咱们
银行保险箱里,藏着一幅传家之宝。你的太祖父靠它支撑着精神,熬过难关;你的祖父又靠
它撑着克服万难;我又和你叔叔,从画里得到很多教训,彼此关照着过一生。而今,这画传
给你了。困苦的时候常想想你有这个宝,你就不会自叹不如人。但是,记住,你绝对不能卖
了这幅画……”
12.文章中王维的古画题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两句王维的诗在下边。(2 分)
13.小说三次写到临终嘱咐,而且嘱咐的内容基本相同,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4 分)
14.兄弟俩最终没有拍卖古画并能取得谅解的原因是什么?(4 分)
15.你认为小说题目“传家宝”在作品中有什么含义?(4 分)
(1)
(二)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9 分)
做一个终身读者
周国平
(2)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①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
②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
果并把它们据为已有的过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
明人。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
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取决于人口中
高趣味读者的比例。
③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做读者的。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
该具备以下特征——
④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
⑤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自惭
形秽。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你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
形决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
人天性中都蕴涵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
⑥第二,
⑦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
。
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
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
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针对当今图书市场的现状,我要特别强调,千万
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
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
生活在事物的表面,貌似前卫,本质上却是一个野蛮人,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
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
⑧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
⑨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
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
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
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
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
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
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⑩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
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
身受用。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我对你们的祝愿是,在你们的人生蓝图
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种理想,就是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读者。
(选文略有改动)
16.作者认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
。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2 分)
17.阅读第②段画线句,请你用一个事例论据来支持作者这一论断。(3 分)
18.第⑦段中“尝其一瓢”是比喻说法,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 分)
19.第⑦段中,作者把图书市场上的某些人称为“野蛮人”。这些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用
原文中的话回答)(2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三)阅读下文,完成 20~23 题。(9 分)
珊瑚礁可能改变当地气候
①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20 世纪 70 年代的调查发现,在大堡礁的上
空存在高浓度的气溶胶微粒。它们来自哪里?与大堡礁之间有何联系?最近,这个谜团被澳大
利亚研究人员揭开。
②澳大利亚南十字大学的格雷厄姆·琼斯领导的研究小组,测量了大堡礁珊瑚及周围海
水里一种称为二甲基硫的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现珊瑚分泌的黏液中二甲基硫含量非常高,是
迄今发现的所有能分泌二甲基硫的生物中最高的。这些二甲基硫聚集在珊期礁上方的海水
层,被风带入大气中,变成气溶胶悬浮微粒,这就是大堡礁的上空为何存在高浓度气溶胶微
粒的根源。尽管从全球来看,大堡礁的二甲基硫释放量并不大,但就地区而言非常高。
③由于水蒸气容易聚集在气溶胶悬浮微粒上,因此易形成云。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会对
气候造成何种影响?另外,这项研究还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可能性:珊瑚可能使用一种“盖
亚”式的反馈机制,来调节它们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盖亚”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生态学家
拉夫洛克提出的。该理论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地球女神“盖亚”命名,认为地球是一个生物学
意义上的有机整体,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适合现有生物生存的状态。
④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发现,当珊瑚体内的共生海藻面临高温或强紫外线辐射时,珊瑚
会产生更多的二甲基硫。如果这些二甲基硫能导致产生更多的云,那么珊瑚或许进化出了一
套降低水温或减少紫外线辐射的方法。要最后证明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研人员计划
在未来几年里,继续研究大堡礁以及其他地区的珊瑚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20.阅读第②段,填写下面方框,完成气溶胶悬浮微粒形成的过程。(2 分)
珊瑚分泌黏液——
——
变成气溶胶
悬浮微粒
21.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珊瑚礁面临高温或强紫外线辐射时,会产生更多的二甲基硫。对此,
他们提出的科学假设是什么?(2 分)
22.“盖亚”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 分)
23.为了提高人们对珊瑚的保护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20 字以内)(3 分)
四、综合性学习(8 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家乡呼和浩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让我们先从乡音开始吧!你们班这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准备安排到民间去“采风”,活动的主题是:认识谚语。
相关链接: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4.作为这次活动中一个“采风’’小组的负责人,你们准备怎样开展活动?请拟定两
种具体的调查方法。(2 分)
25.下面是你们小组搜集到的呼和浩特谚语,请你给这几条谚语分类,并注明类别
名称。(分类只标序号)(3 分)
①种地没粪,跟人家瞎混。
②后山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
③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下大雨。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④巧报的窝瓜土城的蒜,北什轴的姑娘不用看。
⑤要想虫子少,先锄地边草。
⑥东南风下雨,西北风晴。
26.活动总结:在这次活动中,你做了哪些工作?对家乡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受到什么启发?
请从以上三个方面写出一个简短的活动总结。(3 分)
27.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迈的母亲得了尿毒症。治疗的办法只有两种:一是靠血液透析,
活一天算一天;二是进行肾移植,挽救母亲的生命。作为长子,他毅然决定给母亲捐-肾。
手术很成功。母子身体均未出现异常。他的肾在母亲体内正常工作。这个人就是感动了亿
万中国人的“当代孝子”田世国。他用自己的。肾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本地区真实的
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略
2.潸 撷 撒 涯
3.C
4.A
5.“ ” 。
6.②⑤①④
7.(1)潮平两岸阔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野渡无人舟自横 (4)万钟则不辨礼
义而受之(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彻:笔直照射齿:年龄
9.B
l0.(1)忽然游到远处去了 (2)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3)冒着严寒酷
暑
11.(1)唐柳宗元 (2)动静结合“赋敛之毒”和异蛇之毒
12.略
13.深化主题的作用,说明不屈服、艰苦奋斗的精神已世代相传。
14.兄弟俩明白了古画是假的,不值钱,但是古画所代表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无价的,这种
精神不能丢,所以兄弟俩取得了谅解。
15.(1)那幅古画是传家宝(2)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真正的传家宝。
16.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
17.略。答题要求:所写必须是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必须是做为终身读者的身份。
18.指有选择地阅读。
19.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
20.(二甲基硫)聚集在珊瑚礁上方的海水层被风带人大气中
21.如果这些二甲基硫能导致产生更多的云,那么珊瑚或许进化出了一套降低水温或紫外线
辐射的方法。
22.认为地球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有机整体,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适合现有生物生存的
状态。
23.示例:①保护珊瑚,人人有责②保护珊瑚,就是保护人类的美好家园
24.(1)到乡间(民间)访问长者、老乡。(2)阅读有关谚语的书籍。(3)查阅地方志。
25.农谚类:①⑤气象类:③⑥风情类:②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6.开放题。每方面写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27.略。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