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 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为政治、历史两部分,试卷满分 120 分(政治 60 分、历史 60 分),考试时 间 120 分钟。 2. 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 选择题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分) 1.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 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 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3.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逻些(终点) 玉树 赤岭(日月山) 鄯城(西宁) 甘肃 长安(起点)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4.《荷马史诗》《战争与和平》《红楼梦》这三部文学作品在史学上的共同价值是 A.反映了所在国一定时期的社会图景 C.揭示了封建制即将没落的历史趋势 B.展现了所在国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 D.再现了世界史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5.“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 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来源:Z,xx,k.Com]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6.从右图中能够直接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路线 B.清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C.《辛丑条约》屈辱签订 D.八国联军从中国沿海侵入内陆 7.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 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8.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 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 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 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 现”之一。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 B.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 A.长 60 多米、宽 9—10 米的舰体残骸
片 C.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 片 9.导致右图所示时期我国人口出生率滑向最低点、死亡率攀至 最高点的政治原因是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年自然灾害 10.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1年 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场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 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场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C.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1.2016 年 5 月 20 日,针对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演讲一事,国台 办发言人重申了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即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共同应对南海危机 B.加强两岸互联互通 D.禁止台湾拥有核武器 12.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希腊的“辉煌” A.西方文明之源 B.爱琴文明 C.雅典民主政治 D.拜占廷帝国 13.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 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战后社会改革 14.以下文献及内容,哪一项不是..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 A.《共产党宣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B.《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C.《人权宣言》—人们生而自由平等 D.苏俄政府《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 15.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 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 是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③ 征战欧洲,扩疆拓土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 A.①③ C.②③ D.②④ B.①④ 16.1933 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 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明智试验”的中心 措施是 A.调整工业 C.削减农业产量 D.兴建公共工程 B.整顿金融业 17.20 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下列选项中属于二战范畴的有① 马拉松战役②莫斯科保卫战③凡尔登战役④科索沃战争⑤突袭珍珠港⑥ 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⑥ B.②⑤⑥ 18.“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 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 的战争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欧洲国家开始 A.走向联合 D.建立世贸组织 C.成立联合国 B.发动二战 19.他是叩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智者。当战争爆发后,他
呼吁停止战争并带头在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宣言上签字。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 C.达尔文 B.爱因斯坦 D.钱学森 20 世纪 世界格局 20.右图所示“?”处应该填入 A.单极世界格局 B.冷战对峙格局 C.全球化趋势 D.多极化趋势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 雅尔塔会议 北约—华约 苏联解体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与综合探究题(共 40 分) 21.(6 分)2016 年是“文化大革命”错误发动 50 周年,也是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40 周年。以史为鉴,深入思考。 材料一 1966 年,中共中 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林彪、 江青、康生、张春桥等……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 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 重迫害。……在民主和法制 遭到严重践踏的时刻,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遭 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受到迫害……被开除出党,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摘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曲折。应该如何认识“文 革”?……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 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结论,彻底否定了“文革”……“文革”是一场 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历 史已充分证明,“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错误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 命或社会进步。 ——摘自 2016 年 5 月 17 日《人民日报》任平撰文《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 (1)以上两则材料对“文革”持 怎样的基本态度和评价?(2 分) (2)时下我国提倡的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两个关键词能为我们避免类似“文革” 的悲剧重演具有重大警示价值?(4 分) 22.(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放”本意指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安石 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人 类突破各自封闭的地理单元,加强沟通联系后,追求“解放”的步伐就一发而不可收。从人 性的解放,阶级地位的解放,民 族的解放到生产力的解放,世界历史上演了一幕幕“解放” 的宏大篇章。 (1)举出世界近代史上一例呼唤“人性解放”的典型事件,并指出“解放”的核心要义; 举出中国近代史上一例“人性解放”的典型事件,并指出“解放”的主要意义。(4 分) (2)举出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各一例奴隶(农奴)获得“解放”的典型事件。(2 分) (3)指出 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上演的“解放”大剧,说明“解放”的结果。(4 分)
(4)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日本和 90 年代的美国“解放生产力”的核心战略。(2 分) [来源:学#科#网 Z#X#X#K] 23.(9 分)自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工匠精神”后,“工匠精神”便红遍大江南北。“工匠精 神”与技术创新是制造业的双引擎,无论古今还是中外。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匠心】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 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司母戊鼎、丝绸、漆器、青花瓷、唐三彩、故宫、各种 技术发明……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粹,而它们的创造者,就是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工匠。 材料二【近代世界的匠心】 有学者将西方工业精神概括为:西人手工,匠心工致,依 循几何物理,讲求机械规则。工能致用,理能推绎……致力于从 99%到 99.99%的没有最好只 有更好的不懈追求。 材料三【工匠精神的承继】 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 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被中外专家 学者称为“稀世珍宝”;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千峰碧波翠色来”。在财经学者吴 晓波眼里,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菜刀的,能 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1)阅读材料一,举出一例中国古代著名“工匠”及其技术发明。( 2 分) (2)(单选)如果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各种工艺成就,应该首选哪一部著作?(1 分) A.《本草纲目》 [来源:学科网 ZXXK]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3)阅读材料二,各举一例前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著名“工匠”及其技术发明。(4 分)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练概括“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2 分) 24.(13 分)制度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发展道路决定国家命运。阅读提示,探究问题。 【专制集权下的制度创新】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道路上也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创新,不仅促进了封建文明进步,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世界。 (1)写出隋朝开创的影响世界的人才选 拔制度和元朝开创的影响后世的地方管理制度。(4 分) 【近代英美的制度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提到: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 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政治制度的改变”分别 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4 分) 【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巨大成功。 (3)2016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探索中国特色革 命道路的典型经验,以及新时期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创举。(3 分) 【中西发展的模式选择】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 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和自己的条件,以 自力更生为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我们愿意借
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 (4)结合邓小平和习近平的讲话精神,谈谈你对不同国家选择发展道路的认识。(2 分) 参考答案::Z_xx_k.Com]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分) 2.B 12.D 3.C 13.A 7.D 17.B 8.B 18.A 9.C 19.B 10.B 20.D 4.A 14.C 1.C 11.A 5.C 15.D 二、材料分析与综合探究题(共 40 分) 21.(6 分) (1)态度:否定“文革”。(若写批判、反对也可给分) 6.D 16.A 评价:认为“文革”是一场民主和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内乱;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 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理论和实践 上完全错误的政治运动;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来源:学&科&网 Z&X&X&K] (2)民主、法治 22.(12 分) (1)世界近代史呼唤“人性解放”典型事件及核心要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或 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现实幸福);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或反对封建神权专制、追求自由平等法治;反对迷信愚昧,追求科学 知识) 中国近代史“人性解放”典型事件及主要意义: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 传播 打下了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 运动——触发了思想启蒙(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或为中国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世界近代史: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建立后,1959 年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消灭了封建农奴制度, 农奴翻身做主人。 (3)抗日战争 结果:打败日本法西斯,洗雪百年国耻。 解放战争 结果: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美国:发展高新技术(或高科技、信息产业) (4)日本:科技立国 23.(9 分) (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或发明蔡侯纸)(若答鲁班制作木匠 工具、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筑都江堰、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东汉张衡发明地动 仪、汉代华佗制成麻沸散、三国马钧发明翻车、南朝祖冲之制造千里船和水碓磨、元 朝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元朝黄道婆发明新式纺车,以及其它符合史实的工匠及其技 术发明也可) (2)C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著名“工匠”及其技术发明: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 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富尔顿制造蒸汽轮船。(若答凯伊发明飞梭、阿克莱 特发明 水力纺纱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以及其它符合史 实的工匠及其技术发明也可)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著名“工匠”及其技术发明:爱迪生研制发明灯泡、卡尔·本茨 设计制造内燃机(或研制汽车)、莱特兄弟制成飞机(若答西门子研制发电机、奥托制 造煤气内燃机、戴姆勒制成汽油内燃机、狄塞尔发明柴油机、莫尔斯制成电报机、贝 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制成无线电报、齐柏林设计飞艇,以及其它符合史实的工匠及其 技术发明也可) (4)基本内涵:“工匠精神”是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思想意识....;一种专心致志、兢兢 业业的工作态度....;一种精确极致、卓越非凡的目标追求....。 24.(13 分) (1)隋朝:科举制 元朝:行省制度(或行中书省) (2)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1787 年美国宪法》(或美国《1787 年宪法》) (3)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 在民主革命时期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典型经验:工农武装割据(或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在新时期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构想(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选择发展道路要符合本国国情;借鉴他国文明成果,但 不照抄照搬他国发展模式;不同国家有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不能将本国发展模式 强加给他国;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