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 激光多功能一体机维修手册 DCP-1518/1519 MFC-1813/1816/1818/1819 DCP-1608/1619 MFC-1906/1908 DCP-1618W MFC-1919NW
目录
规定
安全信息
第 1 章 故障排除
1. 简介
1.1 开始故障排除前的检查
2. 概述
2.1 截面图
2.1.1 打印机部件
2.1.2 扫描器部件
2.2 进纸
2.2.1 打印机部件
2.2.2 扫描器部件
2.3 各个部件的作用
2.4 电子总结构图
2.5 主要部件
3. 错误提示
3.1 错误代码
3.2 错误信息
3.3 连接错误
4. 故障排除
4.1 错误原因与措施
4.2 进纸问题的故障排除
4.2.1 无纸张从纸盒送入
4.2.2 纸张变皱
4.2.3 纸张卷曲
4.2.4 卡纸
4.3 图像缺陷
4.4 根据图像缺陷进行故障排除
4.4.1 太浅
4.4.2 配准不良
4.4.3 太深
4.4.4 定影不良
4.4.5 完全空白
4.4.6 图像失真
4.4.7 全黑
4.4.8 纸张背面有污垢
4.4.9 垂直条纹
4.4.10 浅色背景上有黑色垂直条纹
4.4.11 黑色水平条纹
4.4.12 白色垂直条纹
4.4.13 白色水平条纹
4.4.14 打印模糊
4.4.15 白色斑点
4.4.16 黑色斑点
4.4.17 黑色条带
4.4.18 纯色块向下逐渐模糊
4.4.19 水平线条
4.4.20 重影
4.4.21 图像模糊
4.5 软件问题的故障排除
4.5.1 无法打印数据
4.6 操作面板问题的故障排除
4.6.1 液晶显示屏上没有任何显示
4.6.2 操作面板不可操作
4.7 墨粉和硒鼓问题的故障排除
4.7.1 更换新的墨粉盒后,仍显示更换墨粉盒的错误信息。
4.7.2 无法检测到墨粉盒
4.7.3 检测新墨粉盒失败
4.7.4 硒鼓错误
4.7.5 无法检测到硒鼓单元
4.7.6 更换硒鼓单元 (更换新的硒鼓单元后,仍提示更换硒鼓单元)
4.8 定影单元问题的故障排除
4.8.1 定影单元故障
4.9 激光单元问题的故障排除
4.9.1 激光单元故障
4.10 原稿进纸问题的故障排除
4.10.1 无原稿送入
4.10.2 同时送入多页原稿
4.10.3 原稿被卡住
4.10.4 原稿变皱
4.10.5 无法正确检测原稿尺寸
4.11 扫描图像缺陷的故障排除
4.11.1 缺陷示例
4.11.2 图像缺陷的故障排除
4.12 传真/电话问题的故障排除
4.12.1 无法发送传真
4.12.2 无法接收传真
4.12.3 不响铃
4.12.4 电话通信功能不可用
4.12.5 发生通信错误
4.13 其他问题的故障排除
4.13.1 设备不启动
4.13.2 主马达故障
4.13.3 设备发出异常噪音
4.13.4 内存故障
4.13.5 打印故障
4.13.6 风扇不转
第 2 章 拆卸/重新安装
1. 包装
2. 紧固扭矩列表
3. 润滑
4. 齿轮概述
5. 插线路径
6. 拆卸流程图
7. 拆卸步骤
7.1 准备工作
7.2 右侧盖 / 风扇 (仅适用于带风扇的机型)
7.3 自动进稿器单元 (仅适用于带自动进稿器单元的机型)
7.3.1 铰链
7.3.2 原稿挡板
7.3.3 自动进稿器上盖
7.3.4 把手盖
7.3.5 原稿盖板座
7.3.6 原稿盖板
7.3.7 原稿分离辊座组件
7.4 原稿扫描器单元/原稿盖板 (仅适用于无自动进稿器单元的机型)
7.4.1 CIS 单元/CIS 扁平电缆
7.5 面板单元
7.6 低压电源电路板单元
7.7 高压电源电路板组件
7.8 调制解调器电路板组件 (仅适用于带调制解调器电路板的机型)
7.9 无线局域网电路板 (仅适用于带无线局域网功能的机型)
7.10 主板组件
7.11 顶盖组件
7.12 左侧盖
7.13 听筒底座 (仅适用于带听筒的机型)
7.14 定影单元
7.15 后盖
7.16 纸盒盖组件
7.17 前盖
7.18 激光单元
7.19 马达编码器电路板组件
7.20 出纸传感器电路板组件
7.21 进纸/纸张打印位置传感器电路板组件
7.22 新墨粉传感器电路板组件
第 3 章 更换部件后根据需要调整和更新设置
1. 如果更换了主板组件
1.1 安装主固件
1.1.1 检查固件版本
1.1.2 安装主固件
1.2 初始化主板组件的 EEPROM (功能代码: 01)
1.3 国家代码设置 (功能代码: 74)
1.4 设置序列号并输入激光单元的调整值
1.5 获取白电平数据 (功能代码: 55)
1.6 检查打印和扫描
2. 如果更换了激光单元
2.1 输入激光单元的调整值
3. 如果更换了原稿扫描器单元或 CIS 单元
3.1 检查主固件版本
3.2 获取白电平数据 (功能代码: 55)
4. 如果更换了低压电源电路板单元
4.1 重置不规则电源检测计数器
5. 如果更换了面板单元
5.1 检查液晶显示屏操作 (功能代码: 12)
5.2 检查操作面板操作 (功能代码: 13)
第 4 章 维修功能
1. 维修模式
1.1 如何进入维修模式
1.1.1 进入最终用户可访问的维修模式的方法
1.1.2 进入适用于维修人员的维修模式的方法
1.2 维修模式功能列表
1.3 维修模式功能的详细信息
1.3.1 初始化 EEPROM 参数 (功能代码:01、91)
1.3.2 打印文档扫描补偿白/黑电平数据 (功能代码:05)
1.3.3 将 CIS 单元移到运输位置 (功能代码:06)
1.3.4 自动进稿器性能测试 (功能代码:08)
1.3.5 黑白图像质量测试图 (功能代码:09)
1.3.6 设置固件开关 (WSW) 并打印固件开关设置数据 (功能代码:10、11)
1.3.7 检查液晶显示屏操作 (功能代码:12)
1.3.8 检查操作面板按键操作 (功能代码:13)
1.3.9 显示软件版本 (功能代码:25)
1.3.10 检查传感器操作 (功能代码:32)
1.3.11 显示局域网连接状态 (功能代码:33) (仅适用于支持网络的机型)
1.3.12 设置计算机打印功能 (功能代码:43)
1.3.13 更改 USB序列号返回值 (功能代码:45)
1.3.14 传送接收的传真数据/日志信息 (功能代码:53)
1.3.15 微调扫描位置 (功能代码:54)
1.3.16 获取白电平数据并设置 CIS 扫描区域 (功能代码:55)
1.3.17 打印测试 (功能代码:67)
1.3.18 框线测试图案的打印 (单面打印) (功能代码:69)
1.3.19 打印测试图 (功能代码:71)
1.3.20 国家代码设置 (功能代码:74)
1.3.21 打印维护信息 (功能代码:77)
1.3.22 风扇的操作检查 (功能代码: 78)
1.3.23 显示设备日志信息 (功能代码:80)
1.3.24 显示设备错误代码 (功能代码:82)
1.3.25 发送通信日志信息到电话线路 (功能代码:87)
1.3.26 重置低压电源电路板的不规则电源检测计数器 (功能代码:88)
1.3.27 退出维修模式 (功能代码:99)
2. 其他维修功能
2.1 打印通信错误列表
2.2 硒鼓计数器重置功能
2.3 显示 ROM 版本
附录 1 序列号系统
附录 2 删除用户设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