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17 道题,满分为 60 分,与历史同卡不同卷,合考时间为 120 分钟。 2.根据网上阅卷需要,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 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分别封装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的字母用 2B 铅笔涂黑。) 1. 在大兴安岭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铁路巡守点,这里无水、无电。有一位巡守员在这里工 作,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他每天要独自行走 20 多千米, 至少接送 34 趟列车,被人们称为“最美巡守员”。这位巡守员的行为体现了他( ) ①关爱他人,爱岗敬业 ②不畏艰难,顽强拼搏 ③敬畏生命,勇担责任 ④遵守规则,诚信守法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生命、责任的相关知识。 ①③:题干中一位巡守员在无水、无电的环境下工作,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 树危及行车安全。他每天要独自行走 20 多千米,至少接送 34 趟列车,被人们称为“最美巡 守员”。这位巡守员的行为体现了他关爱他人,爱岗敬业,敬畏生命,勇担责任,故①③正 确; ②④:材料没体现不畏艰难,顽强拼搏;遵守规则,诚信守法,故排除②④; 故本题选 C。 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列格言、诗句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最为一 致的是( ) A.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培养批判精神。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中要做到学思并进。学贵有疑,小疑则 小进,大疑则大进强调的是在学习中,需要具有批判的精神和勇气,C 符合题意; A:强调的是坚持努力,不符合题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强调的是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符合题意; D:强调的是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3. “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 用规矩来驾驭自己。”这一观点表明( ) A. 法律具有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作用 B. 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护生活 C.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A:题文观点涉及法律的作用,说明了法律具有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作用,告诉人们应 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故 A 正确; BCD: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CD; 故本题选 A。 4. 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反映关系正确的是( ) A. 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安全、刑罚种类、政治自由、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 A:根据教材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可知,传统安全和网络安全,属于并列关系,故 A 错误; B:剥夺政治权利属于附加刑,和主刑二者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故 B 错误; C: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并列关系,故 C 错误; D:出版自由属于政治自由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故 D 正确; 故本题选 D。 5. “是祖国养育了我,那么为她奉献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哪怕有一天我会老死在自己的 岗哨上,我问间自己的心,它会说这是值得的。”中国边防军人愿以生命守护祖国边疆是因 为( ) ①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②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相关知识。 ②③:题文材料中的中国边防军人以生命守护祖国边疆,捍卫国家安全,守卫人民的平安和 幸福,这是因为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②③正确; ①: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①; ④: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B。 6.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14 万亿元,增长 8.1%, 全国财政收入突破 20 万亿元,增长 10.7%。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又取得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新的重大成就是因为( ) ①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②坚持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决定作用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 ②③: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又取得 新的重大成就是因为坚持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②③是正确的选项; ①:错误,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④:错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 故本题选 C。 7. 某班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中,“小法官”做出正确判断的是( ) A. 案件:某超市保安人员怀疑李某有偷窃行为,强行对其进行搜身检查 小丽:“超市保安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B. 案件:公安机关为抓捕在逃嫌疑人王某,将其照片公布在网上 小明:“公安机关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 C. 案件:张某将拖欠工资的公司告上了法庭 小琦:“张某依法维护了自己的财产权” D. 案件:赵某总喜欢把同学的名字“改编”,给别人起绰号 小刚:“这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本权利。 A:某超市保安人员怀疑李某有偷窃行为,强行对其进行搜身检查,超市保安侵犯了李某的 人身自由权,而不是隐私权,“小法官”小丽做出不正确判断,A 不符合题意; B:公安机关为抓捕在逃嫌疑人王某,将其照片公布在网上,公安机关的行为并没有侵犯王 某的肖像权,“小法官”小明做出不正确判断,B 不符合题意; C:张某将拖欠工资的公司告上了法庭,张某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劳动报酬权,而不是财产权, “小法官”小琦做出不正确判断,C 不符合题意; D:赵某总喜欢把同学的名字“改编”,给别人起绰号,这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小法官” 小刚做出了正确判断,D 符合题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本题选 D。 8.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梅和小兰围绕“我国国家机关”相关知识展开了讨论,其中观点 不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 ) 决议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表决权 ②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③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④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机关的相关知识。 ①:依据教材知识,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故①错误; ②: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故②正确; ③: 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故③正确; ④: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故④错误;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 B。 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2021 年 7 月 24 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的出台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国家 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立国之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④ 【答案】D C. ①③ B. ②③ D. ②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 ②④:我国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②④说法正确; ①:错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③:错误,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故本题选 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0. 从历史上看,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 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我国,56 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是( ) A. 文化互融 B.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 文化互动 D. 文化互 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是全中国全社会共同的语言文字,是 56 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故 B 正确; AC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CD; 故本题选 B。 11. 2021 年,中共中央提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 ①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②改变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③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 ③④:在今天青少年人口比下降,老龄化形势严峻,实施三孩政策,这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 调整,是人口增长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需要,也是改善我国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 发展的需要;三孩政策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有利于够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减缓养老压力, 促进家庭幸福能,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故③④正确; ①: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①; ②:我国仍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三孩政策”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 D。 12.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 心灵归宿。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的 核心分别是( ) A. 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 自由合作、爱国主义 【答案】A 【解析】 B. 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D. 爱国主义、自强不息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精神的相关知识。 A:依据教材知识,我们要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故 A 正确; BCD: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CD; 故本题选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道小题,其中第 13 题 6 分,第 14 题 6 分,第 15 题 6 分,第 16 题 9 分,第 17 题 9 分,共 36 分。) 13. 【权利义务伴我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日,铁路部门在京沪、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静音车厢”可 为旅客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旅行环境,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购票时可自行选择 “静音车厢”,并遵守“静音”约定。这一举措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有网友说:“如果我没选 择'静音车厢”,那我在其他车厢就可以不用顾及太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静音”约定 ○将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状态 ○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时,应离开“静音车厢” ○使用电子设备时,应佩戴耳机或关闭外放功能 ○携儿童出行的旅客,请照看好孩子,避免喧哗 (1)材料一的两幅漫画中,公民分别是通过哪种方式来行使民主权利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理解权利义务”的知识,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漫画一:民主选举;漫画二:民主监督。 (2)该说法是错误的。①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 利,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②“静音车厢”是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好的环境,但是在普通 车厢内,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不能大声喧哗,影响他人。③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 他人的合法权益。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权利义务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 需要运 用参与民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村委会选举→民主选举。 关键词②:政府信息公开→民主监督。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我 在其他车厢就可以不用顾及太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错误。 论据①: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论据②:普通车厢内,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不能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4. 【关注国家时事心系祖国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新闻进行解读 新闻材料 新闻一: 新闻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 2021 年 10 月 23 日通过, 现予公布,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1)体现了国家主席行使的职 权是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 新闻二: 2021 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 周年。20 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 (2)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 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 重要力量,中国的腾飞证明 池春水。 ______________。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演讲摘录 新闻三: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