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
项正确)
1. 电阻这一物理量的单位是(
)
B. 欧姆
C. 伏特
D. 瓦特
A. 安培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安培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 A 错误;
B.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故 B 正确;
C.伏特是电压的国际单位,故 C 错误;
D.瓦特是功率的国际单位,故 D 错误。
故选 B。
2. 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筷子
核桃夹
B.
D.
瓶起子
钢丝钳
A.
C.
【答案】A
【解析】
【详解】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 A 符合题意;
B.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B 不符合题意;
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C 不符合题意;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 下列所提供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节干电池电压约为 6V
B. 教室里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0.15A
C. 人体的安全电压为 36V
D. 小明将一个鸡蛋从地上拿起并缓慢举过头顶,对鸡蛋做功约 10J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家庭电路电压为 220V,
故 A 不符合题意;
B.日光灯的电功率在 33W 左右,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
I
P
U
33W 0.15A
220V
故 B 符合题意;
C.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36V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 50g,受到的重力为
G mg
0.05kg 10N/kg=0.5N
从地上拿起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通过的距离大约 2m,所以对鸡蛋做的功大约为
W Gh
0.5N
2m
1J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B. 质量相同的热水比冷水含有的热量多
C.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热量
D.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同一个物体质量不变,状态不变,温度降低,物体内能一定减少,故 A 正确;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 B 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其做了功,故 C 错误;
D.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
一定高,故 D 错误。
故选 A。
5. 如图所示情景中,下列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搓手取暖因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
加;②用火烧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③水蒸气将塞子冲
出,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将本身的部分内能转化塞子的机械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少;④
压缩中的空气,对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加。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Ω,R2=30Ω.闭合开关 S,电压表 V1 与 V2 的示数之比是(
)
A. 1:3
B. 3:1
C. 3:4
D. 4:3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 V1 测 R2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2 测电源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求出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 V1 测 R2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2 测电源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
UI
可得,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R
U
U
1
2
IR
1
IR
2
R
1
R
2
10
30
1
3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压表 V1 与 V2 的示数之比:
U
U
U
2
U U
3
1 3
3
4
V
1
V
2
1
2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电压表不测带电源用电器两
端的电压.
7. 在 2017 年 4 月 30 日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中,谌龙 2 比 1 战胜林丹,夺得男单冠军,如图
是谌龙击球过网的瞬间,关于比赛中涉及的力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 羽毛球离开球拍上升过程中,谌龙对羽毛球做了功
B. 当羽毛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其动能为零
C. 羽毛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逐渐减小
D. 击球时,球拍对羽毛球的力和羽毛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判断人做没做功的依据就是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同时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
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2)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
(3)不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守恒.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解】A. 羽毛球离开球拍上升过程中,谌龙对羽毛球已经没有力的作用,所以不做功,
故 A 错误;
B. 当羽毛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仍然具有向前的运动速度,所以其动能不为零,故 B 错误;
C. 羽毛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因为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其
机械能逐渐减小,故 C 正确;
D. 击球时,球拍对羽毛球的力和羽毛球对球拍的力,二力相互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 D 错误;
故选 C.
8.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上某处由静止释放,
撞击斜面底部的木块,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的大小
B. 利用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 乙、丙两图中,小球到达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D. 若水平面光滑且足够长,则木块运动后其动能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转换法可知,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的大小,木块
移动的距离越大,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丙两图中小球的质量不同,下落的高度不同,所以无法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乙、丙两图中,小球下落的高度是相同的,则小球到达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水平面光滑且足够长,运动的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
保持不变,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 标有“6V 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把这样
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 12V 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和实际功率约为( )
A. 24Ω 0.67W
B. 20Ω 0.96W
C. 24Ω 0.96W
D. 20Ω
0.8W
【答案】D
【解析】
【详解】小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题图所示,不成正比,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
起来,接在 12V 的电源两端,则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U=4V,由图知,通过的电流为 I=0.2A,
灯泡的电阻为 R=U/I=4V/0.2A=20Ω,实际功率 P=UI=4V×0.2A=0.8W.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 D.
10.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甲、乙两灯泡均发光,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
一只电表指针仍明显偏转,另一只电表示数为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甲灯短路
B. 乙灯短路
C. 甲灯断路
D. 乙灯断
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分析实物图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灯泡甲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
压。由于是并联电路,若一盏灯短路,则电源短路,两个表都无示数,故 AB 不符合题意。
CD.若某一灯泡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示数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仍明显偏转,电
流表示数为零,这说明甲灯断路了,故 C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1. 石墨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用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的阻值(Rx)随相对
湿度(R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为了能从外部检测植物含水量的变化,科学家用条状石墨烯
制成的湿敏电阻附着在植物的叶片上,并将湿敏电阻接入电路中,要求植物含水量增加时,
电表示数变大。如图中的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R0 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Rx 的阻值变小。
A.由电路图可知,R0 与 Rx 并联,电流表测通过 R0 的电流,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所以 Rx 阻值变化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 A 不符合要求;
B.由电路图可知,R0 与 Rx 串联,电压表测 R0 两端的电压,植物含水量增大时,Rx 的阻值
变小,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 U=IR 可知,R0 两端的电
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 B 符合要求;
C.由电路图可知,R0 与 Rx 串联,电压表测 Rx 两端的电压,植物含水量增大时 Rx 变小可知,
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R0 两端的电压也变大,根据串
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x 两端的电压会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 C 不符合要求 ;
D.由电路图可知,R0 与 Rx 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可知,植物
含水量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 D 不符合要求。
故选 B。
12. 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甲、乙两个元件电流与电压的数
据,通过整理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据图像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 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 10Ω
C. 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 0.2A 时,甲、乙两元件
总电压是 2.5V
D. 若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 2V 的电压下,甲、乙电阻之比为 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甲元件中电流与电压关系为过原点直线,为正比关系,乙元件中的
电流与电压关系为曲线,不成正比,故 A 错误;
B.由图可知,乙元件电流与电压关系为曲线,不是一个定值电阻,故 B 错误;
C.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 0.2A 时,根据图像,甲
元件两端电压为 1V,根据串联电流关系,通过乙元件的电流为 0.2A,根据图像,乙元件两
端电压为 2V,因此甲、乙两元件总电压是 3V,故 C 错误;
D.若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 2V 的电压下,由图可知,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 0.4A,通过
乙元件的电流为 0.2A,可计算甲、乙电阻分别为
R
甲
R
乙
U
I
甲
U
I
乙
2V 5Ω
0.4A
2V 10Ω
0.2A
则甲、乙电阻之比为
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R
R
甲
乙
5Ω 1
10Ω 2
13. 小明同学用 40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 100N 的书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 8m,所用时间为
20s,在此过程中小明对书箱做功______J,功率为______W,书箱的重力做功______J。
【答案】
①. 320
②. 16
③. 0
【解析】
【详解】[1][2]小明同学用 40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 100N 的书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 8m,推
力对箱子做的功为
已知该过程所用时间为 20s,则功率为
W=Fs=40N×8m=320J
WP
t
320J
20s
16W
[3]书箱在水平面上运动,虽然受重力,也有距离,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
重力没做功,即做功为 0。
14. 用煤气灶烧水时,燃烧 1kg 煤气,使 100kg 的水从 20℃升高到 70℃,则水吸收的热量
为 _____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_____J,煤气灶的效率为 _____%。 [c 水=
4.2×103J/(kg•℃),q 煤气=4.2×107J/kg]
【答案】
①. 2.1×107
②. 4.2×107
③. 50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