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意。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断证明,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 ) A. 共同富裕 B. 依法治国 C. 改革开放 D. 按劳分配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改革开放。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 符合题意; A:不符合题意,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B:不符合题意,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不符合题意,按劳分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之一; 故本题选 C。 2. 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 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 ( ) A. 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 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C. 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D. 反映了我国奏响繁荣富强的最强 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同富裕。 B:分析题干,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 业生在增多,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B 说法符合题意; AC:材料没涉及高质量发展,和缓解人口对资源压力,排除 AC; D: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D; 故本题选 B。
3. 在 2022 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强调“民之所忧,我 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共同富裕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A.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①③:分析题干,习近平主席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 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故 ①③说法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不是国家机关,故②说法错误; ④: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4. 202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 8.1%,经济规模达到 114.4 万亿元,稳 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下再上新 台阶,是因为( ) ①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核心力量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①②④:我国经济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下再上新台阶,是因为 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 越性,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 ③: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5. 2022 年 2 月 22 日,中央发布《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 ) ①能够消除城乡差距 ②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同富裕。 ②③: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①:城乡差距不断所小,而不是消除,①说法错误; ④:经济建设是当前中心工作,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6.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 增进民生福祉 B. 强国富民 C.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 实现同 步富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根本目的。 A:根据所学知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 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说法符合题意; BC:改革开放促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强国富民之路,BC 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D: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7. 10 月 12 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 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 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 的科学原理。这次“天宫课堂”( ) ①提升了中小学生对宇宙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 ②表明了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是国家积极落实科教兴国的又一体现 ④生动诠释了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A. ①②③ 【答案】C B. ①②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创新精神。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①③④:题干中,“天宫课堂”是国家积极落实科教兴国的又一体现,生动诠释了创新是中 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提升了中小学生对宇宙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增强中小
学生的创新意识,①③④说法符合题意; ②:我国尚未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8. 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5G 通信、云转播等新兴科技投入使用,让置身千里之外的 观 众获得身临其境的赛事观看体验;面向听障人士的 AI 手语解说,让处于无声世界的特殊人 群更好地参与到这场盛事之中。上述材料表明( ) A. 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便捷,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 时代呼唤创新,线上观赛已经完全取代线下观赛 C.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唯一动力,创新决定一切 D. 提升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改变生活。 A:分析题干,科技成果运用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表明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便捷,创新 让生活更美好,故 A 说法符合题意; B:“已经完全取代”说法过于绝对,线上观赛是一种观赛方式,不能完全取代线下观赛,B 说法错误; C:夸大创新重要性,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动力,C 说法错误; D: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9. 淀粉是面粉、大米、玉米等粮食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是由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来合成。我国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在世界上首次以二氧化碳、 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生产出淀粉,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 变成为可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原始性、颠覆性创新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②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③技术的创新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 ④只有与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创新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创新的正确认识。 ①②③: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成就体现了技术的创新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 原始性、颠覆性创新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我国建成科技强国,②说法错误,
①③说法正确; ④:只有……才能说法太绝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0.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实施拉开了 “双减”的序幕。“双减”政策稳步推进教育改革,给每所中小学、每名中小学生乃至每个 家庭都带来了显著影响,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稳步推进 教育改革是因为( ) ①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培养“高精尖”人才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①: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①说法错误; ②③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C。 11. 我国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芯”“智能造”“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 发展。这表明我国( ) A. 坚持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B. 科技发展水平已全面领先世界 C.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创新道路 D. 已经跨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创新的认识和把握。 C:国家高度重视创新。题干中我国取得创新发展的成就,表明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创 新道路,C 正确; A:题干与坚持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无关,A 排除; B: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还未领先世界,B 错误; D:我国还未跨入世界发达国家,D 错误; 故本题选 C。 12. “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我国从创新大国迈向创新强国的关键期。时代需要
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 )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A. ①②③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创新精神。 ①②③④: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 威的批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 类的济世情怀,①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13. 回望过去十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 34 位上升到了第 12 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 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2021 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是 2012 年的 2.7 倍,高速铁路、火星探 测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 ) 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人才强国战略 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④乡村振兴战略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②:分析题干,我国取得科技成果,得益于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①②说法符合题意; ③④:材料没涉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③④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 A。 14. 近几年来,“草根”创新创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熄引擎。对于“草根”创新创 业。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 A. 表明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B. 有利于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 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学不学习无所谓 D. 体现了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文描述,“草根”创新创业等,这表明了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理念深入人心,A 说法正确;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于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B 说法正确; 体现了体现了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D 说法正确;我们必须要不断学 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C 说法错误;本题是从错误的角度考查,故选 C。 15.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 A. 人人都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 保障和维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C. 规范权力运行,防范权力滥用 D.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 D: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 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D 说法正确; A:错误,我国人民间接管理国家事务; B:错误,我国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错误,规范权力运行,防范权力滥用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要求之一; 故本题选 D。 16. “每有大事,必相咨访。”从社区“小院议事厅”,到居(村)民议事会,再到“协商 议事室”,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这表明,我国实 B. 协商民主 C. 依法治国 D. 以德治 行( ) A. 选举民主 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协商民主。 B:题文材料中,“每有大事,必相咨访。”从社区“小院议事厅”,到居(村)民议事会, 再到“协商议事室”,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结合 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我国实行协商民主;B 符合题意; ACD:都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选举民主、依法治国和 以德治国; 故本题选 B。 17. 图示法有助于对知识的学习。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的是 ( )
①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②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③国家机关与国家主席 ④民主选举与差额选举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A.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机关、民主选举。 ①: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相统一的,相互依存,不属于包含关系,①与题意不符,排 除; ②: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都属于民主选举的形式,不属于包含关系,②说法与题意不符,排 除; ③④:题干示意图体现概念关系是包含关系,国家机关包括国家主席,民主选举包括等额选 举和差额选举,③④说法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18.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下列材料与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和途径相符的是( ) 序 号 ① ② ③ ④ 材料 形式和途 径 在某区人大代表选举大会上,小明爸爸投出了神圣的一票 民主选举 某市就公交调价举行听证会,小红妈妈在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民主管理 小区业主委员会依据《小区文明公约》调解邻里纠纷。 民主决策 小强拨打市长热线投诉交警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时没有佩戴使用执 法记录仪。 民主监督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参与民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①:在某区人大代表选举大会上,小明爸爸投出了神圣的一票,这体现了民主选举的内容,
分享到:
收藏